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唱分享快樂,用歌聲傳承藝術!
點上方歌唱藝苑↑↑↑輕鬆關注
您的關注、分享就是最大支持!
感恩有您的關注和分享!祝福您與喜悅平和同在!
喉音是喉部過分用力、缺少丹田氣的支持(氣息上下不通)。這樣的聲音不悅耳、傳不遠、沒有音色變化,低音低不下,中音區不自然,高音上不去。第一步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用中弱的力度練聲,好象嗓子移到丹田部位去了,放下來、放鬆地唱,清楚地感到氣息象疾風一樣地勁吹,直接、無阻礙地吹動聲帶發音,沒有沉重的喉音插進來。第二步,發每一個音都要讓丹田處的腹部肌肉跳動一下,著力點從喉部移到腹部,丹田的氣貼近聲帶。喉肌的收縮帶動聲帶閉合,產生振動,發出基音。喉音並沒有真正調節聲帶發音,聲帶閉合與振動都不符合要求。第三步先後用中弱、中等、中強的力度唱,聲音不會停留在喉部,而有飛越、飛揚的飄動感。
克服任何一個不正確的發音錯誤,都不能就事論事,而應從整體上去找原因。喉腔應有它的聲音比例,但將全部聲音全寄托在喉腔就不合適了。喉部的聲音要向上、向下擴散,取得混合共鳴。說話的音調不高,音域只有幾個自然聲區的音,一般不會陷入喉音重的悲劇。用說話的氣息、狀態去歌唱,因得不到較深較強氣息的支持,引起喉部負擔重重,聲帶周圍的肌肉、軟骨無法發揮作用,喉音唱了主角擠走了正確的聲音。
歌唱的用勁與放鬆初看是矛盾的,實際上不矛盾。歌唱確實是要用勁,用很大的勁,但不是隨便用,精確地說用的是柔勁。對於喉頭用勁同時丹田也要用勁,此時的喉頭是開啟的,與上下聲道是暢通的,所以用勁不會停留在喉部。克服喉音不是單純地減弱力度,關鍵是往哪個方向、哪個部位用勁。喉音的根源還是上下不通、氣息不深不強、喉頭未打開。
喉音有兩種程度:略帶喉音、嚴重喉音。前者不難克服,讓他注意這個缺陷,調整發音的力度與方向。後者要從整體上重新布置,採用略收小腹的方法,腹部、胸部保持飽滿的氣息,這樣喉部得以解脫出來。給聲帶的氣息並不是一條細流,而應理解為一個球體,再轉化為一個球體的氣息,再轉化為一個球體的聲音。一個有喉音的歌手與一個沒有喉音的歌手在一起,前者的歌聲讓人聽了感到壓抑、煩悶,象一杯白開水;後這的歌聲是一種美的享受,象一杯醇美的咖啡。
聲音有點緊,就是擺脫不了喉音,標誌著演唱水平還處於原始觀望階段,進不了真正的文明時期。陷入喉音迷霧之中者自己也知道,嗓音容易疲勞,多唱一會兒覺得到了極限,去醫院喉科一查是慢性咽喉炎、聲帶輕度肥厚、充血。有喉音者必然也有喊叫、鼻音、吐字不清的不良習慣。糾正喉音,先糾正其吸與呼,氣道、聲道,聲帶調控,充分調動全身發聲器官的積極性。在發聲時多轉動頭、擺動手臂;邊走路邊發聲,將注意力從喉部用力中分散開來。
怕發高音,是喉音者的一個心病。發好高音的關鍵:聲道必須非常暢通,一直保持到全曲唱完;從聲道發出的聲音頻率必須正確,與各個共鳴腔的空氣振動頻率一致,才能產生共鳴。共鳴是上下迴旋、對流的,笨重的喉音極大地幹擾了共鳴的頻率與傳遞,再則是喉部肌群緊張、慌亂阻擋了聲道。哪怕是細微的影響,聲道也是受不了的。專業歌手比業餘歌手好一點,這個「一點」分量不小,相當於棋高一著,高在乾淨地掃除了喉音、鼻音、舌根音,喊叫等錯誤習慣,不怕發高音。業餘界的尖子、「王牌歌手」,有不少人也是聲樂名師的學生,其演唱水準與專業歌手很難區分。
免責聲明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只提供學習交流;
如有廣告產品請慎重購買!
····歌唱藝苑·第161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