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透視丨再添「紅線」 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2020-12-22 騰訊網

聚焦退市新規

編者按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健全完善,退市新規將加速績差公司出清,推動優質公司發展,投資者理念與市場結構也將轉變,國內股市將呈現長期結構性慢牛的格局。與此同時,隨著退市常態化,國內上市公司有望強化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上市公司將更加聚焦主業,更加注重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投資者將更加注重企業的業績基本面與成長性,有利於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

市場關注已久的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即將到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進行修訂,並發布了徵求意見稿。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本次退市新規更加接近國際慣例,對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特別是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同時,退市新規「出爐」後,「炒差」「炒小」「炒殼」的投資理念將加速轉變。

退市新規呈現三大亮點

「退市新規不僅是註冊制改革的配套,更是補齊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短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內容看,退市新規完善和優化了上市公司退市標準、簡化了退市流程、加大了對財務造假打擊力度。同時,退市新規還將提高退市效率,加快績差公司市場出清的速度,對上市公司形成有力激勵和約束。從長期來看,有助於改變曾經市場上出現的「炒差」「炒小」「炒殼」等投機炒作歪風,投資者可以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與發展前景。

鳳凰國際控股集團總裁馬常紀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全面註冊制的推行,如果股市只進不出,就會變成一個無法實現有效出清的臃腫市場,投資者辨別好標的與壞標的的成本增加,各項風險係數將有所提高。隨著退市新規不斷完善,將有效改變以往上市公司退市流程過於冗長等問題,從而讓觸及退市標準的上市企業儘快退出。

在此次退市制度改革中,滬深交易所全面優化現有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這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並通過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打擊規避退市。同時,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大幅縮短;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並放開首日漲跌幅限制,壓縮投機炒作空間等。

滬深交易所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既是落實新《證券法》精神,也有助於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進一步推動形成常態化的退市機制。

周茂華表示,退市新規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嚴」。退市新規新增了四條退市「紅線」,即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指標。加大了對財務造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退市力度。二是「細」。退市新規在原有制度基礎上明確和細化了退市判定標準。例如:此次新規細化創業板有關退市指標,細化了因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點缺陷且拒不改正等方面退市的具體標準等。三是「快」。新規簡化了退市流程,縮短退市時間,提升市場出清效率。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等。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兩者協同有助於A股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引入更多的優質企業,實現優勝劣汰,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

期待構建良性格局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曾公開表示,要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對於嚴重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增強退市剛性,決不允許「久拖不退」。只有真正實現「退得下」「退得穩」,上市公司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在註冊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此次改革堅持市場化的思維,在借鑑國際最佳實踐的同時充分考慮了中國國情。

「退市新規可能對A股市場風格帶來較大的影響。」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李朔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退市新規可能對A股中看起來營收不錯但利潤不佳的公司形成利空。短期內,A股可能出現更多業績造假、爆雷或被強制退市的個股,同時,退市新規也會利空一些題材股和垃圾股,中小投資者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但從長期來看,會利好遵紀守法、專注於主營業務的優質上市公司,有利於股市健康發展。

周茂華則表示,退市新規落地後,一些缺乏持續經營能力、業績差、持續錄得虧損或存在嚴重財務等造假行為的上市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股票價格將出現明顯分化。

「退市新規正式實施後,退市企業的數量勢必較以往有所增加,但並不意味著會出現『退市潮』,主要的原因在於觸發退市規定的上市公司僅佔少數。當前,國內經濟復甦態勢良好,企業經營狀況整體穩步改善,全球投資者對國內資本市場發展前景樂觀,並未出現大面積的公司業績惡化或觸及退市規定現象。」周茂華說。

「此次退市新規明確指出不要『炒差』『炒殼』,而應該堅持價值投資。」馬常紀表示,退市新規可以有效解決市場良莠不齊的問題,幫助投資者確立價值投資理念,走出一味投機炒作的誤區。同時,退市新規也可以讓上市公司明確地感受到,依靠市場炒作維持暫時繁榮,或通過變賣資產「保殼」的投資理念已經不再實用。退市新規一旦全面實施,不再具備留在市場條件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從而真正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格局。

退市新規落地在即,A股投資趨勢又將呈現怎樣的變化?

周茂華表示,從短期來看,退市新規將使得投資者儘量迴避或拋售一些長時間不盈利、績差或存在嚴重財務造假等行為的股票。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優勝劣汰機制將加速績差公司出清,推動優質公司發展,投資者理念與市場結構將轉變,國內股市將呈現長期結構性慢牛格局。與此同時,隨著退市的常態化,國內上市公司有望加快優勝劣汰,上市公司將更加聚焦企業主業,更加注重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投資者將更注重企業業績基本面與成長性,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有助於優質企業快速成長。

退市新規讓資源優化配置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

A股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啟動鍵」終被按下。

滬深交易所日前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了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長期以來,A股市場存在一定數量「僵而不死」的上市企業,部分企業用各種投機做法規避退市,不僅損害了股市的良性發展,還容易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炒殼」等不良後果。長期來看,也不利於A股市場形成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

完善退市制度可以有效解決市場良莠不齊的問題,幫助投資者確立合理的價值投資理念,走出投機炒作的誤區。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退市新規的出臺可以讓上市公司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依靠炒作維持繁榮,或者通過變賣資產保「殼」,幾乎沒有任何餘地。退市新規一旦全面實施,一些已不再具備留在市場條件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從而真正形成優勝劣汰、「良幣驅趕劣幣」的格局。

整體來看,此輪改革是落實資本市場「九字方針」中「建制度」和「零容忍」要求的體現,也是為A股將來全面推行註冊制奠定基礎。針對過往退市的弊病,此次新規顯然有所針對。例如,將上市公司財務類退市的進程由四年縮減到了兩年,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的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同時,還新增了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取消了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等。

按照現行退市制度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或四年虧損將退市,考核指標主要針對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狀況。而在退市新規中,將修訂為連續兩年虧損(扣非前後)及營收低於1億元,在注重考核盈利狀況的同時,也考核其持續經營的能力。這意味著,依靠甩賣資產保殼、空殼公司等,將難以有挪騰的空間,有利於提高退市率。

此外,在交易類考核指標方面,將面值退市改為1元退市,且新增3億元市值考核指標,不僅修補了漏洞,也進一步完善了退市制度。

當前,中國股市正在加速走向國際化、法治化和市場化,而註冊制將為更多的企業提供開放、便捷的上市通道。但是,如果市場不能及時做到有進有出、良性循環,則會變成一個無法實現有效出清的臃腫市場,投資者踏入各類「陷阱」的風險係數也將提高。因此,對於股市中已經不存在投資價值的企業必須加速清退。

隨著資本市場重大改革不斷推進,資本市場生態也隨之變化,各方對完善退市制度的要求將有所提升,將推動退市制度完善和監管力度加強。隨著退市新規推出,新增了部分有利於出清「劣質」公司的「紅線」,而這些沒有實際價值的公司退市,將減輕資本市場的體量,從而加大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因此,退市新規出臺對於未來A股邁向國際化、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讓市場資源得到充分優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退市新規有助於改變「炒差」陋習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煒

滬深交易所近日公布退市新規,ST板塊隨即上演跌停潮,有的個股連續多日跌停。退市新規將重塑資本市場投資生態,促進投資理念轉變,改變「炒差」陋習,鞏固價值投資理念。

A股市場上存在為數不少的嚴重虧損股與問題股,不少公司已淪為「殭屍企業」。這些虧損股與問題股「苟且偷生」,不僅嚴重扭曲資本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還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少ST股票被遊資短線炒作,股價漲幅遠超過藍籌股,甚至股價高於長期盈利的低價藍籌股。A股市場進行過多次退市制度改革,但個別主業「空心化」企業粉飾財務數據和規避退市指標的問題較為突出。

長期以來,A股炒差、炒短、炒小、炒新等「四炒」投機之風嚴重。「四炒」惡習不但導致市場長期低迷,而且使投資者蒙受慘重的損失,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大頑疾。中小投資者偏好於買入基本面較差的股票,甚至虧損的ST股票,導致許多績差公司「越墮落,越快樂」,出現股價與基本面嚴重脫節的市場怪相。2011年,A股績差ST公司股票的市淨率高達3.8倍,而海外市場績差公司股價大都在公司帳面價值附近,甚至還有較大的折扣。

投資者熱衷於炒作ST股票的主因之一是,期望公司資產重組。從交易所數據來看,參與炒差的主要是散戶投資者。不少散戶盲目博傻ST股票,而不願價值投資藍籌股。在他們看來,博傻一隻ST股票成功重組的潛在賺錢效應十分誘人。

例如,*ST皇臺12月16日恢復上市,股票簡稱變更為皇臺酒業,股價較2019年4月暫停上市前暴漲314.99%。博傻*ST皇臺的投機資金賺得盆滿缽滿,但應該認識到,ST股票「烏雞變鳳凰」並不容易,跌入退市深淵的數量近年來明顯增多。近三年來,面值退市的公司不斷出現,不少公司徘徊在面值退市的邊緣,表明市場化退市開始迸發出威力。截至12月上旬,2020年以來已有*ST銀鴿、盛運環保、天廣中茂等9家公司面值退市。

在退市制度收緊的預期下,ST股票遭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現象突出。截至12月18日收盤,2020年以來跌幅前10名的A股均為ST股票。其中,*ST環球以91.04%的跌幅居首,*ST天夏、*ST實達年內股價跌幅均在80%以上。另外,*ST當代、*ST華訊、*ST八菱、*ST拉夏、*ST宜生等年內股價跌幅逾70%。其中,多隻個股已跌成「1元股」或「仙股」,存在較大的面值退市風險。例如,*ST天夏、*ST宜生12月18日收盤分別為0.94元、0.88元,股價已經連續3個、4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

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立30年,但投資者結構仍以散戶為主,存在「交易者還不成熟」的問題。炒差與炒小、炒短等陋習交織在一起,加劇散戶投資者虧損。退市制度進一步改革的主旨包括:加大市場出清力度、壓縮退市規避空間、簡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等。這意味著A股退市率提升是大勢所趨。投資者若繼續沉湎於博傻投機,將面臨較大的風險。選股首先要看重公司的基本面,回歸價值投資,才是投資者獲得收益的正途。

華泰證券表示,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退市制度與註冊制改革協同有助於A股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引入更多的優質企業,實現優勝劣汰,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新時代證券分析認為,退市制度改革後,市場出清力度有望加強,退市效率將有顯著提高,從而強化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退市新規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改變「炒差」陋習,將給A股市場帶來積極的效應。越來越多的市場資金告別盲目投機炒作,轉向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將有助於提高市場的穩定性,推動A股告別「牛短熊長、暴漲暴跌」的格局。隨著A股投資者結構不斷完善,市場資金集中投向優質股票,通過優勝劣汰,將推動股指走穩走強。由此,也將帶動更多增量資金關注A股,改善市場流動性。

監 制丨王忠宏 王 輝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馬 原

相關焦點

  • 退市新規增多條「紅線」 7家房企將臨「生死劫」
    在退市指標方面,新規取消了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明確了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與現行退市制度相比,新規更為嚴謹。尤其是退市指標上增加了多道『紅線』,加大了退市力度。從長遠看利好A股投資環境,未來資源將更集中於優質企業。」
  • 滬指低開0.08%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消息面上,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恒生指數高開0.11%,科技股走高,中芯國際、舜宇光學科技漲超1%。歷經了上周的回調後,本周一A股小幅反彈,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公募基金人士普遍表示,當前經濟景氣度向上的趨勢延續,A股歲末年初行情可期,春季行情有望持續到明年3月中旬,消費、科技、周期等板塊或輪動演繹。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原標題: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消息面】  1、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退市新規是註冊制的進一步補充,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新生態,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進入良性運轉軌道。
  • 兩大交易所同時發布:退市新規要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什麼...
    導讀:退市新規要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   未來的A股市場,在要求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下,對持續盈利和成長性的考核將更加嚴格,對造假或內幕交易採取的是零容忍。
  • 退市新規「震懾」ST概念股 對市場將有怎樣的影響?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新證券法的兩大亮點,一個是全面推行註冊制,一個就是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從而讓更多新的企業上市,讓一些績差公司退市,從而實現優勝劣汰。退市新規與未來全面註冊制相結合,促進優化上市企業質量。 退市新規對市場有怎樣的影響?不妨來看一下今日ST股市場表現。
  • 最嚴退市新規來了,紅線變高壓線!哪些上市公司危險了?
    退市新規將給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新規下哪些上市公司危險了?今日,紅星資本局進行了梳理。退市新規力度空前,紅線已變高壓線近年來,滬深交易所已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對退市指標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
    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退市新規對ST股票有什麼影響?退市新規對市場的影響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新證券法的兩大亮點,一個是全面推行註冊制,一個就是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從而讓更多新的企業上市,讓一些績差公司退市,從而實現優勝劣汰。退市新規與未來全面註冊制相結合,促進優化上市企業質量。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其次,本次修訂對於4類強制退市指標均有完善,特別強調財務類指標交叉適用,加速出清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殭屍」企業:一是財務類指標方面,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同時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二是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出現上述情形,且公司停牌兩個月內仍未改正,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再有兩個月未改正,終止上市。舉個例子:昔日某公司的1001項奇葩股東大會議案、某公司董監高集體表示其對披露公告無法保證其真實性等,將可能觸及退市紅線。
  • 退市新規下哪些公司有被「ST」的風險?
    通過逐條拆解新規的財務類退市標準,上述問題的答案也日漸清晰。  新增財務「紅線」  鎖定50名潛在「戴帽人」  財務類退市指標的第一道紅線:淨利潤為負+營收低於1億元——戴帽!  財務類退市指標的第四道紅線: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財務造假——戴帽!  此次新規新增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財務造假的退市風險警示情形。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力圖通過疏通退市通道使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系統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退市新規補監管弊端成熟的資本市場必須具備完善的退市制度。
  • 上交所新規徵求意見:簡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
    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加快退市節奏。總的來講,本次改革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的重要部署,嚴格落實新《證券法》精神,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 退市新規發威!ST股大面積跌停,A股遊戲規則改變,這股要高度注意
    來源:EMBA微金昨晚,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市場認為將進一步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實現優勝劣汰 。受到相關消息影響,今天ST股大面積下跌,約20隻ST股跌停,不過仍有不少ST股逆勢上漲。
  • 5個漲停也沒用,昔日大牛股鐵定退市!兄弟公司:等我……
    導讀:二級市場優勝劣汰的選擇,最終促使績差股加速出清。曾經在2017年一度創下37.56元的高點,總市值高達362.4億元的神霧環保今日再跌停,報收0.53元,即將退市。
  • 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優化退市指標 加大出清力度
    滬深交易所表示,後續將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加快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大力夯實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切實承擔退市實施主體責任,抓嚴抓實一線監管工作,努力打造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 退市新規加快績差股出清 ST板塊重挫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優勝劣汰屬性,加快績差股出清,資本市場投資生態迎來重塑。此前,ST板塊曾掀起一波炒作潮。同花順數據顯示,11月3日至12月8日,ST板塊指數累計上漲6.27%,高於同期大盤和滬深300指數漲幅。但從全年看則呈下行趨勢,1月2日至12月15日,ST板塊指數累計下跌9.56%,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20.71%。
  • 每經24點丨福州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現落戶「零門檻」;券商稱退市...
    2丨整點投資丨華泰策略:退市新規實施有望助力A股「良幣驅逐劣幣」,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每經AI快訊,華泰策略研報稱,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我們認為兩者協同有助於A股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引入更多優質企業,實現優勝劣汰,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劃下 今後「退市常態化」影響極大!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要來了。  此次新規中,上交所新增多個退市指標,包括1元市值退市,財務指標組合退市等,還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深交所設立風險警示板塊,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