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文字的高級文明 | 安第斯文明留給後世的迷與思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世界六大古文明之一的安第斯文明,古老又神秘。作為唯一一個產生於南半球文明,安第斯文明存在多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群落,卻從未為歷史留下隻言片語;馬丘比丘、庫斯科城、太陽神廟等遺址暗示著其精湛而獨特的制陶、冶金、紡織、建築和農業灌溉技術等,但它又與其他文明完全隔絕;它藝術繁榮,分工複雜, 能馴養鴕鳥和安第斯駱駝,還種植諸如棉花、南瓜、紅辣椒等多種植物。

最關鍵的是,當年它的發現,撼動了人們對於「何為文明」的認識。

博物館強強聯合 157件文物精品重現失落文明

6月25日至9月15日,「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展出,來自秘魯11家考古類博物館的157件(套)出土文物藏品集體亮相。展覽以16世紀大航海**現時代,流傳於歐洲探險家的「黃金國」傳說為切入點,以古代文明發展時間序列為主線,重現南美洲安第斯文明,勾勒千年滄海桑田。自2019年9月以來,該展已先後在山西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展出,重慶為國內巡展第三站。

「作為國內的第三站,這次我們通過前期的大量研究整理之後,變換了策展思路,以倒敘的手法——16世紀在美洲處於鼎盛時期的印加帝國被入侵者滅亡為歷史背景,揭開展覽序幕。157件(套)展品多為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屬、紡織品、木乃伊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如此說道。

「這是首次在中國大規模展出有關安第斯文明的文物展覽,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西南地區的唯一展出地」,策展項目組成員管曉銳介紹,該展覽前後用了3年時間籌備,首先將安第斯文明與同時期中華文明公元紀年對比,再通過『探源安第斯文明奇蹟』、『地方文化趨於多樣化』、『跨區域政治體系建立』、『走向失落的印加帝國』四部分,回溯孕育出印加帝國的安第斯文明數千年來的發展歷程」。

何為黃金國?

吹笛男子小雕像,庫比斯尼克文化

(公元前1250年-前500年)

尖牙鳥面武士細紋陶瓶

莫切文化(公元250年-800年)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安第斯文明的發現如何一步步地撼動人們對「文明」定義。

雖然在對「真正的文明」進行精準認定時,考古學家始終無法達成一致。但一般來說,他們都同意「真正的文明社會」都有幾個共同特徵:複雜的社會分工、階層的出現、紀念性建築的創造以及文字的發明。

可是,一個社會是否真的必須符合所有標準時,才能被看成真正的文明?安第斯文明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有了成熟且相對完善的社會體系,階層的分化使文明內部自然而然地出現居住環境的差異。就是這樣一個高級社會,從未發明文字,卻正常運行;就連亞洲和中東古代文明廣泛使用的輪車,在安第斯也是聞所未聞。

海菊蛤紋黃金燒杯,西坎文化(公元750年-1375年)

印加風格美洲駝紋陶盤

印加文化(13世紀早期-1572年)

那麼,什麼才是文明?如今學界通行的所謂「文明標杆」也許終有一天隨著新的古代文明的發現被打破。

回過頭來說,如此高級的文明所以沒落,竟然是因為一個傳說——黃金國。

馬可·波羅曾如此描述東方「中國以東,遍地黃金」。雖然關於馬可·波羅還有諸多爭議,但在交通不便的13世紀,對於認知以往國度的神秘進行想像,卻是不爭的事實。安第斯文明也不例外。黃金國的傳說,最早始於南美洲原住民的一個宗教儀式,傳說黃金國國王會全身塗滿金粉,然後在山中的聖湖中洗淨,再將珍貴的黃金和綠寶石投入湖中獻給神靈。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為尋找黃金國,踏上南美腹地,掠奪黃金和財富,徵服印加帝國,也讓安第斯文明走向失落。

吉氆-記事結繩,印加文化(13世紀早期-1572年)

不同於馬可·波羅對中國的誤解,安第斯文明確實與黃金——這一西方社會中象徵財富和寶庫的材料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在西班牙人踏上南美土地之前的2000年裡,南美原住民已逐漸掌握精湛的冶金工藝,擁有獨特的審美,能將黃金製成精美器物。黃金,在安第斯文明中,被視為凝聚了太陽能量的聖物。

展廳中就展出一件出土於羅洛神廟遺址東墓的男性貴族黃金頭飾,是此次展覽最重要的展品之一。頭飾總重達2公斤,連同附著的真實鳥類羽毛,總高超1米,寬60釐米,呈現了當時南美大陸黃金技藝的巔峰狀態。

安第斯文明與中國

作為兩大古文明,安第斯與中國的並行發展,顯示了兩個世界上偉大的早期文明如何在不同區域熠熠生輝,潤澤先民。

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1500年,秘魯的土著居民幾乎都過上了農耕生活。在此期間,逐漸出現大規模的公共祭祀場所,在公元前2000至前1500年間已出現社會階級分化,陶器也逐漸發展到安第斯全域。公元前1300年進入讓人嘆為觀止的「查文文化」時期,這是以古代秘魯主要宗教中心之一的查文德萬塔神廟遺址命名的考古學文化。這一時期,中國處於尚殷商文化,殷商文化「重祀、好祀」,不僅事事都要佔卜,還修建了許多大型祭祀場所。

在查文文化影響下,安第斯區域先後出現了帕拉卡斯文化(公元前900年-公元100年)和納斯卡文化(公元前100年-公元700年)。當公元1世紀,中華文明處於東漢時期時,一個神秘的族群正在秘魯北部海岸發展著自己的文明並建立國家,這就是莫切文化(公元100年-800年)。莫切人利用安第斯山的河流修建灌溉水渠獲得大量耕地,為獲取手工業原材料而建立起了貿易網絡體系,為表達宗教信仰建造了巨大的磚石建築,製作出工藝獨特的陶器,黃金、銅和白銀飾品,足見其手工業和建築業的發達和民眾的富庶程度之高。

這一時期,安第斯文明和東漢文化各有千秋:農業方面,東漢時期已能熟練使用提水灌溉工具(桔槔和轆轤);手工業方面,東漢人不僅能修建各種類型的墓室結構,更有發達的陶器製造業、冶銅業等;宗教方面,漢明帝建白馬寺,佛教興起;藝術方面,畫像磚的興盛代表了東漢人在生活中的樸素的快樂。

公元6世紀晚期,安第斯各區域開始大面積的遷移人口,多文化和族群勢力共榮共生。迪亞瓦納科文化(公元500年-公元1100年)和瓦裡文化(公元650年-公元1000年)興起,互相傳播自己的宗教。10世紀,以秘魯北部的蘭巴耶克為據點的西坎人建立起了強大的西坎帝國,生產力發達、技術先進、人口眾多,控制了秘魯沿海的廣大地區。中華文明也進入了宋遼時期。由於安第斯文明並無文字記載,其文化繁榮程度不得而知。但在其他方面,兩大古文明依舊可以相互媲美。

隨後,西坎文化衰落,契穆帝國(公元1100年-公元1470年)建立。隨後,地處安第斯山高原的庫斯科地區崛起的印加人,通過戰爭、聯盟、聯姻等方式,讓政治和軍事實力如日中天,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勢,壓倒各方勢力,從而建立起印加帝國(15世紀前半期-16世紀中期),這是安第斯山地區由原住民建立的最大規模政治體系。印加帝國推行大規模的「國民計劃」:以克丘亞語為公共語言,建造農用梯田,普及農耕和畜牧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等,但隨著領土的擴張,如何有效地統治極速發展的帝國成為行政層面的難題。

這時,中國也進入了明朝。不僅在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上,還是在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輕工業上,明朝都在世界享有盛譽。此外,明朝還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宋朝手工業從官營到私營的轉變,私營經濟力量崛起,成為經濟發展中不可小覷的一環。

而當明朝逐漸發展,不斷壯大時,安第斯文明卻迎來了末路。1532年西班牙人來到南美洲時,帝國已經出現了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諸如望族之爭、中央權力對同盟集團和高官的制約與妥協、地方勢力的反叛,等等。印加帝國鑄就的輝煌偉業,但在最輝煌的階段卻戛然而止,留給世人無盡的感嘆。

後記:沒有文字,讓毀於一旦的安第斯文明留給後世太多遐想,太多遺憾與未知。然而,或許也正因如此,人類對知識、解密、探索的妄念才得以被打破。面對遺蹟時,人們才能真正用心感受時間與智慧的力量。因為,「留下來的只有人,他們的過去無法在任何一本歷史書裡找到。」

註:文中除有表明圖注的五張作品圖外,其餘作品均來自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攝影:張殊。雅昌專稿,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 END -

原標題:《一個沒有文字的高級文明 | 安第斯文明留給後世的迷與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李建臣:古希臘文字與文明
    在不同階段,希臘文字發生過重大變化。下面我們簡要介紹。 一、克裡特文明(米諾斯文明)地中海是大西洋的一個內海,而愛琴海又是地中海的內海。在愛琴海的南端,有一個島叫克裡特島,面積有我們海南島的1/4大。歐洲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即閃現在這裡。
  • 思力網評: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思力網評: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2021-01-10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看展 | 省博「秘魯安第斯文明特展」周五開幕,親子觀展功課做起來!
    今天繼續請來糊寶媽媽為大家做今天廣東省博開幕的探展功課!
  • 三星堆為何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卻沒有留下文字
    其實是人們穿著一個流水線上做出來的全包圍機甲。雖然這些機甲做不到像「鋼鐵俠」一樣長時間地飛,但是短時間和短距離飛行沒有問題,人們傳說蚩尤在飛的時候會有火從鞋底噴出。蚩尤萬萬沒有想到,月球中的神級外星人精神領袖聖帝尊當時正好登錄附體到上埃及法老(即黃帝)身上。聖帝尊登錄附體的黃帝也很納悶,戰爭遊戲不是結束了嗎?這是從哪裡又冒出來的敵人?
  • 最早的城邦文明,隱藏在楔形文字背後中堪稱恐怖的蘇美爾文明
    這種文字不同於如今的通用語系,至今讓許多學者無法破譯其文字背後的歷史。而就是蘇美爾人創造了這種文字文明,而且不只是楔形文字,蘇美爾文明之下許多的創造無一不是令現今的人們震撼的,那到底是怎樣一個偉大的文明中有著這樣的創造呢?
  • 孕育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環地中海地區,為何沒有統一的語言?
    這個被戲稱為「腳盆」的土地上,不僅僅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更是古代許多輝煌的文明的演繹舞臺。埃及人、腓尼基人、羅馬人都在此留下足跡;但是,我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個想法:在眾多的文明的交流之中,為何環地中海地區的語言沒有實現統一呢?
  • 人類用了多少年進化出高級文明?為什麼恐龍兩億年都沒有實現?
    但我們不能說,人類用不到十萬年就進化出了高級文明。在人成為人之前的歷史,就是人與黑猩猩共同走過的那段歷史,與智慧、文明沒有多大關係。但從500萬年前南方古猿開始直立行走以後,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奔著智慧方向一路快跑了。直到5000年前,人類發明了文字,標誌著文明誕生。
  • 【微評】從四大文明之興衰 見中華文明之永續
    古巴比倫對世界文明最大的貢獻當屬《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成為巴比倫城邦第一王朝(又稱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位國王,並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善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為後世法制文明做出了歷史典範。提到巴比倫,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也稱「懸苑」。
  • 美洲四大文明簡介
    美洲四大文明分別是;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一、奧爾梅克文明奧爾梅克文明是已知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存在於公元前11世紀初至前三世紀,有「印第安文明之母」之稱。聖洛倫斯是早期奧爾梅克文明的中心,後來這個文明中心遷移到靠近墨西哥灣的拉文塔。
  • 《星際穿越》:穿越時空,邁向更高級的文明
    所以,在這裡,時間的魔法爆發出了巨大威力,讓思女心切的庫珀,不斷穿越於三維空間裡的過去和未來,不斷與還是兒童的女兒和已經長大成人的愛女隔牆相望,並且通過莫爾斯電碼向另一個咫尺時空傳送拯救人類未來的秘密。有了來去自如的時間之艙,頻於絕境的人們才獲得了希望。
  • 瑪雅文明考古重大發現,震驚全世界,專家:瑪雅文明比現在高級很多
    瑪雅文明考古重大發現,震驚全世界,專家:瑪雅文明比現在高級很多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的文明,但是有一些文明並沒有能保存到現在,最後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大家所聽說過的瑪雅文明就是這樣的,很多人都非常的費解,為什麼這麼先進的瑪雅文明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 向世界解釋中華文明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哈佛極簡中國史:從文明起源到20世紀》,出自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阿爾伯特·克雷格。這本書致力於向英語世界的讀者引介中華文明,解釋全球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古代文明並走向重新復興的奧秘。阿爾伯特·克雷格對於中國史、日本史等東亞區域的歷史十分熟稔,這部篇幅不長的「小書」實則選自作者《世界文明的遺產》有關中國部分,並進行了擴充。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丨蘇美爾人創造的「起源文明」思想體現
    乾旱的美索不達米亞所以,有一個能夠掌控全局的中央集權,又有威望和實力動用該區域內所有的資源,也能指揮相關可用的人才,可以在災害經常威脅的情況下給予所屬臣民應有的安全和必要的生活物資,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就文明的起源來看,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特徵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建立在其機制上的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穩定的特徵。
  • 中華文明的國粹《論漢字之美》!
    《論漢字之美》 作者:張翼飛 歷來興國安邦,必擇文字優良。 而我華夏文明,千古延用至今。 我觀世界之大,種類何其繁多。 若論文字之優,當屬漢字居首。 君可見漢字之靈活:既可單獨排列,亦可組合成詞。 方格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神趣生動自然、渾然天成!
  •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之根
    但老子他老人家在函谷關僅留下《道德經》五千言,直抒道德要義,未能從眾生種種根性的不同上分別開示,令後世眾生不得其門而入,難證道本,所以自他老人家瀟灑騎牛西去之後,後世證道者莫有與他老人家比肩者,由此世人求道若渴。
  • 你聽過印加文明嗎,了解馬丘比丘這座古城嗎,來看印加文明的宿命
    馬丘比丘是印加人聖谷的終點,位於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脈中,就是所謂的印加古城,也是人和環境和諧共處的完美呈現。馬丘比丘古城已經擁有很悠久的歷史了,位於險峻的山脊上,面對洶湧的烏魯班巴河。它被包圍在群山中,覆蓋於隱秘的叢林之下,數百年之久沒有人類的足跡到此,直至1911年才被發現。
  • 安第斯神鷲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安第斯神鷲
    眼皮沒有睫毛。與一般猛禽不同,雌鷹體型小於雄鷹。因為此鳥是鷹科大家族的成員。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和測量,確認安第斯神鷲就是為數眾多的飛行鳥類中的巨人。據記載,最大的一隻安第斯神鷲,兩翅展開達5米寬,被人們稱為「難以置信的巨鳥」。當然,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記錄,確實是鳥類中的龐然大物。因為安第斯神鷲是一種猛禽,因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猛禽。
  •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丨文明之間的關係
    隨著一個文明的隕落和經過一個中斷期另一代繼承者的興起,一些宗教目睹了兩代或三代隸屬文明。文明也在地理上相互分離。公元1500年以前,安第斯文明和中美洲文明與其他文明之間以及相互之間幾乎沒有交往。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也相互沒有影響。
  • 人類文明或源於史前文明的意識轉移
    那些人類曾經沾沾自喜的發明創造,引以為傲的科技進步,仿佛都只是移植了另一個古老文明的記憶。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每一次地球大浩劫都可能要經歷幾百甚至幾千年的時間,在如此漫長且惡劣的環境下,高級智慧生物極可能無法倖存下來。那麼,他們又如何將上一輪高級文明的成果傳承給下一代文明?根據文明循環理論,前後兩次文明的發展存在著相似性和周期性,下一輪文明之初就是上一輪文明的終結之時。因此,研究人類最初的歷史,可以預測人類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 蘇美爾文明和埃及文明是誰開創的?
    維思進到村子裡的一個貧民窟,這個貧民窟裡到處都是破舊的窩棚和垃圾堆,是臭氣燻天。探險家們都有一種職業習慣,就是越在貧窮落後文明觸及不到的地方,就越想淘出一些值錢的寶貝,維斯也不例外,他在一個窩棚裡邊兒找到了一個地洞,於是就和助手彎著腰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