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莫辨,"擺拍新聞"何時休?

2020-12-18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前沿 | 真假莫辨,「擺拍新聞」何時休?

  編者按:近日,一則「徐州奇葩家長因給老師送特製錦旗而走紅」視頻在網上刷屏,引發廣泛討論。後經徐州市教育局証實,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近年來,類似虛假擺拍的短視頻時常刷屏網絡。前段時間,更有「女孩考上清華大學後給撿瓶子父親跪下大哭」等打著「傳播正能量」幌子的「擺拍新聞」在網絡流傳,為抓眼球、博關注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新聞來源於生活,可以去發現,但絕不能虛構。這些為謀取流量不顧觀感、突破道德底線甚至法律規定的炒作,幹擾了正常的網絡傳播秩序,影響了人們對社會主流價值傳播的信任。今天,我們邀請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劉自雄解剖這一亂象,分享治理之策。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劉自雄:新聞造假沒有擋箭牌

  短視頻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流量經濟。近段時間以來,為了博眼球、吸流量,在網絡空間裡,一些短視頻創作者拍攝貌似「紀實」、實則「擺拍」的視頻,傳播虛假信息,造成傳播誤導和謠言發酵,甚至新聞反轉﹔有的還打著「傳播正能量」的招牌,實則傳播「負能量」。這些擺拍的虛假視頻,不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激起網民的惡評,降低網民對網絡信息平臺的信任,更是傷害了人們之間的社會信任度。

  新聞視頻,勿觸真實性底線

  不久前,一則題為「徐州奇葩家長因給老師送特製錦旗而走紅」的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引發熱議。視頻中,一名男子手持錦旗,上書「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反映江蘇省徐州市天翔小學三(2)班趙西海老師「頻繁叫家長」。該男子稱,「作業完成不好,叫家長。字寫得不好,還要叫家長。如果我們家長什麼都會做的話,還要你們老師做什麼。」

  徐州市教育局迅速對該視頻反映的內容進行核查。經排查,徐州市範圍內無天翔小學,也無趙西海老師,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給徐州家校共育造成不良影響。此後,徐州警方查明,該視頻系趙某某為博取眼球、吸引關注而自導自演的虛假視頻,並依法傳喚了趙某某。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新聞造假沒有擋箭牌。利用網際網路製作、復制、傳播不實信息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都屬於違法行為,將受到依法處理。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性的短視頻作品必須遵守新聞規律,堅持真實性原則。這幾年不時出現的「擺拍新聞」視頻,就是在新聞真實性上「觸紅線」。短視頻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受歡迎的表達形式,用來承載新聞、宣傳、廣告、微電影、紀錄片、情景劇、諷刺小品等不同性質的內容產品,每種屬性的產品都應該符合人們預設的內容、價值與美學要求。短視頻新聞就應該按照新聞標準來生產,而碰瓷社會熱點,用虛構手段講述、演繹所謂的「新聞故事」,偽裝成新聞來散布,是對新聞的褻瀆,也是對網民的欺騙。

  新聞不真,能量不正

  特別要說的是,正能量也不是「擺拍新聞」的擋箭牌。引起輿論非議的「百善孝為先」系列短視頻就是典型案例。

  今年7月,一自媒體賬號在某視頻平臺發布了一則短視頻,題為「女孩知道自己考上清華大學後給撿瓶子的父親跪下大哭」。有網友質疑,該視頻表演痕跡太重。發布者承認是策劃擺拍的「段子」。視頻發布平臺方認定該視頻違規,下架該作品,並對該賬號限流10天。

  新聞傳播「正能量」,本意是為了弘揚社會正氣,維護公序良俗。它承載著社會的道德理想,引領大家積極向上、向善。因此,人們對「正能量」新聞報道具有更高的道德期待和審美要求,這就要求傳播者的動機要純正,而且傳播手段也必須正當。

  正能量新聞的題材來源於生活,它是原生的,也是稀缺的﹔可以去發現,但絕不能虛構。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少數所謂的正能量自媒體平臺,批量生產正能量作品,從根本上來說是違背新聞規律的。

  以「正能量」為幌子、噱頭,策劃劇本,擺拍造假,掛羊頭賣狗肉,是對「正能量」的蓄意濫用。傳播者動機既不純正,手段又粗製濫造,作品最後難免墮落為反面的「負能量」。長此以往,必然解構正能量文化的道德內涵,消解人們對正能量的心理好感,客觀上毀壞了社會的精神信仰、道德風尚。

  2020年7月12日,某自媒體號在某視頻平臺發布了題為「女孩知道自己考上清華大學後給撿瓶子的父親跪下大哭」短視頻。有網友發現,該自媒體號下有「考上清華」系列視頻,表演痕跡明顯。面對造假質疑,發布者承認是策劃擺拍的「段子」,不是真的。後視頻發布平臺方認定相關視頻違規,涉嫌用造假的「正能量視頻」騙取流量,違反平臺社區公約,下架該作品,並對該自媒體號限流10天。

  文體勿混淆,紀實虛構要區分

  社交媒體的傳播特點,讓短視頻造假爭議極易發生。傳統媒體在新聞與評論、新聞與廣告宣傳、新聞與文學、新聞與藝術、虛構與非虛構之間設置了清晰的界限,各安其位,不易混淆。然而,在社交媒體中,新聞產品與文藝作品、虛構作品與非虛構作品在傳播過程中界限模糊,它們平行並置,甚至滲透、融合在一起。這既容易讓短視頻生產者掉入文體混淆的陷阱,也容易導致網絡用戶在信息消費中產生誤認。

  以「女孩知道自己考上清華大學後給撿瓶子的父親跪下大哭」短視頻為例。創作者認為自己策劃擺拍的是「段子」,並不是真的﹔但觀看者卻將其當作「正能量新聞」來看待,並為其虛假性所傷。問題在於,創作者蹭了高考新聞熱點,又碰瓷了正能量,卻未清楚交待視頻內容的虛構屬性,這就造成了「假新聞」的客觀社會影響。「徐州奇葩家長因給老師送特製錦旗而走紅」視頻同樣是蹭社會熱點,卻給學校、老師、家長造成不良影響的假新聞案例。

  以上這些陷入爭議的「擺拍新聞」視頻,違背了新聞倫理、傳播規範。要杜絕類似造假現象,應當細化短視頻創作與發布規範,避免新聞作品與藝術作品、非虛構作品與虛構作品之間的混淆﹔確保創作者能夠謹守分寸,端正傳播動機,正確使用視頻創作手段。

  「擺拍」「情景再現」「情景劇」,這些敘事方法都是傳統電視媒體曾經使用過的,已有一套成熟的規範。有的敘事手法可以使用,但需要清晰標注,避免誤解,關鍵在於不能製造「以假亂真」的錯覺。

  今年10月發生的「山東濟南兩醉漢調戲火鍋店老闆娘反被打」短視頻反轉事件,再次說明了這一點。當事人承認,該視頻並非真實「紀錄」,而是「事後擺拍」的「段子」,採用了「情景再現」的敘事手法,但視頻標題與敘事畫面中皆未加以說明。結果在傳播中被網民當作新聞接受,自然引起大家對該短視頻的造假質疑。有網友評價說:假如作者說明了視頻是「情景模擬」,也就不會有爭議了。

  2020年10月9日,一段「倆男子在火鍋店借酒調戲老闆娘、不料遭反擊」的視頻火爆網絡,不少網友表示看得很激動,為惡人受懲叫好。一天過後,真相反轉,當事人在媒體記者求証時承認該視頻系擺拍的「創意作品」,是根據此前自己的真實遭遇而拍攝的一個段子視頻,屬於「情景再現」。

  「段子」不真,切莫蓄意蹭熱點

  在短視頻發展大潮中,追逐流量應有度。短視頻創作者需提高媒體素養,遵守創作規範。切莫蓄意蹭熱點,打擦邊球,生產真假莫辨的所謂「新聞」產品,誤導網民。拍攝正能量新聞視頻,必須堅持真實性標準,純正傳播動機,規範傳播手段,尊重受眾權益。

  目前來看,所謂「段子」短視頻,是特殊的網絡虛構文藝作品,務必以恰當方式清晰標明故事內容屬性及敘事手法,切忌渾水摸魚、以假亂真。社交媒體平臺在履行內容審核職責時,需嚴格區分虛構與非虛構作品,對正能量新聞視頻尤其要堅持更嚴格的把關標準。(本文版權歸中國記協所有,轉發請註明來源為「中國記協」微信公眾號)

(責編:宋心蕊、魯婧)

相關焦點

  • 真假莫辨,「擺拍新聞」何時休?
    新聞造假沒有擋箭牌 新聞不真,能量不正 特別要說的是,正能量也不是「擺拍新聞」的擋箭牌。引起輿論非議的「百善孝為先」系列短視頻就是典型案例。
  • 真偽莫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真偽莫辨,莫:不。真假分辨不清。出自:《隋書·經籍志》:「戰國縱橫,真偽莫辨,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近義詞有:真偽難辨、真假難辨,真偽莫辨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難以分辨。真偽莫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真偽莫辨(zhēn wěi mò biàn)成語釋義: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 老母批收元,真假仔細辨
    老母批收元,真假仔細辨
  • 夜覽集萃丨「謠言太多,真假莫辨」?來看看新華社客戶端一周求證集錦
    「謠言太多,真假莫辨」?來看看新華社客戶端一周求證集錦 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停車難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區的醫院,停車更是難上加難。
  • 美劇 | 真偽莫辨 還是 天賦異稟?
    如果你喜歡看《天賦異稟 The Gifted》,那麼你應該也會喜歡看《真偽莫辨 Deception
  • 美劇| 真偽莫辨 還是 天賦異稟?
    如果你喜歡看《天賦異稟 The Gifted》,那麼你應該也會喜歡看《真偽莫辨 Deception》,同樣是炫酷到不可思議的大腦洞電視劇,前者是超越人類能力的變種人抗爭,後者是魔術師(幻想家)幫 FBI 破案抓人,果然是只要編劇一思考,那我就能看到好多有意思的劇啊!
  • 餘香 新聞攝影的擺拍疑雲:從廢墟上的米老鼠說起
    (美聯社照片╱班·柯提斯)這張照片的意涵可能取決於我們的政治立場,不過刊出之後卻引發爭議。這張照片有什麼政治目的嗎?是反以色列的宣傳嗎?部落客指控攝影師故意把玩具擺在戰區之中。然而,這張米老鼠的照片並不是唯一一張。《玩具受難圖》(The Passion of the Toys)這篇博客文章,收集了好幾張類似的通訊社照片,都是在黎巴嫩南部拍攝的其他玩具照。
  • 真假難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真假難辨,辨:辨別。真假分辨不清。出自:《星火燎原·圍困沁源》:「埋的時候也給它來個真假難辨。」近義詞有:真偽難辨、真偽莫辨,真假難辨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難以分辨。真假難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真假難辨(zhēn jiǎ nán biàn)成語釋義:辨:辨別。
  • 火眼金睛辨真假,細數這些年我們聽過的帶狀皰疹的謠言
    火眼金睛辨真假,細數這些年我們聽過的帶狀皰疹的謠言 2020-12-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雌雄莫辨」?對不起我只是徵用了你的眼光而已
    不知為何,耳邊卻響起了那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好吧,在糾結該不該花209元看個「網絡大電影」同時,讓我們先來聊聊「雄雌」的概念吧。原來有一種美名為「雌雄莫辨」,他們在不經意間奪走了你所有的注意力。蒂爾達·斯文頓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
  • 霧裡看花 樂視網電影中真假難辨的經典「謎案」
    時刻新聞 —分享—其實很多經典電影情節中,也有那些撲朔迷離的「造假」和「圈套」,樂視網大屏端為大家整理了幾部電影,考考小夥伴們能否一辨真假——這些亦真亦假的故事中,是迫不得已出此下策,還是駭人聽聞的驚天陰謀?假作真時真亦假,想解開影片謎團,趕緊登陸樂視網大屏端、樂視視頻APP、樂視網PC端,答案馬上揭曉!    《逃之夭夭》:真假戀人金蟬脫殼
  • 【美劇評論】真偽莫辨(ABC):魔術也救不了才盡的江郎
    Chris Fedak曾經開發過很多有趣的項目,比如當年風靡一時的《糊塗間諜天才蛋》(Chuck),但是很遺憾他的這種與眾不同的創造力並沒有很好地融合在ABC最新罪案劇《真偽莫辨》(Deception)裡,反而讓他給了觀眾江郎才盡的印象
  • 政客遊戲民眾買單 臺灣「燒錢」選戰何時休
    試問,這種「燒錢」選戰何時才休呢?眾所周知,2018年被稱為臺灣的選舉之年。臺灣的兩大黨派,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期待贏得選舉。親民黨、新黨、時代力量等黨派也期待能夠收穫更多的政治資源和積攢更大的政治能量。在臺灣,倘若能夠選舉選票得到一定的比例,可以分配得到不同數目的選舉補助款。選票的多少,也決定了他們的補助款數額。
  • 同款抗癌藥網上價格「真假莫辨」 售價為何相差1.55萬?
    現狀  抗癌藥賽可瑞網上價格「真假莫辨」  袁先生的老父親最近被確診為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名字看上去有些長,實際上就是一種肺癌。醫生建議吃一種藥,這種藥通用名叫克唑替尼,商品名叫賽可瑞。
  • 呈現 影視劇裡那些「雌雄莫辨」的美人(No.294)
    讓女人怎麼活……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影視劇裡那些「雌雄莫辨」的美人,絕對驚豔四座,要有心理準備哦!猛戳文末「閱讀原文」,更多精彩盡在H5完整版!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景非你莫有,此貌非你莫屬。這個悲情故事的緣起只因他是真虞姬,而他是假霸王。……更多精彩內容猛戳「閱讀原文」吧!
  • 多年訴訟何時休?央視《今日說法》欄目連續兩天報導
    多年訴訟何時休?央視《今日說法》欄目連續兩天報導 2020-08-02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線遊戲節目玩"變性" 招雌雄莫辨參賽者(圖)
    活動吸引了不少「雌雄莫辨」的參賽者參加。
  • 陳杏珍(白藍)詩作——《七絕·題麥積山石窟兩首》暨真幻莫辨...
    陳杏珍(白藍)詩作——《七絕·題麥積山石窟兩首》暨真幻莫辨、龍欣、陳志剛同名七絕四首
  • 真假孫悟空故事的真相是什麼?| 西遊記釋疑38
    (七十五回) 再來看看「六耳獼猴」是怎麼死的: 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云:「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五十八回) 九齒釘耙和金箍棒都是太上老君鍛造的武器。
  • 周星馳方否認拖欠巨額債務 網絡謠言何時休
    搜索截圖搜索「周星馳捐了3000萬」出來的就是以上信息,雖然有一條是環球網的新聞網絡謠言何時休?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有權利和義務維護網絡信息健康發展,做到不造謠,遇到謠言也要積極舉報和制止一切不實的信息,做一個守護網絡信息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