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收官在即,這部在播出前就讓人引頸期待的檢察法治劇匯聚了一眾老戲骨。劇中上演的正邪較量,成為吸睛抓手。如果說代表正義的檢察官們因身處陽光下維護人民而備受關注屬於情理之中,那麼藏於暗處的幕後大boss隨著撲朔迷離的真相浮出水面,牽連出的關於人性幽微的探討則更發人深省。米振東的飾演者成泰燊,因此被推到了輿論的浪尖。
在這場亨嘉之會裡,縱使作為鑲邊角色囿於表演舞臺相對有限,但成泰燊的每每亮相,總能瞬間吸引觀眾注意力。實際上,《巡迴檢察組》裡的米振東只是他迄今表演生涯的又一代表角色。回望一長串的表演履歷,成泰燊塑造過的經典角色不勝枚舉,而且類型涵蓋維度廣,堪稱「劇拋臉」。爐火純青的演技大賞,折射出成泰燊身為專業演員的自我修養。
反派也能很迷人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對《巡迴檢察組》裡的米振東而言,這個深淵在某種意象上是孤兒院——曾給了他兒時短暫溫暖,卻又因為拆遷引發的一系列變故讓他誤入歧途的發源地。身為孤兒院院長的養母在拆遷時被砸身亡,米振東再度流離失所,復仇的種子暗暗埋在了心裡,也預示了他的命運軌跡。
因此,從本質而言,米振東是具有悲涼底色的反派,而非傳統印象中為追名逐利濫用暴力、令人不齒的那類人。該劇編劇餘飛發了一張人物關係圖,圍繞米振東的層層謎團也逐漸清晰。他背後盤根錯節的人物圖譜,讓人咋舌。
米振東和黃四海、張一葦、沈廣軍同為302監舍獄友,看似偶然相遇,實則受到命運捆綁。黃四海是孤兒院拆遷開發商黃雨虹之子,張一葦是米振東死對頭馮森上級的兒子,沈廣軍則害死了米振東養母的丈夫白繼發。
此外,米振東和宋麗敏是孤兒院兄妹,兩人組成復仇聯盟,而後者正是沈廣軍兄弟沈廣順的妻子。米振東養母李美娟的女兒白小蓮,則是報警陷害張一葦的人。米振東的初戀情人傅明月和妻子童小娟,竟然是好閨蜜……燒腦的人物背景與社會關係,增添了米振東這一角色的複雜度。
其實這一點在劇情後半程已有所表露,劇中馮森恍然大悟,告訴鄭銳和羅欣然這混沌的一切都是米振東設計的圈套,並將其陰謀類比為《七宗罪》裡殺手布局的情節,告誡失去理智的鄭銳不可衝動行事。看,即便米振東身處獄中被限制了活動空間,但他的觸角仍無形中滲透到所有捲入這場風暴的關聯者。一旦藏於隱秘角落的沉默真相被揭穿,波及力度之廣、衝擊力度之大,超出常人想像。而這,正是米振東的可怕之處。
對扮演者成泰燊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演技爆發的好機會。劇中一些高光戲,既映射出角色的人物弧光,又體現出成泰燊在表演時對角色情緒的精準拿捏。在獄中接受駐監檢察室主任羅欣然審問,聽到工程隊不僅沒有解散,而且以他之名生意越做越紅火時,成泰燊先是驚訝、接著眼底漸漸閃現淚光,這是被兄弟義氣感動的真情流露。而當看到自己妻子和女兒祝自己生日快樂的視頻時,他的心理防線進一步被親情擊潰,終於抑制不住,淚水奪眶而出,那一刻纏繞心頭的萬般情緒一覽無遺。
不得不說,成泰燊的哭戲富有感染力,他不是用歇斯底裡的放聲痛哭來宣洩對家人的思念,而是隱忍克制地讓眼淚緩緩划過臉龐,這種無聲勝有聲的高級演法,是演員在與角色完美合體後的條件反射。越是不著表演痕跡的自然流露,越體現出演員極強的表演功底。成泰燊的每個微表情都包含豐富的信息量,為角色的飽滿度與立體度加持。
另一場米振東因鄭銳的調離,在二監區逐漸樹立起「威信」,黃四海希望勾結他來「收拾」張一葦的戲,成泰燊的表演層次鮮明。一開始聽到黃四海向自己示好,便若有所思地低頭開始盤算,然後臉上浮現一抹陰冷的笑容表示願意「結盟」,接著得知對方意圖後,採取以退為進的戰術,從表面假裝勸阻、實則心中暗喜,到同意聯手後瞬間出現的陰翳一笑,成泰燊演出了米振東常年混跡江湖煉成的老謀深算一面,簡直連每條皺紋都在演戲。
成泰燊跳出了以往反派被臉譜化的扁平套路,著重放在刻畫人性幽微上。隨著劇情高潮的到來,一切真相將水落石出,米振東幕後大boss的身份也昭然若揭,關於他身上的信仰、道義、善惡也逐一顯現。
雖然包裹著反派的外殼,但這個人物的內核卻極具人性溫度。他遊走在情與法的邊緣,匯集社會爭議於一身,然而擁有獨立人格和符合自己三觀的行為動機,他不是無堅不摧,敢於暴露軟肋。在人性劣根性的縫隙裡生發出的普世價值,加之設定的悲情指數,都讓這個反派角色散發出迷人魅力。正是抓住了米振東的接地氣特質,成泰燊的演繹才令人交口稱讚。讓觀眾在看劇時,不禁去思考米振東行為動機的背後深層原因,同時被角色富有震撼力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大小通吃」的劇拋臉
《巡迴檢察組》裡的米振東為成泰燊再添一個代表角色,但在此之前,他就在多部影視作品裡塑造了令人拍案叫絕的經典反派。讓人驚喜的是,儘管人物底色都蒙了一層「惡」,但每個角色特質又因為身份背景和人生經歷的迥異而大相逕庭。作為扮演者,成泰燊再度展露出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處女作《海鮮》一鳴驚人,助他拿下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帝桂冠。影片中成泰燊飾演的小警察人格分裂,披著人民公僕的外皮,私下卻行使齷齪之事。《世界》裡的小保安,則是在大都市打拼的底層人民的縮影,在他身上那種被環境同化的優越感與農村出身的自卑感交織而成的矛盾體現得淋漓盡致。《白鹿原》裡的白孝文,又是虛偽、無恥和陰毒的,在傳統倫理和個人情慾之間掙扎,他從宗族的樣板轉變為投機革命的陰謀家,最終性格扭曲、走向邪惡。《引爆者》裡的煤礦老闆程飛,儼然一隻讓人毛骨悚然的「笑面虎」,表面文質彬彬、溫文儒雅,內心卻城府極深,狡黠兇狠又殘暴,為了弟弟做盡喪盡天良之事。
無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成泰燊都能在螺獅殼裡做道場,把握好處於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表演分寸。牢牢抓住人物的精神內核,為不同反派角色賦予各自的靈魂。但若把他歸類於「反派專業戶」,未免有失偏頗。因為成泰燊駕馭起正面角色也遊刃有餘,可塑性極強。
由他挑大梁的古裝人物傳記劇《于成龍》,從央視到各大衛視掀起熱播狂潮,併入選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成泰燊在劇中詮釋了被譽為「古今廉吏第一」之人二十餘年的從政生涯,凸顯出這個真實歷史人物清廉正直的人性光輝。他消瘦的身形爆發出巨大能量,才華橫溢但不迂腐刻板,剛直不阿卻又不失風趣幽默。成泰燊用栩栩如生的演技把觀眾帶回清朝時空,與這位朝堂名臣實現精神交流。在緝毒大片《毒戰》裡,他飾演的緝毒大隊劉隊長,又在子彈橫飛的貓鼠遊戲中穿梭自如。
成泰燊橫跨歷史正劇、警匪、都市等多類題材,在光影構造的虛擬烏託邦裡進進出出。只要給他一個角色,他就真真正正地把自己徹底變成那個虛構的人物,去感同身受。更準確的說,成泰燊不是在刻意「演」角色,而是活成了角色,所以才練成了一張名副其實的「劇拋臉」。
文學+禪修,打通表演的任督二脈
在大眾認知裡,老戲骨通常會陷入配角桎梏,儘管被稱為「黃金綠葉」,但在某種程度上也面臨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失衡。不過對成泰燊而言,並不存在這種困境。他曾是第六代導演的御用男主角,輾轉於賈樟柯、王小帥等名導創作的多部藝術片,在國際影壇留下姓名。同時又在杜琪峯、陳嘉上、蘇有朋等港臺導演執導的多部商業片裡露臉,甚至還接到過張藝謀、陳凱歌這些中國影壇「泰鬥級」導演遞來的橄欖枝。說成泰燊是名導收割機,一點也不為過。
更出人意料的是,這位老戲骨不僅是電影圈的常青樹,在劇圈也風生水起。除了代表作《于成龍》,他在《遠大前程》《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將夜2》《最美逆行者》等熱播劇裡也都有過精彩演出。
一方面,成泰燊通過電影提升演員的格調和完成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另一方面,又通過劇集增加國民度。雙管齊下的策略,讓附著在他身上的藝術性和商業性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兼顧了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可以說,成泰燊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老戲骨。
修煉出藝術性與商業性融合的體質,一來得益於成泰燊深厚的文學底蘊對表演的加持,大學期間他酷愛閱讀,扎進文學海洋汲取養分,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對角色、劇本的揣摩能力,打好了一名好演員必須具備維度寬廣的文學修養的基本功。
二來得益於他對專業表演體系的鑽研和踐行,中央戲劇學院奉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注重沉浸式體驗的方法論讓成泰燊養成了真聽真看真感受的良好創作習慣,訓練出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與洞悉人心的感受力。重點是,在專業科班體制薰陶下建立起的牢固信念感,支撐住他的每一步表演,紮實而有力、真實而自然。
此外,十年來成泰燊都有著禪修習慣,其對心靈的淨化,讓他屏蔽了外界雜音,專注在表演上。當格局與眼界變得開闊豁達,演員的表演境界自然會得到升華。換句話說,成泰燊找到了與角色靈魂對話的方式,一旦站在鏡頭前,體內積攢的能量就會傾瀉而出,有形的禁錮就會被打破。
好演技、好口碑,愛惜羽毛且珍惜每次表演機會,成泰燊的表演道路節節攀升。剛開機的新作《無限深度》是一部災難巨製影片,講述了在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來臨之際,一場超越極限的地下救援,與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傳承。在這部由一線班底和演員陣容聯合打造的主旋律大片視聽盛宴裡,成泰燊又將貢獻出怎樣精湛的演技,令人期待。
結語
在影視行業愈發看重演技的當下,優秀演員的春天不再遙不可及。但能達到的成就高低,除了與演技緊密相關,還取決於演員要慧眼識珠,在可選擇範圍內找到那些能為自己賦能的角色和影視作品。這樣付出的心血與努力,才能被更多人看到,並換來對等的回報。正如表演道路越走越好的老戲骨成泰燊。
喜歡鷹眼的文章,就點【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