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臨近,為了讓論文一次過關,不少高校畢業生都會在學校正式查重前,在網上購買軟體自測。據本報報導,淘寶上售賣的碩博士知網查重系統,價格從170元、260元一路上漲到480元。
所謂查重,就是在學生畢業論文提交之後,通過防抄襲軟體檢測重複率和相似度,如果重複率過高,學生將面臨延期答辯、取消答辯資格等處分。也就是說,論文查重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學術不端,不至於讓畢業生從網上隨便下載幾篇論文,剪貼複製一下就矇混過關。
論文查重的初衷,無疑是好的,但商業化論文查重的負面效應也不可小覷,非但難以起到防止抄襲的作用,反而變相引導教學生如何抄襲。論文到底是否抄襲,學生心裡比誰都明白,到底抄了多少,自然心中有數。要真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還費那個勁花那個冤枉錢幹嘛?查重的便利就在於,抄襲的部分都用紅色標出。神奇的是,一個句子只要換一種句式,替換其中的幾個詞語,就不再顯示抄襲;大段抄襲的部分參照執行,就能把重複率降到合格範圍之內。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網絡上的論文查重系統,一定意義上就是在提醒:看你會抄不會抄。如此改完的論文,以重複率來看已經不涉及抄襲;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更高級別也是更加可恥的抄襲。
某種意義上說,機械的、迷信數據的、過度商業化的論文查重,已經成為高校形式主義的重災區。對於有些學生來說,雖然破費點錢財,但根據查重提示修改,總比通宵達旦、苦心孤詣地寫一篇正兒八經的畢業論文容易多了。
學術不端的底線沒有守住,學術不端的本事學會不少。無論是主管部門,還是高校,都不能坐視不管。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賈亮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