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灣我的愛 臺北輕旅行之城牆內外(終結篇)

2021-02-13 鰻魚飯

封面配圖:室友阿姐幫我拍攝於高雄港,那時還留著亂糟糟的捲髮~夏天的味道真讓人懷念哪:)

前言:


親愛的讀者們,好久不見!轉眼間據上次更新已經是「跨年」的距離了。抱歉爽約這麼長時間。從2015年末到2016年初,我一直忙著寫期末報告,忙著實習。好不容易偷點空閒便趕緊打開電腦碼字。今天要給大家介紹臺北的三處地點——艋胛、明星咖啡館和西門町。打開地圖你會發現,這三處正好分布在捷運西門站、小南門站附近。西門和小南門便是清朝臺北城的城門了(可見當時臺北城的規模與今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沿著捷運線可粗略畫出城牆的界限來。分布在昔日城牆內外的艋胛、明星咖啡館和西門町,恰好凝縮了各個時代界限的風貌與故事。建議用一天時間遊覽這三個地點,步行最好。

 

艋胛(上午)

 

「艋胛」在大陸語境裡是個生僻的詞彙。它源於臺灣平埔族語(Banka),意思是小船。後來指代這一片淡水河畔發展起來的內河港口,也就是現在的萬華區。艋胛的全盛時期在清朝,與臺南港、鹿港並列。有句老話叫做「一府二鹿三艋胛」,說的就是臺灣在清朝中後期盛極一時的三大港口。艋胛在臺北算是最先發展起來的一塊區域,這裡能找城市最老舊的風情。


龍山寺,網絡圖片

 

從龍山寺地鐵站出來後就能看到香菸繚繞的龍山寺。清朝康熙年間,從福建晉江、南安、惠安三地渡海來臺之人在此逐漸聚集。乾隆年間,三地移民合資興建龍山寺,請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歷經數百年的擴建修葺,龍山寺逐漸成為臺北香火旺盛的寺廟。提到臺灣寺廟,我還想多囉嗦幾句。作為遊客不僅可以遊覽寺廟,還可以體驗一下臺灣的風俗信仰。如果有當地朋友陪伴最佳。臺灣寺廟神奇的地方在於一方面保留了傳統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跟現代社會和諧共存。我看到宗教仍然是臺灣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浴佛節、盂蘭盆節等等,民眾大多會來寺廟拜拜祈福。年輕人也不例外。或者家裡有紅白喜事、小孩降生,寺廟也可以提供預約服務,例如請僧人做法事等等。而且不同寺廟的有不同「側重點」。記得有一次和朋友在中山區換乘捷運,他順道帶我去附近的寺廟拜拜(具體名字不記得了)。據說這座廟在治小兒夜啼的症狀方面尤其靈驗。因此會看到許多年輕父母來寺裡祈求,祛除掉附著在孩子身上的神魔。一般寺廟都有的項目是「擲茭」,閩南話的發音大概是「buabui」。工具就是這兩片「茭杯」,一面平一面凸。古代認為擲茭是與神靈溝通的方式。雙手合十將茭杯置於掌中,然後再擲於地上,觀察茭杯的形態判斷神靈的意思(具體含義請大家自行搜索,在此不贅述)。總之有機會的話可以去臺灣的寺廟裡體驗一番。對於擲茭的結果倒也不必太過上心,把它當成神靈的參考建議吧。


茭杯,網絡圖片

 

以龍山寺為輻射中心,方圓一千米內還有很多可逛的地方。西邊不遠處有華西街夜市。據說華西街曾經是煙花巷,後來被改造成夜市。不過還是會看到夾在小吃攤中間的修腳鋪、按摩室,呈現出頗為奇特的景觀。我當時跟室友阿姐同去,逛了一圈後發現在按摩店旁邊吃東西實在影響食慾,最終還是回臺大附近解決晚飯。


華西街夜市,網絡圖片

 

龍山寺東北側有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是清朝時艋胛的重要街區,現在政府將其整治為歷史文化步道,還原了老街的場景。鈕承澤於2009年執導的電影《艋胛》就在這裡取景。電影讓更多臺灣以外的觀眾了解到艋胛,但也遭到了本土反對的聲音。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作者從小在艋胛長大。他對於電影裡突出的「黑道和娼妓」感到非常憤慨,認為有將艋胛再次汙名化的嫌疑。與此同時,艋胛的開拓精神和人文關懷卻一直被人忽視。我甚是贊同他的觀點。關於艋胛的更多故事有待發掘,而不僅僅是對「黑道和娼妓」這種歷史問題的再度消費。


艋胛劇照,網絡圖片。這部影片匯集了阮經天、趙又廷和鳳小嶽等臺灣當紅小生。電影試圖還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艋胛,不過花襯衫透著濃濃的中二風情~


給我喜歡的阮經天一張特寫——電影中扮演「和尚」一角,網絡圖片。據說最帥的男生才敢留光頭,此話不假啊!

 

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女生最好結伴前往艋胛地區。這裡畢竟跟學校不同,人員比較雜亂。出行在外安全為上。

 

明星咖啡館(下午)

 

臺北有無數間風格迥異的特色咖啡館,清新者有之,復古者有之,摩登者有之,不一而足。不過如果你對歷史故事感興趣,那不妨來武昌街一號的明星咖啡館坐坐。弱水三千,這瓢飲的味道最醇厚。

 

有人說明星咖啡館是隱形的臺灣地標。它從上海輾轉到臺北,又經歷了經營權的轉移和二度開張。20世紀40年代,幾個流亡上海的白俄羅斯人為了維持生計和排遣鄉愁,合夥開了一家名為Astoria的咖啡館。1949年,移居臺灣的白俄羅斯人把咖啡館也遷到臺北,照原樣再次開張。一樓是麵包店,專賣俄國風味的西點;二樓是咖啡廳。因位置靠近臺北的政府機構,常常有外省的達官貴人光顧,品位咖啡的間隙懷念在南京上海的繁華往事。蔣經國和蔣方良亦不時光顧。據說這位來自俄國的第一夫人很喜歡吃咖啡館做的俄羅斯軟糖。


蔣經國和蔣方良在明星咖啡館的舊照,左一為蔣經國,左二是蔣方良。網絡圖片。

 

20世紀60、70年代,明星咖啡館的坐標由達官貴人轉向作家詩人,臺灣新文學的浪潮在聚集壯大。彼時周夢蝶在咖啡館的樓下賣報紙,偶爾也上樓喝一杯咖啡。從此文學和咖啡館建立起聯繫。當時還有一大批嶄露頭角的年輕作家在咖啡館寫稿,包括三毛、林懷民、白先勇、陳映真等人。不知咖啡廳裡留戀舊日繁華的前朝貴人是否給白先勇的《臺北人》提供了靈感?

 

進入80年代後,臺北東區崛起,明星咖啡館所在的黃金地段也風光不再。1989年,明星咖啡館因經營不善而關閉。2004年,經過多方努力,落幕15年的明星咖啡館再度開業。還是在老地方,室內布置也依循前例。明星咖啡館身世的顛沛流離和故人的紛紛離世讓懷舊的基調滲透到它的氣質之中。今人光顧此地,多半也是為了感懷那一段歷史吧。一日下午,我跟好友慕名來到明星咖啡館。說實話,咖啡館實際的樣子和想像中的氛圍還是稍有落差。黯淡的光線和浮著一層薄薄油膩的老家具給眼前蒙上一層時間的灰塵。而我能感覺到這是屬於上個世紀的咖啡館,皮椅中的顧客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年輕人很少。離我們不遠的一桌圍坐著四五位打扮精緻的中年婦人,託盤上放著同樣精緻的點心。看上去是多年的閨蜜相約一起喝下午茶。還有帶眼鏡的老先生,安然地讀著報紙。這裡的顧客往往帶著一副老式派頭。


明星咖啡館的室內陳設,作者拍攝

 

咖啡館裡的咖啡和餐食有點貴。如果只想體驗氛圍的話,我推薦從樓下的明星麵包店買些甜食帶到樓上,然後再點一杯咖啡。麵包店的性價比會更高些。還有必須一提的俄羅斯軟糖、蔣方良的最愛,絕對是必買伴手禮。含在嘴裡軟糯即化,奶香四溢,瞬間打破我對「軟糖就是廉價香精味兒」的成見。


咖啡館一樓的西點麵包店,網絡圖片

 

明星咖啡館部分內容參考《看歷史》雜誌,2010年4月28日版

 

西門町(晚上)

 

從明星咖啡館出來,往西南方向走一段距離,就到達西門町。西門町是日治時期才開始設立的行政地域。位置就在臺北城的西門附近。規劃的目的是將其打造為休閒商業區。西門町作為休閒娛樂中心的功能一直延續到現在,尤其是作為青少年潮流前線的聚集地。與明星咖啡館截然不同,在這裡你看到的是屬於年輕人的旺盛生命力——大樓上繽紛閃爍的LED屏幕,鱗次櫛比的招牌,打扮時髦的女孩子,以及街口川流不息的人群……

 

西門紅樓算西門町為數不多的古蹟。這棟紅磚小樓始建於1908年,因外觀呈八角形所以又名八角堂。建造之初本是西門市場的一部分,裡面供商販擺攤做生意。1949年以後,外省商人將此地承包,開始經營戲院兼播放電影。三四十年後受到新影院視聽技術的衝擊,西門紅樓亦不可避免地經歷了衰落期。它的再生亦屬於古蹟活化的典範。現在的西門紅樓被開闢為文化創意集市,有一些獨立手工藝人進駐,或許能淘到一些不錯的小玩意。


西門紅樓,網絡圖片

 

一般人來西門町是為了娛樂、饕餮和購物,體驗臺北夜生活。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到武昌街二段的電影街逛一逛。這裡聚集著數十家電影院,從熱映大片到小眾電影都能找到。平時還會不定期舉行電影宣傳會、演員見面會等等。要說吃飯,西門町附近也有不少隱藏於深巷的老店,據說味道正宗且分量充足。不過我沒嘗試過所以沒啥要推薦的。諸位可以自行在網上攻略。

 

對於女孩子來講,西門町最吸引人的應該是「潮流基地」吧。從美甲、造型到售賣衣服、鞋子和飾品的小店,在西門町遍地開花。花人民幣100塊左右的價格買一件應時的衣服也還划算。鞋店則乾脆把鞋子擺放在門口地上,上面的鑽飾blingbling地閃著。因為價格低廉,更吸引不少學生族前來淘貨。我喜歡來西門町閒逛,這兒肆意生長的青春氣息讓人從心底裡感到快活自在。這裡的女生不需要名貴奢侈品的幫襯。因為本來就是穿什麼都好看的年紀。


屬於年輕人的西門町,網絡圖片

 

後記

 

拖拖拉拉寫了兩個多月的臺灣遊記終於要告一段落了。我很享受寫作的過程,很多將要消散的記憶、照片和人又被我重新歸攏起來,小心翼翼地整理、存放。這過程也相當於一次正式的告別。

 

站在2016年初回首等待交換的2013年初,驚覺三年已逝,曾經的未知陸續有了答案。不過我還是經常懷念在臺灣,充滿未知的四個月。最主要的原因是擁有的空前,也極有可能是絕後的快樂生活。就是純粹的快樂——沒有學業和經濟壓力,每天有暖風和藍天相伴,到處結識有趣的朋友,甚至經常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和一般旅行不同的是,我有四個月的時間慢慢地體會這座小島。我也時常會想,還有什麼機會能讓我再跟一座城市相處這麼久的時間,乃至慢慢熟悉甚至眷戀呢?

 

四個月的時間畢竟不算長。我一直稱讚臺灣的好,也是由於「外來人」的身份——不需要深度介入當地人的生活,同時又飽覽社會的光鮮一面。舉個例子,很多臺灣南部的同學來臺北上學,大多抱怨臺北的生活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大。而在我看來,臺北跟北京的悠閒程度相比簡直高出一萬倍。因而我作為交換生所看到的臺灣也未必真實。

 

如上面所說,快樂是令我懷念的理由之一。第二個理由則是我所「看到」的一切。雖然主要看到的是光鮮內容,但能夠親眼「看到」本身就已經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了。我們日常所接觸的二手信息在經過篩選和修飾的同時離事情本來面目越來越遠。特別是兩岸對一些共同議題持完全相反的態度,那麼親身接觸就能幫助你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判斷。臺灣的特殊之處恰恰在於和大陸有太多的歷史交集,「基於共同話題的不同觀點」最能激發思考。同時放下立場預設和成見也很重要,如果非要拿自己的觀點「打敗」另外一方就失去了交流的意義。在對臺灣的認識逐漸深入的過程中,我愈發體會到「同理心」(empathy)的含義。「同理」不是「同情」,前者強調平等,後者則有點施捨的意味。同理心其實就是換位思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在同理心基礎之上才能進行進一步溝通。人文素養最終指向的是對自己以外人和事的理解、包容和關懷。

 

上面這段話雲山霧罩地寫了一大堆,估計只有同去臺灣交換的朋友們才知道我在說什麼,哈哈。對於沒去過臺灣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去臺灣看看。反觀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FB表情包大戰」,我只想說參與其中的兩岸年輕人,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去過彼此生活的地方呢?如果都沒有試圖真正了解過對方,只是在意淫,這樣的爭論豈不是荒謬至極?打著民族主義旗號的愛國賊最可怕。反正去臺灣很方便,物價又便宜,可以當做是出境遊的初階嘗試(權且是幫臺灣旅遊局友情做廣告了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教導還是很有道理的。

 

臺灣遊記就寫到這裡,祝大家寒假快樂!至於接下來的打算,我可能會寫2013年10月在美國的遊記。不過我2月中旬要去韓國,也可能趁熱寫韓國遊記。要看我回家後的安排啦(~ ̄▽ ̄)~

 

鰻魚飯關鍵詞回復功能開通啦~回復大寫字母「L」查看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灣灣】太平洋的風 迎面而來(臺北篇)完結
    環島旅行真的不容易,回到臺北的我們只想舒服的走完剩下的旅程,因此,前往陽明山的這天我們選擇了包車一日遊。於是,有了下面這位超級棒的臺灣哥哥,我必須隆重為大家推薦嘛....為什麼?農場的門票是包含一杯果汁或者贈送一束繡球花,不用懷疑我當然是愛花之人嘛,可是送我我也帶不走啊,所以妥妥地選擇一杯爽口的果汁。
  • 我去演了一場自己的偶像劇——灣灣
    後來去了臺北發現一百臺幣還買不到一顆釋迦,那時候就有點後悔了。後來回了廣州,發現釋迦更貴,而且還不及灣灣的好吃。所以小夥伴要珍惜一百臺幣一顆的鳳梨釋迦啊!為了清水斷崖,花光了我所有積蓄。昨天包了一日遊的團,還是十分不喜歡這種拘束的旅行方式。
  • 灣灣小情歌,閒散臺北篇.
    青羊小區的夜市是當時最愛最愛的那一處,狹窄的街道,綿延不絕望不到頭,身旁兩側是小攤小販,後面是街邊店鋪,人間煙火可愛至極。我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對於臺灣的了解,來自於《康熙來了》。到達的第一天,晚上就信步來到了對面夜市。
  • 我音樂,我存在 | 「灣灣獨立音樂速報」誕生記
    虧本到現在,自掏腰包買禮物,全靠愛發電。在受眾極其有限的領域,「灣灣獨立音樂速報」迅速積累了超過3.5w的粉絲,產生了好多篇閱讀量幾十萬+的文章,也逐漸成為眾多獨立音樂愛好者中一個口耳相傳的暗號,一個默契的共鳴。當你希望推廣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讓更多人喜歡,卻找不到適當的渠道和方法時,或許自己做個自媒體是還算可行的方式。
  • 灣灣遊記
    一般去灣灣自由行都限制在15天之內!能多玩就別少玩,臺灣環島下來怎麼也得十幾天,能玩十天半月最理想。像我們短暫的旅行,只能截取臺灣島的一半來環,為了去墾丁,一路從臺北過來,花費了不少時間。/紅毛城在臺北隔壁淡水,最早是西班牙人建的,後來荷蘭人重建,再後來被英國政府租用,最終又回到灣灣人手中。據說是灣灣最古老的建築之一(雖然我看著還挺新)
  • 2018年暑假 臺灣畢業旅行之花蓮野柳臺北篇
    妹妹啊在臺灣的十幾天一直被有愛的小哥哥小姐姐們照顧,整日在他們的屁股後面跑著。還會學著小姐姐做嘟嘴樣子。只不過學得不像,這小模樣真是有夠滑稽。出了國父紀念館,來到臺北最大的誠品書店,和孩子們在裡面看了一個下午的書。
  • 2018年暑假 臺灣畢業旅行之臺北臺南篇
    這次我們玩夠15天,路線為臺北臺南墾丁花蓮野柳臺北。三個家庭租兩輛車。所有的攻略為同行的媽媽辛苦研究得出,辛苦辛苦。飛吻。7月29日溫州去臺灣的飛機時長短的剛剛好。飛起沒多久就要降落。妹妹吃了快三年的手指在這次旅行中徹底戒了。睡覺也不吸大拇指了。安眠哦,我的大小寶貝。
  • 「灣灣獨立音樂速報」誕生記
    「灣灣獨立音樂速報」是一個成立了一年半的音樂自媒體。創辦人阿報從樂迷出發,利用業餘時間推廣自己熱愛的臺灣地區原創音樂。虧本到現在,自掏腰包買禮物,全靠愛發電。因為這個微博號,我幸運結識了一些朋友,偶爾也會有票務方、演出主辦方聯繫我,希望幫忙宣傳演出、資源置換等等,這些活動一般情況下我都樂意。圖為某次活動我送出的專輯,都是我在臺北唱片店購買的最珍貴的恐怕就是來自樂迷或音樂人的感謝。每當看到樂迷私信我,告訴我因為我的某一條微博,TA 幸運地發現一支愛團,或趕上某場精彩演出時,我都很感動。
  • 八天的臺北深度親子遊會讓你喜歡上旅行!
    出品:浙江音像出版社公號:萌寶趣旅行(微信號:mbqlx_zrtg)臺灣是度假季的熱門旅遊景點,也許你會覺得小,但如果能像這樣,靜下心來,來一次臺北深度遊,你會對臺灣有更深刻的認識。當然,臺北故宮、中正紀念堂、陽明山、士林夜市、最高的101大廈是必去之地,就不在這裡佔篇幅了,提示在臺北故宮遊覽後一定要去輔樓的餐廳吃臺灣小吃,真心好吃。
  •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灣灣生活的不習慣(上)
    小時候聽過很多遍《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然而這場被安排在二月末的新竹的大雨,好像有點兒不太浪漫。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大家都在不舍的告別自己的假期,不禁竊喜——你們終於也要開學了hhh。在灣灣生活,這種情況是不會存在滴。雖然大部分商鋪都提供刷卡服務,但是也一定要隨身裝好零錢包(我認為零錢包比錢包更實用一些,因為可以裝更多的硬幣),畢竟更快捷一點.作為一個freshman,幾乎每次結帳都會因為分辨不清楚硬幣的面額,常讓下一位顧客多等候一陣.
  • 灣灣我的愛 臺大周邊好去處
    大學的周邊環境薰染了整個校區氛圍並與之血脈相連。所以到學校周邊走走也是體驗當地文化的好選擇。 這是最後一期關於臺大的推送,從下一期開始將推薦幾條鰻魚飯私藏的臺北輕旅行的線路。計劃到臺灣自由行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哦~ 一、夜市 夜市是遊客來臺的必去之地,儼然成為小島閃亮的文化招牌。
  • CHOI 旅行|臺北篇
    大家新年都過的好嗎?有四處去走走嗎?我這次去了趟臺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短短5天的旅程。時間太短,也沒有玩兒啥,就顧著吃了,哈哈哈...關於酒店,我這次沒有拍照,我就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我這次住了三家酒店(我就是喜歡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酒店的人),我先說說寒舍艾麗,這家酒店地理位置很好,在101附近,周圍就是新光三越,酒店裝修和設施比較新,但是房間偏小。
  • 那時候,大家還愛著灣灣.
    那時候,大家還愛著灣灣。那時候,灣灣還不覺得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那時候,康熙來了是多少大學宿舍每周必看的節目。....好像默默暴露了年齡。後來,臺灣對大陸部分地區開放了自由行。後來,兩岸人民經濟各種水乳交融。再後來...變成了網上各種口水戰...
  • 【花花的臺灣之行--臺北篇 下】
    【花花的臺灣之行--臺北篇 下】旅行對我來說真是件很隨意的事情
  • 一個人的臺北,輕旅行,慢慢來
    很喜歡獨自旅行,也許是因為沒有人催趕,可以隨心所欲的安排行程;想出門的時候再走,若不想,寧願就這麼躺著。旅途中,天氣基本能夠左右我的心情。早晨天氣陰,想來淡水的夕照是沒有機會拍的,索性先去看一眼老街吧。下了捷運站之後,直接步行就可以抵達淡水老街。講真,這樣的街道,總讓我覺得回到了泉州或者廈門。
  • ¥299來一場臺北輕旅行看完故宮博物院,再放個天燈如何?
    尚旅匯,帶您遇見臺灣彼臺之北,有美如斯。✔臺北市區最經典的一日遊:國父紀念館,總統府,故宮博物院盡數遊覽,免費送您品嘗臺灣經典牛肉麵,臺北市區最大的免稅店,專車接送酒店;✔野柳九份天燈祈福一日遊:專車接送,體驗DIY鳳梨酥的過程,世界地理教室野柳地質公園,九份老街,平溪放天燈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 《毛騙 終結篇》我愛歷史 我愛安寧
    我第一季第一集,剛開始感覺什麼電視,到後來越陷越深,到最後終結篇不忍離開,意猶未盡。真是一部好劇,9.7的高分名副其實。我喜歡這裡面的每一個主角。看第一季覺得甜甜真醜,什麼演員,到後天越看越漂亮。甚至專門在論壇裡找了他們的現況。原來邵半仙和甜甜在一起,挺好的。最喜歡的是安寧,我和我老婆說我喜歡這女的,哈哈。耐看。還有小寶有小寶的聰明,善良。冬哥有冬哥的可愛,摳門。黎偉是真人才,學霸。
  • 火爆臺北夜市的菠蘿包&熊掌包!10多元的"灣灣"美食原來就在家門口!
    搞笑綜藝《康熙來了》,嬌羞嗲嗲的「灣灣腔」還是世界第五高的101大樓?若非到臺北夜市親自排隊一嘗,還真不知原來這菠蘿包也有港式與臺式之分,雖然兩者製作步驟基本一致,但由於用料與手法的不同,脆皮的口感卻稍有差異
  • 愛旅行之 ~ 臺北一地5日半自由行
    不管是誰,這都證明了一件事:我們對臺灣愛的深沉。陳昇有一首著名的《One Night in Beijing》,在兩岸三地留下了許多情。如今我們可以體味一次「One Day in Taipei」,一起感受真實、有溫度、充滿生活氣息的臺北。
  • 灣灣】太平洋的風 迎面而來
    ,所以,灣灣的住宿問題我自認為還是有資格站在這裡說話滴。關鍵的關鍵,我們的房間剛好在樓梯口,BB說因為之前看過幾期康熙來了關於臺灣藝人遇到靈異事件的節目,害得我陰影面積太大,以至於每天晚上睡覺都有一種不安感,可偏偏還在這裡住了四個晚上。不過旅館的服務態度很友善,這裡的早餐我一天都沒吃,BB吃過一次據說很一般,因為在臺北的日子都比較悠閒,天天睡懶覺,要不就是到樓底下的永和豆漿吃油條。附近的美食實在太多了,還有路口那家屈臣氏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