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這樣才安心放心,但是有一些家庭會遇上不幸,孩子是先天性殘疾兒,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感到痛心,其中的艱辛坎坷更是巨大無比,但是其中很多父母都能夠坦然接受,教會孩子自信勇敢,一共努力生活,享受生活。美國"連體姐妹花",出生時被預言活不過三天,如今已上大學。
"連體姐妹花"的媽媽,在剛剛懷上孩子的時候便去了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是雙胞胎,一家人都非常高興。但是兩個星期後再次孕檢的時候,醫生說:"兩個嬰兒是連體嬰兒,活不過三天,建議打掉。"
這一消息讓這一家人都非常難以接受,但是媽媽卻堅持要生下她們。這對"連體姐妹花"出世了,兩個人共用一個身體,同一個心臟、肺、胃等等,雖然這給她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是兩姐妹相處得非常和諧,很有默契,在跌跌撞撞中學會了走路,邁出人生的第一步;一起吃飯、學習,在學校表演,體態獨特而優美,姐妹彼此陪伴,相互感恩。即使困難重重,但是這對姐妹花非常樂觀積極,勇敢堅強,打破了曾經只能活三天的預言。如今兩姐妹已經19歲,考上了大學,攻讀農學專業,相信這兩姐妹克服重重磨難後,定會迎來那一份的幸福。
殘疾兒家庭,生活難上加難
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是每個媽媽的心願,但是總有一些不幸的發生,孩子遇上先天性殘疾,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難以承受的噩耗。孩子患有先天性殘疾,首先要父母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後期孩子的醫藥支出、生活支出,更是讓一個家庭不堪重負,面對社會上他們異樣的眼光和議論,孩子會變得更加脆弱和敏感,殘疾兒家庭,生活難上難。但是堅強的父母,他們坦然面對,以自信勇敢的生活心態影響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下,不一樣的孩子也能有著正常的人生,他們勇敢強大,積極生活。
殘疾兒家庭會面臨哪些困難?
1、 物質生活難
殘疾兒家庭需要父母的格外照顧,減少了在外賺錢的機會,本來基本生活支出、醫藥支出等等就已經難以支撐,所以殘疾兒家庭在物質生活上非常難。
2、 精神方面難
父母對於孩子的狀況,感到痛心擔憂,家庭成員都會對此感到巨大的精神壓力;孩子面對自身的情況,情緒會變得更加敏感、脆弱,難以接受自己。同時面對社會上的異樣眼光和議論,心理倍感壓力和掙扎。
3、 孩子身體情況難
患有先天性殘疾的孩子,身體異常,生活當中不能自理,嚴重的話甚至危害到生命,孩子的身體情況難,讓孩子遭受身心雙重打擊。
殘疾兒家庭當中,父母應該如何做?
1、 調整心態,直面現實
首先,父母要調整好心態,坦然面對現實,做到心態平和,不求生活有多精彩,只求能夠平平穩穩過日子,以坦然的態度影響孩子,讓孩子能夠更好接受自己。
2、 多鼓勵和陪伴孩子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陪伴孩子。當孩子通過不斷努力學習,逐漸提高自理能力,這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進步,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更加自信勇敢,更有動力去生活。
3、 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把內心世界與父母一起分享,分享生活當中的酸甜苦辣,彼此之間形成依賴和信任,共同進退。
結語:殘疾兒家庭,生活難上難,在物質生活上、精神層面、孩子的身體情況等等,都非常難,讓一個家庭難以承受。但是總是一些父母他們強大堅忍,也教會孩子以積極勇敢的態度去生活,去把握自己的人生。家有殘疾兒,父母首先要調整心態,直面現實,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彼此之間相互陪伴、依賴,共同進退,過正常快樂的人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