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之大,城市建設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不斷興起拔建,點亮這座城市風景。
而繁榮的城市裡,有輝煌的地標建築,也有破舊的爛尾樓。
位於武漢內環鬧市區武勝路50號的金馬大廈,被稱為武漢「最牛爛尾樓」,1993年始建,1998年停工,至今已有20多年,20多年來無窗戶外牆,僅以框架結構裸露在長江大道的交通要道。佔地257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
金馬大廈
因債務原因於1997年被法院查封,1998年9月停建。20多年來,多家企業試圖接盤復工續建遲遲未果,金馬大廈一直處於停工狀態,可謂「幾欲新生幾欲殤」。
路過這裡的人,基本只要走道附近就能遠遠望見這棟大樓,與周邊深色的建築牆體和周邊的植被,形成鮮明的對比,破敗的既視感更是深入人心。
項目緊鄰泰合廣場、武廣商圈、輕軌一號線、長江大酒店,金馬大廈堪稱地處武漢最熱鬧的區域。爛尾20多年,實在有些可惜。
其背後的故事更是被當成人們飯後茶餘的話題,津津樂道。
所處武勝路繁華中心地段
債權債務關係複雜
項目原建設單位湖北某房地產公司工商執照已被吊銷,資產被多家法院查封、凍結,實際已不持有金馬大廈物權。經省內外多家法院多次重複查封及裁定,金馬大廈最初涉及債權人達到34家之多,對金馬大廈權益所屬爭議極大。項目主體無法確定,是項目建設復工難的主因。
金馬大廈最初由武漢明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明鴻房地產辦妥所有手續後將該項目轉讓給金馬房地產開發(湖北)有限公司,金馬公司於1993年動工建設,1998年9月建至29層(另地下室2層)框架封頂後停工。期間金馬公司原董事長文明遭遇車禍去世,文明的大兒子文藝、文明弟弟文佑樹先後接任法定代表人,不久,兩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各地債權人找上門,於是金馬大廈先後被8家法院多次重複查封,引起相關訴訟高達30餘起。
最邪門的風水樓盤
說到武漢金馬大廈邪門故事,更複雜,還要追溯到清朝時期,據說這裡原本就是一塊墳地,後來抗戰初期孫中山手下的革命先輩們去世後,也被埋在這裡,根據相關人士介紹說在開發前這裡原本還保留著一小塊墳地,這個墳地原本是從武勝路延續到利濟北路。
慢慢的,金馬的故事最後都衍生出了很多種邪門的鬼故事。
很多人說曾經半夜聽到這棟空著的金馬大廈中傳來隱隱約約的哭聲,在開發的過程中也有工人意外死亡;很多工人說武漢的夏天是相當炎熱的,但是他們在樓裡面做事總是感覺特別的陰涼,甚至還有點寒氣。
也有說,大樓的風水不好,影響財運,所以坑了好幾位接盤俠,至今仍然無解。過去的故事不好考究,當成笑談即可,但對於大樓的現狀,除了影響城市市容外,還毫無價值。
借軍運東風重修外立面
而在今年2019年10月份,武漢舉辦了了一場世界級的國際性賽事—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武漢舉全市之力,大力整頓城市市容,翻新了建築,路面、綠化等,武漢城市面目煥然一新。而其中受益的,也有這座爛尾多年的金馬大廈。借著軍運會的東風,重新修復了建築外立面,成功在5個月內完成整治。
目前金馬大廈周邊在售寫字樓均價已達3萬/㎡,此次借著軍運會的東風,無論是復工還是外牆整修,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外立面重新翻修後的金馬大廈
相關資料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武漢曾經在全市範圍內確定64棟重點爛尾樓。經過多年整治,到2003年,據武漢市國土規劃局公布的數據,有52棟已經完成復建。
與此同時,2002年以來,武漢又先後通過拆除、收回、復工、處罰等措施,清除全市的「爛尾樓」。據武漢市規劃局提供的數據,2002年以來,昌信大廈、光明大廈、天鵝酒店、鵬程國際、銅鑼灣廣場、五洲國際商城等100多個半拉子工程先後復建竣工甚至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