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降噪誰家強?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橫評

2020-12-26 中關村在線

       提到主動降噪耳機,相信有不少朋友們的記憶還停留在BOSE獨撐天下的那個時代。隨著近兩年主動降噪功能在消費市場的需求高漲,不少耳機廠商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但由於時間較短但急於求成,在2018年,降噪耳機市場曾一度產生了耳機越來越多,性能體驗卻良莠不齊的局面。直至2019年末,隨著主動降噪技術被逐一攻克,我們也終於在市面上見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的新品降噪耳機。


       本次,我們從市面上分析併購入了四款應用最新技術、也是當前最為主流的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進行橫向評測,它們分別是BOSE 700(2999元)、索尼WH-1000XM3(2299元)、惠威AW-83(1298元)、B&O H9i(2298元)。我們將從耳機的佩戴舒適度、便攜性、降噪性能、穩定性與延遲,麥克風降噪效果、續航能力以及音質表現,共7個維度進行橫向對比。最後,我們將根據每款耳機的功能表現和產品特點,為以上四款產品進行得分同級。那麼事不宜遲,接下來就讓我們先從耳機的佩戴舒適度開始說起吧。

佩戴舒適度(排名:BOSE 700>惠威AW-83>索尼WH-1000XM3>B&O H9i

       BOSE 700:相比於之前的QC35系列,BOSE全新推出的這款700耳機在外觀的設計上進行了大幅度的簡化,比如將頭梁部分所佔用的空間大幅縮小、頭梁側方對頭皮的壓迫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舒適度方面,BOSE 700面罩貼合度高、耳機內部留有足夠大的空間能夠避免耳朵邊緣的磨損、頭梁縮小後能夠有效減少頭髮長時間被壓迫的面積,但相對來說長時間佩戴,這款耳機還是會導致接觸部位有壓迫痛感。


       索尼WH-1000XM3:索尼的這款新品耳機在外觀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升級,但這也無傷大雅。WH-1000XM3的人體工學設計已經十分成熟,耳機面罩貼合感好、能夠完全包裹外耳、內部預留足夠的空間能夠避免耳朵邊緣的磨損、頭梁結構設計得非常給力,頂部能夠很好地避免壓痛。但對於頭頂不那麼圓的朋友來說,這款耳機頭梁的兩邊較為收緊,可能導致兩側的頭皮壓痛。


       惠威AW-83:這款耳機是繼前代旗艦AW-85後的又一力作,不過雖然名稱相似,AW-83這款耳機的外觀人體工程學明顯是非常用心的重做了。相比於另外兩款耳機來說,惠威AW-83的面罩貼合度高、貼合感好、耳罩內部保留有很大的空間(帶耳釘的朋友也無需擔心磨損問題),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耳機的頭梁設計並非傳統的半圓形,而是類似半橢圓型的設計,這種結構讓頭並沒有那麼圓的用戶避開可能出現的側面頭皮磨損,舒適度最佳。


       B&O H9i:B&O這款耳機的造型上可以說是與另外三款耳機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這款耳機的面罩貼合度高、貼合感較好,但其內部預留的空間較小、耳朵較大的朋友可能會導致耳朵在面罩內產生磨損。在頭梁設計上,這款耳機的頭梁與頭皮部分面積大、壓迫感較強,相比前三款耳機來說最不適合長時間的佩戴。


便攜性(排名:BOSE 700>惠威AW-83>索尼WH-1000XM3>B&O H9i

       BOSE 700耳機的總重為250g,耳機的摺疊方式僅支持面罩內翻,用戶在外出不使用時可以將其直接挎在脖子上,方便且不會對行動造成太大影響。


    索尼WH-1000XM3耳機總重為255g,耳機的摺疊方式為面罩內翻+可向內摺疊的設計,用戶在外出不使用的情況下雖然可以直接挎在脖子上,但其相比於BOSE 700來說頭梁部分容易造成異物感。


    惠威AW-83耳機總重為290g,耳機與索尼1000XM3採用相同的面罩內翻+可向內摺疊的設計。不同的是,這款耳機的頭梁對脖子的異物感較弱,更適合不使用情況下直接跨在脖子上。不過由於耳罩的面積較大,因此對脖子較短的朋友可能不太友好。


    B&O H9i耳機總重為290g,耳機與索尼、惠威採用類似的內翻+可向內摺疊的設計,其頭梁頂部面積最大,因此直接挎在脖子上時的異物感也最為明顯。此外,這款耳機的頭梁與耳罩中間的可旋轉部分靈活度有些過高,有強迫症喜歡讓耳機與頭梁保持垂直角度的朋友可能會引起不適。


降噪性能(均選用最高降噪檔位,排名BOSE 700>索尼WH-1000XM3=惠威AW-83>B&O H9i

       BOSE 700的主動降噪能力可以說是傳承到了QC35系列的精髓所在,其不僅在中低頻噪聲消除上擁有者極強的實力,在高頻消噪的硬實力上,它亦是這四款產品中對於高頻聲消除效果最強的一款。另外,這款耳機相比於QC35系列來說,其在耳壓感方面也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優化,不再會造成的窒息感,因此對於噪聲較小但需要專注的辦公環境來說,用戶終於不用擔心耳壓感導致的痛苦了。


    索尼WH-1000XM3的主動降噪能力相比於前代XM2來說,其對能夠消除的聲音頻率範圍更廣,尤其是人聲和高頻率的聲波消除能力有著明顯加強。其中,其對高頻次的噪聲衰減能力稍遜色於BOSE700,但其人聲消除能力佔有絕對的優勢。在日常辦公的環境下來說,這款耳機能夠更多的屏蔽周邊他人的話音。


    惠威AW-83的主動降噪能力相比於前輩AW-85來說,其在主動降噪能力上實現了「革命級」的性能跨越:其在主動降噪性能上已經完全能與第一線主動降噪性能相媲美。在中低頻次的噪聲消除上,AW-83的性能與BOSE 700在同一水平線上;在高頻次的噪聲消除上,AW-83與1000XM3處於同一水平;在人聲的消除上,AW-83則基本與BOSE 700持平、略遜色於1000XM3。這款耳機雖降噪性能強力,其雖然不能達到WH-1000XM3的人聲降噪幅度,但對於低頻噪聲較多的通勤、辦公環境下,這款耳機均衡的降噪表現讓人感到舒適。


    B&O H9i的主動降噪性能偏劣勢,其對於全頻次噪聲和人聲的消除明顯都沒有前三款性能強。不過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來說,建議大家不要將其理解為弱就是差,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大家所處的環境噪聲並不是太過複雜,這類用戶其實選擇H9i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穩定性與延遲(四款產品同級別,索尼WH-1000XM3需手動切換至低延時協議)

    BOSE 700採用藍牙5.0版本,在連接測試中,這款耳機通過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能夠實現12&10米(無實體障礙)的穩定音樂播放距離,超過此距離時耳機會出現聲音斷續問題。另外,這款耳機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的聽感延遲極低,可以實現無感音畫同步,即使進行FPS遊戲,仍能保證很好的用戶體驗。


    索尼WH-1000XM3採用藍牙4.2版本,在連接測試中,這款耳機通過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能夠實現10&10米(無實體障礙)的穩定音樂播放距離,超過此距離時耳機會出現聲音斷續問題。另外,這款耳機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的聽感延遲較低,幾乎可以實現無感音畫同步,但對於FPS遊戲來說,配合高音質LDAC模式時還是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遊戲體驗(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選擇更低延遲的連接協議以解決此問題)。


    惠威AW-83採用藍牙5.0版本,在連接測試中,這款耳機通過與iPhone&一加7T Pro手機連接能夠實現16&15米(無實體障礙)的穩定音樂播放距離,超過此距離時耳機會出現聲音斷續問題。另外,這款耳機與iPhone&一加7T Pro手機連接的聽感延遲極低,可以實現無感音畫同步,即使進行FPS遊戲,仍能保證很好的用戶體驗。


    B&O H9i3採用藍牙4.2版本,在連接測試中,這款耳機通過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能夠實現10&10米(無實體障礙)的穩定音樂播放距離,超過此距離時耳機會出現聲音斷續問題。另外,這款耳機與iPhone &一加7T Pro手機連接的聽感延遲較低,幾乎可以實現無感音畫同步,即使進行FPS遊戲,仍能保證很好的用戶體驗。


麥克風降噪效果(排名:惠威AW-83>BOSE 700>索尼WH-1000XM3>B&O H9i

    關於麥克風通話降噪,本次我們選取了地鐵車廂、戶外(大風天氣)和美食街(人聲嘈雜)三大場景進行麥克風降噪的效果體驗。從以上三個場景實測下來,BOSE 700與惠威AW-83是四款產品中表現最突出的兩款耳機,它們都可以針對性的使人聲更加清晰,且過濾掉環境的雜音。相對來說,BOSE 700在抗風噪的性能上略高於AW-83,在人聲嘈雜的環境下,AW-83的過濾性能則強於BOSE700。

    索尼WH-1000XM3與B&O H9i的麥克風降噪性能表現與上面兩款相比雖算不上差距很大,但這兩款耳機的各方面還是都對噪聲的控制乏力一些。在這兩款耳機的對比上,索尼1000XM3相較B&O H9i 的抗風噪能力更強一些,可與AW-83保持同等水平。


續航能力(排名:BOSE 700>惠威AW-83>B&O H9i>索尼WH-1000XM3

    在續航能力上,我們將採用每款耳機調至最高的音質協議進行播放、降噪調至最高檔、耳測四款耳機處於同一輸出聲壓下測得。其中:索尼WH-1000XM3使用LDAC、惠威AW-83使用apt-X、BOSE 700與B&O H9i使用AAC。相對來說,前兩者因為具備接近無損級別音質的傳輸協議,因此模塊耗電量一般大一些。也許有的朋友會認為這不公平,但如果全部使用對音質有較大損失的SBC編碼,可多數用戶不會去使用它,這項數據便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在續航上,最常續航能力的耳機是BOSE 700,續航能力接近14.5小時;其次的耳機為惠威AW-83,續航能力接近14小時;緊隨其後的第三名為B&O H9i,續航能力接近13小時;最後一位索尼WH-1000XM3,續航能力接近12小時。(PS:為提升測試效率,我們將耳機的音量提升至了較高的音量,若在普通狀態下使用耳機,其續航能力一般高於此數值。)


音質表現(排名:索尼WH-1000XM3=惠威AW-83>B&O H9i>BOSE 700

    索尼1000XM3耳機在音質表現上非常不錯,這款耳機的三頻均衡度高、聲音素質好。在聽感上,這款耳機能夠將音樂中的聲像準確再現於聲場內,其對細節的控制力完全足以應對大家常聽的複雜型流行樂、搖滾樂等。(PS:音質表現所參考的藍牙協議為耳機所能支持的最高品質。)

    惠威AW-83的音質水平與索尼1000XM3幾乎同級,其三頻均衡度與聲音素質都能和1000XM3打個平手。具體相比較來說,索尼的聲音偏生冷,而AW-83的聲音比它要更暖一些,尤其是在音樂演奏時,其氛圍感會來的更好。

    B&O H9i耳機的聽感偏中下盤,也就是低頻和中頻上的表現更好一些、高頻聽感略暗。此外,這款耳機的解析力和結像感很好、層次分明,雖然在均衡度上與前兩款耳機略有差距,但其在音質表現上仍可視為一款出色的產品。

    BOSE 700耳機的聽感在四款耳機中墊底,這款耳機的中頻與低頻和高頻有些不協調,這主要表現在其播放音樂時的人聲位置偏後、且薄,容易被環繞的樂器聲遮蓋。對於喜歡聽旋律的朋友來說可能沒什麼影響,但對於喜歡聽人聲的朋友來說,如果想要入手這款產品,建議大家先到BOSE的體驗店試用一番再下定論。

總結:

       僅從性能的橫向對比來看,我們將上述七大維度的排名以第一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同名次取同一分值疊加來計算:BOSE 700共獲得24分、索尼1000XM3共獲得18分、惠威AW-83共獲得24分、B&O H9i共獲得12分。

    從得分情況來看,BOSE 700與惠威AW-83打出了相同的最高分。前者作為曾經消費類主動降噪耳機的領軍品牌,其能拿下如此高的分數確實是實至名歸。AW-83的性能給了我們過於深刻的印象,我們非常好奇,83的內部是怎麼樣的,可以實現這麼強的降噪性能和諸多智能佩戴的功能。為此我們拆開了送測的AW83,為大家帶來業界第一份惠威AW83的PCBA拆解圖。


    惠威AW-83雖然有幾項數據並不是最強的,但其在任何方面都能保證擁有很好的體驗,尤其是兼備了低延遲、好音質和長續航,加上它僅1299元的極低定價,我們認惠威為AW-83完全打破了主動降噪耳機界的定價規則,稱為當前既是性能強者、又是性價比登頂的好產品。

       對於索尼WH-1000XM3與B&O H9i這兩款耳機來說,可能有不少鐵粉用戶會為它們的得分而打抱不平。對此,我們認為:這兩款耳機分數較低並非絕對,因為對於不同需求的用戶來說,大家完全可以添加一些維度、或是將自己比較關注的維度予以翻倍的基礎分值,這樣疊加下來的總分會更加接近於個人的取向。

附:排名一覽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主動降噪誰家強?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橫評http://dcdv.zol.com.cn/740/7401478.html

dcdv.zol.com.cn true http://dcdv.zol.com.cn/740/7401478.html report 9619        提到主動降噪耳機,相信有不少朋友們的記憶還停留在BOSE獨撐天下的那個時代。隨著近兩年主動降噪功能在消費市場的需求高漲,不少耳機廠商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但由於時間較短但急於求成,在2018年,降噪耳機市場曾一度產生了耳機越來越多,性能...

相關焦點

  •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有哪些?哪個主動降噪耳機效果更好?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有哪些?哪個主動降噪耳機效果更好?降噪耳機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噪聲,確實對工作、學習有直接的影響。選擇一款合適的降噪耳機就非常重要了。【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降噪可以簡單分為主動和被動。主動降噪耳機是指通過麥克風釋放出頻譜相同、相位相反的音頻,將外界的噪音被化整為零。當佩戴後有噪聲時,主動抵消,保證安靜的環境。簡單說,主動降噪耳機通過相消幹涉,從而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
  • 等不到蘋果、買不起華為,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還有其他選擇
    此前曾有傳聞稱蘋果已經打造了自家的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預計這款產品可能會在2020年聖誕節前後發布,但考慮到AirPods Pro的市場定價,想必蘋果的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也會達到
  • 有什麼主動降噪耳機推薦?618降噪耳機選購指南
    有什麼主動降噪耳機推薦?618降噪耳機選購指南要說什麼藍牙耳機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那麼主動降噪哪些好呢!!以下就是本寶寶給大家介紹的比較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幾款主動降噪耳機,不知是否有幫助到想要選購藍牙耳機的你呢?
  • 夏季必備 三款高性能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最近幾天,有沒有發現天氣變熱、頭戴式耳機有些戴不住了?沒錯,夏天是入耳式耳機的主場。夏天,氣溫會讓我們變得浮躁,因此入手一款主動降噪無線入耳式耳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讓你在較熱的環境下不會被噪音幹擾而保持冷靜。
  • 讓全世界安靜 三款頭戴式降噪耳機推薦
    這三款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一看。拜雅 LAGOON ANC    拜雅 LAGOON ANC是一款多次獲得行業權威認可的ANC數字降噪耳機,榮膺2019年中國國際耳機展優秀HiFi音頻金獎、2019年CES官方評選的創新大獎。這款耳機的設計還是比較簡潔大方的,沒有多餘的設計元素,耳機有棕色和黑色兩種配色設計,官方取名叫探索者和旅行者。
  • 運動降噪藍牙耳機什麼品牌好用?推薦這幾款掛脖式主動降噪耳機
    相對部分運動達人以及商務人士可能接觸更多,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藍牙耳機的了解並不是很多,經常會糾結無線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為了幫助大家選購,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銷量、人氣最火的五款掛脖式運動藍牙耳機,續航、降噪、材質等特點一個不少。
  • 開學季,頭戴式降噪藍牙無線耳機如何選?2020四款熱門藍牙耳機
    #十一數碼好物推薦官#本文更新日期:2020.9.27四款主流頭戴式降噪耳機簡評用過降噪耳機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除了有「主動降噪」與「被動降噪」之分,降噪耳機也分「頭戴式」與「入耳式」兩種。雖說我們能輕易地從外觀上區分兩種降噪耳機,但在實際應用上,它們提供的佩戴體驗又迥然不同。入耳式耳機在日常出行的便捷不言而喻,但從聆聽體驗角度來看,頭戴式耳機則能給你最好的音樂享受。擁有更大的發聲單元,能提供更飽滿、更清晰的聲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頭戴式耳機營造的音樂氛圍感與空間定位等都要比一般的入耳式更好一些,聲場也震撼,有身臨其境的效果。
  • 3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推薦 助你隔絕噪音幹擾
    近年來主動式降噪技術興起,為耳機市場帶來全新氣象,這篇文章就為大家精心挑選出3款作大力推薦,從耳機內到外,以至功能和操作方式進行初步解說,希望能讓讀者免於有選擇的困難。
  • 主動降噪頭戴式藍牙耳機推薦,五款適合絕地求生電競遊戲藍牙耳機
    推薦一,擊音K5主動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感覺是覺得外觀很時尚,說不出來跟哪個品牌的耳機很像,咋一看有一種集合了很多元素。但是作為用戶而的主觀視角我覺得外觀OK,帶得出去而且顯得很秀氣K5耳機側面的不鏽鋼刻度拉伸帶來視覺上的效果,外殼部分採用了航空鋁材的面蓋,;雷瑟工藝的iGene LOGO顯得精緻不失格調;360°包耳式設計在外殼金屬部分與耳機主體黑色部分的對比下,讓耳機整體的看上去顯得清秀很多。
  • 降噪耳機哪個比較好?7款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排行
    降噪耳機要的就是降噪的效果,給大家推薦幾款高評價的降噪耳機1. Apple AirPods Pro 主動降噪無線藍牙耳機這個價位的耳機可以說最強,耳機有通透模式 降噪模式,耳塞分別有 大 中 小 選擇,選擇適合你的耳塞帶上去以後,瘋狂甩頭不會掉下來,就證明這個耳塞適合你,支持IPX4 級防水,充電盒支持無線充電是一款非常棒的產品。2. Nank 南卡A1 主動降噪無線藍牙耳機 入耳式
  • 主動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無線降噪排行榜前十強耳機品牌
    主動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無線降噪排行榜前十強耳機品牌降噪耳機的話,各種樣式的都有降噪功能的耳機,,但是,我想吐槽一下的就是頭戴式的,我個人是覺得頭戴式的只適合冬天佩戴,不適合熱天佩戴,覺頭上戴著怎麼就東西挺難受的,不舒服。所以,,還是無線藍牙耳機比較適合我。
  •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什麼品牌好?平價高性價比頭戴式藍牙耳機測評
    如此舒適的使用場景,加上降噪耳機還能有效擋住辦公或差旅場景中的噪音,兩者合一,相信是很多朋友購買降噪耳機的源動力。下面就分享幾款市面上尤其火爆的降噪藍牙耳機。第一款:擊音K5主動降噪擊音 K5無線降噪耳機是敲敲科技推出的擊音系列新品耳機,促銷期售價僅僅只有不到500元。主打主動降噪的產品,擊音 K5無線降噪耳機應該算是非常出眾的一款了。
  • 拆解報告:Sudio Klar頭戴式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此前我愛音頻網曾經拆解過Sudio Regent 頭戴式藍牙耳機,是一款幾年前的音頻產品,耳機採用貼耳式設計,支持通話降噪,外型設計簡約;左右耳罩可以向內摺疊、縮小體積便於收納,同時耳機的鬆緊通過滑軌結構調節,還支持更換外殼,整體的設計非常巧妙。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主動降噪耳機那個牌子好 降噪效果高的耳機推薦
    除了顯著的主動降噪能力外,其配置相對厲害,相對於普通無線藍牙耳機喇叭只有6-8mm,南卡A1獨特的結構搭載了13mm的超大喇叭,可以帶來更有衝擊力的音質表現。Nank南卡A1無線降噪藍牙耳機採用ANC主動降噪技術,通過FF前饋式降噪收集耳機外的噪聲來進行降噪,更全面捕捉噪音,主動降噪效果大幅提升。
  • 主動降噪或許很重要 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
    根據高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真無線耳機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選擇有線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人並不多。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有71%的受訪者對主動降噪功能感興趣,並且受訪者們也認為真無線耳機是否具有主動降噪功能也是他們的選購因素之一。
  • 什麼是主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損傷聽力嗎?
    主動降噪簡介當前的降噪技術主要分為主動降噪與被動降噪兩大類別,看似一字之差實則兩者有著天壤之別。實際上,這兩項降噪技術主要應用在耳機技術領域,通過降噪技術為大家帶來更優化的聲音效果。而應用了降噪技術的耳機,通常被業內稱之為「降噪耳機」。
  •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哪款好?2020降噪耳機品牌推薦
    2020年是真無線藍牙耳機年爆發的一年,這種輕便優質的耳機成為了廣大用戶所熱愛的耳機類型。一定有人要問,這麼多品牌可以選擇,那什麼藍牙耳機品牌好呢?除了音質要考慮,降噪功能也是重中之重。那麼市面上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哪款好?下面為大家羅列5款目前市面上受追捧的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
  •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618學生黨公認精品藍牙耳機推薦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618學生黨公認精品藍牙耳機推薦 2020年06月12日 10:25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當然,近幾年來,大眾對無線藍牙耳機的需求也在持續升級,此前大部分藍牙耳機往往存在音質差、延遲高的問題,但是目前的科技發展如此迅速,很多技術也逐漸完善,好的藍牙耳機也越來越多,那麼究竟哪一款值得購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擊音K5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 20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十大品牌排行榜--主動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
    202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十大品牌排行榜--主動降噪耳機哪個牌子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音樂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