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悠易互通執行長周文彪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他認為:過去的十年是To C的十年,未來的十年,是To B的十年。
悠易互通執行長周文彪
以下是周文彪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大家分享。前面提到現在一個大的趨勢是數位化,數位技術是未來企業增長最核心的要素。今天我也想從一個網際網路行業參與者、見證者做些分享,在當下的情況下,一家企業怎麼做到增長。
在我過去從業的15年當中,6年在谷歌,9年在創業公司。15年一直做一件事情,就是利用大數據、營銷技術幫助企業獲得增長。首先先跟大家分享幾個疫情期間關於企業增長的故事。
1月23號武漢封城以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相信全國有一批非常焦慮的人,就是企業的管理者們。封城之後兩個星期,我接到兩個電話,來自於兩家企業的CEO。第一家企業是時尚服裝類企業,在全國有將近2000家門店,但是疫情期間進店人數急速下降,線下的渠道、戶外廣告營銷做不了,沒有辦法把線下預算、渠道經營轉到線上來。第二家企業是一家傳統家具行業,在2018年他們定了一個三年戰略,把線下300多家大賣場轉到線上來,在2018年、2019年,阿里和悠易互通分別幫它在數據、投放平臺、數據中臺方面做了很多準備。他給我掛電話的時候說,想要將二三季度要上線的平臺系統儘快提到一季度來。後來經過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非常成功在疫情期間做成了這件事情,並且為之後的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我發現疫情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金石,它會很好檢驗過去十年很多企業講的數位化轉型做了什麼事,究竟做得效果怎麼樣。疫情除了是試金石外,也是加速器。疫情之前,全球的網上零售2018年到2019年只增長了1.9%,而在2019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則增加了4.6%。另外看網際網路廣告花費上,疫情前是13.7%的增速,Q1有20%的下滑。相比較戶外、樓宇100%的下滑外。而到了Q2網際網路廣告花費反彈到18.7%,超過了之前的階段,Q3則到了22.7%。而看到線下的投放渠道,到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才開始慢慢回升。
基於這一點,發現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後,我們看到企業的增長三要素,是平臺+數據+運營。
先看第一個案例,我疫情期間接到的第二個電話就是紅星美凱龍。它在2018年制定了從場到人的戰略性轉變,希望把線下300多家大賣場變成流量入口,把它從場到人,通過數位化戰略和數位化轉型,把所有人捕捉到智能營銷平臺系統裡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把整個數據集中起來,營銷渠道集中起來,同時把投放管理也集中起來,做到更有效的管理。因為紅星美凱龍大賣場服務2000多家平臺,之前在每個賣場有各種各樣的品牌,數據零亂,散落在各地。
紅星美凱龍做了一件事情,它基於底層的阿里雲,將整個平臺分為兩個體系,即阿里體系內的廣告投放、營銷、數據由阿里做。出了阿里體系,剩下有70%在騰訊、百度、頭條體系內,於是他們就找到了悠易互通,通過第三方DMP平臺、CDP平臺以及廣告投放平臺,將阿里之外的數據貫穿起來,以此非常好的把阿里體系內的數據跟營銷,以及阿里體系之外的全網數據營銷串聯了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很好的數據留存、留資,最終把數據導回到紅星美凱龍的智能營銷系統。
因為疫情期間基於整個系統的搭建與完善,圍繞人貨場構建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智能營銷閉環,從而確保了後續活動的增長。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圍繞200多個活動,獲得了20萬精準人群用戶數據。同時通過悠易和阿里體系,可以通過公域流量投放廣告拉新客,同時把會員數據和20萬用戶數據,在私域裡面做到非常好的用戶運營。這是一個非常好基於平臺和數據做了非常精細化的運營的例子。
第二個故事是某國際3C品牌,這個品牌採用的是Adobe的模式,在中國則是與悠易合作。過去九年,通過悠易互通一共建立了20多億數據設備,2億多的家庭大屏數據,並且將大屏數據與移動數據做了完美的跨屏打通。這部分在行業裡邊除了BAT之外,只有悠易是唯一的第三方,可以把這麼大量的移動數據和家庭的OTT數據實現打通。事實上,對於很多品牌,他們都希望在家庭和個人場景用數據打通,這樣可以做到家庭到個人、個人到家庭很好的洞察。悠易互通則是通過構建CDP數據中臺和廣告投放平臺,幫該3C品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在CDP數據中臺裡面,涵蓋了來自於各個埠的一些數據採集、以及數據的結構化清洗和拉通,形成Super ID,通過打通後的數據做洞察、細分、分析,並且基於這些數據通過廣告投放平臺進行用戶觸達,或者用例如巨量引擎、快手等不同的平臺去做投放。通過悠易互通構建的統一交易桌面,把所有的渠道完美地結合起來。
從數據的採集、Super ID的建立、360度的行動軌跡、超級畫像,知道這個人什麼時候在小程序、什麼時候在APP上出現,什麼時候進入線下門店買一部手機,什麼時候去維修店維修。以前數據是斷開的,現在通過建立數據中臺,把數據完全貫通起來。這樣在營銷漏鬥上,可以通過合適的內容觸達到他。最終結果也表明,在構建了數據中臺之後,該品牌ROI增長了近20倍。
回到企業的增長公式,首先要具備數位化布局的戰略,在此基礎上非常關鍵的是平臺數據和運營。舉個例子,數據就像汽油,平臺就像高速公路,運營是怎麼駕駛車,有了這些做支撐,才可以跑得比別人快、比別人穩健。對於未來來講,任何一家企業能持續化增長,繞不開要有自己的數據、自己的數據平臺以及投放平臺。有把各種數據打通的能力,可以進行非常精細化的運營。
最後說一下悠易做什麼。我們整體的戰略布局在過去九年當中,圍繞幫助企業增長進行布局。
廣告雲是一個一站式投放平臺,可以覆蓋社交、OTT、移動、視頻所有流量,涵蓋BAT、蜻蜓、墨跡天氣所有的流量資源。數據云是個數據中臺,它主要的事情幫企業去打通CRM數據、會員數據、交易數據、電商類數據,以及營銷數據。數據打通以後,幫助更好地指導做廣告投放,通過廣告雲去獲客。以及通過私域裡面的營銷雲,可以做到更好地一對一的營銷,去捕捉到用戶軌跡,以及知道在什麼時候產生什麼樣的交互,這樣可以提升到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以及未來整體的用戶終身價值,最終去驅動增長。
回到主題,過去的十年是To C的十年,未來的十年,是To B的十年。從To C裡面看,美國頭部的To C企業,加起來三四十萬億美金。中國把頭部的三家企業加起來,有兩三萬億美金,有差距,但差距不大。而在To B行業裡面看的話,美國頭部的企業Salesforce、Adobe、Zoom等加起來4萬億,但中國的To B行業,少有超過百億美金的企業。頭部的五六家加起來,連1000億都不到,不到美國頭部10個企業的十分之一。所以在這個領域對創投和企業來講,未來有巨大的機會。怎麼把企業的痛點解決掉呢?這是整個To B行業未來十年要去面對的事情。如果一家企業做大做強走得更遠,取決於解決這個行業痛點的深度和難度的能力。
未來我也希望悠易和整個行業、和所有企業、客戶一起,深度理解行業的痛點。在數據中臺、營銷中臺方面,能夠幫助解決這個行業的痛點,去真正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和營銷增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