就像聽起來很奇怪的「廿八都」一樣,廿八都古鎮的風格相當讓人驚訝。與江南古鎮的纖細秀麗不同,它在徽州建築中更為瑰麗大氣。珠坡橋是古鎮的入口,也是古鎮十大景點之一:珠坡樵唱。當你來到這裡,你能想像在空曠的山的深處,村民們劈柴回來,走到橋邊,想著馬上就要回家了,忍不住唱著民謠嗎?
一塊塊青磚堆砌成牆,連接成路,深巷給人一種滄桑、神秘、故事的感覺。每一個時代都會在廿八都留下不朽的印記,那裡的每一條小巷、每一個庭院、每一扇窗戶,都承載著深邃的古代意義和滄桑。走進去,窄窄的牆,窄窄的路,都包裹著滄桑,安靜,親近人。
衢州廿八都,地處浙閩贛邊,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衰於上世紀中葉,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杜」是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這樣的地名起源於軍事,是歷代駐軍紮營的重要場所,是當年駐軍的最高衙門。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浙江江山建都四十四年,排名第二十八。它被命名為「廿八都」,發音為「廿八都」。
廿八都鎮有36處保存完好的大型古民居和11處公共建築。建築風格是浙、徽、閩、客、西風格的混合體。古鎮區有3600多人,交換13種方言,繁衍142個姓氏。它被稱為「人民的古鎮」和「方言的王國」。
走在一條鋪滿青石板的小巷裡,幾米寬的街道散發著江南的味道,腳下的石板凹凸不平,已經打磨了幾千年的滄桑。藍色瓷磚、白色牆壁和紅色窗簾的街頭商店似乎讓時光倒流,讓遊客回到了一千年前。
廿八都自古以來被稱為「移民小鎮」。來來往往的商人迷戀浙江的山水和廿八都的特殊地理位置,在這裡定居,給這個江南小鎮帶來別樣的風味。古鎮裡,浙、惠、贛、閩的古建築和諧統一地矗立在一起。霧蒙蒙的青山下,灰色的飛簷像鳳凰展翅。「客璃應恨小,動詩不多。」方言名名人堂記錄了鎮上130多個姓氏和9種方言。他們從哪裡來的?從哪裡來的?所有這些謎團還有待考證。千百年來,山中有一日。
在歷史感很強的地方,人們很容易遺落了時間。這個小小的古鎮靜靜地矗立在三省交界處,悠閒而自豪地演繹著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