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刺蝟索尼克、妙先生、大鬧天宮、哪吒之魔童降世
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要住在電影院」
盼了大半年,觀眾們終於可以去電影院觀看喜愛的作品了。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復工前兩日全國票房分別為349萬、455萬。隨著國內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越來越多新作確認定檔、經典作品宣布重映,離觀眾所期待的「住在電影院」的日子,或許也不遠了。
定檔新片
妙先生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由彩條屋影業、光線影業、咕咚動漫工作室出品,將於2020年7月31日在內地影院上映。
作為動畫電影《大護法》的姊妹篇,《妙先生》的電影預告中同樣帶有「PG-13」的自分級標識,「建議十三歲以上觀眾觀看」。《妙先生》延續「暗黑成人童話」的風格,試圖通過隱喻的角色及意向,構建深刻的核心思想,探討人性的複雜之處。
故事情節圍繞「彼岸花」展開,它能寄居在純潔善良的人類心中,實現人們的願望,卻也會讓周圍的人陷入貪婪墮落的境地,只有宿主死亡才能解決這一困境——究竟是選擇「殺一個好人救其他人」還是「直接犧牲多數人」,總會讓人想起被著名思想實驗「電車難題」支配的恐懼。
刺蝟索尼克
《刺蝟索尼克》由傑夫·福勒執導,詹姆斯·馬斯登、金·凱瑞等主演,講述擁有超音速能力的刺蝟索尼克的冒險故事,他將與小鎮警員湯姆一起,對抗邪惡的蛋頭博士。
這部遊戲改編真人動畫電影,在經歷更換發行公司、索尼克造型重製等事件後,終於在2月14日登陸北美影院。影片上映一個月,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也刷新了遊戲改編類影片的北美票房紀錄。
該作原計劃於2月28日在內地上映卻因新冠疫情爆發撤檔,現官方宣布影片將於7月31日回歸內地影院。
呆瓜兄弟
《呆瓜兄弟》的形象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捷克的定格動畫《Pat and Mat》,作品中的兩兄弟自認為擅長發明、修理等工作,卻在「拆家日常」中不斷誕生出新的笑料。《Pat and Mat》憑藉腦洞創意與輕鬆笑點,深受歐洲觀眾的喜愛。根據數據分析機構SuperData於2019年發布的木偶動畫市場「IP年收入排行榜」,《Pat and Mat》排在《小羊肖恩》之後,位列榜單第7名。
此次定檔7月31日在國內上映的《呆瓜兄弟》,則是劉志廣、舒暢執導,由《Pat and Mat》主創之一的馬雷克·貝奈斯擔任編劇的原創作品。
新愚公移山
原創動畫《新愚公移山》宣布計劃成為復工後首批上映的電影之一,具體檔期待定。
《新愚公移山》由陳志宏、許剛執導,迪士尼中國原創意總監Marc Handler擔任編劇,SMG炫動傳播、上海電影學院、南京傲世之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製作。據介紹,作品將在《列子·湯問》的基礎上,展現「重整旗鼓,開山而行」的精神內核。
從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來看,比如先導海報及系列概念圖借鑑宋畫《千裡江山圖》的風格與意境,電影配樂則採用豫劇風格,中國傳統元素的呈現將是《新愚公移山》的一大亮點。
經典復映
白蛇:緣起
《白蛇:緣起》是黃家康、趙霽執導,追光動畫和華納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基礎上有所創新,講述白素貞五百年前與許仙前世阿宣之間的愛情故事。
影片於2019年1月11日在內地上映,獲得4.61億元票房。入圍第32屆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獲得第三屆「金色銀幕獎」最佳改編動畫電影獎。
哪吒之魔童降世
去年夏天,頂著黑眼圈、梳著小揪揪的魔丸哪吒火得一塌糊塗。
《哪吒之魔童降世》完全顛覆了神話傳說中「哪吒鬧海」、「剔骨還父」的情節,進行了富有現代意義的改編,作品中的哪吒「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核心精神貫徹到底。
由彩條屋影業出品,餃子執導兼編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內地收穫50億票房,位列國內電影票房總排行榜第二名。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還獲得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金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最佳動畫編劇獎、最佳動畫配音獎。
大魚海棠
《大魚海棠》是彼岸天文化、光線影業、彩條屋影業聯合出品,由梁旋、張春執導,梁旋編劇的動畫電影。
該片創意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唯美的畫面、中國傳統元素的融入,讓影片在2016年上映時,吸引到許多觀眾的關注。《大魚海棠》講述椿、鯤、湫三人之間的命運糾纏,不過因為人設、臺詞和純愛劇情,該作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發行的一部木偶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一直是風趣幽默、不懼強權、嫉惡如仇的智者形象,也成為了國內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2018年10月,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阿凡提之奇緣歷險》上映。時隔近40年,「阿凡提」系列也完成了從手工偶動畫到3D動畫的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中的巴依老爺不再是反派形象,而是作為夥伴與阿凡提同行。在百姓的囑託下,阿凡提與巴依老爺、小毛驢,以及新朋友古麗仙、哈孜一起踏上尋回水源的冒險旅程。
大鬧天宮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實實在在的「國民偶像」。單在動畫這一表現形式中,從1941年的《鐵扇公主》到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孫悟空形象展現出不同的魅力。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一個版本,大概還得數上世紀6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裡的孫悟空。
201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對《大鬧天宮》上下兩集的內容進行修復、剪輯,讓3D寬銀幕版本的《大鬧天宮》登陸內地影院。
關於3D修復版《大鬧天宮》,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錢建平曾在採訪中表示:「孫悟空是中國動畫經典的形象,將是美影廠接下來重點運營的IP之一。在08、09年時我們就希望能夠把孫悟空這個形象重新包裝、再次激活,2012年的《大鬧天宮》3D化是邁出了第一步。」
尋夢環遊記
2017年,《尋夢環遊記》的上映給觀眾帶來關於「生死和記憶、夢想與親情」的思考,其主題曲《Remember Me》更是作為「催淚神曲」被觀眾所熟知。
該作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託的奇妙旅程。在這一過程中,美好夢想、溫暖親情等元素的出現,並不刻意煽情卻足以讓人動容。正如那句臺詞所說,「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遺忘才是永恆的消亡。」生命雖然有盡頭,但愛與夢想卻不會消逝。
除了影院復工首日就開始重映的《尋夢環遊記》之外,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則分別將於7月24日、7月31日重登內地大銀幕。
不論新片定檔還是經典復映,近期上映的作品都在為電影市場的復甦做準備。
影院停擺後的重啟過程,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此目前許多投入成本較高、深受觀眾期待的新片仍在選擇觀望,沒有安排具體的上映時間。像《妙先生》《呆瓜兄弟》等作品選擇抓住影院復工的機會上映,則是對內容、市場和宣發等多方面考量的結果。口碑之作復映的消息,的確也為電影行業帶來了一絲希望,根據網絡公布的片單信息,不少復映的經典之作,大多為公益放映不參與分帳,將票房讓利給影院。
而對於期盼已久的電影愛好者來講,影院重新開業的消息背後,則充滿「我的快樂終於回來了」的熱切與欣喜,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手捧爆米花、擁抱大銀幕的愉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