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慈聯發布《201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 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

2020-12-27 公益時報網

  ■ 本報記者 王勇

  9月19日,中國慈善聯合會在第八屆中國慈展會上發布《201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我國共接收境內外款物捐贈1701.44億元。其中,內地接收款物捐贈共計1509.44億元,同比增長4.88%,為歷年最高。人均捐贈107.81元,比去年略有增加。香港特區接收捐贈約164億元,同比增長2.5%;澳門特區接收捐贈約28億元,同比增長12%(臺灣尚無權威統計數據)。

  《報告》顯示,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依然是企業。2019全年,企業捐贈款物931.47億元,同比增長4.56%,佔捐贈總量的61.71%。

  2019年度,我國慈善捐贈以現金為主,現金捐贈總量達1044.49億元,同比增長3.64%,佔捐贈總量的69.20%,再創歷史新高,現金捐贈已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

  年度捐贈

  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報告》顯示,2019年度,我國慈善捐贈以現金為主,現金捐贈總量達1044.49億元,同比增長3.64%,佔捐贈總量的69.20%,再創歷史新高,現金捐贈已連續兩年突破千億元。

  2019年全國物資捐贈也有所增加,總額達464.95億元,同比增長7.80%,佔總量的30.80%。2019年,慈善會系統和基金會接收的物資捐贈價值均超過150億元。目前,我國慈善捐助的物資主要涉及醫藥用品、食品飲料、圖書軟體、電器設備、機動車輛、建築材料、救災物資等類別,在扶貧、醫療、教育、救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基金會

  全年募捐677.14億元

  2019年,全國基金會共接收捐贈677.14億元,比上年增長4.84%。在接收捐贈的規模上,非公募基金會正在快速增長。公募基金會數量相對較少,但募捐金額相對較多。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共有基金會7585家,同比增長7.83%,是慈善事業的中堅力量。

  2018年,慈善會系統接收捐贈有小幅下降,而在2019年共接收捐贈398.36億元,同比增長3.75%。其中,中華慈善總會2019年共接收捐贈款物89.19億元。

  總體來看,慈善會系統正在釋放出創新活力,在加強內部治理、創新募捐方式,規範項目執行、強化信息公開等方面表現突出。2019年,地方慈善會共接收捐贈309.17億元,同比增長11.13%,顯示仍具發展潛力。

  2019年,全國紅十字會系統共接收境內外捐贈47.21億元,同比增長19.86%。其中,現金33.21億元,物資14億元;接收境外捐贈0.36億元。2019全年捐贈支出共44.12億元,佔捐贈收入的93.45%,主要用於救災、救護、救助等,在人道主義事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扶貧捐贈379.02億元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慈善捐贈投向教育、扶貧和醫療這三個領域的資金依然最多,捐贈額分別為440.31億元、379.02億元、272.23億元,三者合計佔捐贈總量的72.32%,體現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公平。

  其中,教育領域的捐贈同比增長5.35%,多數流向了高等院校,反映出我國社會對教育事業一如既往的重視。

  扶貧捐贈增長6.55%。2019年全國減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09萬人,34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這其中包含了慈善力量的努力和貢獻。

  醫療健康領域的捐贈下降了7.45%,主要由於醫藥用品等物資捐贈縮減所致。

  企業捐贈依然是主要力量

  數據顯示,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來源依然是企業。2019全年,企業捐贈款物931.47億元,同比增長4.56%,佔捐贈總量的61.71%。房地產、金融、食品、科技、能源等行業的企業捐贈較多,顯示了我國經濟結構和慈善捐贈的密切關係。

  個人捐贈則顯示出了蓬勃生機,2019年,面向我國內地的個人捐贈達398.45億元,同比增長10.54%,再創新高。無論是在單筆超過10萬元的大額捐贈,還是通過銀行或者網際網路募捐平臺的小微捐贈,個人捐贈均呈現增長的勢頭。

  據統計,2019年,全國20家網際網路募捐平臺匯集的慈善捐贈超過54億元,同比增長68%。同年9月,騰訊公益平臺開展了「99公益日」活動,僅用3天時間就吸引全國4800多萬人次捐款超過17.8億元,充分展示了網絡募捐的強大力量。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際網路+慈善」已經成為公益慈善事業新的增長點。

  慈善信託增速下滑

  2019年我國新增慈善信託數量119單,較2018年增長37%,財產總規模新增9.33億元,同比增長46.6%。其中,新增億元級慈善信託的數量和單筆資金規模低於上年,中小規模慈善信託總體發展良好。

相關焦點

  • 《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2020年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會暨慈善藍沙龍第11期在北京舉辦。 7月24日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第二屆大會召開,習總書記發賀信,對志願服務工作給予肯定、寄予期望,稱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11月,在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志願服務體系」。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以慈善捐贈和志願服務為主要形式開展分配活動。
  • 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年度優秀公益研究報告」入圍展示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家族慈善基金會 268家,佔全國基金會總量的4%;2005至2017年,中國家族慈善基金會捐贈支出由873萬元增長至37億元,呈幾何級數增長。家族慈善基金會的善款主要投向扶貧、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領域。半數的家族慈善基金會以200萬元資金註冊成立。東南沿海家族慈善基金會最多。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你了解多少?
    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慈善藍皮書》主編楊團,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等專家參與了活動,並結合熱點事件就2019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了回顧與點評,內容涉及慈善發展掃描與展望、社會組織國際化亮點與發展趨勢、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情況變化與發展趨勢等等。
  • 2019我國共接收境內外款物捐贈1701.44億
    去年慈善捐款總額創歷史新高投向教育、扶貧和醫療領域的資金最多本報深圳9月20日電 (記者 李昌禹)為期3天的第八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以下簡稱中國慈展會)今天在深圳閉幕展會期間共達成意向對接資源逾135.2億元,全面呈現慈善力量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卷」。中國慈善聯合會在會上發布《201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我國共接收境內外款物捐贈1701.44億元人民幣。其中,內地接收款物捐贈共計1509.44億元,同比增長4.88%,為歷年最高。人均捐贈107.81元,比去年略有增加。
  • 2019年泉州市慈善總會全年捐贈支出1.6671億元
    全年捐贈支出1.6671億元,其中資金支出1.4664億元,物資支出2007萬元。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熱心參與下,市慈善總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全面貫徹落實慈善法精神,弘揚慈善理念,廣泛募集善款,認真實施慈善項目,務實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切實發揮慈善組織的補充保障作用。
  • 公益慈善鏡鑑: 零報酬的慈善信託 是怎麼運作的
    目前的捐贈總體有三種途徑:法人慈善組織、非法人慈善組織和慈善信託。慈善信託在我國屬於新生事物,此前稱為「公益信託」,於2016年9月1日被寫入《慈善法》,並採取地方民政局和銀保監局「雙備案」措施,有實物類、資金類和諾貝爾式三種設立形式。近期成立的4單疫情防控類慈善信託囊括了這三種形式。
  • 界面新聞發布2020年度透明慈善公益基金會榜單,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我們以2019年度慈善活動支出最高的300家慈善公益基金會(最有支付能力的前300家基金會)作為候選。從基本信息披露、籌款信息披露、項目執行信息披露、財務信息披露、日常披露、披露渠道/頻次等多角度衡量,並從公眾視角出發,不僅關注其披露內容,也關心官網網站、微博等自有平臺的易用性和更新頻率,從中選出前50家。 透明度是慈善基金會獲得公眾支持和理解的一個重要指標。
  • 捐贈個人陳正拜主要慈善貢獻及事跡
    捐贈個人陳正拜主要慈善貢獻及事跡 2018-09-20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榮膺第十七屆中國慈善榜年度慈善家
    2020年6月16日,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榮膺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年度慈善家」,以表彰其在養老扶貧,和捐贈抗疫等慈善事業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楊受成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跟網友們分享做慈善的心得體會中國慈善榜由《公益時報》社舉辦,《公益時報》則由國家民政部主管,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
  • 2020胡潤慈善榜揭曉:許家印成中國首善 陳邦朱孟依家族進前三
    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慈善榜》。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間的現金捐贈、和現金相關的捐贈、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捐贈都統計在內。若以企業名義捐贈,企業捐贈額乘以企業家所持股份比例後計入企業家個人捐贈。以許家印為例,他的28億捐贈額包括恆大的捐贈額乘以他在該集團77%的股份,以及以他個人名義的捐贈額。今年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十七年發布「胡潤慈善榜」。
  • 從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事件分析慈善組織需注意的合規運營風險問題
    本次舉報的事項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基金會自2012年5月成立以來,沒有依法公布「年度工作報告」,違反《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六條的規定;2.基金會在2019年8月才取得公募資格,但從2012年開始就採取了「鳥巢南廣場募捐」、基金會官網募捐、網際網路平臺募捐等多種形式開展公開募捐活動,違反了《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三條以及《慈善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 信託業協會蔡概還:中國慈善信託的正確打開方法
    來源:當代金融家作者: 蔡概還 來源 |《當代金融家》雜誌2020年第12期,原題為《中國慈善信託的正確打開方法》根據我國《慈善法》的規定,慈善信託屬於公益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照委託人意願以受託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
  • "真心、真誠、真實" 中天發布2013"公益慈善綠皮書"
    原標題:"真心、真誠、真實" 中天發布2013"公益慈善綠皮書" 5月29日,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劉佑平(中),浙江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剛(左一),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浙商博物館館長楊軼清(左二),中天集團董事長樓永良
  • 慈善捐贈稅收立法特點及制度完善
    該規定是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依據,但它規定的比較原則,從操作性角度考慮,可以進一步細化。   現行慈善捐贈稅收優惠制度主要分散在各稅種立法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進行慈善捐贈,捐贈額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可以結轉以後3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公開募捐可以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可舉辦面向社會公眾的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發布募捐信息,以及其他公開募捐方式。Q:慈善組織需要給捐贈人什麼手續?
  • 慈善不是富人專利——「為善最樂,不甘後人」的香港慈善
    近日,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香港年輕人參與過公益活動,數以千計的慈善組織和團體盡心竭力扶危濟困……有學者認為,慈善事業和機構在香港已經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   捐出來的港大   香港大學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總監徐詠璇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講述了港大和香港的捐贈傳奇。
  • 茅臺參加馬來西亞慈善捐贈活動
    於海外助推國際公益事業的發展憑藉一次次在慈善活動中的亮相將中國傳統美德的真諦詮釋給全球友人2020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在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的倡議和協調下,一場為期四天的慈善捐贈活動在馬來西亞舉行。
  • 江蘇慈善公益2019年度發展回顧
    全省民政系統共登記慈善組織508個。全省共有3A及以上慈善組織106個。全省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146個。全省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數量為597個。2019年,全省慈善組織和紅十字會共接受慈善捐贈53.73億元。慈善會、紅十字會和見義勇為基金會為三大捐贈主要接受主體,共接收17.20億元,所接受的捐贈款物佔總量的32.01%。
  • 「2018慈善名人榜」在京隆重發布
    3月26日, 由慈傳媒主辦、《中國慈善家》雜誌、群瑞文化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的「2019慈善名人盛典」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行,由袁鳴、楊光主持,同時發布了「2018慈善名人榜」。來自公益慈善、演藝、體育、企業、傳媒領域的數百位精英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名人慈善的力量。
  • 宜昌慈善扶貧進遠安 愛心捐贈助力脫貧攻堅
    宜昌慈善扶貧進遠安 愛心捐贈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5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