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圍裙的男人也很帥
文/趙超產
不經意間豬年的春節就在眼巴前了,空氣中瀰漫著年的氣息,家家戶戶廚房裡都似傳出了剁餃子餡時故意發出的激烈的響聲,有如十面樂鼓在激情地擂打著,和著外面噼哩叭啦的鞭炮聲,連同女人對著孩子親近的叫罵聲,一起匯聚成了最熱鬧的歡樂頌,穩坐在客廳裡看著電視的我突然思緒飄忽神遊,一時間過年往事歷歷在目,一次次觸動著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引得我眼角一陣陣發熱。
小時候放了寒假就意味著過年,我們一幫小孩兒都會把心思放在一件新衣裳、幾串紅鞭炮還有小小的灶房裡變換出來的各種吃食上,家裡的灶房是母親一個人獨立的舞臺,一般容不得我們去打下手幫忙,忙碌中的母親總是被鍋臺裡躥出的明火照得一臉通紅,家裡的男人們坐在灶房外談天說地,那是在等待著欣賞她的一份份傑作。淘氣的我偶爾也躥進灶房幫著拉幾下風箱感受那紅紅的火苗傳遞的溫暖,若是再幫著母親擇菜什麼的呆久了,便會聽到爺爺在外邊大聲地喝斥,「一個男人老是圍著鍋臺轉悠,能有什麼出息」,我再小都被爺爺稱為男人了,這種「男丁不近灶」的說法是從祖上就殷殷遺傳下來的,如今仿佛已悄悄地浸入了我的骨髓。
我記事起,我的爺爺是從來不進灶房的,他是那種極端到連鍋裡的水開沒開都分不清的「純種男人」,父親延續了爺爺血脈的同時也繼承了家族裡這份執著的「精神遺產」,他時常教導我好男兒志在四方。我知道,在他心裡有沒有遠大志向最鮮明的標誌就是你成為一個男子漢以後怎樣去面對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那些事兒。不得不承認耳濡目染的家風教化對一個人的影響總是根深蒂固的,從小時候起我就有意遠離與生火做飯有關的那些瑣碎之事,只想騰出時間和精力去幹一些貌似偉大的事情,比如沉浸在《隋唐演義》或《嶽飛傳》裡感受那些帝王將相們的風雲人生,甚至以為自己長大以後就是騎馬挎刀的蓋世英雄,帶領著村裡的一幫小孩兒與鄰村的小傢伙們「東徵西殺」,每逢這樣的場景,爺爺奶奶的臉上就會掛上寬慰的笑容,只是叮囑我別傷了自己。如今已是和平年代,但商場也可以看作戰場,即而又夢想讓自己成為能遨遊商海縱橫馳騁的企業家,最好在經濟大潮中去建立功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可生活最喜歡和無知的人開玩笑,最終我沒能成為偉大的軍事家、企業家,卻直接找了個媳婦成了家,即便如此還繼續把男人「弄灶喪志」的思想或明或暗地向媳婦兒滲透、灌輸,為此還曾引經據典羅列史實精心編造了一整套連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藉口,目的只想論證每一個偉丈夫都應該是沒有煙火氣息的。如今我的人生已過大半,對灶房裡的俗事不屑一顧確實做到了,然而精力轉向所指的其他領域卻始終沒能成就任何豐功偉績,平凡甚至失敗的人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信奉了很久的執念是否還有沒有必要再那麼固執地堅持下去。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東漢陳蕃的那句名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每個平凡的人年少時都有過不平凡的夢想,然而當我們走過世事浮華,歷經滄歲月桑之後,內心深處卻不得不承認自己一直抱持的信念原來是一個偽命題。
那就是,一個人成了家立了業卻連燒菜做飯這樣的生存技能都完全缺失的話,總會給人留下志大才疏或好高騖遠的壞印象,更為可笑的是這是在拒絕一種親切溫暖的生活方式,是抹殺人生本來就應有的濃濃趣味和浪漫情懷的一種方式。
當縱馬千裡指點江山的宏圖大志被三尺講臺束縛了手腳,當搏擊商海笑傲人生的欲望在冰冷的現實中遭遇破滅之後,一個空虛的靈魂開始追尋它可以停靠的幸福彼岸。一個平凡的人要學會做一些生活瑣事,並能從中獲得幸福感,這就是一種價值。
這兩天放寒假,我的心清靜多了,再也不以孤身一人遊走於市井而感到落寞,也開始用溫柔的眼光凝視那些穿梭於廚房與廳堂之間的男人們。小小的廚房裡原來也有大乾坤,一堆生硬的食材經過他們一雙巧手蒸炒煎炸之後隨即就變成了親友們舌尖上的美味,一盤拿手的小炒出鍋後色香味俱佳正是好廚男子最引以為傲的時刻,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體味著水火碰撞激發到何種程度才能在舌齒之間留下最吸引人的味道。其實男人也可以很溫柔,當下流行「暖男」一說自然應該是會做飯的,否則哪裡來的溫度,哪裡來得煙火氣兒。
暗下決心了,今年的年夜飯我一定要深度參與到操作的具體程序中去。就在昨天,我用心做的酸辣白菜竟然贏得了女兒的誇讚,久於廚事的愛人更是自愧不如地為我的作品嘖嘖點讚,我知道這些溢美之詞多有誇張的成份,但這依然極大地鼓舞著我這樣一個廚藝不佳而又躍躍欲試的廚房新人。
眼下我的夢想就是餐桌上盛放的美食裡有我一份人生的體味和一個男人走向成熟之後的豁達與自信。細想有些人一生都在倔強地維持著一個大男子僵硬的外殼,其實是一個男人極不自信的表露。「治大國如烹小鮮。」中華大地上那些精於食道的川粵男兒們,他們的志向照樣遠大得令人心悅誠服,而抱著僵化教條死不放手的人終將被這個時代所厭棄,唉!只是聖道得心恨時晚。
(作者簡介:趙超產,臨潼中學政治教研組長,西安市教學能手,西安市教材專家庫成員,曾編寫校本教材《小城臨潼溫如玉》獲市級獎勵,參與編寫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讀本,喜歡文學,教學之餘寫寫文字愉悅心情,願與愛好文學的同仁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