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挖掘α7R IV的潛力,這個人測試了88支鏡頭

2021-02-13 蘭拓空間

每次推出高像素相機的之後,都會伴隨一個問題:配套的鏡頭能跟上嗎?這個問題伴隨著索尼α7R IV的發布又一次被提起。

作為一臺6100萬像素的全畫幅相機,α7R IV又一次打破了這個畫幅下的像素記錄。之所以會擔心鏡頭影響成像畫質,也是因為相機的像素數太高了,高到大家會認為鏡頭可能承受不住。

事實上鏡頭真的可能承受不住,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鏡頭的解析度。曾經流傳於法師之間的說法是「老鏡頭餵不飽高像素」,無從考證第一個這麼說的人是誰。事實上高像素一定對提升照片的解析度有幫助,但如果像素太高超過了鏡頭解析度極限,即傳感器解析度水平比鏡頭高很多的時候,100%放大看就會覺得不夠銳。所以說不是餵不飽,而是相機把鏡頭餵太飽。當然解決這個問題方法也很簡單,縮圖就可以,或者你不要100%放大看……

說到這裡可以發散一下,如果反過來光學部分的解析度水平比傳感器高很多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結果是鏡頭額外的高頻信號會發生混疊,照片產生非常明顯的摩爾紋或者偽色。

我司在測試FE 135mm F1.8 GM鏡頭的時候使用的是α7R III相機,在α7R III傳感器的奈奎斯特頻率附近此鏡頭依然有10%以上的對比度,達到了可以明顯分辨的程度。此時超過奈奎斯特頻率的信號就會產生混疊,出現可見的偽色。

那麼對於α7R IV來說,哪些鏡頭表現出色哪些鏡頭表現一般般呢?在sonyalpha.blog上有篇文章,一位名叫Marc Alhadeff的作者測試了88支鏡頭,其中不僅包括了絕大部分索尼原廠鏡頭,還有不少第三方的鏡頭在列。

需要指出的是,從全文看作者並沒有特別嚴謹的拍攝標板而是用實拍的方式。測試的主要目的僅針對鏡頭解析度的部分,但好在樣本足夠多,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

以下是參與測試的鏡頭們:

索尼變焦

Sony FE 12-24mm F4 G

Sony FE 16-35 mm F2.8 GM

Sony Vario 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Sony FE 24-70mm F2.8 GM

Sony FE 24-70mm F4 Zeiss OSS

Sony FE 24-105 F4 G OSS

Sony FE 24-240mm F3.5-F6.3

Sony FE 28-70mm F3.5-5.6 (Kit lens)

Sony FE70-200 F2.8 GM

Sony FE 70-200 F4 G

Sony FE 70-300mm f/4.5-5.6 G OSS

Sony FE 100-400mm GM OSS F4.5-F5.6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索尼定焦

Sony 24mm F1.4 GM

Sony FE 28mm F2

Sony Distagon FE 35mm F1.4 Zeiss

Sony FE 35mm F1.8

Sony Sonnar FE 35mm F2.8 ZA (Zeiss)

Sony Planar T* 50mm F1.4 Zeiss

Sony FE 50mm F1.8

Sony FE50mm F2.8 Macro

Sony Zeiss Sonnar T* FE 55 mm F1.8

Sony FE85mm F1.4 GM

Sony FE85mm F1.8

Sony FE 90 f2.8 Macro G OSS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Sony FE 135mm F1.8 GM

Sony FE 600mm F4 GM OSS

Kipon

Kipon Iberit 24mm F2.4

Kipon Iberit 35mm F2.4

Kipon Iberit 50mm F2.4

Kipon Iberit 75mm F2.4

Kipon Iberit 90mm F2.4

Lensbaby Lenses

Lomography

中一光學

森陽

適馬

Sigma 14mm F/1.8 DG HSM Art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Sigma 20mm F/1.4 DG HSM Art

Sigma 24mm F/1.4 DG HSM Art

Sigma 24-70mm F2.8 DG DN Art

Sigma 28mm F/1.4 DG HSM Art

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Sigma 35mm F/1.4 DG HSM Art

Sigma 40mm F/1.4 DG HSM Art

Sigma 45mm F2.8 DG DN Contemporary

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

Sigma 70mm F/2.8 DG Macro Art

Sigma 85mm F/1.4 DG HSM Art

Sigma 105mm F/1.4 DG HSM Art

Sigma 135mm F/1.8 DG HSM Art

騰龍

Tamron 17-28mm F2.8 Di III RXD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Tamron 20mm F2.8

Tamron 24mm F2.8 Di III OSD M 1:2 (F051)

Tamron 35mm F2.8 Di III OSD M 1:2 (F053)

圖麗

銘匠光學

Viltrox Lenses

福倫達

Voigtländer 10mm F5.6

Voigtländer 12mm F5.6

Voigtländer 21mm F1.4 Nokton Aspherical

Voigtländer 21mm F3.5 Color Skopar

Voigtländer 40mm F1.2 Nokton

Voigtländer 50mm F1.2 Nokton

Voigtländer 50mm F2 Apo Lanthar

Voigtländer 65mm F2 Macro

Voigtländer 110mm F2.5 Macro Apo Lanthar

Yasuhara

蔡司

為了讓大家方便看結論,作者將測試結果分成了6擋分別是Outstanding(傑出)、Excellent(優秀)、Very Good(非常好)、Good(好)、Average(一般)、Bad(差)。他們分別代表:

Outstanding

這個級別可以完全發揮出6100萬像素的潛力

即便在100%觀看時各部分細節解析度都非常出色

只有很少的鏡頭可以達到這個級別

Excellent

Very Good

在6100萬像素100%查看時有些「軟」

對於2400萬像素的α7 III來說,這個級別可以發揮其全部潛力

在任何光圈下搭配α7R IV使用表現都不會太好,但如果不100%查看就還好

一些總評Excellent鏡頭在光圈全開時級別會掉到這一擋

Good

Average

Bad

以下就是測試結果,作者貼心的做了圖表,如果覺得字太小可以點擊放大查看:

你以為這就完了?除了總評,作者還做了每一支鏡頭不同光圈下的評價結果,一張大表,同樣可以點擊放大觀看:

至於後面的實拍部分,本身的圖片清晰度不高加上實在太長。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文章~

器材租賃選擇請點擊下方小程序:

相關焦點

  • 那個叫α7R II的小夥,你不要太囂張!
    維爾紐斯郊區 索尼α7R拍攝3、不想背太多的鏡頭外出?一支24-70鏡頭有了高像素的配合,後期你就可勁的裁吧!咦~遠處的妹子不錯,你甚至可以單獨裁剪出來當做一幅全新的作品,也許你裁剪出來的還比1600萬像素高呢!
  • 索尼α6600/α6100到底怎麼樣!
    大家注意右上角的54支鏡頭。是的,加上今天要發布的兩款新鏡頭,目前E口已有了如此強大的原廠鏡頭群,這是索尼相對其他廠家最大的優勢之一。索尼數碼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數碼影像事業部總監 岸政典先生,為我們介紹了索尼微單的五星優勢。大家可以記住這幾點,後邊我們會在試用中給大家講實際的感受。以及在一個卡口下,覆蓋了眾多產品線和用戶的索尼影像系統。
  • 索尼α6300 VS α7SⅡ:影像性能真的與α7SⅡ接近?(下)
    (上)》)的對比中,α6300的寬容度相比α7SⅡ僅僅低了一檔,這點讓我們很意外,在低照度性能和噪點水平的測試中,它的低照度拍攝性能竟然能追擊α7S Ⅱ的低照度拍攝!看來α6300的出現讓我們不容小覷啊,那麼接下來的測試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呢?影像質量
  • Oskar Bakke使用Profoto B1和α7R II捕捉閃耀的細節
    請閱讀下文,了解他當時如何使用Profoto B1和索尼α7R II來克服困難。Oskar Bakke既是汽車迷又是旅行攝影師。在欣賞他的攝影作品時,仿佛是在注視著無盡仲夏日的耀眼陽光。他以拍攝明亮清爽的照片而聞名,其作品堪稱北歐光線和簡約風格的說明手冊,他創作的奢侈跑車攝影作品讓他收穫了名聲。
  • 也許是你的第一支G大師鏡頭,SONY FE24mm F1.4 GM實拍體驗
    通過實拍體驗,來為大家挖掘這支鏡頭的特點和適用範圍,為大家剁手購買做個指南。也許不少朋友並不知道24mm定焦鏡頭適合拍什麼,我們通過實拍也會為大家分析它的適用範圍。我們還可以看到這枚鏡頭搭配索尼α7R系列高像素機身拍攝時,天空部分灰階的柔和過度以及高解析力表現。
  • Sony α7R4——6100萬像素全畫幅畫質旗艦微單開箱體驗
    比如那個寬大的多功能搖杆和"AF-ON"鍵就讓人很喜歡,液晶屏也是觸控螢幕,能用來進行焦點選擇和圖片放大。FE55這隻鏡頭以傻銳著稱,解析度應該還是有保證的。好了,接下來咱們再看索尼α7R4拍的,拍攝參數和工況與上一張完全相同。
  • 橫評 | α7Ⅲ動態範圍及高感表現 對比α7RⅢ、α7RⅡ
    價格和功能結合使得a7III渾身上下散發著吸引力——來呀,買我呀~ 加上各路商業吹捧,感覺不管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愛好者似乎都對它欲罷不能,特別是那些希望進入全畫幅領域或者想從單反換到微單的人中毒尤為嚴重,幾欲剁手。 大家可能已經看過很多人拍的樣片,或者聽其他人講過了對a7III的整體看法,但似乎還沒有機會深入探討其圖像質量表現。
  • SONY 索尼 α7RIV/A7RM4 全畫幅 微單相機 單機身 20199元
    【PConline 聚超值】 索尼ILCE-7RM4(α7R4、A7R4)配備了再創135全畫幅新紀錄的約6100萬背照式全畫幅CMOS影像傳感器,背照式結構與出色降噪技術相結合,可提供高感光低噪點的優異影像畫質。相機在低感光度下具備15級動態範圍,使畫面中陰影到高光的漸變平滑自然。
  • 細數美人鏡:11支大光圈人像定焦鏡頭對全面對比(一)
    85mm鏡頭善於在2m左右的距離上拍攝半身像,及面部特寫,同時拉開距離拍攝全身人像也是85mm這個焦段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85mm焦段使用起來比135mm焦段更為靈活,適應性更強。在解析力測試中,尼康AF-S NIKKOR 85mmF1.4G並不是一枚解析力超群的鏡頭,但是它是參與評測的鏡頭中最完美地具備了高反差及高銳度表現的鏡頭,不管在哪一擋光圈下,畫面銳度及反差表現都非常出色。‍‍‍
  • 用α7R II拍攝8K延時 你能拍出這樣的挪威麼?
    但是通過高達4240萬像素的α7R II拍攝超8K解析度的照片再合成8K視頻,卻是當下流行的一種製作方式。從下圖中可以發現,8K視頻所呈現的解析度是高清HD的16倍,4K的4倍。今天向大家推薦的延時作品《挪威的四季》就採用了業界較為領先的8K解析度(7680X4320)。
  • [技術乾貨] 索尼α鏡頭技術解析及蔡司E卡口鏡頭產品線介紹
    隨著索尼「微單」的持續火爆,越來越多的拍攝者希望能夠對索尼α鏡頭以及E卡口系統有更深入的了解,畢竟,好機身配上好鏡頭才能捕捉到好的影像內容。近日,索尼發布了其在Cine Gear Expo 2015期間一場研討會的實況錄像,在這場主題為「A fresh approach to 35mm optics for Cinéma Vérité style production」的研討會上,來自索尼和蔡司的代表分享了有關索尼α鏡頭以及蔡司E卡口產品線的技術與產品細節
  • 【攝影器材】五款鏡頭對比 24-70mmF2.8鏡頭橫向點評
    濾鏡口徑較大82mm口徑的濾鏡系統也讓這隻鏡頭看上去還是給人以過於巨大的感覺,而且這個口徑的濾鏡價格都不算便宜,無形中讓攝影師必須花費更多的資金來購買鏡頭附件。鏡筒粗壯重量較大955克的重量和 83x111mm 的體積,使這支鏡頭成為了參加對比的五支鏡頭中重量最大但設計比例又最為粗壯的一支鏡頭。沉重、配合α系列相機操控不便是其令人遺憾之處。
  • 帶你入門·攝 鏡頭大亂鬥!索尼a7m3跟焦性能實戰測試
    本期視頻大牛使用索尼α7m3相機,分別對四款鏡頭:FE 35mm F1.4 ZA、FE 24-240mm F3.5-6.3 OSS、FE 70-200mm F2.8 GM OSS、FE PZ 28-135mm F4 G OSS做了對焦性能測試,並且分別在演唱會(熊梓淇「淇妙夏日演唱會」)和漫展(杭州完美記憶動漫遊戲嘉年華)現場做了實拍體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每個人都需要的一支定焦鏡頭,8支35mm定焦橫評
    我們發現這支鏡頭在逆光情況下很少出現鬼影或炫光問題。比較遺憾的是,7片的光圈葉片在收光圈後不夠圓,此外這支鏡頭在全開光圈時的暗角問題比較嚴重。總結這支鏡頭的做工和光學性能都很不錯,不過在測試中要弱於適馬的f/1.4鏡頭,相比之下這支鏡頭的輕便特性更能吸引使用尼康單眼相機的街頭攝影師們。
  • 投資者如何挖掘潛力股 潛力股什麼意思
    所謂潛力股就是指在未來一段時期存在上漲潛力的股票或具有潛在投資預期的股票。可以說,在後市有發展、有上漲的股票即為潛力股。那如何挖掘潛力股呢?關於如何挖掘潛力股,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如何挖掘潛力股的技巧。如何挖掘潛力股潛力股與優先股並無必然的聯繫,也不存在對企業的影響,只是公眾對企業進行投資從而獲得收益的一種途徑。
  • DSD 88IO 錄音棚測試:漸入佳境
    記得有一次在百度查詢DSD技術資料的時候,偶然搜到 DSD 88IO 這個產品,了解到這是一臺8進8出的DSD採樣的音頻接口,當時覺得很有意思。
  • 如果我們充分挖掘5G的潛力,未來會發生什麼
    打開APP 如果我們充分挖掘5G的潛力,未來會發生什麼 物聯網技術 發表於 2020-12-24 15:16:36 愛立信表示,如果英國能夠抓住5G網絡的全部潛力,那麼它可能會從大約148億歐元的額外經濟增長中受益。它還讓人們一瞥英國製造業等最能從5G中受益的行業。 對於今天的文章,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充分挖掘5G的潛力,未來會發生什麼?5G可以給不同的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可能性?
  • 索尼微單十周年 α俱樂部攝影大賽結果揭曉
    從第一臺微單NEX-5C,到2013年推出的全畫幅微單Alpha 7和Alpha 7R,十年來索尼不斷引領技術創新,速度旗艦Alpha 9 II,畫質旗艦Alpha 7R IV,視頻旗艦Alpha 7S III,全畫幅基準Alpha 7 III,全畫幅「小7」Alpha 7C和58支E卡口鏡頭,帶來更多影像創作空間。
  • 【評測】LEICA現役M卡口鏡頭轉接SONY A7系列微單測試
    但LEICA數碼機身就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有相當一部分人也不怎麼會用聯動測距黃斑重合的方式去對焦。 於是當全宇宙第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SONYA7R、A7問世之後,又演化到第二代A7S和第三代A7II之後,許多人都開始考慮或已經上手拿這些相機來轉接各類旁軸鏡頭。這其中當然是以M卡口的LEICA鏡頭為首。
  • 鏡頭解剖手冊 (一)
    套裝鏡頭(Kit Lens)往往是我們第一支作為「戰友」的鏡頭,但我們又了解過它們多少呢? 跳到Canon鏡頭 | 跳到Nikon鏡頭 | 跳到Sony鏡頭 Canon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 這支鏡頭和這個焦段(18-55mm),一直都是Canon入門機的標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