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興不再蹬三輪拉煤球了。
曾經在西安城拉板車蹬三輪賣煤球謀生的劉高興,如今在老家棣花古鎮開了一家書房,專賣他寫的《我與平凹》一書,捆綁搭售賈平凹寫的《高興》,兩本書上都有他的親筆籤名。
劉高興很高興地說,光靠買書,他幾年下來已經掙了十幾萬元,現在是棣花古鎮最知名的文化人,也是該鎮最鮮活的活景觀。
劉高興,本名劉書徵,是賈平凹18歲以前的玩伴兼同學,當年因生活所迫到西安城靠賣煤球打工賺錢,最後卻又不得不退回農村。如果說賈平凹寫的《高興》和電影《高興》,讓劉高興成了文化名人,棣花古鎮的旅遊開發則讓劉高興把「文化」變成了財富。
深藏各種文化資源的陝西商洛深山,如今正不斷上演類似的文化變財富、資源變財富的故事,因地制宜脫貧致富成了現今的商山洛水新時代最新的文化現象。
商洛,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秦巴山區,最早曾因是商鞅封地而聞名。境內商於古道,是周秦漢唐歷代王朝從關中連通秦楚的國之大道,秦時稱「武關道」,唐代稱「商山道」或「商州道」,有秦漢時的商山四皓,有陝西四關之一的武關。眾多的戰事和歷史故事曾發生於此,眾多的文人墨客曾穿行於此。當代,商洛又因出了著名作家賈平凹、陳彥等而更為人所知。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化資源大市,卻又同時是陝西有名的「貧困重地」。商洛市所轄七縣區均是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秦巴山片區縣,其中5個縣還屬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佔陝西全省15.5%。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全國少有、陝西唯一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全省脫貧任務最艱巨的地市。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商洛大力開展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移民搬遷扶貧、旅遊文化扶貧等,使古老的商山洛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佔全市人口1/5的50多萬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並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商洛曾經最弱在產業。為此,商洛市把發展產業作為治本之策,按照大產業、大扶貧、大帶動的思路,堅持種養結合、長短結合、三產融合,聚力發展特色農業、新興產業、鄉村旅遊、加工業等四大扶貧主導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其中,充分利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的金字招牌,持續做大做強菌果藥畜特色扶貧產業。目前,全市已發展食用菌3.19億袋、核桃341.8萬畝、板慄269.36萬畝、中藥材208.54萬畝,並培育了森弗、君威、華茂、恆瑞等253家農業龍頭企業,共帶動15.5萬戶54.2萬人收益增收。
12月11日下午,69歲的趙吞娃把自家地裡產的菊芋(洋姜)送到了設在商州區的森弗公司。這幾年,憑藉給森弗公司訂單式種植菊芋,他的收益很不錯。2019年,森弗公司與商州區17個鎮234村27452戶種植戶,籤訂菊芋種植收購協議47854畝,免費發放菊芋種子2319噸。通過兩輪收購,共計收購菊芋69945噸,為種植戶帶來收益8393萬元。
同時,該公司以菊芋為原料開發的各種大健康產品行銷市場,目前正圍繞大健康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累計投資16億元建成了森弗健康養生產業園,包括健康食品及中藥製造區、健康養生體驗區、數位化菊芋製造區三個片區,實現了特色農業和大健康大旅遊的深度融合。
商洛很多地方山大溝深,基礎設施不便、群眾生活困難,其貧苦狀況在賈平凹先生系列商州作品中都有描述。為了改變面貌,商洛市在大力改善鄉村基礎設施的同時,努力做好生態移民搬遷和扶貧移民搬遷。幾年來,該市共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47個,搬遷貧困群眾4.98萬戶19.45萬人,改造農村危房2.47萬戶,工作成效入選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成果展。
12月10日上午,在山陽縣城關鎮豐東新區,一群婦女正在上家政培訓課。社區黨支部書記周萍介紹說,這個社區共有易地扶貧搬遷244戶11344人,同步和生態搬遷996戶。相比曾經的深山老林,社區和城市小區沒有任何兩樣,並配套有兩個社區衛生室,有從社區幼兒園到小學、中學等教育資源,搬遷群眾生活有了飛躍般變化。
山陽縣城關鎮豐東新區,一群婦女正在上家政培訓課 黃博/攝
由深山老林搬遷進社區的農戶,在社區勞務工作站和就業創業扶貧服務站的幫助下,充分發揮園區和城區吸納就業作用,目前已實現就業5160人,就業率為96.56%。
園區可以吸納就業,搬遷下來的勞動力優勢反過來還促進了山陽縣的招商引資,很多原先在東南沿海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紛紛搬遷過來。山陽縣縣長袁良善介紹說,山陽縣擁有陝西省首批縣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的電子信息產業園目前已招引電子信息類企業10家以上,建成了智能穿戴、智能水錶、LED光電、半導體照明器件、觸控顯示玻璃蓋板等自動化生產線80條,一期項目安置就業500多人,二期項目安置就業300多人。
文化資源豐厚的丹鳳縣,率先啟動了商於古道文化景區核心板塊棣花景區建設,相繼建成了清風老街、宋金邊城、棣花之都、平凹文學館、棣花古驛等文化景觀,將棣花古鎮打造成為享譽全國的鄉愁文學旅遊目的地、陝西省旅遊特色小鎮,近三年年均接待遊客超過百萬人次。
棣花人吃上了旅遊飯,過上了「文化人」的日子。賈平凹的髮小劉高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成了文化人的他現今已不滿足於賣書,他還練起了毛筆字靠賣字增加收入。今年疫情期間,雖然因無遊客無法賣書賣字,他卻利用這段時間用心臨帖,寫字水平已更上層樓。
「以後,我的字會賣的更好,生活會越來越高興。」劉高興依然很高興地說。
依託棣花古鎮,丹鳳縣還在周邊開發了農旅、康旅產業園,進一步延申了旅遊產業鏈。丹鳳縣委書記鄭曉燕說,丹鳳下一步還將開發「武關古城」等文旅景區,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讓更多的丹鳳人端上文化碗,吃上旅遊飯。
商洛全市目前都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通過深入挖掘商鞅、商山四皓、商於古道、秦風楚韻等商洛特色文化資源,努力打造「秦嶺最美是商洛」響亮品牌和全域旅遊示範市。2019年,全市共接待遊客6556萬人次,綜合收入380多億元。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行至商洛時,曾眼前一亮驚喜而贊曰:小桃花樹滿商山。放眼如今的商洛,很多人會有和元稹一樣的欣喜——今日春風到武關,小桃花樹滿商山。
(本文其他圖片均由丹鳳縣委宣傳部提供,文圖為劉高興和棣花古鎮)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