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從漢代到明代,1400多年來一直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去青州旅遊,青州古城,國內外著名的5A級景區,位於城南2.5公裡的雲門山,也是青州標誌性景點之一,今天我要說的是山東這處5A景區 有明代「天下第一壽」 成語「壽比南山」出自於此。
中國人經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來問候長輩,據《辭海》記載,《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是山東青州的雲門山,雲門山作為歷史悠久的佛教道教名山,雖然海拔只有421米,但山勢巍峨,山水星羅棋布,深受歷代學者的青睞,自古以來,人們都說「不登雲門山,不算青州客」,因為雲門山的青石軟硬適中,耐風雨,非常適合石雕,所以受到佛教和道教的青睞,早在隋唐時期,僧人就在山上開鑿石窟,修建寺廟,據考證,雲門山最早的碑刻可以追溯到隋九年(589年),到目前為止,有5個石窟和272個石雕基本保存完好。
雲門山的主峰,是一個從東到西跨越數百米的懸崖,形狀像一個魚脊,懸崖兩端有東西向的郎峰亭、徐穎門、仙女廟和玉皇廟,天氣好的時候,爬到山頂,遠處有山有山,雲海時不時出現,與附近的青山綠樹、白牆紅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幸運的遊客還可以看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奇觀,幾千年來,雲門山有許多傳說,相傳秦始皇來青州視察,他爬上雲門山後,發現大雲峰兩側山峰對稱,中間凸起,看起來像一頂天然的黑色帽子,於是認為是藏龍臥虎之地,於是派人在「黑帽」的皇冠上鑿了一個洞,形成了現在的雲門洞。
其實,位於雲門山山頂的雲門洞,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洞穴,超高超寬,南北貫通,遙懸如鏡,每年夏秋,尤其是雨後初初的楚清,周圍群山之間升起白雲,如滾滾波濤穿過洞,雲中樓閣寺廟如仙境,自古以來就是青州市的景點之一,雲門山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歷代學者和詩人都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在這些碑銘中,最著名的是殷珊一座國內外罕見的巨型「壽」,高7.5米,寬3.7米,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僅下部的「寸」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有「沒有人比南山高」的說法。
據記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九月初九日,恆王鑄待貴過生日,恆王福全面掌管濟陽,帶著「壽比南山」的意思,刻上這個「壽」字是為了討好恆王,如今,來到青州的遊客參觀雲門山,以此作為第一個向自己和家人表達美好祝願的打卡景點,向這位「世界第一生命」致敬,雲門山東側有萬春洞,是明朝嘉靖年間在恆王府挖的,洞高1.6米,寬1.2米,深5米,因為洞內刻有北宋著名道教學者陳摶的石像,又稱「希夷石室」,相傳陳摶活到118歲,青州自古就有「摸摸石像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石像腚,一輩子不生病」的說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