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黃欣
東方網5月20日消息:本周一至周三,新聞晨報接連刊發赤坂亭月星環球港門店因勸阻吸菸問題導致的衝突事件,並引發了全社會對控煙問題的關注與討論。
記者昨天獲悉,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事餐廳按法定執法程序進行查處,月星環球港內違規設置的室內吸菸點已全部取消,移至室外。
市衛計委政務微博「健康上海12320」轉發新聞晨報官微文章《紫衣女子拒絕所有經濟補償今後繼續勸阻吸菸》,誇紫衣女「是『模子』,上海需要這樣的力量。」
一場風波歸於平靜。但由這顆小石子激發的控煙問題卻呈蝴蝶效應,仍在擴散。
6名孕婦接受赤坂亭道歉
昨天,得知赤坂亭對原品牌總經理王禮榮、原月星環球港店長給予開除處理後,6位孕婦表示認同,並接受了赤坂亭董事長道歉。
涉事企業赤坂亭為此制定出新版《控煙制度》,即日執行,對控煙提出更高的要求。
赤坂亭新版《控煙制度》規定:各品牌門店員工嚴禁在公共場所及工作場所吸菸;吸菸須在露天處或物業指定的場所;廚房工作人員必須戒菸等。若在禁菸場所內有違反者,罰款200元,屢教不改者、情節嚴重的可做開除處理。
另外,在顧客用餐場所,禁止吸菸區域要設置醒目的禁菸標識,餐廳內所有的工作場所禁止吸菸;在工作場所明顯位置設立控煙公告牌;餐廳內所有的工作場所和就餐場地禁止擺放菸灰缸;把吸菸的顧客引導到指定地點,對不自覺的顧客進行勸阻,對多次勸阻無效的可致電監管部門電話舉報。對用餐顧客見義勇為並電話舉報成功者,給予用餐九折優惠獎勵。
普陀區專項檢查商場控煙
事發後,普陀區健促辦快速反應,一場餐飲單位、商場賣場控煙專項檢查在普陀全區範圍內悄然鋪開。
普陀區健促辦負責人介紹,檢查中發現,赤坂亭餐廳內張貼有禁菸標識,普陀區健促辦要求餐廳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對客人吸菸的勸阻工作,強化經營主體的控煙責任意識。
目前,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涉事餐廳按法定執法程序進行查處。另外,監管部門還發現,環球港設置室內吸菸點屬違規。普陀區健促辦請商場配合進一步營造控煙氛圍。
控煙是監管部門今年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參與檢查的普陀區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透露:「擴大控煙範圍是今年本市人大立法中強調的事,我們部門也專門布置了若干禁菸、控煙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進行控煙條例修法工作
前天10時20分,衛計委政務微博「健康上海12320」轉發新聞晨報官微文章《紫衣女子拒絕所有經濟補償今後繼續勸阻吸菸》,並點評:「是『模子』!上海需要這樣的力量!」衛計委官微此舉有何深意?
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唐瓊表示:「我向周女士和正義的市民致敬。今年,上海正在進行《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的修法工作,過程艱難,阻力巨大。無煙立法需要周女士這樣能『勸』的人,需要廣泛的社會宣傳喚醒公民的參與意識,自覺接受無煙理念。」唐瓊介紹,市衛計委正在推廣的徵集「一千個無煙上海的理由」活動,也是本著推動室內全面禁菸的初衷,幫助人們認識二手菸的危害,召喚立法保護市民健康。
唐瓊表示:「赤坂亭事件似乎成為考量市民文明健康素養的一道測試題,讓我們知道輿情民意的力量。自媒體時代,任何違法吸菸的行為都可能被曝光和譴責。」
赤坂亭事件呈蝴蝶效應激發控煙問題大討論
商場內吸菸點去還是留?
菸民
多數菸民主張保留室內吸菸點。一位正在室內吸菸點抽菸的男子稱自己是某商鋪的職員,愛好吸菸,支持保留吸菸點,理由是「室內吸菸點距離工作地點近,吸菸方便。如果搬到室外,距離太遠,工作時間就不能隨時出來抽菸了。」
非菸民
大多非菸民則力挺將吸菸點移到室外。兩名坐在餐廳外排隊的女顧客贊成將吸菸點外移。她們認為:「我們不吸菸,更不要吸入他人的二手菸。」正在赤坂亭餐廳內用餐的4名顧客一致認為,餐廳內應禁菸,吸菸最好能到室外。如果鄰桌有人吸菸,會向服務員反映,或撥打投訴電話。
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唐瓊剖析赤坂亭事件暴露出的兩個問題:
1涉事企業內部管理鬆懈
唐瓊認為,涉事企業亟需加強的是內部控煙制度的細化和落實。比如「發現有人吸菸,誰來勸?怎麼勸?顧客舉報吸菸,打什麼電話?舉報有獎嗎?」
2現行《條例》對禁菸的界定不明
唐瓊表示:「剛開始看到赤坂亭事件的新聞報導,我心裡還是蠻忐忑的,我擔心餐廳規模不到,法律對小餐廳禁菸沒有要求,如果是中型以上餐飲,它可以設吸菸區,如果赤坂亭狡辯說這是我們的吸菸區,我們的吸菸區與無煙區沒有隔斷,那樣監管部門將無從處罰。還好赤坂亭承認從2012年開始全餐廳禁菸。」
唐瓊認為,如果法律規定室內全面禁菸,就不會有這樣的忐忑和爭議。「法律允許設置室內吸菸點,但往往管理不善,變成放毒點。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接到過商務樓白領的投訴,一名孕婦反映單位對面的公司整天開著門,煙霧全部竄出來,她不堪二手菸的毒害,但又毫無辦法。」如果立法始終不進步,赤坂亭這一幕會在辦公樓宇等各類工作場所繼續上演。
「推動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菸,我們從未動搖。」唐瓊明確表示。她還指出:「完善控煙法律需要正確估量公眾對室內吸菸的接受度,也需要明白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是社會普遍認同的立法價值取向。我們需要法律更完善、更強硬,更有力的保護公眾健康。希望修法能讓上海婦女兒童擁有室內100%的無菸環境。」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中國控煙法律專家組成員楊寅:
上海現行控煙條例存兩大立法不足
所謂禁菸,不是不讓抽菸,而是指特定場所不能吸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八條規定,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運輸工具及適當的室外場所,禁止吸菸。
《條例》最顯著的不足表現有二,首先是《條例》沒有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完全禁菸。餐飲業按照座次標準分為小型、中型、大型,經營場所使用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或者餐位在75座以上的餐飲場所的室內區域可以劃定吸菸區或者設置吸菸室。《條例》對沒有達到一定座次的小餐飲沒有禁菸要求,這顯然與《公約》要求不一致。
依據國際控煙經驗,如果做不到物理空間的隔絕,煙霧便可以傳導,所以劃定吸菸區的做法是無效的。《條例》對於吸菸區的設置、隔離方式,都沒有具體規定。北京現在已經做到了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完全禁菸,如果赤坂亭事件發生在北京,它的違法性是顯然的。
其次,《條例》沒有做到在所有室內工作場所禁菸,政府大樓的單間辦公室還是可以吸菸的。目前,北京和哈爾濱已經做到了所有室內工作場所完全禁菸。
楊寅認為,因為《條例》存在瑕疵,所以要修法。就城市管理經驗、公共健康保障水平而言,北京是與上海完全可以等量齊觀的城市,北京能做到的,上海沒理由做不到。北京的禁菸立法完全符合《公約》的要求,而上海《條例》與《公約》存在某些牴觸和不一致,這是立法機關必須修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