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部按摩到腳部,降血壓的12大穴位!

2021-01-11 百年養生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成因,與情緒過激,內傷虛損以及飲食失調有關。這些因素導致機體陰陽失衡,氣血不調。主要影響肝臟和腎臟,加上體內的風、火、痰、瘀等引起各種自覺症狀,如頭暈、頭痛、心慌、胸悶等。中醫推拿尤其適宜慢性進展型高血壓,對緩解自覺症狀有明顯效果。平日堅持推拿 練習,刺激神經反射及體液調節,增強大腦調節機制,使小動脈的張力減低,從而降壓。

1.按揉百會 ( 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百會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百會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屬人體督脈。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

主治頭痛,昏厥,耳鳴,鼻塞,眩暈,癲狂,陰挺,脫肛,痔瘡,中風失語等。

百會穴主治頭面五官、神志及氣虛下陷等疾患:如頭風、頭痛目眩、耳聾、耳鳴、目不能視、鼻塞、鼻衄、口噤不開、角弓反張、小兒驚癇、脫肛、洩瀉、痔疾等。

現代多用百會穴治療中風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胃下垂、子宮脫垂、高血壓、低血壓,神經性頭痛,美尼爾綜合症,老年性痴呆,內臟下垂,精神分裂症,腦供血不足,休克,中風後偏癱、不語。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2. 按揉印堂 ( 兩 眉頭中間),。

印堂是人體腧穴之一,出自《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屬於經外奇穴。此腧穴位於人體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失眠、頭痛、鼻淵等病症。

主治病證

頭痛,眩暈,失眠,結膜炎,瞼緣炎,鼻炎,額竇炎,鼻出血,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子癇,高血壓、小兒驚風等。

3. 按揉太陽 。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會非常顯著。 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4. 按揉腦後風池 ( 枕骨之下)。

風池穴是人體的穴位,別稱熱府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所屬經絡為足少陽膽經。其穴義是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

風池最早見於《靈樞·熱病》篇,在《談談穴位的命名》中這樣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之上,惟風可到,風池穴在顳顬後髮際線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主中風偏枯,少陽頭痛,乃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5. 太衝穴可以降血壓

太衝穴從腳拇趾與旁邊的第二趾之間,沿著足背推上去,兩個骨骼相接稍微隆高之處就是太衝的位置。太衝穴是人體的一個穴位,穴義為肝經的水溼風氣由此向上衝行。其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關太衝穴的治病療法有增強性能力的指壓法等。

使用指頭壓迫,會感覺到脈動。太衝穴可以疏肝理氣,平肝降逆,不讓肝氣升發太過,是肝經上最負責任,最任勞任怨的。

太衝穴現代常用於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面神經麻痺、癲癇、肋間神經痛、月經不調、下肢癱瘓等。配合谷稱為四關穴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口喎等。

6、太溪穴可以降血壓

腎經上的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間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補腎陰的要穴。補腎陰就是給「樹」澆水;大腸經上的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時,在肘橫紋的外側頭凹陷處即是此穴。其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如《九針十二原》說:「腎也,其原出於太溪穴,太溪二。」

7、曲池穴可以降血壓

曲池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出自《靈樞·本輸》。此腧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有清熱解表、疏經通絡的作用;此穴用來撲滅火氣,降壓效果最好。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手臂痺痛、上肢不遂,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癮疹、溼疹、瘰癧等病症。

8、耳背溝可以降血壓

中醫發現,經常按壓耳背溝有助於降血壓。因此,這道溝又有「降壓溝」之稱。降壓溝是耳朵上的降壓反應點,按摩降壓溝可以間接地刺激脊神經,對臟腑有一定的調理作用,經常按摩不僅能降壓,也能對人體產生良性刺激。降壓溝對應於耳廓前面的凸起(耳輪),在中醫耳穴療法中將其比喻為「人體的脊椎」。平時若感覺血壓偏高有所不適,可以按揉此穴。如果想持久見效,也可以請醫生採取外用療法。即,取王不留行籽一粒,用醫用膠布包埋在耳廓背面,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溝處。平時常按壓王不留行籽。此法降壓效果較明顯。

9、湧泉穴可以降血壓

湧泉穴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為急救穴之一。湧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腳被稱為人體第二心臟。腳上有諸多穴位同臟腑相連。高血壓患者,常對足部進行按摩,另外結合中藥材泡腳,也能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按摩重點放在湧泉穴(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按摩時還要著重尋找壓痛點。這是因為當人體臟腑發生病理改變的時候,便會在雙足對應的反射區產生壓痛。按摩後30分鐘內需飲溫開水,以利於血液循環,有助排毒。

10. 按揉內關 ( 掌腕橫紋上 2 寸)。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經脈》,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11. 按揉足三裡 。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溼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12. 按揉三陰交 ( 小腿足內踝尖上 3 寸)。

三陰交穴是身體的一個穴位。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溼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溼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於此,故名三陰交穴。

按摩功能: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盡,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痺痛,腳氣,失眠,溼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相關焦點

  • 按摩腳部穴位,補腎是關鍵!除了補腎,還有哪些穴位對身體有益處
    眾所周知,大家都知道腳部距離心臟較遠,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女生一般都會出現腳部局部冰冷情況更為嚴重現象,這樣的情況,建議女生多多泡腳,因為經常用熱水給腳部泡腳,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得體內血液運轉速度加快,促進血液極快輸送到身體各位組織。
  • 按摩降血壓,血壓仍180,發生腦梗死!闢謠:這樣才能正確降壓
    王姐告訴我,最最近半年她媽媽不太下樓活動,3個月前看到一磚家說:人體所有的疾病,在人體都有自帶的藥物,那就是穴位,只要穴位找對了,所有的疾病,都能通過按摩治療,對於三高更是不在話下。那個教授還是什麼導師,現場給人按摩測量血壓就能下降。於是她媽媽就迷上了按摩降血壓,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5分鐘。
  • 人到五十,標準血壓是多少?為什麼年齡越大血壓就越高?
    但血壓有一個特點,年齡越大的人血壓也偏高。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其實在不斷退化,在血管退化的過程中,內外壓就會產生變化,血壓升高是很正常的。有研究表明,在35歲以前,人們的血壓一般是在115/75mmHg左右,每年的血壓增長幅度為1/0.5mmHg,也就是說到了50歲,大部分人的血壓實際上是在130/82.5mmHg左右。
  • 拯救你的眼部肌膚——穴位按摩法
    其實適度的眼部穴位按摩,能疏通面部經絡,還可以改善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從而讓自己眼部清澈,促進新陳代謝,恢復眼部彈性,黑眼圈、眼袋和魚尾紋也會有一定的作用。太陽穴清肝明目,通絡止痛太陽穴是治療偏頭痛首選的穴位,一般每日按摩太陽穴5到10分鐘,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容,除皺的作用。
  • 常按頭部這5個穴位,健腦安神,趕走疼痛,身體向你說謝謝
    在頭部有很多穴位,有五臟六腑反射區,對頭部按摩可達到聰耳明目和健腦安神效果,而且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提高大腦攝氧量,不妨來看看頭部的穴位按摩方法和功效。頭部穴位有哪些?對此穴位按摩能輔助治療目赤腫痛,眼瞼蠕動,三叉神經痛,以及眶上神經痛等,可輔助治療面神經麻痺、近視眼和急性結膜炎。3、風池穴和安眠穴用雙手拇指螺紋面對雙側風池穴按揉,順時針按摩旋轉32圈。安眠穴在風池穴和翳風穴連線中點,用手按壓時凹陷且敏感,對此穴位按摩能輔助治療後頭痛、頸部疼痛和失眠。
  • 按摩腳底這個穴位功效大,養腎、緩解疲勞,經常按的人都說好
    中醫作為中華瑰寶,在治病、防病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運用中醫治病是比較好的方式,其中穴位按摩更是中醫所強調的,通過按摩能更好的促進保健。身體穴位多,共有720個,這些穴位關乎著全身保健,會養生的人,是不會錯過穴位按摩的。
  • 腳底按摩的好處 如何正確按摩腳底減肥
    腳與減肥按摩腳底的甲狀腺、胃、脾臟、食道反射區有助減肥(過分進食形的肥胖者)。甲狀腺負責調節新陳代謝速率。中醫認為脾胃由經絡相連,能影響人體消化和吸收作用。按摩這些反射區能夠促進身體的消化作用及新陳代謝速率,有助減肥。腳底按摩手法1、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踝關節以下就有60多個穴位。
  • 這些穴位一分鐘治病
    3、一分鐘降血壓 取太陽穴上一指再後一指的地方,按壓此點一分鐘(用力),血壓明顯下降,若不降,再順時針方向按揉百會穴36圈,血壓明顯下降,這對於血壓明顯過高的人(血壓200mmHg以上),可防止出現腦血管意外
  • 按摩頭部的正確方法 頭疼按摩哪個部位圖解
    許多疾病的症候都反應到頭部。頭痛的病因不同,按摩天柱穴和太衝穴可疏經活絡,頭痛症狀減輕或消失  位置  天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重要穴道之一。位於後髮際5分,第一頸椎棘突下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天柱穴指按法坐姿,兩手交叉拇指分別按住穴位處。先按右穴,然後按左穴,頭部向左稍傾,呼氣並數「1、2」,漸漸用力,數「3」時強按穴位,吸氣並數「4、5、6」,身體放鬆,頭部恢復原位。注意事項:頭部向一方傾斜時,指按另一方的穴位。
  • 腳部按摩養生技巧
    腳部的健康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我們的腳出現的問題,那麼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於腳窩的養生知識,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1、在人的全部器官裡面,我們的腳是離心臟和大腦最遠的一個部位。
  • 頭部按摩器哪種比較好之倍輕鬆iDreamX頭部按摩器試用測評
    越看越覺得這公司很厲害,倍輕鬆成立於2000年,將中醫理念和現代科技相融合,多年潛心研發了頭部、眼部、頸部、手部、足部等多系列可攜式按摩器,模擬人手按摩相關穴位,從一鍵操作到APP控制再到語音聲控,一直在不斷地簡單化和智能化。倍輕鬆有超過100家的實體專賣店,但是珠海沒有,這個有點小傷心,如果有的話,就可以去試試其他的產品了。 先說一下快遞,再來談產品。快遞很快,隔天就到了。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按摩可以消除背部的疲勞活血通絡,同時背部按摩還可以緩解患者一些腰部的疼痛,有助於全身性的放鬆,很多的人都會有腰酸背痛的現象,長時間的坐姿和睡姿以及不經常的運動,都會引起背部腰部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1、按摩上背時,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時還有主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寬中和胃的膈俞穴。
  • 如何按摩腳部 緩解一天的疲勞
    健康的按摩腳部健康,這是大家都需啊喲的,現如今,足療是常見的紓壓方法,不過有很多人對怎麼足療還是不夠了解,那麼怎麼足療才更舒服呢。健康的護理方法你都知道嗎,不知道的朋友也不要著急,下面就來好好的了解一下了。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7種足療方法。1、觸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觸摸來察覺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組織結構的狀況。
  • 胃火按摩什麼穴位 有胃火長按這裡
    主要是由於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等引起的,在中醫學上,胃火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解決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胃火按摩什麼穴位、胃火什麼原因引起的以及有胃火怎麼辦。胃火按摩什麼穴位1、按摩內庭穴治療胃火旺中醫認為,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 倍輕鬆頭部智能便攜按摩器,一站式的按摩體驗
    中宏網股票頻道12月16日電 倍輕鬆是一家專注於健康產品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智能便攜按摩器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是國內智能便攜按摩器領域的領軍企業,早在2001年即推出首款按摩器產品,之後憑藉設計不斷優化、功能不斷豐富的智能便攜按摩器產品持續引領市場。
  • 腰不好,有哪些按摩手法,護腰的三個穴位,可了解下
    而且每逢陰天下雨腰疼的感覺更加強烈,讓人非常不舒服,想要更好緩解腰部疼痛,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腰部按摩,看似非常簡單,但實際一定要找到相應的穴位,手法輕盈且有力度,這樣才能夠有效緩解腰痛,讓腰部的肌肉得到放鬆,那麼腰部按摩的手法有哪些呢?
  • 身上一些穴位不能亂按,怎麼按摩才正確呢?
    1、太陽穴太陽穴處分布著很多血管,且骨質十分脆弱,如果手部按壓的力度過大或是方法不得當,則易使得太陽穴處的血管產生破裂而發生血腫,
  • 長壽要養好心和臀,記住8個「窩」,喝1茶,疏通穴位,降三高
    即使如此,縱觀當代人的心理觀念,誰不想在年少時瘋狂一把,怕到了老的時候,吃不動玩不了,有力無心。但是,成天的胡吃海喝和熬夜玩手機等一系列不良習慣,生出的疾病,可能就會讓你年輕時的玩樂受到限制。因此還不如做好養生工作,偶爾一次的放肆,到了晚年依然精氣神十足,能玩能吃。中醫上對待長壽,講究內調和慢養。
  • 治低血壓最牛的穴位方!兩個穴,一提一補,把血壓拽上來
    就是一對兒穴位,倆穴。 低血壓這個毛病,容易在老年人和女性身上發生。這類人很可憐。年輕的時候,可能就體倦乏力,總覺身上沒勁兒,血壓在正常值偏低的位置。到了晚年,就容易有嚴重的胃下垂、食欲不振、心悸心慌、氣血不足、頭暈目眩等問題。這個毛病,用中醫的視角看,往往考慮就是中氣不足,陽氣沒有辦法往上「頂」 ,即所謂「清陽不升」。用咱們普通老百姓的話講,就是血往前走得「沒力氣」。
  • 王世豪講耳穴按摩保健-三角窩的穴位分布-15
    主持人:今天,請王老師講三角窩的穴位分布。   王世豪:三角窩是盆腔和內生殖器的信息區,分布有神門、盆腔、內生殖器、角窩中、角窩上5個穴位。    主持人:治療盆腔炎可配用哪些穴位?   王世豪:耳穴可配「神門穴」和「內分泌穴」。神門穴有消炎、止痛功能,內分泌穴有增強抗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