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陳情令》的,就是變態嗎?

2021-02-21 K社

前天,#汪海林批陳情令#上熱搜了。

在《陳情令》播出一月有餘,豆瓣評分和口碑都逆風翻盤,從4.8一路漲到7+的時候,編劇汪海林在微博上發表見解,形容該劇「變態」。

兩天之後,他再次將炮火對準了《陳情令》,並直接用了「噁心」這個字眼:

這兩條微博在網上遭到瘋轉,大批粉絲跑過來在他微博底下進行評論。

汪海林也樂在其中,在評論中持續回復,不僅以「作踐自己」來形容《陳情令》的粉絲群體,還批評平臺、投資人、創作人等相關人員恬不知恥。

粉絲指責他:「可以指點,但不要辱罵;不喜歡,請至少尊重。」

他回復——我從來不尊重我不喜歡的劇。

有人捧他的臭腳,他洋洋得意,甚至引經據典,引杜麗娘與看劇的粉絲作類比,看似文藝的緊,可稍微一想著「君子病」三個字,真是三分賣弄,三分猥瑣,還有三分忍不住炫耀出來的優越感。

等到圍攻的人群如潮水湧來,汪海林乾脆直接把頭像換成肖戰和王一博的合照。

就差在頭上頂幾個大字:「快來罵我」。

於是很多人想問,汪海林到底是誰?

他是編劇、監製、製片人。

他是現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

如果這一串頭銜還是過於陌生,那麼提起他的作品,恐怕沒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一起來看流星雨》,諸多經典語錄,至今「餘威猶在」。

作為業界著名編劇,汪海林的名氣遠遠大過諸位同行,倒未必是因為著作等身,而是他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一些驚世駭俗之語錄出現在大眾眼前。

比如早在2016年,他就在微博上發表過一則言論:

對於小鮮肉的攻擊,向來是汪海林語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汪海林在北大作了他的年終演講,語言極盡諷刺,觀點犀利,痛批大IP+小鮮肉的模式

在這場對全影視行業的炮轟中,他口中的投資人利慾薰心,導演、製片人目光短淺,演員演技稀爛,親愛的觀眾朋友口味低俗,簡直是目光所及之處,「全員作風媚化」。

汪海林向大眾傳遞出來的另一層態度是:編劇是受害者,沒有好作品是因為好本子被埋沒,好編劇無人問津,所以爛演員橫行其道,影視市場烏煙瘴氣。

2018年的一期《圓桌派》上,他分享了明星「公關出軌」的藝術,賣弄自己對圈內規則的熟練程度;

緊接著又發表「某小鮮肉是爛片代名詞」的宣言製造吸睛話題——他的這個畫風太熟悉,簡直是照抄去年的演講:

本質上,他一視同仁地看不起這一代的年輕演員,但凡「小鮮肉」或者「流量」,甭管演技如何,統統就是一堆不可回收垃圾。

汪海林定義他們為沒有「敬畏心」的表演群體,赤裸裸地公開對他們進行人身攻擊。

這番言論,在當初小鮮肉被集體唱衰的聲勢下,很是為他博得了一波喝彩。


於是汪海林理所應當的承擔起了某種意義上「公知」的義務。直到炮轟《陳情令》事件,大家終於隱隱覺得哪裡有些不太對勁了。

鮮肉=娘炮,看《陳情令》=變態、性壓抑。


這像不像是你周圍那些自己一身肥膘的摳腳大漢,還對著屏幕上的小鮮肉,從鼻子裡哼出一聲鄙夷?


可同樣的語錄,以更刻薄、更理直氣壯的形式出現在了一個號稱文化人的公知身上。


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作為一個公知的修養,只看到一個油膩中年男人的自負感和優越感。

先要說清楚。說《陳情令》拍的爛有問題嗎?

沒問題。

本來,作為影視圈專業人士,對當下熱播劇作出一些個人見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即使有時候針對劇本身的言論可能過激,但大眾仍然會抱著相對中立而寬容的態度評判,該讚揚時讚揚,該批評時也絕不手軟。

但是汪海林的言論,之所以讓人感到不適,是因為他把對一部劇的鄙視,投射到了對整個題材以及對一整個群體的侮辱。

他以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運用自己的口舌和學識,扭曲那些被他本人所不恥的對象的觀劇目的,並煽動性地帶動一部分同樣有偏見的人進行攻擊——譬如內涵女性追耽美劇的欲望僅僅來自自身的「性壓抑」,並將其作為結論堂而皇之地發表在公眾平臺上。

無數的直男癌們,從此有了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語錄,汪海林憑著自己的學識,給他們遞上了一把誅心的利刃。

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還說過:影視行業是價值觀的行業。

這次微博上的事情發酵了幾天,汪海林全然不懼怕被diss,可以看出來,他享受被罵,也愉悅於被捧臭腳。

於他,但凡罵聲,其中意味必然可笑,不過是一群無知蒙昧的觀眾依然在信口雌黃,而講真話的人卻註定寂寂無依。這種酸腐文人獨有的扭曲情緒,反而更讓他嘗到「在座的都是傻逼,只有我不是」的竊喜味道。

他陶醉在「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裡,小眾的優越感在被大眾攻擊時達到了頂峰。

所謂的為了撥正市場而奮勇直言,早在一次又一次的「我獨醒」中,變了味道。

汪海林的發言很有其汪氏風格,「出口即邏輯」。

作為一個編劇,汪海林在評價演員時,首先考慮的不是演技和能力,而是對其粉絲和熱度一再追究,持續辱罵,猛烈炮轟。

他不吝以最低的姿態要求自己,卻以最高的要求對待觀眾,痛陳觀眾眼光低俗,只因觀眾和自己的品味不符。討伐內核蠻橫無理,毫無邏輯可言。

凡口味不同,自己看的是陽春白雪,觀眾所愛即下裡巴人。

一如當年,汪海林的雙標早已有端倪:

比如他說過這種言論:「我們公司有很多年輕的編劇,我明令禁止他們寫這樣的對白:「大人饒命啊。」「你好壞你好壞哦」。」

而他自己這麼多年拿得出手的作品呢?

除了幾位編劇合寫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數來數去,竟然只有一部《一起來看流星雨》。

在審美上,他聲稱國內最紅的男演員是一些不男不女的人,對國家的審美安全造成威脅,而歐美的男演員才有強烈的男性標誌。

男演員=國家的意志體現,鮮肉=不男不女的演員。

這個在圈內還算有一些話語權的文化人,帶頭將小眾圈層和文化斥為異端。

事實上,大眾並非不知道國內編劇的地位和處境,也因此,對於國產編劇,無論是作品還是他們的控訴市場畸形的言論,大眾的包容程度,都遠超韓劇美劇英劇等等。

作為劇評號,我們更是不止一次聽過「韓劇8.5分以下我都不會看,國劇上了7分就覺得很不錯」這樣的句子。

大眾在盡力體諒國產編劇們的尷尬處境。

但,這樣的體諒和包容,什麼時候成了恃弱行兇的藉口?

成了部分掌握了話語權的編劇,甩鍋以及排除異己出風頭的萬能擋箭牌?

國產編劇生存不易,而同處境下的其他人在做什麼?

同為編劇的劉和平,不但完成了《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無戰事》的驚豔作品(豆瓣評分分別為:9.7分,9.0分,8.9分),在對待不同類型的作品上,其寬容度也盡顯文人風範。

致力於倡導性平權的李銀河明確指出,小鮮肉與男色消費是是社會多元化發展的必然,不同人活出不同的屬性是一件該被允許而不是批評甚至謾罵的事情:

而汪海林,作為公知人物,專業素養沒有露幾分,包容性是真的一點也不剩,也是難得。

事實上,他知名編劇的名頭也是噱頭大於內容——

知名編劇。這個詞,恐怕得拆開看。

 

《一起來看流星雨》的劇本和演繹難以言喻,但是其知名度可不就是有目共睹;

 

而《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雖然為人所熟知的是主編劇鄒靜之,但汪海林作為參與編劇之一,好歹也加入了第三四部的創作——儘管是系列劇中質量與口碑最低的兩部。

 

除此之外,明明是編劇,汪海林卻整日以專業影評劇評人自居,流連各大媒體平臺和演講場所。

說到底,這個社會從來不反對「不同的聲音」,但是以局外人的優越角度,去評論自己從未了解過的作品,凸顯自己的小眾優越感,是一件多麼荒唐的事情。

作為一個圈內有話語權的公眾人物,以口舌之能煽動他人,抨擊觀眾,這種行為,實在無法讓人說一句:得體。

這種刻薄而自我的批評,對觀眾傷害是巨大的。

汪海林最終以他的自我滿足,給我們奉獻了一場惡感滿滿的演出。

相關焦點

  • 《陳情令》豆瓣超30萬人打分,遭編劇汪海林吐槽:啥玩意兒,變態
    不過劇紅了也有煩惱,話題熱度就高的同時是非也就多了,近日編劇汪海林連發多條微博吐槽陳情令:我去,太二了,啥玩意兒,變態!,更放話「希望有點文化的人都去看看《陳情令》這部劇,了解一下我們國產劇都噁心到什麼程度了「,在批陳情令的同時卻表示跟記者表揚了長安十二時辰,美學上有追求。
  • 《陳情令》肖戰王一博都想演的這個大變態,哪裡需要你來同情?
    飾演薛洋的王皓軒,很多人之前看吳磊的《沙海》時就已經認識了他,是的,劇裡他演的是黎簇的好基友蘇萬,帥倒也是帥的,但演技卻不敢恭維。到了《陳情令》裡,薛洋一出場,就憑藉著「半永久式邪魅一笑」收穫了眾多吐槽,隨時隨地嘴角抽搐扮演變態,活像是羊癲瘋,簡直讓人擔心他這樣不會抽筋嗎?
  • 陳情令大結局了,為什麼被罵的是他?
    陳情令》了嗎?8月1日,汪海林發了第一條和《陳情令》有關的微博。「今天跟記者表揚了《長安十二時辰》,美學上有追求,吐槽了一下《陳情令》,我去,太二了,啥玩意兒,變態!」但是言語粗俗,直罵「變態」,這對於圈地自萌的陳情令女孩來說未免也太無辜了吧?而且這赤裸裸的踩一捧一,我想說不是蹭熱度也未必會有幾個人相信。
  • 《一起來看流星雨》編劇汪海林2次怒批《陳情令》:爛劇,看不上
    《一起來看流星雨》編劇汪海林2次怒批《陳情令》:爛劇,看不上近日一部熱播的古裝電視劇《陳情令》,深受大家的歡迎。就算很多沒有人沒有看過,那也一定聽過它的名字,由此可見這部劇到底是有多火。然而一直都是好評不斷的電視劇,也迎來了吐槽。
  • 還曾批《陳情令》變態
    其實CP粉P圖事件在飯圈十分普遍,特別是《陳情令》原本就是耽改劇,該劇爆紅之後吸引的最多的就是肖戰與王一博的CP粉。而肖戰與王一博私下同框的照片數量稀少,而CP粉們只能通過自己P圖yy。其實這也不是汪海林首次對《陳情令》相關頗有微詞了,此前他更是公開發文狠批《陳情令》是變態。6月28日,汪海林先是發文:「《陳情令》是個什麼鬼。」8月1日《陳情令》熱播之時,汪海林發文說:「今天跟記者表揚了《長安十二時辰》,美學上又追求,吐槽了一下《陳情令》,我去,太二了,啥玩意兒,變態!」
  • 《陳情令》遭編劇汪海林怒斥「變態」,耽美影視化之路有多難?
    文/薛丁格的猹「《陳情令》找小鮮肉組cp搞曖昧太變態,看不下去想吐!」編劇汪海林曾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陳情令》的「不屑」,甚至聲稱小鮮肉審美會對國家審美安全造成威脅。很多粉絲表示,自己本來是因為肖戰和王一博的顏值才去看的
  • 看了《陳情令生魂》,你還期待《陳情令亂魄》嗎
    《陳情令》,2019年燃爆了整個夏天。陳情男團橫空出世,讓我們驚嘆這是從哪裡尋來這麼多帥氣的小可愛?不得不說在原本精彩的劇情上,這些人演活了裡面的人物,把他們喜怒哀樂活生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歡喜讓人憂。
  • 《陳情令》|為什麼我看的劇情和他們看的不一樣
    2019年的夏天沉溺於《陳情令》無法自拔的少年不在少數,一部電視劇引發眾人追捧,但在播放過程卻形成了兩個平行世界,對於當時的我們而言這是一部謎一樣的電視劇,甚至引發了眾多笑料。至今小兮還回味無窮,回憶起當時頻繁上熱搜榜的直男眼中的《陳情令》劇情,一邊看劇,一邊看直男眼中的劇情,一部劇愣是看出了兩部劇的既視感。
  • 《變態假面》超變態!看完的人都要笑尿了!
    《變態假面》果然很變態。不帥氣的男主,變身成為頭戴內褲的正義使者,可以來去自由,隨你多高的樓,想來就來,想去就去。一鞭子甩出去,就能綁住人,而且綁的式樣絕對完美。開場誇張的表演就讓人捧腹大笑。扎著麻花辮的大叔高中生。口味很重。
  • 只要長得可愛,即使是變態你也喜歡嗎?對!我喜歡變態
    但是實際上全部都是標題黨,實際內容沒有一點點的乾貨,你說說這些作者幹的是人事嗎?小編當然不是針對哪一位作者,小編是說弄出標題黨的作者都是垃圾。就像是今年7月又有一部作品《只要長得可愛,即使是變態你也喜歡嗎?》瞧瞧這名字,一看就是為了吸引人眼球的標題黨,這樣的動畫質量能過關嗎?內容能好看嗎?對此小編我只想說真香!
  • 鑑片 |《陳情令之生魂》會是《陳情令》收割韭菜的一把好鐮刀嗎?
    少了魏無羨和藍忘機兩大主角,作為《陳情令》衍生品的《陳情令之生魂》顯然勢弱了些。在這個後《陳情令》割韭菜時段,《陳情令之生魂》還會是陳情令IP的一把好鐮刀嗎? 《陳情令之生魂》,代號為「陳情」的鬼故事「這是鬼片吧?」
  • 比起《陳情令》,這部劇更是全員顏值爆表,演技在線
    比起《陳情令》,這部劇更是全員顏值爆表,演技在線電視劇《陳情令》在2019年的這個暑假大火,這部劇是改編自小說《魔道祖師》的。除了書粉們追劇外,很多被劇情吸引的觀眾們也加入追劇的行列。直到今天,《陳情令》豆瓣評分7.9,這在網劇中是少有的。
  • 《琉璃》真的是第二個《陳情令》嗎?觀眾的回應亮了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個《陳情令》」出現了,那就是——《琉璃》。說什麼劇情老套、沒新意,以及演員顏值不夠、看不下去等等。結果播出後大火,雖然沒有破經典記錄,但是卻成為了熱播劇中的「最火」。不僅收視率居高不下,演員們也憑藉這部劇圈粉無數。
  • 《只要長得可愛,即使是變態你也喜歡嗎》原來可愛的變態是男主角
    最初看到《只要長得可愛,即使是變態你也喜歡嗎?》這部動漫的海報時,綜合海報和片名來思考,小編以為可愛的變態是女主角們。然而,這個世界總是充滿意外,以為是後宮番的動漫,可能其實是一部懸疑推理番,以為可愛的變態是女主角,實際開播一看,可能其實可愛的變態是男主角。
  • 看了節目裡的《陳情令》,你還認為「誰演魏無羨都能火」嗎?
    兩人在節目中共同演繹了《陳情令》中的經典片段「窮奇道雨夜分別」。何昶希演的「魏無羨」,張逸傑詮釋的是「藍忘機」。在舞臺上的表演可謂是平淡如水,給人的感覺真的就是在念臺詞。陳凱歌導演一針見血指出癥結所在:「看不出角色是莫逆之交的關係。」
  • 顯微鏡看《陳情令》,真的絕了!
    暑期檔已經逐漸拉開了battle的大幕,早期這幾部劇豆子先站一波《陳情令》!---大格局什麼的不能更帶感了!---岐山溫氏、雲夢江氏、蘭陵金氏、姑蘇藍氏、清河聶氏,光是看五大家族這種勢力劃分就讓人感覺很恢宏大氣。《陳情令》的故事,也就是圍繞這五大家族來展開的。
  • 檢查《陳情令》主演和配角,你有什麼想看的嗎?
    自從看了《陳情令》之後,我就沒出過坑,其他的劇本沒什麼都被耐心地觀看了,這是一出很香的戲。上個月《陳情令》播出一周年之際,geedada的做法讓陳粉絲連連讚不絕口,也帶來了一波劇目,我想365天都想著他們,我幫你查了一些演員和配角的戲份,想看的話記得收起來。
  • 日本頭號變態食人魔就是他:吃掉白人美女的變態狂佐川一政
    就是食人啊!難道我說的不是英文?你知道,我的英文水平可是不錯的。我是日本和光大學和法國索邦大學的英文專業雙碩士學歷!警方。。。在警察局,佐川一政滔滔不絕的供述了自己的作案經歷。佐川一政:我是天生的變態,天生的,你們明白嗎?我生下來就是變態,我的弟弟也是變態。我懷疑我的父親佐川明也是變態,只是他的自制力比較強。我生下來的時候又瘦又小,是個早產兒。
  • 陳情令大結局在一起了嗎
    日思夜盼,陳情令大結局終於等來了,真是追劇追了一個暑假,每周才更新六集,小編依依表示完全不夠看呀想必看完大結局夥伴們,是不是有點堵心呢,羨羨最後和汪嘰到底在一起了沒?最後的一聲魏嬰是幻聽還是汪嘰真實的聲音?那小編依依帶你仔細分析一下!
  • 肖戰227事件之後,再看《陳情令》你還會覺得好看嗎?
    《陳情令》16年開始準備,光是選角就用了好長時間。再看它的造景,服化道,是很仙很美的。其中的配樂都是很國風,很生動的那種。在看演員的顏值,演技,都很精彩。改編的劇本也在最大限度上還原了原著。在劇組的每一個演員,職員的努力下劇情和人物都非常飽滿。這確實是很值得一看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