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搭建企業文化交流賦能平臺,集眾智慧探討、交流特發司歌歌詞創作,12月28日,特發學堂(第四期)開展了特發司歌歌詞創作文化沙龍。集團張俊林董事長、高天亮總裁、童慶火副書記,以及系統參與特發司歌歌詞創作人員、企業文化工作者共70餘人參加了沙龍。
司歌是企業的有聲名片。特發司歌歌詞徵集活動啟動以來,各區域、各崗位、各年齡段的員工積極踴躍參與創作,或聯繫具體產業和崗位實際、或緊密結合特發文化理念、緊扣特發發展歷程,或直抒胸臆歌詠歌頌特發,共投稿了58篇作品。沙龍現場,集團黨辦周玲通過文化短視頻向大家展示了司歌歌詞徵集作品及創作者風採,並就舉辦本次文化沙龍的目的、司歌歌詞徵集情況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交流。
現場採訪環節,集團黨辦張正治,特發信息蘇海芳、丁躍鋒,特發服務蔣春燕、王騰飛,特發地產朱睿、李心怡,小梅沙投資陳芳等8位創作者暢談了個人參與司歌歌詞創作的初衷、融入的思考及所投入精力和情感,抒發了個人對特發文化的認同和發展展望。
沙龍還特意邀請曾有歌詞創作經歷的集團黨辦梁國一,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司歌創作體會。在和大家一起鑑賞《巍巍南山》、《中鹽之歌》兩首比較典型的企業司歌后,他從開門見山、飽含情感、藝術升華、懂得取捨、提鍊金句等方面,深入淺出地和大家一起探討司歌創作的定位和標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談創作體會,讓現場人員受益良多。
隨後,大家就個人創作作品在小組內進行了交流和分享,集中展示和點評了各小組較典型的司歌歌詞創作,並就下一階段司歌歌詞徵集作品如何運用展開了深度思考和討論。
活動最後,張俊林董事長就特發司歌歌詞創作分享了幾點體會。一是篇幅要適中,便於傳唱。二是定位要準確,能抓住企業特點,讓人印象深刻,產生共鳴。三是歌詞要有詩意,美感,不能太過生硬,過多羅列企業文化理念、標語、口號。四是要提鍊金句,司歌才能得以廣泛傳唱。
本場沙龍首次採用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地處北京、廊坊、杭州、武漢、荊州、成都、東莞等異地單位員工通過視頻連線與現場人員實時互動交流,同步參與抽獎,活動現場氣氛活躍。通過文化沙龍,大家對集團司歌歌詞創作定位和標準更清晰明了,同時增長了司歌創作相關知識。
特發司歌歌詞創作文化沙龍書後
歲暮冬日暖洋洋,
司歌沙龍夜作場。
線上線下齊逐夢,
我為特發而歌唱。
——童慶火
———— / END / ————
內容來源 / 集團黨委辦公室
編輯整合 / 集團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