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 ——《水調歌頭》·吳潛
世間的事情錯綜複雜、變幻莫測,生死離合更是不可預知,隨時都可能在生活中上演。如今的人類靠著科技加成似乎變得很強大。
我們上可到浩瀚太空追星辰,下可至萬裏海底探奧秘,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兒,可能關於經濟,可能關於健康。
著名歌手姚貝娜,曾是一位歌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溫婉動人的歌聲,給許多聽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然而天妒英才,姚貝娜不幸患上了癌症,去世的時候僅三十餘歲。如今她的墓前除了環繞的鮮花,還有一尊銅像靜靜地佇立著,讓人看罷倍感惋惜。
一、藝術之家的音樂天才
最近有一個話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很多人都在討論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些人認為,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和成長表現來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人的三觀養成都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姚貝娜的經歷給這個觀點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她出生於一個藝術之家,其父親姚峰曾在音樂學院教書,其母親是專業的歌唱演員,因此姚貝娜的身體裡多少也遺傳了父母的音樂基因。
小學時期姚貝娜多次代表集體登臺演出,小小年紀便練就了不凡的舞臺氣場。面對高校的選擇,姚貝娜堅持自己的意見,一定要考全國最頂尖的音樂學院。
不過作為頂尖學府,音樂學院的聲樂專業每年僅招收15個學生,毫不誇張地說,這場競爭就是千人過獨木橋,失敗的概率極大。
曾有朋友勸她,不妨動用一下父親的關係,這樣事情就簡單多了,然而這個建議被姚貝娜拒絕了,她說「不用擔心,我能行」。
憑著自己出色的表現,姚貝娜最終如願獲得了進入音樂學院的機會,並且獲得了院長的關注,被馬秋華教授重點培養。
二、 一波三折的演藝之路
從音樂學院畢業之後,姚貝娜在教授的推薦下成為了海政歌舞團的一名演員,憑她的實力和人脈,如果按照常規的發展路線,她以後應該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
不過姚貝娜並不安於單位的工作,幾經權衡之後,她還是打算放棄這種穩定的狀態,轉而走向市場。
離開了單位,姚貝娜重新變成了一個音樂界的新人,這就意味著她幾乎要從零開始打拼,不過老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
姚貝娜雖然踏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但隨著幾張專輯的大火,她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媒體新聞中,從那之後姚貝娜在人們大眾中獲得了較高的人氣。
走紅之後,姚貝娜出席了很多重要的活動,她曾在亞運會的會歌發布儀式上登臺演出,也曾為春晚的舞臺獻上自己的歌聲,還為許多影視劇演唱過片頭曲和插曲,她的《菩薩蠻》和《紅顏劫》歌聲溫婉空靈,打動了許多聽眾。
三、挑戰命運的歌者
不幸的是,姚貝娜正值事業的上升期時染上了癌症,這遭意外如晴天霹靂,重重地打擊了她和她的親人。
癌症的治療過程異常痛苦,大量的藥物讓姚貝娜的身體越來越不舒服,每次吃完藥之後都嘔吐不止。
最讓人心疼的是,化療的副作用讓她的一頭秀髮幾近掉光,本來陽光的女孩,仿佛霜打後的茄子,甚是滄桑。
不過對於這一切,要強的姚貝娜一直努力克服,她不僅要忍受著治療過程帶來的痛苦,還積極安慰著自己的父母,讓他們不要太擔心。
然而最終癌細胞還是沒能得到控制,得知自己的身體已經無法挽回,姚貝娜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把自己最後一首歌錄完。
不顧父母親人的反對,姚貝娜一次次站在了麥克風前,努力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儘管如此,錄製的過程還是很艱辛,好幾次她都忍不住咳出了鮮血。
然而作為一名歌者,姚貝娜最終憑堅強的意志錄完了自己最後一首歌,她終於將生命獻給了自己畢生所愛的事業。
2015年1月,姚貝娜在父母的陪伴下離世,聽到這個消息後,歌迷們傷心不已。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歌手,大家在她的墓碑上寫下「永遠的貝娜」。
墓碑一旁的草地上,一尊惟妙惟肖的少女銅像靜靜佇立,這也是大家送給姚貝娜最後的禮物,銅像上的她優雅地站得筆直,眼睛輕輕地注視著前方,若有所思。
結語
姚貝娜的離開,打擊最大的無疑是她的父母,短短的三十餘年人生中,父母不僅給了姚貝娜愛和關懷,更給了她人生的導向。
痛失愛女後,姚峰傷心不已,他沉重地在女兒銅像的底座上寫下18個字:「一個愛唱歌的女孩,一個用生命唱歌的女孩」,骨肉情深,不禁惹人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