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粉絲寫歌的周杰倫,給自己寫歌的羅大佑,他們的選擇截然不同

2021-01-08 好歌獻給你

不得不承認,周杰倫是個稍有風吹草動,就能立馬被推上頭條榜首的男人。在各大音樂平臺的前期預熱下,周杰倫最新單曲《Mojito》一經發布就被刷屏了。

如今,在凌晨等待周杰倫發新歌已經演變成了大眾熱衷的風潮,這種現象已經跨越了歌曲作品本身,是一種榮耀,也是一份情懷。

這一切的導火索,還得從當今華語歌壇的受眾現狀說起。

活躍在網絡上的70後、80後、90後和00後們,共享空間、共同擁有話語權。由於偶像市場的圈層細分,再也沒有出現過像周杰倫這種量級的歌壇超巨、超級偶像,於是他被推到了整個新興偶像群體的對立面。

或者說,周杰倫已經成了我們這些所謂「老年人」眼中的一把標尺。

新晉頂流們一個個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紅,歸國四子火了、蔡徐坤火了、肖戰火了,但「老年人」用審視的眼光隨便打量一下,漫不經心的冒出一句「能比得上周杰倫嗎」,就把他們晾在了南牆根兒。

甚至可以把周杰倫形容為大家手裡握著的「拖鞋」,可以想像一下這個畫面:

你站在岸邊上,眼看著前浪推後浪,然後拿著「周杰倫這支拖鞋」,逐一把後浪拍在沙灘上。

雖然戲謔,但確實是很多人的內心真實寫照。

尤其是經歷過與人氣偶像蔡徐坤「拼流量」的黑天鵝事件後,歌手形象本身就已在大眾心目中位列「頂流」的周杰倫,僅僅數天時間,在各界名流和「老一代」聽眾的通力打榜下,一舉創造了微博超話數據的新紀錄。

周杰倫明顯放慢了新歌的步伐,甚至一度出現大批粉絲跑到方文山的個人社交平臺下「求合作、求更新」的場面,但仔細回想,我們仍在很多節目上看到周杰倫的身影。

比如,《中國好聲音》《這就是灌籃》《最強大腦》。

遺憾的是,節目組重金邀請加盟後,無論他們如何「用心良苦」地營銷推廣和打造劇本,這些節目最終成績大多都反響平平,他的加入沒能成就一檔爆款。

甚至周杰倫自己操刀的《週遊記》,也雷聲大雨點小的迎來收官。輿論更多隻停留在了粉絲的吶喊助威上。

「唱衰」的聲音不斷湧入——周杰倫的「神話」爛尾了嗎?

2018年「現象級」綜藝《偶像練習生》開啟了流量時代後,唱衰周杰倫的聲音被狠狠的打了一耳光——那些光鮮亮麗的偶像佔據大量的公共視聽空間,音樂淪為人設打造的附屬品,周杰倫這類依靠作品、實打實的天才型歌手變得愈發珍貴,更甚的說是獨一無二。

因此,豆瓣上「周杰倫沒有數據」的言論徹底惹怒了大眾和當年聽著他長大的「夕陽紅軍團」,打榜風波像病毒式傳播一般愈演愈烈,那個「頂流」用飯圈的衡量標準狠狠衝擊了當下流量盛行的現狀。

打榜事件兩個月後,在萬眾矚目之下聯手五月天阿信的新歌《說好不哭》一經上線就引爆了當日的網絡輿論。

這首歌裡不但有驚喜的「雙頂流」,同時風格也依舊是青春記憶裡的感覺,自2016年《告白氣球》火爆以來,這次發歌是周杰倫的又一次被大規模傳播事件。

在平臺購買周杰倫的單曲成為了一種風潮,針對這種現象網絡上甚至出現了一個段子:溫馨提示,購買周杰倫的音樂不發朋友圈也能完整收聽。

現在已經沒有人關心周杰倫的作品好不好了,只他能發新歌就很好了。

對於「周杰倫風潮」的再次來襲,作為粉絲我感到很欣慰。

他的出現為華語樂壇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曲風並被後來者不斷融合、改進,千禧年後華語歌壇浮浮沉沉也就出了這麼一個周杰倫。

可另一方面而言,我又感到遺憾。

早年間的頒獎禮上,周杰倫說羅大佑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但隨著名氣帶來的「商業化」發展,從作品維度和個人熒幕表達上來看,他走的恰恰是和羅大佑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今周杰倫的歌更多是為大眾而寫,但很少升華到社會職責和對這個時代的思考。

無論是《說好不哭》還是《mojito》,作品質量與思想表達和他巔峰時期相比別無二致,甚至更加的「流行化」。

他的歌總會站在為我們而寫的立場出發,但我真切希望他能做偉大的音樂,而不單單是為大眾寫歌。

如果說羅大佑是「表達」上的先驅者,那麼早年的周杰倫便是「創新」派的領頭人。

2008年的第十九屆金曲獎頒獎禮上,有個華語歌壇的「名場面」。

致敬經典環節,主持人開始往臺上「搖人兒」:下面有請華語樂壇大哥級人物,周華健!

周華健上臺謙卑的說,不敢當大哥,我上頭還有大哥李宗盛!

李宗盛樂呵呵的上臺:我常聽人家說是聽我的歌長大的,不過我是聽羅大佑的歌長大的,歡迎我的大哥羅大佑!

羅大佑信步走上臺,數落完周華健和李宗盛這兩個「小兄弟」,然後開始「擺譜」:

在香港我聽說他們已經叫林夕、就是寫了三千多首歌詞的林夕。叫他「夕爺」。我給林夕打了個電話說林夕他們叫你夕爺了?他說好幾年了,你覺得怎麼樣啊,羅公!

這個名場面今日看來,大家也只有感懷和唏噓的份兒了。

的確如此,羅大佑之於華語樂壇,應該就是最亮的那顆明珠。

1954年,出生在臺北醫學世家的羅大佑從小受父母影響,在聽從建議考取了醫學專業後,音樂始終是他功課之外的最愛。

28歲那年,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正式發行,這顆深水炸彈剛一上市就賣出了十四萬張。

對於長期被情歌統治的聽眾而言,人們通過他知道了歌曲不一定非要表達情愛、粉飾太平,也可以關心時代、反映現實。

羅大佑成為了人文關懷的歌手代表,在自我表達上,他愈陷愈深很少考慮市場因素。

羅大佑在訪談中承認,他很不喜歡自己寫出來的《明天會更好》這首歌,因為當時的審核,歌詞被改得過於煽情,他認為最終出來的版本缺少責任感、淪為工具,這都違背了他的本意。

羅大佑原版的歌詞第一段:

輕輕撫摸麻木的身體無奈閉上你的眼睛這個荒謬的世界依舊黑白不分的轉個不停

羅大佑筆下類似這種晦澀灰暗、諷刺現實的字眼比比皆是,在這首歌的製作人李壽全和發起人張艾嘉的主導下,一群人通力協作,改成了現在聽起來明朗輕快,朝氣蓬勃的流行版本。

修改後的第一段唱詞: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地轉個不停

然而,以他為榜樣的另一位天才型選手周杰倫卻做出了和羅大佑截然不同的選擇。

早年的周杰倫和羅大佑一樣都度過了不受待見的日子,後來滾石唱片發掘了羅大佑,吳宗憲的阿爾法唱片發掘了周杰倫,兩位天才選手這才得以施展抱負。

2000年,周杰倫第一張專輯《JAY》的發行開始讓他在華語樂壇嶄露頭角。

由於受到傳統唱片工業化的影響,《JAY》是一張安全牌,仍停在講訴小情小愛類似《龍捲風》、《可愛女人》這樣的pop領域,周杰倫的才華並未真正放大。

直到翌年《範特西》的發表,大家才真正認識了這個「音樂鬼才」。

彼時的華語音樂大多停留在抒情慢歌的範疇,說唱很少有人碰觸,融合了說唱、中國風、新金屬等元素的單曲《雙截棍》一經發布便引來了巨大爭議,年輕人喜歡他,老一輩音樂人說他「話都說不清楚,算什麼音樂」。

不僅如此,融合了日本調式和嘻哈元素的《忍者》、印刻著周杰倫獨特味道的R&B《愛在西元前》等等,每一首歌單拿出來都是年代感超前的存在。

正因這樣,二十年後再次聆聽他的專輯,我們仍然不會覺得落俗。

自此,周杰倫開始用他鬼斧神工的作品獨步歌壇。2002年《八度空間》、2003年《葉惠美》、2004年《七裡香》、2005年《11月的蕭邦》、2006年《依然範特西》、2007年《我很忙》、2008年《魔傑座》。。。

似乎每一張新專輯,周杰倫都能用自己的創造性在收穫爭議的同時收割一大部分年輕人的喜愛,而周杰倫的前幾張專輯也的確為華語樂壇開創了一種屬於華人的新R&B體系,並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現在聽到的流行歌。

現在活躍在樂壇裡的流行歌手,很多都是在周杰倫開創的體系下演變、進化的。

隨著國內音樂市場的逐步建立和網際網路扁平化的影響,我們逐漸能聽到來自異域的聲音,而周杰倫的音樂也收穫了更大範圍的肯定,因為事實證明他的確走在了前面。

2012年《中國好聲音》開播後,國內音綜迎來了飛速發展。

一方面潛伏於民間的「草根」新人不斷湧入樂壇瓜分著公眾視線,另一方面國內音樂市場逐步完善,音樂類別的垂直化細分越發明顯,廣義上的「大眾」被多波的「小眾」分散,雖然周杰倫仍能在整體影響力上力壓群雄,但已經越發吃力了。

與此同時,社交平臺和流媒體的發展導致線上造星成為各大唱片公司的營銷手段,而周杰倫不在開通社交媒體的選擇讓他錯失了更多被關注到的機會,音樂、綜藝成為了他僅剩的兩項價值輸出口。

正因如此,我們在後面的日子裡能常常看到他活躍在各類綜藝節目中,他的歌曲無論是2014年發布的《算什麼男人》《我要夏天》,還是2016年的《床邊故事》,儘管這些歌曲依舊成為當時的大熱門,但聽完整張專輯你會發現,音樂中的實驗性已然大幅度降低,完全停留在了他早期情歌的模板框架內。

2017年7月,時隔多年的羅大佑發布了新專輯《家III》,從傳播效果來說這張專輯的十首歌裡沒有一首傳統意義上的「爆款」,甚至可以說晦澀難懂。

在內容上羅大佑一改之前憤世嫉俗的大眾形象,採用了更隱晦的方式講述著自己從單身到成家後的心境轉變,嚴肅探討幸福的含義。

我相信羅大佑是懂大眾的,知道市場需要什麼,但相比於市場他更偏重於自己身為音樂人的責任,這也是他不斷尋求深刻表達原因。

誠然,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造就了每個人「中心點」的偏差。

毫無疑問,周杰倫是華語樂壇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的生活就如他鍾愛的粉紅色一般童話,除了早年備受埋沒外,順心順意的他實在沒有憤世嫉俗的必要和動機,而「功成名就少女倫」也的確是他真誠的表達。

但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後期的周杰倫卻又更具備「商人」的屬性,他深刻的了解和知道粉絲喜歡什麼、市場需要什麼,根據這樣的選擇他很樂意站在「為大眾寫歌」的立場不斷給我們製造「情懷殺」,這非常讓人遺憾。

我不敢說周杰倫的神話爛尾了,但我確定他本可以在審美層面帶我們走得更遠。

大家都說,這個時代是機遇,因為任何才華都不會被埋沒。

我想,如果周杰倫能夠像過去一樣在這個百花齊放的音樂環境中堅持輸出他的「鬼才」創新,而不是為了大眾情懷而降低自己的表達門檻,那對於聽眾而言,該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

相關焦點

  • 周杰倫發文稱開始寫歌了 粉絲:流下欣慰的淚水
    周杰倫自稱開始寫歌網友互動網易娛樂3月23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歌手周杰倫2016年推出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後,一直到去年底才宣布即將在2019年推出新專輯《宇周倫船》,不過在社交平臺上可以看見他主要都和家人遊山玩水或和好朋友們一起打球賞車
  • 最牛的年輕歌手,不僅演唱會請到了天后,周杰倫和李榮浩還為他寫歌
    現在的娛樂圈變化速度很快,誰也不知道下一刻誰會走紅,很多藝人也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在私底下付出努力,讓粉絲和觀眾看到他的進步。我們看著長大的TFBOYS,就是最明顯的歌手了,他們從青澀的少年到現在自己可以獨當一面,可以說是進步非常快了,年輕是他們的資本,努力也是他們的資本,也怪不得他們仨會年年上春晚了。在一眾歌手裡,還有許多優秀的新生代,他們為實現夢想努力,就像今天要來說這位,最牛的年輕歌手,不僅演唱會請到了天后,周杰倫和李榮浩還為他寫歌。
  • 華語樂壇4位寫歌大佬,許嵩排第三,第一位寫歌比踩死螞蟻還容易
    很多歌手們不僅要對於音樂有著很高的辨識度,還要能自己創作出來屬於自己的歌曲。對於旋律和歌詞都有很好的底蘊,所以聽起來真的是覺得挺難的。可是對於一些經常做這些事情的人們來說,可能是比較簡單的,畢竟做音樂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華語樂壇4位寫歌大佬,許嵩排第三,第一位寫歌比踩死螞蟻還容易。
  • 蘇打綠也將為TFBOYS量身寫歌 吳青峰作詞作曲
    蘇打綠將為TFBOYS量身寫歌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男團「TFBOYS」平均只有15歲,但已在大陸是小鮮肉天團,擁有大批粉絲,他們即將在11月發行新專輯,繼和天王周杰倫合作《剩下的盛夏》後,現在傳出臺灣樂團蘇打綠也為他們量身打造歌曲,消息一出在微博引發熱烈討論。
  • 周杰倫曾給這5位明星寫歌,網友聽完後:這是在砸自己的飯碗
    周杰倫曾給這5位明星寫歌,網友聽完後:這是在砸自己的飯碗說到我們從小到大一直都受歡迎的歌手,周杰倫絕對算是一個,提起他的名字,你的腦海裡就一定會想起一些熟悉的旋律。在大概十多年前,他就已經火遍中國了,不少90後、00後都是一邊聽著他的歌,一邊長大的,他不僅唱歌很好聽,而且音樂天賦也是有的,會自己寫詞寫曲,這一點就讓不少人羨慕。
  • 方文山當年不堪壓力,承諾為周杰倫寫歌,冰釋前嫌親切稱呼周同學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在最近幾年間,周杰倫和方文山的合作越來越少了。兩人曾經是相互成就的,有了周杰倫的那些歌,大家自然也知道著名詞人方文山,而網友們曾經也呼籲兩人在接下來會有合作,但是卻一直沒有實現,有網友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難道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
  • 方文山當年不堪壓力,承諾為周杰倫寫歌,冰釋前嫌親切稱呼周同學
    不知道各人發明沒,在最近幾年間,周杰倫和方文山的合作越來越少了。兩人曾是相互成就的,有了周杰倫的那些歌,各人自然也知道著名詞人方文山,而網友們曾也號召兩人在接下來會有合作,但是卻從來沒有實現,有網友就提出了本人的疑問,莫非兩人之間有什麼衝突?
  • 清華學霸「用人工智慧寫歌」挑戰周杰倫,科技讓音樂更美好!
    現在已經流行用AI寫歌了?最近火爆的2018年《中國好聲音》節目,清華學霸用AI寫歌挑戰周杰倫《止戰之殤》收穫導師四轉,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討論。這位「大神」叫宿涵,16歲就進入清華大學學習,隨後直接越過研究生開始讀博士,現年24歲的他已經是一位清華四年級的博士生了。
  • 方文山拍電影 周杰倫寫歌助陣(圖)
    對於這樣的評價,方文山看得很開,他說至少說明方文山和周杰倫的「詞曲配」對於整個流行樂壇有不能低估的價值。無論是周杰倫跟著方文山的步伐,還是方文山跟著周杰倫的步伐,方文山和周杰倫兩個出身、經歷完全不一樣的人都在樂壇、影壇,甚至是書壇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可兩個人的集合只焦點在歌上。
  • 寫歌到錄歌不到20天,是天賦的展現還是下一首《不愛我就拉倒》?
    喜歡一個周杰倫這樣的偶像估計是不少粉絲的苦惱了,畢竟一結婚就感覺徹底沒有了事業心,天王化身旅遊博主,歌王也變成了「鴿王」。好在周杰倫沒有讓粉絲再等上一千天,把專輯提上了日程,不過這速度著實令人驚訝。3月23日,周杰倫發ins表示是時候開始寫歌了,引發粉絲陣陣期待,並且有消息稱這張專輯會在年中發布,正好趕上年末的演唱會。看來杰倫還是有些小心思的,我們就按23日當天周杰倫已經在寫歌來算。4月11日的時候,周杰倫已經開始錄歌了,看來寫歌環節似乎已經結束了,這之間只用了短短20天時間,真的讓人懷疑周杰倫你有在認真寫歌嗎?
  • 周杰倫質問劉德華:當年我給你寫歌你怎麼不唱?華仔的回答很耿直
    導語:作為一名多棲發展的藝人,周杰倫不僅在音樂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演藝事業上也頗有成就,就連上綜藝節目也是超級有梗。周杰倫的音樂充滿了情感,很多人是聽著周杰倫的歌長大的,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聽周杰倫的歌是他們青春最美好的回憶。
  • 周杰倫為她們寫歌:蔡依林最火,17首都沒捧紅的她,今迷戀上整容
    周杰倫大家想必都不會陌生,周杰倫被稱之為天王,在音樂界的成就無人能敵。 周杰倫可以說是華語歌壇的天王,周杰倫最讓人佩服的不僅是他的歌唱水平,而是周杰倫的寫歌水平。 周杰倫在沒有大火之前,就是一直幫別人寫歌,即便是周杰倫火了之後,依舊會為別人寫歌。
  • 周杰倫為她們寫歌:蔡依林最火,17首都沒捧紅她,今迷戀上整容
    周杰倫大家想必都不會陌生,周杰倫被稱之為天王,在音樂界的成就無人能敵。周杰倫可以說是華語歌壇的天王,周杰倫最讓人佩服的不僅是他的歌唱水平,而是周杰倫的寫歌水平。周杰倫在沒有大火之前,就是一直幫別人寫歌,即便是周杰倫火了之後,依舊會為別人寫歌。
  • 最會「寫歌」的5位歌手,周杰倫、林俊傑上榜,而他才是真大佬!
    最會「寫歌」的5位歌手,周杰倫、林俊傑上榜,而他才是真大佬!
  • 周杰倫初中寫歌《爆炸》虧女同學髮型 張震嶽《抱著你》取消資格
    周杰倫第25屆金曲獎暨金曲國際音樂節6月即將盛大登場,周杰倫以行動力挺金曲,首次與800名學子面對面分享個人音樂創作歷程。這場史無前例的「金曲音樂講堂」將於6月24日舉行,主題為「周杰倫如何創作」。周杰倫興奮地說:「這是第一次跟大家分享創作經驗,希望對有心寫歌的學生有一些幫助,也為流行音樂向下紮根略盡綿薄之力。」
  • 吳克群出道20周年,驚曝:已經找不到寫歌的熱情
    今年恰逢吳克群出道20周年,佼哥表示20年前是許多知名藝人如周杰倫、蔡依林、五月天、卜學亮當紅時期,尤其《子曰》爆紅,讓吳克群驚喊:原來我的勁敵不是周杰倫,是卜學亮!。而節目現場call out從屁孩成人母的鐵粉,粉絲還驚爆自己小孩:看著(吳克群)海報喊爸爸,讓他哭笑不得表示:在外面偷生被發現了!。
  • 為疫情寫歌錯了嗎?
    他們挽起袖子,不是作詞就是編曲。於是越來越多地人不斷寫出 「 天將破曉,曙光可待。」諸如此類的唱詞。除此之外,更多的公眾人物——明星們,也意料之中地獲得更多關注,歌手們爭先恐後地寫歌,大到天王張學友,小到擁有幾千個粉絲的音樂人。此前,張學友+周杰倫+方文山聯合出手,發布一首「抗疫歌曲」,叫做《等風雨經過》。
  • 如何寫歌作曲心得
    如何寫歌作曲心得  很多朋友一上來就說他們很有寫歌的願望,問我如何寫歌。
  • 周杰倫曾為劉德華寫歌遭退回,華仔的解釋讓杰倫遭受二次打擊
    直到在周杰倫的某次演唱會上兩人同臺,劉德華被問到拒絕原因,華仔解釋說:我的監製跟我說,這個不紅,要找紅的人寫歌,紅最重要。周杰倫說原來如此,終於解開了我的心結。周杰倫不止給劉德華寫這首歌被退回,後來給張惠妹寫《雙截棍》同樣遭到拒絕。為什麼唯獨對劉德華的拒絕如此不能釋懷呢?
  • 蔡徐坤斬獲華語金曲獎,卻唱首英文歌,網友喊話周杰倫:快點寫歌
    蔡徐坤斬獲華語金曲獎,卻唱一首英文歌,網友喊話周杰倫:快點寫歌!華語歌壇人才輩出,這麼久以來也有不少經典歌曲流傳下來。而作為華語歌壇重要獎項的金曲獎,自然也成為了判斷歌手水平的標杆。周杰倫、林俊傑這些老牌歌手基本拿獎拿到手軟,他們也的確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