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 讀書總結」從今年開始正式更名為「堆砌集 20XX」。因為這種把一年看的書拉出單子來進行展覽的方式本身確實就是一種堆砌,大大方方承認,沒啥丟人的。但是這種堆砌對於我自己而言是一種回顧,單從這個層面上講就意義重大。另外這種每年一度的回顧不知不覺寫了5年了,從最開始的凌亂的紙片拍照的九宮格,逐漸走向了一個更簡約的格式,未來還會變化。
最重要的是在元旦當天喝著小酒進行這種堆砌有一種秋收的幸福感。
年度最優秀非虛構作品以前我在閱讀威廉·夏伊勒的那本興亡的時候,強烈的感覺到夏伊勒記載的事情非常的生動,但是很多前後矛盾。比如,他一會兒說德國民眾很興奮甚至狂熱,一會兒又說大家對於宣傳很淡定,甚至心裡都不太當一回事兒。埃文斯這三本書非常好的解答了我的疑惑。夏伊勒記載的並沒有錯,但是因為夏伊勒是在最前線作為駐外記者,很多材料只來源於一手觀察。這種觀察是一種時間線上的單點加地理位置的單點,沒有辦法和當時的東西兩線的戰場情況,國際反應,內部政策的走向進行結合。而埃文斯的資料裡面卻包含了大量的檔案,會議記錄,文獻,往來信件和參與者的回憶錄,尤其是二戰期間的內部報告,起到了非常好的交叉印證的效果。
年度最優秀小說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因為GOT爛尾而去看的小說。小說帶來的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是電視劇給予不了的。我特意學習了某UP主,在每一個馬丁老爺子寫出人命的地方做了一個標記。
另外還特意寫了兩篇比較長的小文來闡釋冰與火之歌的小說為什麼好看,以及目前還有哪些懸念。
參考連結:
2月什麼值得讀 - UNI通識
3月什麼值得讀 - UNI通識
作者一生只有兩本書,一本叫《理與人》,一本叫《何為重要之事》。
本書總體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可以總結為「Reasons」,也就是「行動的理由」 討論了以自利論為主導的傳統道德理論何以是「自敗的理論」;第二部分可以總結為「Persons」,討論了個體同一性的問題。當我認為理所應當的自利論和理所應當的「我就是我」都在作者的層層逼問下動搖了,那麼基於「自利」和「我」構建起來的一整套倫理體系也就都動搖了。於是作者的第二本書《何為重要之事》也順著這個思路產生了。作者的野心也在於此。首先要解釋什麼叫「自敗的」。
它主張,有的理論即使以其自身的標準來衡量也是失敗的,從而宣告自己完全無用。
自利論主張:對自己而言結果要是最好的,而且會使他的生活過得對自己而言儘可能的好。根據自利論會產生三個比較令人信服的推論:「快樂論」,「願望實現論」和「目標列表論」。再進一步推論,當我面對「對我而言將更糟的事情」的時候,我是否要去行動?作者由此討論開去。一會兒站在正面,一會兒又站回到反面繼續討論。慢慢探究到自利論的核心矛盾,一個人最想要的東西(願望實現)與這個人的自我利益並不總是一致的。或者更進一步說,人們實際想要的(願望)與其利益之間嚴重背離的情況實在太多了。在個人同一性的問題上,作者的討論更為精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篇「個人同一性」。
年度最意外這本保羅·艾倫的回憶錄實在是太意外了。封面看起來就是一本典型的機場成功學,但是讀下去之後發現不會彈吉他的程式設計師不是好的球隊老闆。
參考連結:
4月什麼值得讀 - UNI通識
非虛構類:67本
虛構類:15本
總閱讀成績:82本
* 畫冊,影集,雜誌,工作參考書類均不作統計。
《The Second Mountain》David Brooks
《文學回憶錄上》木心
《文學回憶錄下》木心
《黑暗的左手》[美] 厄休拉·勒古恩
《為勝利而戰》[日] 押井守
《聖天稱星》[英] 彼得·漢密爾頓
《電影的秘密》[美] 史蒂芬·普林斯
《冰與火之歌1:權力的遊戲》[美] 喬治·R. R. 馬丁
《冰與火之歌2:列王的紛爭》[美] 喬治·R. R. 馬丁
《冰與火之歌3:冰雨的風暴》[美] 喬治·R. R. 馬丁
《冰與火之歌4:群鴉的盛宴》[美] 喬治·R. R. 馬丁
《冰與火之歌5:魔龍的狂舞》[美] 喬治·R. R. 馬丁
《冰與火·塔格利安王朝史·卷一》[美] 喬治·R. R. 馬丁
《一生守候》馬季
《詹姆斯·邦德 時代精神的特工》[德]維爾納·格雷夫
《貿易大歷史》[美] 威廉.伯恩斯坦
《Idea Man》Paul Allen
《帝國英雄》[美] 坎蒂絲·米勒德
《零內耗:打造一支彼此信任的高效團隊》[美] 保羅·扎克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Richard J. Evans
《代號D機關 第一部》[日]柳廣司
《代號D機關 第二部》[日]柳廣司
《代號D機關 第三部》[日]柳廣司
《國家的視角》[美] 詹姆斯·C·斯科特
《六論自發性》[美] 詹姆斯·C·斯科特
《技術壟斷》[美] 尼爾•波斯曼
《文字的力量》[美] 馬丁·普克納
《秦漢帝國:中國古代帝國之興亡》[日] 西嶋定生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Richard J. Evans
《人口浪潮:人口變遷如何塑造現代世界》[英] 保羅·莫蘭
《密碼朋克:自由與網際網路的未來》[澳] 朱利安·阿桑奇
《讀庫 2001》張立憲主編
《以紙為橋》[日] 佐佐木涼子
《一生的旅程》[美] 羅伯特·艾格
《綠皮火車》周雲蓬
《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美] 海倫·費舍爾
《1969:革命、動亂與現代美國的誕生》[美] 柯克派屈克
《人類的未來》[美] 加來道雄
《鑽石與鐵鏽》[美] 瓊·貝茲
《鄰人之妻》[美] 蓋伊·特立斯
《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現代史》[美] 凱薩琳·格雷厄姆
《天堂城堡中的音樂:巴赫傳》[英] 約翰·艾略特·加德納
《玩兒》于謙
《讀庫 2002》張立憲主編
《軸心時代: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開端》[英] 凱倫·阿姆斯特朗
《柏林傳》[加] 葉禮庭
《我們唱》葉三
《理與人》[英] 德裡克·帕菲特
《AI甦醒》張鵬
《戰爭、槍炮與選票》[英] 保羅·科利爾
《資本主義的未來》[英] 保羅·科利爾
《局外人》加繆
《把自己作為方法》項飈
《全球「獵身」:世界信息產業和印度的技術勞工》項飈
《直到貝殼消失:新消費時代的支付革命》[美] 戴維·沃爾曼
《日本:生存的藝術》[美] 戴維·皮林
《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田豐;林凱玄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德] 貝蒂娜·施湯內特
《宇宙超度指南》李誕
《雅爾達:改變世界格局的八天》[美] 沙希利·浦洛基
《讀庫 2003》張立憲主編
《張岪與木心》陳丹青
《文案的基本修養》東東槍
《笨故事集》周雲蓬
《巨獸:工廠與現代世界的形成》[美] 喬舒亞·B.弗裡曼
《沉默也會歌唱》綠妖
《當呼吸化為空氣》[美] 保羅·卡拉尼什
《槍炮、病菌與鋼鐵》[美] 賈雷德·戴蒙德
《崩潰》[美] 賈雷德·戴蒙德
《劇變》[美] 賈雷德·戴蒙德
《北京病人》張弛
《龍與鷹的帝國》歐陽瑩之
《屠貓狂歡》[美] 羅伯特·達恩頓
《惡意心理學》[日] 岡本真一郎
《讀庫 2005》張立憲主編
《以色列阿拉伯人》王宇
《美國政治:激蕩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美] 塞繆爾·亨廷頓
《司馬遷的記憶之野》劉勃
《讀庫 2004》張立憲主編
《吳清源回憶錄》[日] 吳清源
《我們還會在一起漫步》痛仰樂隊
《The Third Reich at War》Richard J. Evans
在上半年長時間的居家期間,在工作要求之外,照貓畫虎地寫了一整套基於RPC協議的分布式手機自動化測試系統,涵蓋了從任務的生成,分配,觸發到單個終端的執行與回收的全過程,明年可能要把編譯成本和單機執行的效率再提升一下,做得更輕量級一些。
2020年的下半年的重心在死磕自己的小短手上。首先要感謝大船姐借了我一把木吉他。更幸運的是這是一把窄指板的吉他,所以在早期齜牙咧嘴爬格子的時期,沒那麼容易被勸退。另外要感謝大連本土DJ大橙子,當我把我彈得吱哇亂叫的視頻發給他的他時候,我能感覺到他是在咬著後槽牙咯咯作響說「還不錯」。在最艱難的前兩個月形成了難得的正反饋,才得以堅持下來半年。
這麼算下來整個2020年的收穫還是很大的,最後還是立一個FLG,爭取在2021年的夏天,能在海邊當眾彈琴,克服心理緊張。
PS :後臺回復「風」,即可收穫彩蛋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