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無涯
初拗怒而強項,卒畏威而伏膺。皆陳力而就列,同拔茅之相仍。瞋目贔屭,壯心憑陵……玄宗朝進士薛勝的唐代雜技賦名篇《拔河賦》影響較大,中唐時封演稱「其詞甚美,時人競傳之」。
嘉定工業區根據名篇改編的原創舞蹈《拔河賦》去年在東方明珠廣場上甫一上演,驚豔了全場觀眾,「凝心聚力、東方繩起」的氣勢令人震撼。在這場中國拔河俱樂部公開賽上,一聲聲低沉卻極具穿透力的吶喊,一雙雙青筋凸起的手臂、一陣陣加油助威聲,響徹東方明珠廣場。
儘管在競技拔河的世界舞臺上,中國隊算是「新軍」,但近年來發展腳步增快,已經具備不俗的實力。尤其是女子項目,此前已經多次在世錦賽摘金奪銀。
競技拔河不只講究力量,還考驗著團隊的技戰術水平和凝聚力、向心力。隊員們要利用體重、運用體軸、靠骨骼去支撐、用毅力和信念去完成。拔河隊中沒有明星,必須靠集體來完成,場上隊員各盡其責,只要其中一人洩了氣,要想勝利是很難的。
一根麻繩,串起的是大智慧。
圖說:比賽現場 官方圖
申之魅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是拔河運動的文化內涵。近日,在嘉定區市民健身中心內,144名大力士齊聚一堂,參加「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2020年中國拔河俱樂部公開賽暨長三角拔河交流賽。比賽現場,他們不時發出或高亢或深沉的號子,又不時出現人仰馬翻的景象,氣氛熱烈非凡,在場的觀眾被拔河運動的勇士精神、團隊力量所感染。
拔河是一項喜聞樂見的大眾運動,但競技拔河與普通拔河運動又有所不同,從農村到工廠,從社區到學校,越來越多的市民正加入這項力量與智慧完美結合的運動。
圖說:比賽現場 官方圖
拔河不分職業訓練還很專業
一支由工人、農民、屠夫和教師組成的隊伍,竟然能拿全國冠軍!是的,你沒聽錯。來自嘉定的嘉定工業區拔河隊,在2005年第一次參加市級比賽時就奪得了第一名。這是一支來自民間的草根隊伍,成員是各行各業的體育愛好者。通過13年的發展,嘉定區競技拔河已經發展成為千餘人參加的百餘支隊伍規模,並且在歷次市級及以上比賽中屢獲佳績。
拔河隊的背後,還有一位「軍師」。由楊德明編著的《楊氏拔河運動健康之法規》,詳細解釋了他多年研究拔河發掘的獨特訓練理念、訓練方法、訓練計劃、比賽方案及戰術意識。他說:「我把對拔河的研究編印成書,這些都是我得來的方法,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拔河這項運動中來。」還記得最早的時候,在村裡的泥地上,拔河隊的農民和工人們集思廣益,建造了一個很土很實用的巨型龍門架,大家就在泥地上訓練,拉起龍門架背後的鋼板。如今,除了工業區,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汽車工人們也加入了拔河隊伍,為此還建造了兩片專業的訓練基地,跑步機、划船機、槓鈴以及拔河專用的塑膠道,一應俱全。原先的龍門架經過改良,依然是這裡最受歡迎的訓練器械。
據教練石海介紹,拔河訓練基地裡,大家每周三次在這裡集合訓練,平日裡大家還會主動加練深蹲、硬拉等,訓練熱情高漲。「最多一次,我們拉起了1800斤重的鋼板,每塊鋼板200斤,一共9塊,拉起離地2米後,我們歡呼雀躍、相互擁抱。」嘉定區工業隊隊員朱玥回憶道。
別以為運動員個個都是體型龐大的「大力士」,競技拔河運動員的身材其實很好。上海市拔河運動協會(籌)秘書長、國家級拔河裁判武海峰說:「練拔河的人肌肉線條肯定好,訓練比賽的時候都是在用力拉伸。胸部上挺,腰部要向下用力,女孩子練多了前凸後翹,身材富有曲線。」
拔河以退為勝講究技巧戰術
拔河起源於中國,最初是配合水戰的一種軍事技能,後在英國發展成競技體育。作為一項簡單易行的團體運動,拔河曾在1912年至1920年成為奧運項目。從民間到賽場,被大眾認知的拔河如今多出現在校運會和企業運動會,很多時候是以體重決定勝負。
不過,競技拔河與傳統的大眾拔河是兩碼事,技術顯得更加重要。自國家體育總局1997年與國際接軌,正式開展競技拔河運動以來,參與人群不斷擴大。
拔河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大類。室內賽事在防滑墊製作的賽道上進行,穿平底拔河鞋。室外賽事則是在草地上進行,因草地拔河與室內拔河環境條件的不同,在比賽穿鞋上有嚴格的區分,草地拔河所穿的鞋要求鞋跟厚度不得少於6.5毫米,不得超過25毫米,而且鞋跟上要釘有鐵板,便於隊員在草地上踏出坑,以利於進攻和防守。
正式比賽中,對抗雙方各派出8名隊員參加。由於有全隊總體重公斤級的限制,因此不會出現一方體重明顯佔優的情況。
排在隊伍最前面的被稱為「頭繩」,必須是心理素質好或者體格強壯且技術出色的隊員,第四人叫「中軸」,最後尾部那位就叫「錨人」,就像船隻固定時下錨一樣,起到「定海神針」的壓陣作用。
競技拔河有很強的技巧和戰術性,看似力量的比拼,實則耐力決定勝負。力量大而耐力小,未必能獲勝。比賽開始後,除非兩隊實力懸殊,否則雙方隊員都不會在第一時間就開拔,而是伴隨著裁判的發令大喊一聲,場上所有隊員整齊劃一地將身體後傾重心下壓。此時,局外人會感覺雙方隊員沒有用力,其實,雙方隊員一直在較勁,都等待著對方體力不支的那一刻猛發力,雙方相互僵持的過程中,就是在消耗耐力,運動員如何能堅持到最後一秒鐘,才是取勝的關鍵。
隊員之間的默契也尤為重要,只有全隊踩準同樣的節奏,才能把力量擰成一股繩,稍有破綻,就可能被對手抓住機會「擊潰」。此外,心理素質也至關重要。隊伍中有人第一個放棄,就會給對方突破點。
拔河比賽不取決於誰最強,而是取決於誰最弱。「拔河比的是在倒退中拉垮對手,也是唯一以退為勝的項目,因此,當運動員步調一致往後退,甚至仰面朝天跌在賽道上是得勝者常有的姿態。」武海峰說。(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練門道|傳統拔河與競技拔河
■ 從比賽場地上看 傳統拔河對比賽場地沒什麼限制,無論是在地板場地、塑膠場地、水泥路面、柏油路面,還是在硬土地和草地上都可以。競技拔河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外在草地上,室內則在防滑墊賽道上比賽。
■ 從比賽人數上看 傳統拔河人數不固定。競技拔河為八人制比賽。
■ 從比賽規則上看 傳統拔河無特殊規則,勝負往往取決於體重因素。競技拔河有明確的比賽規則,對體重、裝備、犯規動作等都有具體要求。
■ 從運動員體重上看 傳統拔河對運動員體重沒有限制,競技拔河按照全隊體重總和進行分級制,有女子500公斤級、540公斤級,男子560公斤級、600公斤級、640公斤級、680公斤級等。
■ 從比賽裝備上看 傳統拔河比賽對穿戴沒有特殊要求。競技拔河運動員要戴護腰,穿專業拔河鞋。
行有跡|滬上拔河訓練基地
嘉定工業區文體中心(匯源路188號)上海國際汽車城(米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