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根選秀到明星競演再到垂直於圈層的真人秀,音樂類綜藝始終沒有停下升級與迭代的步伐。縱覽今年前三季度的綜藝市場,音樂類綜藝雖然仍是各大平臺的重頭戲,但觀眾對這一類節目的感覺卻逐漸「疲憊」,即便是曾經的爆款也難逃「高開低走」的窘境。
必須承認的是,綜N代節目並不好做,具體到音樂綜N代就更是如此,隨著觀眾審美的不斷提升,他們越發看重綜N代節目還能否帶來更多的新意。
在一眾音樂綜藝中,《跨界歌王》無疑是十分「特別」的存在。獨有的「跨界」理念、升級創新的賽制、多變的舞台風格,展現出這檔綜N代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讓觀眾看到了「跨界」的無限可能。歷時兩個多月,《跨界歌王》第五季圓滿收官,影視產業觀察復盤了這檔節目,試圖一窺它如何實現「常跨常新」。
鄭愷深情演繹經典勇奪「歌王」,
打破標籤詮釋榜樣力量
10月1日,國慶、中秋雙節同慶,《跨界歌王》第五季也迎來總決賽畢業典禮。四強選手全力以赴最後一搏,展開巔峰對決。最終,鄭愷以一首飽含深情的《我們》,奪得了本季《跨界歌王》的冠軍,為這一季節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作為演員被觀眾熟知的鄭愷,對唱歌也充滿著熱情,但他此次的奪冠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次登臺,他與牛駿峰合唱了歌曲《至少還有你》,因為兩人彼此不太熟悉,所以把一首對唱情歌演唱得頗為尷尬,樂評人丁太升不客氣地評價:「這跟喝多了在KTV演唱沒什麼區別」。
被樂評人一句話點中了「要害」,讓鄭愷重新思考音樂的意義。到了第三期,在演唱《相愛一場》時,他用磁性且飽含深情的嗓音,將歌曲中無奈煎熬的心境完美演繹。演唱結束後樂評人評價他:「像『王子復仇記』一樣,帶著技能殺回來了。」
在後面的比拼中,鄭愷演唱《傻瓜》時把節奏拿捏得遊刃有餘,演繹歌曲《吾愛》時讓所有人潸然淚下,與張韶涵合作《破繭》更顛覆十足地「跨」出「情歌舒適圈」。鄭愷在《跨界歌王》的舞臺上愈發注重歌曲中情感的融入,不斷解鎖全新的自我,一路逆風蛻變,實現從演員到歌手的「跨越」。
細數這一季節目的嘉賓,不論是演技派的影視演員,還是享譽國際的鋼琴王子,或者是口吐蓮花的電商主播,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已小有名氣,甚至功成名就。可以說一出場,他們就都是帶著標籤而來的。
就像電商主播薇婭,大家對她的印象幾乎都是「直播一姐」。而來到《跨界歌王》的舞臺,她給觀眾帶來了《只要平凡》、《愛我別走》、《歲月神偷》等歌曲,嘗試了不同的風格。在「金庸專場之俠義兩重天」這一期,她更是在跨界唱歌的基礎上挑戰舞臺劇表演,與姜潮揮劍對唱《刀劍如夢》,把殷素素的敢愛敢恨和面對生死時的坦蕩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一次次挑戰自我的過程中,她用最真摯的歌聲、情感打動觀眾,在「成長」與「跨越」中展現了不一樣的自己。
對明星嘉賓來說,當他們站上《跨界歌王》的舞臺,就代表他們敢於卸下曾經的光環、離開舒適區,想要為自己最初的音樂夢想再拼搏一次。對觀眾來說,透過這些進步與成長,他們看到了明星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也見證了明星慢慢釋放自己、用音樂來表達態度的成長過程。
節目總導演吳群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在復工、復產、復商的大環境下,太多人需要跨出自己的安全區,而這一季《跨界歌王》就存在這樣一個空間。舞臺之上,嘉賓們對音樂作品用心演繹,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契合著節目的「跨界」精神,而他們跨出「舒適」界限、挑戰自我的勇氣,對觀眾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鼓勵。
音樂升級、賽制加壓,
實現從「跨界」到「跨越」的革新
作為北京衛視的王牌綜藝IP,《跨界歌王》已擁有了一批固定的收視群體,他們對節目可以說非常熟悉。但這也給節目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在渡過了獵奇階段之後,觀眾將目光更多地轉移到內容本身,固有的節目思路已無法滿足當下受眾的需求。所以走到第五季的《跨界歌王》始終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不斷增加著新看點。
《跨界歌王》第五季的定位是一檔競技類的真人秀,因此節目以音樂為創意原點展開一系列創新,使得節目更有競技性和感染力。
舞臺之上,新老歌王正面PK,堅持「整編樂隊、全開麥,真實現場、真淘汰」的原則。隨著七強選手的集結,節目又迎來了幫唱環節。任賢齊、張韶涵、張碧晨、周深等實力歌手與跨界嘉賓之間強強對話、共同合作曲目,將節目競技的氛圍逐漸引向高潮,對觀眾形成極強的吸引力。
舞臺之下,節目創新設置了「跨界培訓學院」,將「養成」的概念引入到節目中。這一環節的加入,給藝人們的互動增加了更多表現空間,讓觀眾可以看到跨界歌手們在臺下真實的努力與付出,豐富了整個節目的內容構成。
演員凌瀟肅第一次登上舞臺時,拍子進不去、調也找不準,與他一起合作的樂隊老師都叫他「樂隊鬼見愁」。有網友甚至留言:「為什麼要請凌瀟肅來節目?」但在隨後的幾期節目中,網友發現,凌瀟肅一次比一次進步了。
與妻子唐一菲演唱《船歌》、《南屏晚鐘》的串燒時,凌瀟肅無論是節奏還是情感都拿捏得很準確,整段表演完美又溫馨;而後又以秦腔演唱了一首充滿陝西元素與味道的《別君嘆》,把詩詞的韻味充分表達了出來,得到了網友的稱讚,大家紛紛在彈幕表示「這幾期節目下來,凌瀟肅表現得越來越好了」、「這首歌唱出了蒼涼悠遠的感覺」。像這樣能夠直觀地見證嘉賓的成長和進步,這一季的《跨界歌王》給觀眾一種劇情式的代入感。
在強賽制的「壓迫」下,嘉賓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新穎、別具匠心的舞臺表演,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採。而諸多歌手突破自我的跨界之旅,也讓本季《跨界歌王》真正走出了舒適區,實現了從「跨界」到「跨越」的革新。
不忘初心堅守匠心,
「跨越」成北京衛視新常態
當下,綜藝節目「無所不用其極」爭奪著觀眾的眼球。作為一檔綜N代音樂節目,《跨界歌王》五年來始終在變,這是基於市場以及觀眾審美而做出的選擇,也是北京衛視不墨守成規、自主創新的基因在起作用。但在更新迭代的同時,節目始終堅持以音樂為核心,專注於講好音樂裡的故事,帶給觀眾高品質的音樂享受,用真實的情感喚起觀眾的共鳴。
鄭愷不斷挑戰自我迎來逆風翻盤,小瀋陽從「技巧至上」到情感日益飽滿,凌瀟肅也從最初跟不上節奏到最後唱出「氣韻萬千」,《跨界歌王》始終以音樂貫穿嘉賓的成長與跨越,從未背離音樂初心。
2016年,《跨界歌王》一經推出便從眾多音樂節目中脫穎而出。而後無論音樂綜藝市場如何新舊交替,在內容的升級與核心價值的堅守之下,《跨界歌王》經受住了時間和市場的考驗,一步步走到了觀眾的心裡,走到第五年依然能夠持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對於其他綜N代而言充滿了借鑑意義。
而對北京衛視來說,「跨界系列」是平臺的王牌綜藝IP,「跨越」也已經成為近年來平臺堅持的底色。從以「跨界」為題開發多檔原創節目,到打造「國潮」系列樹立文創品牌,北京衛視為觀眾帶來了許多驚喜的節目內容,展現了在內容創新上的無限可能。秉承著「跨界」精神,北京衛視成功實現了自身的跨越。
—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