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3萬多買網購包包,卻被鑑定是假貨,這不是第一次被騙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在不斷提高,不再為溫飽而發愁,隨之而來的就是開始享受其他的東西。現在購物的方式也多樣了起來,人們可以選擇在實體店買,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網上購物,都很方便。可是網購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買到假貨。近日,有一位姑娘就是在某購物平臺上買了一個二手的包包,花了3萬多元,但是找人鑑定了一下,結果發現竟然是假貨,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小韋說她買的這款包包很難買,專櫃大概要36000多元錢,正好在看到了那個平臺有這款包包,就詢問了賣家一些情況,價格可以面談。小韋還特意過去了一趟,她覺得自己去看一下比較放心。看了之後覺得沒什麼問題,就通過平臺付款了,三萬多元。
可是朋友看到小韋的包包之後,覺得這個包好像是假的,聽了朋友的說法,不懂包的小韋就把包拿去鑑定。鑑定結果是這個包可能是假的。
聽到自己花三萬元買的包成了假貨,小韋立即聯繫了賣家,希望對方能提供買包時的憑證,但是對方一直躲躲閃閃。隔一天發來的消息讓小韋感到委屈,對方反說不能保證是她「調包」了。
對比小韋買的包和真包,晃一看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一看兩個包包的身份卡還是存在差別的,專櫃裡的包字體顏色是泛銀光,而小韋的包字體卻是有點泛白的顏色。
許多人都說小韋買的這款包是假的,跟賣家在平臺上溝通未解的她,想到親自打賣家的電話,但是根本就打不通,對方已經關機了。聯繫平臺方面也表示,小韋已經和賣家進行了當面交易,說包是假的還要需要小韋提供相關證據,才能處理。
據小韋說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被騙了,早在2017年年底就被騙了20多萬,在2018年9月份的時候又被騙了30多萬,現在又被騙了三萬多。真不知道要說小韋怎麼好,都被騙這麼多次了,怎麼還不提高一些警惕呢。希望小韋以後能多些心眼,不要再被騙了。
大家對小韋的經歷有什麼要說的嗎?或者你們有沒有一些辨別真假的小方法,說出來給大家借鑑一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進行評論互動,一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