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充電寶都變竊聽器 竊聽軟體難被發現

2021-03-01 家電網

電影《竊聽風雲》已拍到第三部,對於電影中神秘而有效的竊聽技術讓許多觀眾大呼「過癮」,但是現在竊聽已不僅僅在電影中橫行,在現實生活中,「竊聽風雲」也正在上演。

網友發現自己疑似被竊聽

日前,網友「王小呆」就發帖稱,前一段時間他在淘寶上買的充電寶不小心摔了一下,結果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配件,上網一查發現這是一個盜錄定位監聽設備,包括GPS定位模塊和收音通話模塊等。這就是說,他使用這個充電寶時,他的一舉一動、說過什麼、去過哪裡都能被賣家掌握。

通信專業博士、高校教師、業餘科普作者、科學松鼠會會員「奧卡姆剃刀」就在微博上證實了「王小呆」的擔憂。他表示:「經查證,此款產品是在正規移動電源上私自加裝GPS和手機通話電路,依託電源持久充沛的優勢,實現定位和環境音竊聽。不法人士在模塊裡加上SIM卡,送給被監控人,通過發送特定簡訊激活電路,獲取被監控人位置信息和背景聲音,疑似用於違法用途。」

手機竊聽軟體難發現

昨日,記者在搜尋引擎上輸入「竊聽器」等詞,隨即顯示出大量相關軟體的信息。據了解,手機竊聽軟體的功能包括通話內容錄音監聽、現場環境錄音監聽、簡訊內容攔截、通話記錄攔截等,此類APP可輕易地被安裝在智慧型手機上。在價格方面,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銷售人員表示,購買竊聽軟體的有用於商業竊密、婚外情調查等,生意不錯。

有媒體報導,記者安裝竊聽軟體後發現,手機桌面、軟體列表都沒顯示這一新安裝軟體,手機上的殺毒軟體也毫無反應,激活軟體後,該手機進行的電話、簡訊的內容以及精確的地理位置都被傳到了指定的郵箱中,軟體銷售人員說:「不管是否在通話中,只要操作者在後臺控制,就能隨時監聽你周圍的聲音,你在哪裡、在跟誰說話、說了什麼,他馬上就能知道,手機換了電話卡都能繼續監聽你。」竊聽軟體一旦安裝,用戶往往很難察覺。客服人員透露,只要把竊聽軟體安裝到手機上,除非刷機,否則不可能將其刪除。

專家傳授反竊聽技巧

竊聽軟體橫行之際,反竊聽軟體同樣熱賣。記者在某網絡購物網上輸入「反竊聽」一詞,各種反竊聽裝備五花八門,品牌眾多,價格從1000元到4000元不等,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反竊聽裝備主要功能是可以檢測有線、無線針孔攝像頭、無線竊聽器、微型攝像頭、X臥底軟體、手機插卡竊聽器等。

對於手機竊聽,一家知名軟體公司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手機竊聽軟體實際上是木馬病毒,安裝之後沒有主界面,可以偷錄通話簡訊等相關記錄信息,現在市面上一些殺毒軟體已經可以查殺這些軟體,此外,還可以通過恢復出廠設置來清除。對於如何防範,他提醒,一是不要隨意打開陌生的連接、簡訊,不要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登錄可疑的網站,二是下載時儘量選用安全可靠的應用軟體市場,安裝時候可提前開啟安全軟體進行檢測,三是簡訊通話等數據傳輸會佔用流量,發現流量異常時可提高警惕。

網友聲音

12321舉報中心:#提醒#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手機,不要輕易接受他人贈送的手機;要到正規手機售後維修點去維修手機,避免不法分子趁機安裝竊聽軟體;一旦發現手機流量異常或可疑應用上傳隱私數據,應及時求助於正規售後服務商,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處理。

聖西羅198377:現在還有某些公司給員工裝一些APP,對員工全天候監控,到哪裡、打了誰電話、活動軌跡一清二楚,簡直比監控犯人還細緻。

亞之盼:見過有人竊聽別人手機、新增一個號碼都被知道,嚇死我了。所以電腦、手機沒什麼隱私。以後有啥秘密見面聊吧!

相關焦點

  • 黑色產業鏈隱於網絡,充電寶、數據線上演「竊聽風雲」
    進入數字時代,充電寶、數據線、充電頭等電子產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工具。為了追求價格上的便宜,許多消費者會選擇在網絡平臺上購買此類物品。殊不知,一條黑色產業鏈已悄然在網絡上鋪開。最近,警方發出提醒,部分消費者購買的充電寶等電子產品可能內置竊聽器!
  • 充電寶是如何變成竊聽器的?
    如今,影視已經成了現實,竊聽風雲在真實世界上演。大量的竊聽設備隨處可見,更是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江蘇省南京警方便摧毀了一條包括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在內的生產銷售定位、竊聽、偷拍設備的網絡黑色產業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繳獲相關設備2000多個。
  • 身邊的偷拍:「插線板」暗藏竊聽器 充電寶竟是攝像機
    正義網南通5月9日電(通訊員黃昕穎 葛明亮)表面看是車鑰匙、電源插線板、充電寶、手錶,實則它們是「穿了馬甲」的偷拍、竊聽器材,可用於窺視他人隱私。5月8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對被告人付某、劉某甲、李某、劉某乙等人以涉嫌非法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提起公訴。
  • 你的充電寶可能正在竊聽你...
    出門在外要是沒個充電寶在身邊,我都覺得心慌。特別是看見這個電量條低於百分之五十就開始渾身難受了,所以一般出門我一定會帶充電寶。但又誰能想到這年頭充電寶這玩意兒,也能玩出諜戰的新花樣。今早看了個新聞,有人把充電寶搞成了竊聽設備,既能定位又能竊聽的那種。
  • 竊聽軟體如何監聽手機通話
    於是,一部現實版《竊聽風雲2》隨之上演——網上叫賣手機竊聽卡最高1680元近段時間,手機竊聽軟體在網上熱炒。記者用搜尋引擎搜索「手機竊聽軟體」,立刻找到481469條有關「叫賣手機竊聽軟體」的信息。有的銷售員稱,從未銷售過手機竊聽軟體;有的稱以前有同行銷售過,現在因為「查得嚴,手裡沒貨了」;還有的非常警惕,不願透露任何信息。「前面十字路口左轉,你到那裡可能會買到竊聽軟體!」在太升南路,一名「回收舊手機」的中年男子對記者說,銷售和購買竊聽軟體都是違法行為,他勸記者不要「沾這事」。
  • GPS定位器竟變竊聽器!有公司被竊聽損失千萬元
    一提起竊聽,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諜戰劇的劇情。然而,這些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情節很有可能就發生在身邊。最近,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常見的GPS定位器。
  • 手機變卡變慢?可能是共享充電寶的鍋……
    小明每天都能收到兩三個這樣的簡訊或電話,他不知道這些商戶公司是如何獲取到了他的個人信息;剛換幾個月的手機又開始發燙變卡,只能一遍遍地清理緩存……原因或許有許多,但你有沒有想過背後的罪魁禍首卻有可能是共享充電寶?
  • 竊聽風雲百年演變史:貓,美女,竊聽器丨周末漫讀
    當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信息遭遇攔截後,就開始研究信息加密,這使得「莫裡茨」竊聽的難點,被後延到了破譯環節,比如美國遠徵軍用野戰電話傳輸的加密情報,就難倒了德國的密碼破譯人員,題太難,一道都解不出來。漸漸的,「莫裡茨」被後浪淹沒了。
  • 「插線板」裡暗藏竊聽器,電影中的場景就在身邊
    現代快報訊表面看是車鑰匙、電源插線板、充電寶、手錶,實則它們是「穿了馬甲」的偷拍、竊聽器材,可用於窺視他人隱私。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5月8日,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對付某、劉某甲、李某、劉某乙等人以涉嫌非法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提起公訴。
  • 房間竊聽,酒店偷拍,這屆賣片哥也太狂野了吧?
    眼鏡、手機、手錶、車鑰匙、打火機…一切我們看似普通,都能花錢在市場上買到的現代產品,都能偽裝成竊聽設備,竊取重要情報。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設備被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是我們常見的GPS定位器。
  • 手機APP竊聽,準確率均接近90%!除了這個還有你更不知道的……
    你的手機安全嗎?警惕無處不在的竊聽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發展,智能化已經無可逆轉地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為常見的是智能化手機的應用,無論是購物支付、視頻聊天,還是遠程操控都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事物總是相生相剋,兩面性存在的,這些方便之餘,也就同樣會存在諸多的隱患。其中信息安全是一大難題,竊聽就是最嚴重的一種表現。
  • 領域外的妹妹稱呼由來,柯南安裝竊聽器被領域外的妹妹發現
    領域外的妹妹是世良真純的母親,原名叫做赤井瑪麗,因為某種原因吃了黑衣組織的藥,身體也像柯南一樣變小了。 在紅衣女事件當中,解決了案件之後,柯南問世良不用把案件結果告訴世良的二哥沒有關係嗎,那時世良回答說她的手機不見了,想讓柯南打電話給世良手機看看,就可以根據鈴聲找到位置了。柯南按照世良的方法,果然在床底找到了世良的手機。
  • 三類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如何防止充電寶洩密?
    據介紹,以下三類充電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1、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2、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3、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據推文介紹,充電寶原本是手機沒電時的救命神器,然而近期卻頻頻出現充電寶騙局。尤其是在人流密集場所有的充電寶,或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的充電寶,裡面都可能隱藏著木馬程序。
  • 央視曝光竊聽黑色產業鏈 侵犯公民的隱私權 遍布全國
    近日,央視曝光竊聽黑色產業鏈,竊聽設備為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遠程定位、軌跡查詢、遠程錄音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其實在今年8月,央視網曾報導,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我們常見的GPS定位器。
  • 無線電安全-竊聽與反竊聽知識譜及
    竊聽風雲系列電影網友們都應該應該看過。電影中強哥發現自己事業和家庭分崩離析的一切的根源是他們的信息被人竊取,所以對方對他們了如指掌,於是也去找網絡高手採取反制措施,才知道自己的反竊聽器被動手腳,並且被裝竊聽器後傳送出去他們的信息。不過這個網絡高手讓他放心,已經向對方進行了幹擾,強哥不會被找到。而且找到了對方的主機位置,就在自己的村裡。
  • 既能竊聽還會暴露行蹤,就問你怕不怕 | 女孩別怕034
    它們披著日用品的外衣進行偷拍和竊聽,讓你分分鐘變成小透明。▲ 打火機、車鑰匙、掛衣鉤…這些東西裡都可能藏著攝像頭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了個內容,說連iPhone充電頭都不安全了,不但長了耳朵能竊聽還能暴露使用者的位置。看完文章弄得我很緊張,決定把家裡的iPhone充電插頭拆開看看有沒有異樣。
  • 山東版"竊聽風雲"火了!一公司監聽省保監局,把手機當竊聽器粘座位底下,然後掉地上了…
    近日,英大財險在山東濰坊便對山東保監局上演了現實版的「竊聽風雲 」,事發之後 ,被保監局通報為嚴重妨礙監管監察的惡性事件,甚至其在山東開展業務的資質都可能被取消。1 月12日 ,駐濟各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各保險行業協會等公司機構收到了山東保監局下發的2017年1號文件,這份名為《山東保監局關於英大財險濰坊中心支公司嚴重妨礙監管監察惡性 事件情況的通報 》( 簡稱《 通報 》)稱 ,英大財險濰坊中心支公司(簡稱「濰坊中支」)高管串通共謀,偷偷安裝竊聽器對該局檢查組的談話進行監聽,行為嚴重失當。
  • GPS定位器竟變竊聽器,有公司被竊聽損失千萬元…
    一提起竊聽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都是諜戰劇的劇情然而,這些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情節很有可能就發生在身邊最近,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常見的GPS定位器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博士
  •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共享充電寶的坑遇到過嗎
    歸還後仍扣費,好借難還不得不買,存在個人隱私洩露風險「偽需求」變「剛需」,共享充電寶的坑你遇到過嗎?閱讀提示起初並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風生水起,租用價格一路走高。「租個充電寶,這麼貴了?」日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先生在中關村附近用餐時,手機快沒電了,就租了餐館裡的充電寶。沒想到的是,充了不到1個小時就花了6元錢。「現在冬天手機耗電特別快,自己帶充電寶又很重,所以經常會用共享充電寶。我1個月花在共享充電寶上的錢,就有200多元。」
  • 日常生活容不得「竊聽風雲」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設備被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遠程定位、軌跡查詢、遠程錄音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權是一項最基本的人身權利,《民法典》明確規定,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人不得拍攝、錄製、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專業竊聽設備出現在生活中,違法性質顯然更加嚴重。按照《國家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