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蛇,人們多少有些恐懼,很多來場館看蛇的遊客,隔著玻璃展箱都不敢靠近,有些小朋友甚至直接逃走。
上海動物園展出了一些常見的毒蛇:眼鏡王蛇、眼鏡蛇、尖吻蝮、竹葉青、銀環蛇;由於兩棲爬行館還要兼顧收容救助的工作,後場還飼養著一些收容或者罰沒的無毒蛇如球蟒、網紋蟒、紅尾蚺等,種類不少,但是往往遊客帶著不喜的情緒走完一圈下來,看了什麼蛇?啥也沒記住。
球蟒
紅尾蚺
為什麼人們會對蛇感到這麼恐懼呢?究其原因是人們對蛇的不了解,還有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渲染了毒蛇的可怕。其實蛇類並不是都有毒,而且毒蛇在蛇類中並不多,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園展出的幾種較為人熟知的毒蛇。
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看似眼鏡狀花紋,故名眼鏡蛇。本科蛇類不愛活動,頭部呈橢圓形,從外形看與無毒蛇不易區別。眼鏡蛇依靠神經性毒液殺死獵物,神經性毒液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導,因而出現肌肉麻痺而致命。
特別的是,並非所有眼睛蛇都利用毒液殺死潛在獵物或者對其構成威脅的動物,一些眼鏡蛇會將毒液噴向目標眼睛,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並且精確度極高的保護機制。最近,研究人員對有關眼睛蛇噴射毒液的一系列疑問進行了研究,例如眼睛蛇在噴射毒液前為何擺動腦袋以及如何在攻擊目標時做到「精確打擊」。
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 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眼鏡王蛇的體內有抗毒的血清,所以當其他毒蛇對眼鏡王蛇施咬時,眼鏡王蛇通常會安然無恙,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而當食物不充足時,它們甚至連其他同類也會吃,因此,眼鏡王蛇又被稱之為「蛇類煞星」。
尖吻蝮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類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腳下踏出一百步內必然會毒發身亡,以顯示尖吻蝮奇毒無比;有些地方更稱尖吻蝮為「五步蛇」,進一步誇大其毒素的威力。尖吻蝮蛇攻擊性極強,而且頭部可大幅度旋轉,攻擊時不會發出聲響,出其不意,一招致勝,可怕程度不低於眼鏡蛇。
竹葉青蛇全身翠綠,眼睛黃色或者紅色,是一種美麗的毒蛇。竹葉青咬人時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變為主,一次可排乾毒15毫克,但平均100毫克才會致死,所以很少致人死命,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留下傷殘。
其他常見有毒蛇:
舟山眼鏡蛇
短尾蝮
其他常見無毒蛇:
緬甸蟒
緬甸蟒(白化)
綠水蚺
加州王蛇
玉米錦蛇
墨西哥黑王蛇
那麼如何區別毒蛇和無毒蛇呢?看看下面這張對比表——
類別無毒蛇有毒蛇傷口形狀一排到數排均勻而細小的牙痕除了一排到兩排均勻而細小 的牙痕,還有一個以上(一般為兩個)大而深的毒牙牙痕頭部特徵小、多呈橢圓形大、多呈三角形一般人單憑頭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顏色是否鮮豔來區分,這是不夠全面的。毒蛇和無毒蛇最明顯的區別,要看它有沒有毒牙,有毒牙的肯定是毒蛇。
如果在野外遇到蛇,我們推薦的應對方法是:保持鎮靜,在不驚擾蛇的情況下,緩慢地退開。如果不幸被蛇咬了,莫慌,當被蛇咬傷無法確定時,先按毒蛇咬傷處理。附一張毒蛇咬傷急救常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