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千裡之約 續教育情結——建德民革黨員蘭斐赴貴州幫扶送教

2020-12-24 澎湃新聞

赴千裡之約 續教育情結——建德民革黨員蘭斐赴貴州幫扶送教

2020-12-0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建德民革黨員蘭斐赴貴州幫扶送教

輕倚季節的轉角,

守望一場心與心的約定。

只等冬來,

把一脈純白的心語,

蕩漾出一片素韻的教育情懷。

12月2日,民革建德市梅城支部黨員蘭斐又帶領她的團隊赴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龍田鎮幼兒園開展幫扶送教活動。日行千裡,11個小時風雨兼程,只為赴一場初冬裡的溫暖之約。

自建德市教育局與岑鞏縣教育局開展兩地學校結對幫扶活動,蘭斐每年都會帶領她的團隊開展多種形式的「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換崗跟崗、網絡直播、互訪互助、觀摩示範、愛心捐贈等形式,在校園文化、教育教學、課程建設、幼兒園管理等方面進行幫扶指導,傳遞幼兒教育理念精神。

這次,蘭斐和團隊的老師給龍田鎮幼兒園小朋友帶去了繪本書籍、創意美術材料工具和環創材料等價值1萬餘元的物資(款項由建德民革黨員陳曉飛捐贈)以及大慈巖幼兒園小朋友愛心義賣捐款項800餘元。

蘭斐和她的團隊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為龍田鎮幼兒園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此外,蘭斐還跟著龍田鎮幼兒園園長安正紅走村入戶,走進幼兒園精準扶貧戶幼兒家裡看望慰問,並給這些孩子送上羽絨服和來自梅城支部全體黨員籌集的愛心捐款。

蘭斐是建德市人大代表、民革建德市梅城支部主委、大慈巖中心幼兒園園長。她一直用真情、智慧行走在教育教學的徵途上,用知識、閱歷和經驗幫助有需要的人,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孩子們心中的夢想,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民革黨員的責任擔當。

-杭州民革-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赴千裡之約 續教育情結——建德民革黨員蘭斐赴貴州幫扶送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下沙中學開展精準幫扶,讓千裡之外貴州學子穿暖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楊茹 劉錦華金秋十月,為深入推進學校與貴州凱裡下司民族中學共同體的建設,下沙中學江志明校長、王建勇老師、傅肖沸老師、楊茹老師等一行再次不遠千裡來到貴州凱裡,開展送教幫扶活動。
  • 「組團式」教育幫扶④丨東西部協作:助力貴州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
    目前,貴州全面推廣「組團式」幫扶模式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先進理念植入、先進管理經驗落地、先進教育教學制度生根,有力推動了貴州教育品質提升和「內涵式」有特色發展。  選一個好校長、搭一套好班子、辦一所好學校,組團實施「重塑性」「植入式」幫扶,通過這樣的幫扶模式,來自東部地區各「組團式」幫扶團隊隊員,針對貴州各地學生特點潛心教研,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採取送教下鄉、同課異構、推門聽課、集體備課、作專題輔導報告等方式,向本土教師「傳經送寶」,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教師團隊。
  • 22年結對幫扶廟後自然村 東陽民革和第101村的美麗情緣
    20多年來,東陽民革與廟後村結下了一段美麗的緣分。  民革東陽市基層委員會現有黨員111名,下設8個支部,3個專委會,1個黨員之家,1個書畫院,1個中山博愛基金會,主委盧海巖。  20世紀90年代,我市開展「百局聯百村」結對幫扶工作。東陽民革主動請纓,要求結對幫扶,支持新農村建設,成為第101家幫扶單位,結對閣溪村廟後自然村。
  • 兩名納雍學子與一位河北民革黨員的故事
    未曾謀面的蔣叔叔 ——兩名納雍學子與一位河北民革黨員的故事9月4日,今秋被錄取為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大學新生劉小娥就要前去學校報到了。
  • 捐書辦班開講,九三學社浙江省委赴黔西南教育幫扶
    捐書辦班開講,九三學社浙江省委赴黔西南教育幫扶 2020-12-17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佰》與民革,不得不說的故事
    他就是片中率領八百壯士英勇抗敵的謝晉元之子、民革上海楊浦區委會原主委謝繼民。當天,「上海民革」微信公眾號以《民革在線|電影《八佰》即將上映,先來看看謝團與四行保衛戰的故事》為題,推出了對謝繼民的專訪。有讀者或許會問,對於電影《八佰》及背後的歷史,民革組織和民革黨員為何如此關注?
  • 《八佰》與民革,不得不說的故事!
    他就是片中率領八百壯士英勇抗敵的謝晉元之子、民革上海楊浦區委會原主委謝繼民。謝晉元之子、民革上海楊浦區委會原主委謝繼民出席《八佰》全球雲首映禮而《八佰》首映禮的前一天,正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83周年紀念日。
  • 諶貽琴李炳軍劉曉凱拜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
    賈智 攝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隊到貴出席民革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總結會暨專項民主監督專題研討會並考察調研。12月23日,省委書記諶貽琴,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炳軍,省政協主席劉曉凱在貴陽前往拜會。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省領導吳強、王世傑、譚炯參加拜會。
  • 民革自貢市委會黨員之家、中山書畫院授牌儀式暨首屆書畫展開幕式...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月6日,民革自貢市委會黨員之家、中山書畫院授牌儀式暨「中山紅梅 綻放鹽都」——首屆書畫展開幕式在自貢藝術展廳舉行。儀式上,民革省委會副主委、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鄭學炳、中共自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義,自貢市政協副主席肖光俊、民革四川省中山畫院院長姚葉紅分別為自貢民革黨員之家、中山書畫院授牌。據悉,本次展覽共展出書畫作品70餘幅,作品體裁豐富,既有國畫、油畫、水彩、水粉素描、鋼筆畫等美術作品,又有篆、隸、楷、行、草等書法作品。
  • 喜報:81名杭州民革黨員榮膺「浙江民革防控抗疫先進個人」
    喜報:81名杭州民革黨員榮膺「浙江民革防控抗疫先進個人」 2020-09-08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革廣東省河源市委會一行來瓊開展調研交流活動
    海南文明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粵瓊兩地民革的互動交流,11月17日至21日,廣東省河源市政協副主席、民革河源市委會主委劉偉德一行19人來瓊進行調研交流。在瓊期間,交流團赴宋氏祖居、鄭庭芨故居開展「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活動,到雲龍改編舊址、馮白駒故居開展紅色傳統現場教學活動,參觀海口市容市貌,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情況。海口民革與河源民革開展了深入的交流,在「民革黨員之家」召開座談會,圍繞鞏固「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成果和組織發展、參政黨建設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 走進中國溼地博物館 感受生態文明之美——民革江幹區基層委開展...
    走進中國溼地博物館 感受生態文明之美——民革江幹區基層委開展主題學習活動 2020-12-14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對幫扶,共話發展|貴州三都高平鳳凰實驗學校來訪交流
    為了積極響應廣州對貴州結對幫扶的號召,切實做好對西南地區教育幫扶工作,經黃埔區教育局與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教育局商定,按照結對幫扶、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與貴州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高平鳳凰實驗學校結成對口幫扶學校。
  •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導之一百三十九
    脫貧大決戰:貴州大扶貧系列報導之一百三十九 2020/12/23 14:42 來源:搜狐網 瀏覽:331
  • 民革菏澤市委2020年骨幹黨員培訓班開班
    培訓班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德波 菏澤報導  12月18日,民革菏澤市委員會2020年骨幹黨員培訓班正式開班,民革菏澤市委主委趙勝利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民革菏澤市委委員、各基層組織主委及部分骨幹黨員50餘人參加了培訓。  據了解,本次培訓班特邀中共菏澤市委黨校教務處主任、三級教授張培建授課。開班儀式結束後,張培建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解讀》為題,給全體參訓人員進行了專題輔導。
  • 民革「愛眼護牙」冬日送溫暖 深情入民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明碩 日照報導  12月19日,民革日照市市直一支部和民革東港區支部共同發起「愛眼護牙」送醫送溫暖活動,走進東港區三莊鎮龍泉官莊村,為群眾送去關懷和溫暖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忙碌,民革黨員中的眼科、泌尿科、婦科、牙科專家耐心為前來諮詢的群眾看診,不一會兒就排起了問診長龍,民革黨員還向群眾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冊,向群眾講解保健知識,增強群眾的健康意識。群眾紛紛點讚此次活動。  民革黨員還為12戶貧困戶送去了大米、面、油、牛奶等慰問品,把民革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了他們的心窩裡。
  • 廣州市教育幫扶點亮貴州納雍孩子的希望
    人民網納雍9月17日電 「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老百姓心裡最普通的訴求。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畢節的工作中十分重視教育扶貧,通過發揮教育優勢助力當地脫貧攻堅。「我是廣州市交流到貴州納雍天河實驗學校的第一位心裡輔導教師,輪換期為1個月,今年9月底即將結束。」
  • 寧波民革這些個人和基層組織獲民革中央表彰
    12月9日,民革十三屆四中全會在京開幕,開幕會後,舉行了民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表彰大會。民革中央授予257位民革黨員「民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授予45個集體「民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 「看見」使命與未來 桃源小學三年教育精準幫扶工作回顧
    ,桃源小學校長程悅坤作為教育精準幫扶工作代表,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程校長以《看見》為主題,分享了近八個月的時間裡三入德保、田陽,以創新思考與實際行動開展教育幫扶工作。南山西麗小學與巴別中心小學、南山桃源小學與頭塘中心小學、德保實驗小學、南山小學,雖相隔千裡,這六所學校卻也因教育精準幫扶的「南山模式」而結下親人般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