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0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的藝術家

2021-01-17 騰訊網

6萬年前

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的藝術家

他們在洞穴的牆壁上

繪製了一幅幅令現代科學家為之著迷的圖案

能看出圖中畫的是什麼嘛?是化裝的男人?半獸人?還是?

其實這是來自法國阿列日省三兄弟巖洞中的一幅舊石器時代藝術人像,是人類和動物屬性之間混合造型最精巧的案例之一

幾乎所有的史前藝術中,無論其年代和地點,畫面都會使用下列形象:類人形(或人形)、動物(或變形動物)和「非標誌性」的幾何符號。

但在舊石器時代藝術中,與其它形象相比,人類形象的佔比極小,約為5.8%,並且大多都是以抽象化、獸化以及複合樣式的方式進行呈現,仿佛表示他們尚未完全脫離動物性。

洞穴獅子人牙雕,德國施瓦本汝拉山,奧瑞納文化,校準後距今約36 000年(cal BP),猛獁象牙雕刻

而且女性形象顯然比男性形象更多,特別是在格拉維特文化中,體現為一些小型胸像的樣式。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下奧地利州(Basse-Autriche),格拉維特文化,校準後距今29 000-28 000年(cal BP),石灰巖彩繪雕刻

而在馬格德林文化,這種表現形式有了新的趨勢,豐滿的造型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簡練的示意圖藝術風格。巖壁上的女性身體通常沒有頭,繪畫的焦點集中在骨盆區域。

巫師山巖,法國維埃納省。馬格德林文化,校準後距今18 000-17 000年(cal BP)。

雕刻在巖洞背陰處的女性身軀,恥骨和外陰三角形特別以淺浮雕突出。

在其他一些案例中,女性的生物特徵被精簡到了極致:只有性徵被表現出來,通常以有裂縫的三角形來代表。

這些豐富多彩的史前藝術記錄、傳遞著史前人類的訊息,拼湊出壯麗的史前藝術圖景。

但史前藝術的時間尺度跨越如此之大,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它們的含義?如何解釋它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所呈現出的或相似或不同的藝術特色呢?

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本

完美理解史前人類藝術的

收藏級大部頭著作:《史前藝術》

點擊卡片立即購買

[法]卡羅爾·弗裡茲 主編

2020年8月

點擊卡片購買

史前藝術的世界巡禮,29位專家學者團隊傾力打造,地球5萬年來的藝術遺蹟,探析人類藝術起源之謎。

填補市場空白,市面唯一且最詳盡的史前藝術圖文書

當今市場上關於史前藝術研究的書多半為多年前出版的單黑印刷版,這本引進自法國C&M出版社的《史前藝術》可以說完全填補了市場空白,全書融合了考古學家、史前藝術史家的視角,內容橫貫地球大陸上的史前藝術遺蹟,從歐洲、戈布斯坦、印度、中國、非洲南部、撒哈拉、南美洲、北美洲直達澳洲的多處遺蹟,700多張實景高清攝影圖與說明性圖表,匯集了當今最新考古研究發現,是研究史前藝術不可多得的「聖經」。

龐大的專業作者團隊背書

29位考古、藝術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編委會,運用符號學、地質學、社會學、圖像學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等跨學科方法,深入闡釋史前藝術圖像的潛在含義與創作背景的無儘可能,全力探索史前人類筆下那些關於生計、儀式、交流等場景中的最原始的藝術創造,具有全球視野,毫無疑問的權威、專業。

性價比極高的史前藝術巨著

100%還原法文原版內容、做工,法文原版定價205歐元(折合人民幣1679元),簡體中文版不到原版三折的價格,性價比極高。

這麼偉大的史前藝術,人類卻差點跟它擦身而過。

公元1879年,當首個史前洞穴——阿爾塔米拉洞穴被發現時,被認為是一個騙局。

發現它的馬塞利諾·桑斯·德·桑圖奧拉(Marcelino Sanz de Sautuola)是一個業餘考古學家,因此得到質疑。

哪怕是在繪製了壯觀野牛群像的穹頂下方發現的史前遺骸,也未能說服當時的知識分子和科學精英們相信:這些遺骸與巖壁上的繪畫來自同一時期。

阿爾塔米拉洞,西班牙坎塔布裡亞地區,馬格德林文化,校準後距今18 000-16 000年(cal BP)。

直到20多年後,公元1902年的法國國會上才「正式承認了藝術是舊石器時代思想的真實表達方式。」

今天,當我們試圖用公元19世紀的眼光看待阿爾塔米拉的野牛像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科學家所經歷過的審美衝擊:生動的色彩,濃烈的對比度,動感十足的姿態以及壁畫的巨大尺寸……他們以前從未見過,也永遠無法想像!這樣一種力量,這樣一種文化精髓與他們之前對史前人類的認知有很大的落差。

過去他們認為史前人類生存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一切的目的就是生存。而這些藝術似乎開始改變人們對史前世界的印象

黑牛巖畫,拉斯科巖洞,法國多爾多涅省,索魯特文化或馬格德林文化,校準後距今23 000-19 000年(cal BP)。

澳大利亞·納瓦拉加巴曼

納瓦拉加巴曼位於周恩族語言區域的「國」度,坐落在百米(Buyhmi)部落地區的中心地帶,是卡卡杜(Kakadu)國家公園附近阿納姆地的主要巖畫藝術遺址之一。

納瓦拉加巴曼, 澳大利亞北部領土阿納姆地

納瓦拉加巴曼發現的最早人類活動記錄早於距今49 500年,土著人在這裡的活動一直延續到公元19世紀末或公元20世紀初,這麼長時間的活動範圍體現在包括巖石在內的大量考古遺蹟。

在遺蹟挖掘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或完整或破碎的拋光軸。這樣一個小小碎片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35 500年,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拋光軸碎片。因此納瓦拉加巴曼被認為是研究阿納姆地高原石器工具的重要參考地點。

納瓦拉加巴曼的巖畫藝術的視覺衝擊力非常強大。這與圖形實際的數量(穹頂上有1380個),裝飾石板的多維尺寸,疊加的畫面以及它們在不同穹頂上的邊緣重疊等狀況有關。

納瓦拉加巴曼,澳大利亞北部領土阿納姆地,距今14 000-500年。

除此之外,50個支柱中的39個都以繪畫的形式進行了裝飾。

裝飾華麗的支柱位於西南部。柱子上可以觀察到最古老的史前巖畫作品。在研究期間,已經確定了幾代繪畫。

最吸引人的圖像是繪製在穹頂上的大型澳洲尖吻鱸。

整幅畫面構圖完整,用深紅色到白色顏料繪製,其色彩濃烈的程度和多層次的色調令人印象深刻,這也與如漣漪起伏的巖石表面相關聯。

石英巖中隱藏著20億年前的遠古河道化石,與今天的水道之間建立起了令人驚訝的聯繫。

這些畫面描繪的仿佛是以X光射線透視的動物內部結構、骨骼、器官和肌肉。X光射線透視圖的澳洲尖吻鱸是一個白色輪廓,其上添加了不同深淺的色彩,紅色、奶油色和更罕見的暗色。

這些繪畫造型在周恩族地區並不常見。它們主要出現在更偏北方的地區,在那些地區,魚類,尤其是尖吻鱸,象徵著生命和精神意識,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這些圖像在納瓦拉加巴曼出現,說明了當時的部落之間通過藝術創作進行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換,即使他們的棲息地相距甚遠,中間有著崎嶇地貌(高原和溼地的陡峭山坡)相隔。

周恩族地區藝術的特點是對靈魂的表達,即「夢想者」(Dreaming Beings)。

E2石板上的周恩族女人像。這些虛構的精神人物是晚期藝術的特徵。根據當地的口頭傳說,這些具有誘惑性的精靈會攻擊獨自狩獵的年輕男人。

女性形象用白色平塗輪廓,輪廓外側以紅色勾線,內部飾有精美圖案,這兩種顏色分別代表周恩族社會的兩個主要群體。

那些更大體量的宏觀繪畫,也是白色平塗色塊上有著紅色輪廓勾線和內部細節的。

X光射線透視感的大型雙色巖畫,這隻袋鼠可能是這個地區較晚的作品之一。

這與一個非常重要的夢想者有關——他將法律和禮儀傳達給整個社會。

此外,還有一些巨大的蛇像,以及小尺寸的畫像,它們記錄了當時環境下生活的許多物種(如針鼴,鯰魚……)。

北美洲·下佩科斯峽谷

下佩科斯峽谷地區位於美國和墨西哥邊境沿線,北半部位於德克薩斯州西南部,而南半部則位於墨西哥北部的科阿韋拉州(Coahuila)。

數千年來,格蘭德河(Rio Grande)及其支流——佩科斯河(Pecos)和德弗爾斯河(Devils )流淌過灰白色的石灰石,形成一道壯麗的景觀,鬼斧神工般造就出眾多深且狹窄的地縫峽谷。

塞米諾爾峽谷(Seminole Canyon), 美國德克薩斯卡科姆斯託克(Comstock)。以白堊紀石灰巖形成的地縫峽谷為主要地貌特徵。

與歐洲人接觸之前,在下佩科斯的地縫峽谷中就發現了距今13 000年狩獵採集文化的日常生活遺蹟,該遺蹟可以說是北美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遺蹟。

雖然遺蹟隱蔽在巖石掩體中,其豐富的考古價值和彩色巖畫仍為了解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

鷹巢洞(Eagle Nest Cave), 美國德克薩斯州蘭特裡(Langtry)。

鷹巢洞是裝飾有佩科斯河風格藝術的巨大巖石掩體。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考古遺址,包含超過3米深的考古地層。這裡所發現的遺蹟可追溯到距今13 000年(BP)。

遺蹟中石板和鵝卵石上的繪畫、淡水貝殼上的雕刻、木或骨頭上的繪畫和雕刻、彩繪的籃子、黏土雕像和雕刻在石灰巖上的圖像留下了當時居住在下佩科斯的人類群體活動的象徵性或藝術性的見證。此外,在地縫峽谷的巖壁上還有數百幅精美絕倫的作品。

這裡的巖畫根據風格分為五個時期:歷史時期、純紅色時期、粗線幾何時期、紅線時期和佩科斯河時期。

最近的是歷史時期巖畫藝術,包括顯示了16世紀初當地人與歐洲人接觸的畫面,例如到訪者、十字架、騎手、牛以及穿著歐洲風格的各種人物。

瓦克羅(Vaquero), 美國德克薩斯州卡姆斯託克(塞米諾爾峽谷,歷史時期。

純紅色風格的繪畫主要由靜態人物的正面畫像與寫實的動物形象組成。這種風格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弓箭圖像,顯示了公元1000年與晚期史前時期的關聯。

巖畫崖洞(Painted Shelter), 美國德克薩斯州卡姆斯託克,公元前2700-公元600年。一個1.5米高的純紅色人形左手手持有一把雙彎曲的弓。

粗線幾何風格的特點是抽象的圖案,如曲折線、柵格、魚骨圖形和其他一些幾何圖形。我們還注意到一些暗紅色的,可能是代表人類或昆蟲的小型圖像。一些學者認為,這些紅色圖案很可能在純紅色風格早期才出現的。

山雀(Parida Cave), 美國德克薩斯州卡姆斯託克,公元前2700-公元600年。

紅線時期巖畫的特點是小型人物和絲狀動物組合成團體的場景。這種風格可能是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因為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數十幅紅色線形圖,在它們上面覆蓋著測定為距今4000年的佩科斯河風格的畫作。

佩科斯河風格的繪畫是迄今為止該地區最豐富和最壯觀的藝術作品。它們以多彩圖案和奇特的人物形象為特徵,無論是畫面的巨大尺寸還是複雜的創作技巧,都反映了作者的雄心壯志。

豹洞(Panther Cave),塞米諾爾峽谷, 美國德克薩斯州卡姆斯託克,公元前2700-公元600年。佩科斯河風格的人形。

在下佩科斯地區的巖畫藝術中,以白祭司巖畫遺址的作品為翹楚。

白祭司的巖石掩體並不深, 俯瞰著佩科斯河。

佩科斯河和白祭司遺址全景,向北望峽谷。

乍一看來,它的巖壁似乎不適合繪畫,僅在位於右側的一個小壁龕中有著平坦且垂直的表面。就是在那裡,一塊狹窄而光滑的白色石灰巖上,一幅寬8米、高4米,由170個形象組成的宏偉壁畫映入眼帘。

白祭司巖畫遺址,美國德克薩斯州卡姆斯託克。公元前400-公元400年。這幅巖畫作品是北美保存十分完好,極有名的作品之一。

這幅作品由黑、紅、黃、白四種顏色結合創作而成,形成了一個高密度的視覺敘事結構,包含了多層次意義。

它致力於時間周期和與之相關的精神含義。這是一個關於創造的故事,詳細描述了太陽的誕生和時間的曙光、恆星的日常運行周期以及沿著黃道的全年路徑。

從遺址望出去,可以看到太陽、月亮和每晚在西部上空的恆星。

構圖顯示了季節交替以及一年的開始和結束。而且,在宇宙事件和自然周期之外,巖畫也表達了每個人一生中經歷的轉變

作為一種儀式的規定,白祭司的巖畫細化了需要遵循的規則,為了重現孕育太陽和時間的宇宙事件,它也創造了一種圖像背景。在這種情境下,宇宙及其超自然居民的結構可以被看作是有形的。

在這個組合中,沒有什麼是隨機的。圖像被有意地擺放,如同頁面上的文字。每層畫面代表了人類行為的一個層次——一層選擇和意義

藝術家最先使用黑色塗料,代表女性氣質和原始時間——永恆黑暗的時代

當黑色顏料乾涸後,藝術家就會塗上紅色,代表男性氣質、火與血。這也是黎明之光的色彩——在日出前出現在地平線上。

之後塗上黃色——代表早晨的太陽光線,宣告乾旱季的到來和對暗夜與紅色黎明的勝利。

最後,塗上白色,代表天穹和正午陽光的顏色,也是最終完成整幅作品的塗色。這是犧牲、轉變和超越的顏色,回歸時間的起源,讓生命的循環得以延續。

白祭司巖畫遺址似乎是非常古老概念的圖形化呈現,傳統上與中美洲、美國西南部的複雜農業社會有關。德克薩斯州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地縫峽谷可能不是孕育這些概念的搖籃,卻是最早將圖像化表達出來的地區。

是這種形式導致了這些遺址被保存至今嗎?人類是否首次嘗試將這些基本概念轉化為圖像?這些問題並沒有確切的答案。

下佩科斯地區的巖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來深入了解了數千年前美國原住民共同分享的根深蒂固的精神世界。事實上,它是狩獵、採集文化的精神世界,並塑造了未來中美洲農飼文化的神話基礎。

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本

完美理解史前人類藝術的

收藏級大部頭著作:《史前藝術》

點擊卡片立即購買

歐亞大草原·蒙古

蒙古主要的考古遺址,如烏蘭烏什、扎爾嘎朗和察齊恩埃雷格, 是由墳墓、陪葬品和石碑組成的墓葬複合體。石碑上雕刻的主題都是動物,主要是鹿,輔之以武器和幾何圖形。

與一些巖石上刻畫的狩獵鹿和山羊的場景不同,這些石碑上展示的組合構圖並不構成敘述性場景

察齊恩埃雷格, 蒙古國後杭愛省,青銅時代末期,距今3200-2800年(BP)。

38號花崗巖石碑,石刻的鹿以幾個不同的角度展示,營造出一個動態變化的軌跡。頂部最大的圓環裝飾有一圈短線,以代表太陽的光芒。而這個石碑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則是 在其底部刻有一些小馬。

相距數百千米的石碑之間——以鹿石為例——在圖案刻畫的風格上大致相同,這說明這些創作是遵循著某種規則的。

從阿爾泰(Alta )到堪布省(Khenti)西部,這些分布在數千平方千米的部落共同完成巨大規模的創作,讓觀者感受到一種與特定神話和宇宙學秩序相呼應的高度神聖感

與墓葬建築結構相關的數百個石碑,已經超越了單純體現身份地位的意義,而是進入到一個與源自遊牧生活方式與文化表達相關的層次。

專家們相信跳躍的鹿是草原遊牧者與精神世界溝通的媒介,若非關聯到習俗和信仰,那麼這類圖像在大草原上的傳播也不過是眾多傳說軼事中的一個而已。

如果把目光擴展到斯基泰-西伯利亞部落,會注意到鹿石上,在鹿周圍的次要位置,還有如貓科動物、山羊和野豬這些動物,相對豐富了動物的種類。

察齊恩埃雷格, 蒙古國後杭愛省,青銅時代末期,距今3200-2800年(BP),20號花崗巖石碑,墓葬群B10的衛星堆。

將刻在石碑上的物品與出土文物進行對比。

將石碑重新安置在場景中後其正面照。

在大約佔比10% 的石碑上,馬是唯一偶爾出現在武器周圍的家養動物。它的風格非常簡練,與鹿十分不同。

馬形制器,察齊恩埃雷格, 蒙古國後杭愛省,青銅時代末期以失蠟法鑄造。

大量的考古實物證實了萬物有靈論的實踐與這些馴化動物的故事有關。

在巴澤雷(Pazyryk)墳墓中發現的殉葬馬匹,戴著角狀裝飾來模擬山羊與鹿。

對於萬物有靈論者來說,無法像馬一樣被人類馴化的鹿,與自然界的靈魂保持著特殊的聯繫。

事實上,鹿的身體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賦予了鹿一種混合了植物與動物、雄性與雌性的力量

在鹿石上,也有對於升空能力的描繪:變形成一隻有著長長的喙和一隻圓眼的鳥,似乎是在表達驚喜的情緒,伸展的身形展示出可以躍向天空的超自然能力。

後來,在西伯利亞米努辛斯克盆地中發現的鹿形金屬燭臺,也有著一樣的造型。

鹿形盾牌裝飾物,匈牙利佩斯塔皮歐聖馬爾通(Tápiószentmárton)墓葬出土,公元前6世紀

以上線索表明,這些石碑象徵著草原與天空之間的連接,構建成一條在墓葬附近的象徵性通道。

石碑基於嚴謹的規則而建造,以期待亡者的靈魂由此獲得救贖與永生。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數百個這樣的墓葬群呈現出完全一致的風格和主題組合。

察齊恩埃雷格,蒙古國後杭愛省,青銅時代末期,距今3200-2800 年(BP)。第35、36、37號花崗巖鹿石。

史前人類遺留下的這些非凡藝術,讓生活在今天的我們無法不為之震撼。

我們必須向這些史前時代的創造者致敬,正是他們記錄了當時的社會活動和思想體系。

這些自史前時代以來就遺存的巖石牆壁、器物提醒著我們,世界是如此之大,今日已不復存在的那個文明通過這些藝術印跡留存下來,而我們肩負著保護和傳承的使命。

收藏級《史前藝術》

[法]卡羅爾·弗裡茲 主編

2020年8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相關焦點

  • 35億年前,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但為什麼當時沒有花朵?
    因為如今科學家們研究太空,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不過卻從未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發現生命的存在,整個宇宙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只有地球上擁有生命的奇蹟。地球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呢?現代研究認為,是一場「彗星雨」為地球送來了生命的種子,才讓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了第一個生命來,而當時間進入到35億年前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地球上,植物也悄然現身。
  • 海奧華預言:地球上的第一批人類,是黃種人和黑種人!
    今天承接上一篇文章,我將繼續分享為大家整理《海奧華預言》中的「知識點」。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地球上的第一批人類(上)。(文章最後是本人的觀後感)巴卡拉梯尼星在距今一百三十五萬年前,人馬座中的巴卡拉梯尼星因為在星球內部正在冷卻,五百年內將不適合居住而要移居到同類星球上。
  • 地球初期一片荒涼,第一批生命怎樣誕生的?或是這3種方式!
    地球初期一片荒涼,第一批生命怎樣誕生的?或是這3種方式!關於人類的起源之謎,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科學家從多個角度都未找到最確切的答案。在很早之前,人類單純的以為,地球上的每個生物都是女媧創造的,才有了神創論,自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後,便推翻女媧造人的傳說。人類的祖先是古猿,通過一步一步的演變和進化,才有了如今的現代人。人類能有今天來之不易,還依靠外部力量。如今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使人類文明燃燒著熊熊烈火。
  •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像一片2米長樹葉,花枝招展排洩系統卻很糟糕
  • 三一重機本年度第60000臺小挖榮耀下線
    三一重機本年度第60000臺小挖榮耀下線 12月26日上午9點,崑山產業園,一輛嶄新的SY55U小型挖機緩緩駛出廠房,標誌著三一重機2020年度第60000臺小挖正式下線,達到新的裡程碑。
  • 地球人口總量已經超過77.8億!地球上一共出現過多少人類?
    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要知道70年前的1950年,世界人口才僅僅20億,才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口就增長了接近60億,相當於平均每年增長8000萬人口。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口都沒有8000萬,德國的總人口才接近8000萬。
  • 既然人類是進化來的,那地球上第一個男人和女人是如何出現的?
    或者說,世界上第一位男性和女性是從哪裡來的?想要了解人類的誕生,我們要總太陽系和地球的誕生說起。根據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科學家們認為,在大約45.4億年前,由於引力的作用,地球從太陽星雲的邊角料中誕生出來。原始地球由於隕石超級多,地質活動頻繁,整個地球呈現一片熔巖,那時候不要說人類,就連微生物都沒有。
  • 專欄 | 地球美術視線 · 新表現主義 · 藝術家王彥文
    [ 第 201900605 期]專欄編輯 |  小程說畫李劍華我與他這份藝術上的相知與緣分,正如彥文兄所言:「我對你情有獨鍾」!專欄回顧專欄 | 地球美術視線 · 楊舟筆下風景之境專欄 | 地球美術視線 · 黃曉兵筆下的「坦培拉藝術世界」專欄 | 地球美術視線 ·  劉亞明《世紀寓言》創作前後琵琶湖畔,兩位年齡相近八旬老者的「心願」專欄
  • 基斯·哈林:我們是太空時代第一批嬰兒
    這個訪談,摘錄於巴利·布林德曼1981年6月同藝術家的一場談話,最初發表在《藝術雜誌》1981年9月號上。(「裡根被英雄的警察殺死……」)最早的地鐵畫是用黑色麥克記號筆完成的,那是在詹妮·沃克·雷德的廣告上描繪的一幅有著火車軌道的雪景。我經常會畫一個爬行的嬰孩或是一條狗,或是兩者的結合,它們被一隻飛碟擊中,他們是以與廣告風景畫的同樣的比例被繪製的。每當我看見一張這樣的廣告,我就會把那樣的畫畫上去。然後在1月份左右,當黑色紙(用來覆蓋未被刷新的廣告)出現時,我就在那些紙上作粉筆畫。
  • 是外星人,還是藝術家創作?猶他州的神秘「巨石」又出現了
    據猶他州公共安全部的官員介紹,與電影中的黑色巨石不同,這塊「巨石」是銀色金屬構造,呈三稜柱狀,垂直矗立在地面上。照片被媒體曝光後,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也有人說是某個藝術家塑造的裝置藝術,不少探險愛好者甚至親自前往戈壁尋找「巨石」。 不過還沒有等真相弄明白,這塊神秘的「巨石」又突然消失了。
  • 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
    那麼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並且考古學家們已經在大部分的古人猿化石之中,配合現代生物科學的研究發現,這些化石之中存在一圈基因DNA的進化,並且證實了類中性進化論的真實性,這說明進化論是符合人類出現的標準,所以地球上第1個人類就是從森林古猿進化而來。
  • 【冰期】那些年地球上出現過的冰期
    長白山天池上的冰鬥遺蹟像這樣的冰鬥在天池火山口一共有5個,它們圍在一起,向每個遊客敘述著那冰天雪地的時代。約2萬年前末次冰期達到冰盛期而在接下來溫度又快速升高,我們稱為間冰期,如果時間再往前,我們可以看到冰期間冰期交替出現。
  • 太空的「犧牲品」:50年前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結局怎麼樣了?
    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仰望星空是在400年前,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發現了木星的周圍四顆移動的「小亮星」,那個時候伽利略認為它們是木星的衛星。但是在那個時代,哥白尼的日心論還沒有被承認,這也恰巧是日心論的證據之一。
  • 電影院復工後第一批電影:《流浪地球》《何以為家》《中國合伙人...
    中國電影顧問有限公司近日向全國院線、影管公司和電影院發布正式通知,公開了第一批覆映的影片名單:《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量地球》、《何以為家》。中影發行公司在與影片出品方協商後決定,第一批次復映的五部影片將以公益發行的方式上映,即所有的放映收入都劃歸影院。
  • 滅絕多年的一種生物,卻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是好事還是壞事?
    滅絕多年的一種生物,卻再次出現在地球上,是好事還是壞事?地球誕生至今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中,總共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的大滅絕都令人萬分痛心。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並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上。
  • 花60000元找對象沒結果 將世紀佳緣告上法庭
    彭女士為了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把希望寄托在了婚介機構上,並花60000元購買了「世紀佳緣」的線下服務。然而,讓她失望的是,錢和時間都花了,有緣人卻一直沒有出現,這讓她感覺自己受到了婚介機構的欺騙。花60000元找對象沒結果 女方將婚介機構告上法庭彭女士是2017年3月與鑽石百合籤約的,當時33歲的她同意以60000元的價格購買婚介服務。當天,彭女士刷卡支付了30000元,第二天到店支付了餘款,並籤訂了《世紀佳緣紅黏服務合同(2016版)》。彭女士是合同中的甲方,乙方則是北京花千樹。
  • 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出現,3億年前螺絲釘重現地球,史前文明存在?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在地球上,科學家發現數十年前的東西非常常見,大多數化石都是數十億年前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存在都是屬於正常的,地球生命的延續必然會形成化石的存在,但是數十億年前不應該存在的東西還是暫時沒有發現過,科學家們只發現過數億年前的一個比較特殊的東西
  • 22億年前地底文明曾統治地球,智慧或超人類,恰恰應驗費米悖論
    ,那就是已經有著46億年的誕生時間,這在宇宙中來說,就是不多不少,顯然地球算得上一顆歷史悠久的星球。而在這背後,我們都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的存在還是相當短,甚至可以直接這樣說,生物在地球上的出現估計還沒目前地球年齡的五分之一。
  • 史前文明:地球上出現過4次人類
    地球上出現過的4次人類第一個太陽紀是根達亞文明時期也叫超能力文明,據說那個時期的人類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超能力,男人的第三隻眼睛是駕馭超能力的地方所在。女人的子宮也有著通神的能力,她每一次先要進行懷孕生育都是需要跟神進行溝通的,可以說每一次孩子的誕生都會是神的旨意。
  • 歷史上的今天|8月8日 12年前今天 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
    2008年8月8日,12年前的今天,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28個大項、302小項,共有60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北京奧運會,除大部分比賽在北京舉行外,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行,馬術比賽在香港舉行,部分足球預賽在天津、上海、瀋陽和秦皇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