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春節送禮40年風雲史

2021-02-22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雖說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但回顧上海人近四十年的春節送禮風雲史我們不難發現,「洋氣」絕對是送禮的第一大要義。

奶油蛋糕、雀巢咖啡、人頭馬XO、丹麥曲奇……這些歷年春節禮品爆款背後的回憶和「瓜」有點多。

祝大家吃「瓜」愉快。

說出來90後、00後可能不相信,奶油蛋糕這種今天看起來跟過年渾身不搭界的食物,曾經在上海人的春節送禮榜上「霸屏」近二十年屹立不倒。

一切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

1981年3月4日的《解放日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裱花蛋糕異軍突起。

「據商業部門統計,今年春節前後二十天,本市銷售的裱花蛋糕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六十二,而去年又較一九六五年增加十倍。」

90年代的春節

市民外出走親戚

騎自行車手拎蛋糕

本來,上海人過春節就有吃糕團、送糕團的習慣。因為「糕」與「高」諧音,寓意生活年年高,健康高壽,高高興興。

從新聞報導裡提到的對比年份可以看出,在此之前,奶油蛋糕在市場上已噤聲多年。

此番重出江湖,對於喜愛西餐西點的上海人來說是一種久別重逢。

從那時起,「洋糕」替代「土糕」,成了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春節送禮佳品。

1955年的春節

上海市民走親訪友

愛送水果網籃

為了滿足上海人對裱花蛋糕的胃口,1983年春節,市煙糖公司生產了近百萬隻蛋糕。與此同時,飲食行業四十多家店生產了25萬隻。

那年春節,上海市面上一共有百餘萬隻奶油蛋糕在流通。要知道,當時整個上海的常住人口也就1200萬不到。

想像一下,在網約車、私家車尚不發達的80年代,拎一盒大蛋糕擠公交車是一種怎樣的高難度體驗?

以至於向來「做人家」的上海人索性咬咬牙,拉「差頭」去走親眷了。

1986年年初一到年初三,市出租汽車公司接到的17653車次業務中,打車走親訪友的佔到近60%,一舉超過了常年高居首位的婚事用車。

報紙分析出現如此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市民怕擠公交車擠壞蛋糕。


1986年2月14日

刊登在《新民晚報》

頭版的報導

那一年報紙上還有一條新聞是,奶油蛋糕終於泛濫成災了。過完年,不少商店滯銷的裱花蛋糕堆成了小山。

原來,看到蛋糕如此吃香,「阿貓阿狗」都想分一塊市場的「蛋糕」。

不少根本不具備生產裱花蛋糕能力的小工場、小吃店,甚至工廠食堂紛紛做起了「蛋糕師」。煙紙店、雜貨鋪乃至大餅攤更是競相進貨。

今年72歲的市民談凱敏記得,當時坊間戲稱大蛋糕為「炸藥包」,火腿為「手榴彈」。

不僅因為外形像,還因為收到的蛋糕太多,成了燙手的山芋。

經常是一盒奶油蛋糕在張三李四王五家輪番流轉,最後又回到了原點。張三一拆蛋糕:哎呀,是我送出去的嘛。

奶油蛋糕在上海春節禮品界的生命力極為旺盛。雖然年年被嫌鄙,卻又年年有人買。

看看1992年1月26日《解放日報》上的新聞標題你就懂了——《大蛋糕再度走俏 需防止一哄而上》。

一直到1998年春節前夕,報紙上才提到:「昔日『蛋糕加瓶酒』的現象日漸淡化。」

那個時候,上海人春節送禮的新寵——「味道好極了」的雀巢咖啡禮盒已經風行多年。

這支老廣告

想要傳遞的信息就是

雀巢咖啡乃饋贈親友之佳品

「吃咖啡」在許多阿姨爺叔的心裡,是另一個洋氣的代名詞。

直到現在,到上海人家裡做人客,泡一杯速溶咖啡依舊是阿姨爺叔對客人真誠的禮遇。

80年代在上海老百姓家裡,雀巢咖啡是要被放進玻璃櫥裡「軋臺型」的。

1988年除夕夜

市民張小華夫婦給女兒拍照留念

雀巢咖啡是最好的道具

到了90年代末,雀巢咖啡加伴侶禮盒百元不到的價格用來送禮剛剛好,隨禮盒附送的紅杯又顯得喜慶,所以成了一件喜聞樂見的春節禮品。

年年度新春,一年又一年,小編數了一下家裡長輩捨不得扔的紅色小瓷杯,集齊7個召喚神龍是沒有問題的。

與雀巢咖啡差不多同一時期流行的春節禮品還有人頭馬。「人頭馬一開 好事自然來」這句廣告語的流傳程度也與前者相當。

1993年春節前夕

人頭馬刊登在

報紙上的廣告

不過,人頭馬「辣手」的價格可不是當時普通家庭輕易喝得起的。

所以假使收到了人頭馬XO作為禮品,通常會被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因為捨不得喝而……慢慢積灰。

有人還為春節送洋酒犯了罪。

2000年,靜安區檢察院為一起洋酒盜竊案提起公訴。

那年春節前夕,來滬從事雲南土特產批發生意的嫌疑人冷某獲悉某俱樂部被法院查封,空無一人。

他鋌而走險潛入俱樂部,從貨架上拿了「人頭馬特級」、「路易十三」、「馬爹利XO」、「雙色蛋黃」、「人頭馬VSOP」洋酒各一瓶。

不曾想在翻越鐵門時被巡邏的保安人員逮個正著,人贓俱獲。

據鑑定,5瓶洋酒總計價值人民幣9700元。

 

上海人春節送禮的流行趨勢不斷在變,有一樣「洋氣」禮品依舊在阿姨爺叔喜愛的各大進口食品商店佔據C位——丹麥曲奇餅乾。

如果說廣東人過年從囤費列羅開始,再以費列羅長蛆結束;

那麼上海人過年是從收到丹麥曲奇開始,再以有葡萄乾的曲奇被先吃光結束。

問題來了:丹麥曲奇是在上海被捧紅的嗎?

應該說並不是,但跟上海又有那麼點關係。

先來說丹麥曲奇有兩大品牌倷曉得伐?

一個叫「丹麥藍罐曲奇」,一個叫「皇冠丹麥曲奇」。

各位下次去商場時不妨留心看一下,這兩種丹麥曲奇常年手拉手並排出現在貨架上。相似的名稱,相似的包裝,甚至相似的廣告。

今年春節前夕

「藍罐」「皇冠」肩並肩陳列在

一聯華超市入口顯眼處

前兩年,這兩大品牌還相繼起訴對方不正當競爭,讓廣大吃曲奇群眾蒙了圈。

且讓小編來幫大家捋一捋。

還記得這段廣告詞嗎?

「每到過年,就有很多顏色來看我。好像紅豔豔的紅紅,黃亮亮的大小表哥,還有綠油油的小文!不過,我最喜歡藍色來看我……牛油味香噴噴,又松又脆!」

——這是丹麥藍罐曲奇,廣告結束語是「送禮體面過人」。

這個廣告的原版來自香港。👇

2018年,專業吃瓜的香港某報紙特地大老遠跑到丹麥大街上問路人「知道丹麥藍罐曲奇嗎」,得到的回答竟然是:

「我不記得Kjeldsen(丹麥藍罐曲奇)。」

「不,我們沒有。」

據該報考證,藍罐曲奇確實始於丹麥,至今依然在丹麥的兩間廠房生產。

不過從60年代起就主力外銷到香港,並於80年代進入內地市場,而它的幕後推手是香港一位名叫羅保的爵士。

大約在60年代初,一位丹麥貿易專員認識了羅保爵士,希望他幫助在港銷售一些丹麥產品。

當時,他帶了一本丹麥產品雜誌過來,翻看以後,爵士唯獨對「就像祖母做的曲奇」感興趣,決定引入香港,開設「香港藍罐公司」。

為了更好地在華人市場推廣,1989年,爵士邀請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對藍罐重新進行設計,在藍罐中間加入大面積的金黃色。

藍罐包裝上

大面積的金黃色

符合中國人送禮的審美

「金幣」的吉祥寓意加上電視廣告宣傳,藍罐曲奇很快成為席捲香港、內地的熱門新年賀禮。 

如果說藍罐是港澳粵地區的丹麥曲奇「一哥」,那麼在內地一些城市,英文名叫「Danisa」的皇冠丹麥曲奇則是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皇冠」的出品方名為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而它的經銷商是一家註冊在上海的食品商貿公司。

前些年網友注意到,皇冠的餅乾桶側面有一行小字寫著「原產國:印度尼西亞」。

皇冠丹麥曲奇

外包裝上

註明了原產國

對此,這家上海的經銷商特意發表聲明稱,曲奇由丹麥公司提供配方與工藝,授權印度尼西亞的公司生產後出口到中國。

編輯部前兩年在哥本哈根的Magasin超市發現,取得商業成功的皇冠丹麥曲奇居然「出口轉內銷」,出現在了丹麥本土。

主銷中國內地市場

的皇冠丹麥曲奇

出現在了哥本哈根的商場裡

兩大品牌都以正統「丹麥曲奇」自居,而對中國市場格外重視的丹麥都認了。

我們翻了翻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在提到「丹麥特產」的時候,大使館既cue過丹麥藍罐曲奇,也cue過皇冠丹麥曲奇。

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上

同時提到了

兩大曲奇品牌

當然,兩頭都不得罪的好事並不一直都有。

2015年,第十四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在東莞舉行。記者發現,丹麥隊的所有隊員都來了,卻不見最有名的男雙選手鮑伊和摩根森。

一打聽,原來在那次蘇杯前,丹麥國家隊得到了皇冠丹麥曲奇的贊助。

然而包括丹麥最強的女雙在內,一共有5名雙打主力的個人贊助商是丹麥藍罐曲奇。

這五個人的球衣上到底印哪家曲奇的商標,成了矛盾的焦點。

協商不成,耿直的丹麥國家隊索性放棄了這五名主力選手。

不得不說,商場的競爭是激烈而殘酷的。

上海地鐵上

買皇冠贏丹麥遊的廣告

在疫情中看了有些淡淡的憂桑

最後再說一個「瓜」:費列羅關聯公司去年以超過2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擁有藍罐曲奇的凱爾森集團。

也就是說,橫掃大半個中國的兩大新年「洋氣」禮品成了一家人。

- END -

更多過年故事,點擊下方圖片

···

寫稿子:韓小妮/ 畫圖畫:二 黑/

拍照片:韓小妮 顧 箏 拿摩溫/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陳冬妮/

做圖片:二黑/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相關焦點

  • 2016年春節給長輩送禮 三點送禮原則需謹記
    2016年時間過得飛快,霜降已過,冬天也就不遠了,轉眼春節將至,在這個2016春節大團圓的節日裡,你是否準備好送給長輩們的禮物了呢?
  • 天吶,春節給爸媽送禮也太難了吧
    中國人過年,離不開送禮2021 年的春節,在疫情和就地過年的背景下顯得格外特殊,不少漂泊在外的年輕人都成了「原年人」。身在異鄉,挑選一份足夠承載思念與祝福的禮物比往年來得更為重要。根據《2021 春節年貨消費趨勢報告》,在牛年春節來臨之際,下單人和收貨人在不同城市的異地訂單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 2 倍。
  • 新年送禮有秘訣,春節送禮全攻略!
    羊年大吉彈指一揮,2014已經成了過往;三羊開泰,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 春節送父母親戚什麼禮物好 春節送禮送什麼給領導上司
    春節送父母親戚什麼禮物好 春節送禮送什麼給領導上司  2020年春節馬上就要來了,也意味著我們送祝福送禮物的時候到了,可是送禮是一件非常費腦的事情,那麼春節送父母親戚什麼禮物好,春節送禮送什麼給領導上司呢?
  • 過春節|我的節日送禮指南~
    🎈其實我特別期待今年的春節,因為我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在北京跟家人過大年三十兒了!記得小時候,過年總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時候。恨不得提前半個月,家裡的長輩就開始辦年貨,三十兒晚上一起去姥姥家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大年初一再拉著我哥我妹逛廟會、看舞龍舞獅吃冰糖葫蘆...雖然冷,卻倍感幸福。
  • 春節送禮禁忌多,別因好心辦壞事~(不看後悔)
    又是一年春節到,走街串巷拜親友,相信春節來臨,讓很多人頗為頭疼的就是「送禮」的問題了。春節送禮可謂既花錢,又費神,一個送不好,還有可能吃力不討好,遭到別人的白眼和厭惡。那麼,春節送禮,都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
  • 限量新品拉開庚子鼠年序幕,春節送禮就買它!|妮維雅|萬寶龍|神仙|...
    (原標題:限量新品拉開庚子鼠年序幕,春節送禮就買它!)現下的年輕人拜年除了送紅包這一常規操作外,送一些既實用又有排面的伴手禮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那些春節送禮自用兩相宜的鼠年限量新品。SK-Ⅱ 神仙水X米老鼠
  • 如何度過春節送禮關?滿分攻略請收好 | 種草
    當然是準備很多禮物,走親訪友,互送禮品這是新年增進感情方式NO1其實,花錢倒是其次最讓人頭疼的是準備什麼?要知道每一份禮物都承載了滿滿心意禮品年年送,從茶葉到紅酒,從特產到點心能想到的都送過了可就是沒有一份禮物能讓所有人滿意朋友嫌茶葉老套,爸媽嫌紅酒太貴親戚嫌特產難吃,女朋友嫌點心沒營養………如何讓送出去的禮,討得所有人歡心成了困擾很多人的難題,其中也包括自己我甚至還挖掘到了可以秀對方名字的手帕
  • 回顧春節送禮變遷!看看今年流行送什麼
    這個春節送禮送什麼好呢?「禮尚往來」自古人盡皆知,但不同年代,人們送禮的標準不同。今天就讓我們從時代的變遷,來看「春節送禮的那些事兒」。>60年代:紅寶書走遍天下70年代:三件寶物才算鐵80年代:拎包點心走親戚90年代:菸酒從來不分家21世紀春節送禮
  • WOW新家特輯 春節送禮指南(家具類)
    春節已經過去了一半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經一一問候過了吧~除了把家裡給布置的紅紅火火,春節期間總免不了出門走親訪友。
  • 春節送禮送什麼,有鉑燕鮮泡燕窩就夠了
    原標題:春節送禮送什麼,有鉑燕鮮泡燕窩就夠了在今年的禮品採購中,傳統的高檔菸酒並不被看好,但是以鮮泡燕窩為代表的健康滋補品備受消費者關注,尤其是鉑燕鮮泡燕窩禮盒裝更是成為今年春節市場上的走俏產品。記者隨機採訪到一位提著鮮泡燕窩禮盒的消費者趙女士,她說到:「春節送禮的習俗由來已久,所以這個禮品的選購就很容易單調,以前都是送刻板的菸酒,不僅對身體有害而且毫無新意,這鮮泡燕窩就不同了。不但有新意,更重要的是燕窩的營養成分豐富,滋補效果明顯。像我這次選擇的是鉑燕鮮泡燕窩,大品牌有保障,外觀包裝也好看,比鮮燉燕窩營養價值更高,親戚朋友收到肯定高興。」
  • 春節倒計時,年度最佳送禮指南奉上.
    嗯對的,隨著羊年春節的步步逼近,仍處在一年中最忙碌時刻難以抽身的你,還要盤算著回家過年的送禮問題:七大姑八大姨安德他們的長輩孩子,頭疼欲裂。英敏特在這項報告中還提供了一組重要數據:中國青少年的禮物數據。 在中國,青少年除了紅包,最想收到的禮物是智慧型手機(47%)。
  • 摩託車行業的30年風雲史
    [提要] 有感動 有思考 有摩託真好——30年,摩託車行業的風雲史。
  • 春節送禮要送啥?別頭疼,來看指南!
    一份來自市場調查公司英敏特的報告顯示:59%的美國人希望在節日收到賀卡,44%的英國人會送出遊戲和玩具,而中國人最喜歡的是紅包、
  • 春節送禮新選擇——稻花1號五常大米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就有「禮尚往來」的風俗,尤其是在傳統節日,親朋好友之間的送禮成了一種無言的交流,是聯絡感情和建立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送禮是生活的儀式感,更是情感的表達寄託。
  • 春節最全送禮指南!再刁鑽的親友都能輕鬆搞定
    而香薰正是這樣的存在,它能給人帶來幸福感讓人鬆弛下來,因為它治癒力滿滿。 春節時分,多重套盒任君選擇,四隻裝、十二隻裝,風格不一,價格在600~1500之間不等,讓人全年都被滿滿的治癒感包圍,何樂而不為呢?
  • 春節過年送禮不能送什麼,有什麼忌諱?
    春節過年送禮不能送什麼,有什麼忌諱?送禮要注意什麼?辭舊迎新,過新年。
  • 小夫妻一年存款3萬,春節送禮送掉一半!很好地詮釋了生孩子的重要性……
    一年下來,小霖存了3萬元,打算開年了裝修房子,結果,到了春節節骨眼,沒有年終獎,只能把存的錢拿出來花。1月25日,小霖和妻子取了15000元,買了兩疊紅包,回家過年。「特別是,爸爸媽媽的表姐妹多,我在春節送禮計劃中,沒有送他們的打算,與其碰見了尷尬。」
  • 小夫妻一年存款3萬,春節送禮送掉一半!很好地詮釋了早生孩子的重要性…
    一年下來,小霖存了3萬元,打算開年了裝修房子,結果,到了春節節骨眼,沒有年終獎,只能把存的錢拿出來花。1月25日,小霖和妻子取了15000元,買了兩疊紅包,回家過年。「特別是,爸爸媽媽的表姐妹多,我在春節送禮計劃中,沒有送他們的打算,與其碰見了尷尬。」
  • 救命,給爸媽送禮也太難了吧
    除夕將至,年味漸濃,人們備好年貨,或是踏上春運歸程,或是留守原地過年。不論身處天南海北,總有同一個難題縈繞在年輕人心頭:今年春節,該送爸媽什麼禮物?之所以難,是因為這個問題找不到標準答案。當你懷著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去對爸媽旁敲側擊,想知道他們最近需要什麼時,總會被一句話堵回來:「別亂花錢,我們什麼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