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一早,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青柯村的許月芳起床後走進廚房,接幾瓢水煮粥,洗幾株菜炒炒。81歲的她做一頓飯並不費力,因為灶臺邊就有自來水和不鏽鋼水槽。早飯做好,85歲的老伴徐寶金也起來了,他走進房間裡的整體衛浴間,馬桶邊有扶手,地面是防滑的,讓中風過的他來去自如。這些都是一年前政府來幫他們免費安裝的。
「以前用水要到屋外去接,上廁所也是馬桶拎拎。」徐月芳回憶說,最犯難的還是洗澡,夏天用大木盆坐浴,洗完想站起來很吃力,倒水要分好幾次舀出去。冬天更難,要到村口等候班車,去5公裡外的公共浴室解決,這對腿腳不靈便的老兩口來說,是個大工程。「現在想洗就洗。」看著嶄新的電熱水器,徐寶金高興地說。
下午兩點,橫街村87歲的駱炳西午覺睡醒,拉住固定在床邊的扶手,很輕鬆就起來了。老伴蔣菊英把洗澡椅搬到衛生間門口,叮囑他洗澡的時候帶進去坐著洗。老兩口都已高齡,駱炳西中度失智,兒子患精神疾病30多年,前段時間,臨安民政部門為他家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老衛生間煥然一新,地面不滑,下水道也疏通過,現在老駱自己洗澡、上廁所,蔣菊英也放心了。
半夜,新溪橋村的徐銀鳳起床,走向老伴裘大根的房間。裘大根因腦梗癱瘓在床,多年來,徐銀鳳已養成起夜照看老伴的習慣,隨著年齡增長,摸黑走路的隱患也越來越大。但隨著適老化改造的完工,這一切有了改變。徐銀鳳的腳步聲剛響,感應燈就亮起來,腳下的路看得清清楚楚。老伴房間門口的衛生間也做了防滑處理,她放心地走進去打了溫水。走到老伴身邊,她抓住床邊的扶手借力,幫老伴翻過身來擦洗乾淨。
杭州市從去年開始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臨安區當年完成50戶,今年截至目前完成施工241戶,以破解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隱患,打造安全、舒適、宜居的「居家康養」臨安模式。
在杭州、嘉興、溫州等地試點基礎上,今年,浙江省將「生活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6000戶」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這項工作正在全省各地全速推進,預計於11月底全面完成。按照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要求,浙江省明年還將繼續實施適老化改造工程,擴大受眾面,增加改造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