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猝不及防的官宣消息在朋友圈炸開!8月1日起,臺灣自由行籤注(G籤)暫停辦理!
文旅部也正式發公告證實了消息: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其中包含泉州、廈門),公告中未提及停辦多長時間,以及何時恢復辦理手續。
這對喜歡旅行的朋友來說無疑是個噩耗,無論是美食多多的淡水老街、《海角七號》中的墾丁,還是聚集了無數年輕人的西門町……都讓人對臺灣嚮往不已。
而如今有一個不需要通行證也能玩「臺灣」美景,品古早美味的地方,那就是古城泉州, 一個與臺灣有著幾世情緣的城市。
「閩」與「臺」從古至今,
都存在著臺灣海峽也無法阻隔的「緣」。
提起臺灣旅行就讓人想起兩個詞:一個是美食,一個是文創,組成了關於臺灣最迷人的部分。在迪化老街上,不足千米就擁有閩南古厝、洋樓、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等多種多樣的建築,它曾是昔日臺灣的「華爾街」,清末以來一直是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以及布匹集散中心。在迪化老街,有著臺北市民眾多的歷史記憶,但舊城的沒落為不爭的事實,迪化街選擇以文化創意產業進駐的方式,使老街再度復甦。街道保留了老時光裡的商業氛圍,也接受了現代文創空間的加入,許多新興的設計文創小店,藝術展演空間和文化街屋集聚於此。每一幢建築都在述說著當年的光輝,而同樣歷史悠久的老街,在泉州也有。「一條中山路,半部泉州史」,中山路,貫穿著整座泉州古城的經脈,承載著太多泉州人難以割捨的記憶,也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商業街之一。它就像一個「活的博物館」,那些深藏在街區裡的文物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許多老泉州人如數家珍,就連中山路周邊的眾多小巷地名亦有著諸多典故。如今,中山路正在進行老街修復,我們期待它能同迪化老街一樣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淡水老街 VS 泉州西街
串起一代人回憶和美食的地方
西門町 VS 領SHOW天地
年輕人的時尚潮流集散地
「不到臺北,不知道臺灣的繁華,不到西門町,不知道臺北的熱鬧」,一語道出了西門町的地位。都說西門町是全臺最得年輕潮人寵愛的地方,只要站在這個區域,就像被硬生生注射了一支青春劑。除了是臺北年輕人最喜歡逛的商圈,它還是捷運中轉站,常年人山人海。這裡的特色除了美食,西門紅樓、電影街、KTV、萬年大樓、萬國百貨,還有各種精品小店,是流行與娛樂的風向地標,吸引著無數年輕人前來到訪打卡!而在泉州,也有一個這樣的「不夜城」,當你問泉州青年,復活節、平安夜、跨年夜去哪high?10個人中有9個會告訴你,去領SHOW天地!長達200多米的酒吧一條街,匯聚妙人、妙店、妙品、妙藝、妙景的妙街,它集美食、酒吧、咖啡館、戶外趴、拍照聖地等多重標籤為一體,是愛玩小青年們不容錯過的地方!周末裡,可以在酒吧外座欣賞著園區奪目的美女潮;也可以約上三五好友一同傾聽駐唱歌手繞梁歌聲;還可以和陌生人舉杯同飲香檳美酒;更或許在DJ的牽引下一醉方休。「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人們對高山族的初印象大多源於這首歌。臺灣地區有不少著名歌手、演員都來自高山族,通過他們,我們得以見識高山族群的熱情奔放,以及這個族群與生俱來的萬種風情和神秘魅力。而在泉州,也有這樣一群能歌善舞、勤勞簡樸的人群——蟳埔女。泉州不僅有關於蟳埔女的海洋文化,還有「靠海吃海」的飲食傳統,保留著「以海為田、以舟為車」的生活方式。蟳埔村多是古阿拉伯人的後裔,自宋代以來就生活在此,與當地人通婚。中亞的遺風最典型的就是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頭飾和蠔殼厝。蟳埔女是海的女兒,她們喜歡打扮,也勤勞能幹,當男人出海捕魚或外出經商時,她們則在家織漁網,敲剝海蠣。人們總是習慣把女性和水聯繫在一起,而蟳埔女們則多了一層石質的堅硬和沉穩,執著堅定而不輸男子氣概,成為了海邊最美的風景。泉州,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之一。
這裡也是赴臺閩南人最主要的故鄉,臺灣漢族裡有44.8%,約900萬人祖籍就在泉州。
我們有著相似的口音、相似的美食、相似的文化、相同的血緣,一道臺灣海峽,也無法阻擋。
這裡有太多你想不到的美景、美食,既然不能去臺灣自由行了,就來一海之隔的泉州感受這千年閩南風情吧!
-THE END-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