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迷信,孩子滿月前抱他的不要是這3種人,再親近的人也不行

2020-12-18 爆炸母嬰課堂

生下孩子後寶媽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忐忑不安了。殊不知,寶寶的出生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父母還需要注意很多的細節,小嬰兒那樣嬌小軟嫩,稍微看護不利可能就會生病。

小茹備孕將近三年才有了現在這個女兒,老公也非常重視,還專門請了的月嫂來幫忙照料。在此之前,小茹和老公看過很多育兒書學了不少科學知識,可是不知怎麼,女兒還是生病了。

醫生經過詢問和排查,告訴小茹夫妻孩子這個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很可能是因為接觸了大人身上的細菌才導致的。經過細想,細菌不可能是由月嫂和他們兩個傳給女兒的,因為他們每次抱孩子之前都會洗手。

夫妻倆轉念一想,孩子這次生病很可能是因為滿月酒那天「人多手雜」,被不注意衛生的親戚或者朋友抱了的緣故。從此,小茹和老公再也不敢讓別人亂抱孩子了。

孩子滿月前抱他的不要是這3種人,再親近的人也不行,並非迷信。

1、不注意衛生的人

小茹、婆婆和老公在抱孩子之前都會洗手,而公公除外。好幾次公公從外面回來就直接把孫女抱起,婆婆多次勸說都不起作用,公公反而有些不高興:「要不是喜歡孩子,我還不抱呢」。

殊不知,大人身上攜帶的細菌新生兒可能招架不住。寶寶身體的抵抗力遠不如大人,非常容易遭到細菌的侵襲,相信真正疼孩子的人都會注意洗手這個問題。另外,大人的唾液中也含有寶寶不能承受的細菌,最好不要經常親寶寶。

2、不會抱孩子的人

很多人是沒有接觸過抱嬰兒的,更沒有抱小孩的經驗,如果輕易把孩子交給這些人,吃苦頭的可能是寶寶自己。要知道,嬰兒身體比較柔軟,頸椎、脊柱及骨骼也尚未發育健全,抱寶寶的人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姿勢以及有足夠的力量。

一般而言,是不建議14歲以下的小孩子、年邁的老人以及沒經驗的人抱孩子。老人的力量退化,小孩子臂力弱,沒有任何經驗的人掌握不好抱寶寶的姿勢和力度,寶寶在這些人的懷裡亂動時容易傷害到自己。

3、菸民

我們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其實二手菸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於新生兒而言。和成年人相比,孩子需要吸入的空氣更多,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會吸入更多的汙染物。

未滿月的寶寶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而吸菸的人皮膚及衣服上往往也會殘留著香菸中的有害物質,讓這類人抱孩子,不但容易傷害到寶寶的呼吸系統,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也可能會產生影響。

各位寶媽,類似的情景你經歷過嗎?最擔心的是哪類人抱孩子?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嬰兒剛出生,最好不要讓這「3種人」第一個抱他,並非是老傳統
    其實,實際生活中不僅華華婆婆如此,還有很多關於「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抱孩子應該讓誰抱」的說法。第一個抱寶寶的人,每個人的回答都是眾說紛紜:「第一個抱寶寶的人一定要功成名就,孩子才會有出息。」父母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嬰兒剛出生時,最好不要讓「3種人」第一個抱他,這回並非是老傳統。
  • 寶寶滿月前,別讓4種人抱孩子,關係親也要拒絕,別把喜愛變傷害
    剛出生的寶寶是家裡最「尊貴」的人,全家人都圍著小傢伙一個人轉,親戚朋友來看寶寶。有時候出於對寶寶的喜愛,會主動要求抱抱孩子,面對來家裡專程看望孩子的親戚朋友,爸媽也不好意思拒絕。爸媽們要注意了,即使熟人抱寶寶是人之常情的事情,這幾類人爸媽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抱寶寶,不然真的會害了寶寶的。1、生病的人:正在生病的人,身上都會帶有病菌,而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身體的抵抗力本來就差,免疫力也低。病菌就會很容易的侵襲寶寶的身體,讓寶寶生病。
  • 胎兒出生後誰先抱?產科醫生:第一個抱娃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
    新生命的到來讓一家人欣喜不已,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家人們都想伸出手抱一抱。然而,胎兒出生後,第一個抱的人是有講究的,最好不是這3種人。 胎兒出生後應該誰先抱? 孕媽凌凌下午羊水破了,被丈夫緊趕慢趕地送進醫院,經過大半天的努力,總算把寶寶平安生下。
  • 懷孕時最好不要去抱別人家的孩子,不是迷信,真的有科學依據
    前陣子,婆婆一如既往地跟兒媳婦一起散步,碰見鄰居劉阿姨推著嬰兒車回來,劉阿姨的小孫女在嬰兒車裡咿咿呀呀的可愛極了,倩倩喜歡得緊,忍不住要抓著寶寶的小手玩一會。寶寶看見倩倩笑嘻嘻的,伸手要抱,倩倩立刻感覺自己母愛泛濫了,問劉阿姨「我能抱抱娃嗎?」本來好好的,婆婆突然板著臉說「你懷著孕呢,不能抱人家小孩!」劉阿姨也表示附和「等你平平安安生了,再來抱也行的呀!」
  • 奶奶把滿月孫女眉毛剃光,3個月後全家後悔不已,「迷信」太害人
    奶奶把滿月孫女眉毛剃光,3個月後全家後悔不已小娜的婆婆是一個很注重當地習俗的人,結婚的時候,就有很多講究,讓小娜覺得非常疲憊,等到有了孩子後,又有很多說法,雖然心裡並不相信這些說法,但也禁不住老人的勸,最近孩子滿月了,婆婆一直說要給孫女剃眉毛。
  • 迷信奶奶剃光滿月孫女的眉毛,2個月後直言後悔:是我害了孩子
    在很多老一輩人的觀念裡,孩子如果毛髮不濃密的話,並不需要為孩子做一次周密的全身檢查來檢查原因,在他們看來只要將孩子的毛髮全部剃光,孩子的毛髮再長出來時就會變得又濃又密,解決問題。 可是這種並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真的會有效果嗎?
  •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不要讓這些人抱!媽媽要懂得拒絕
    沒有結婚生子之前,我是看到別人家可愛的小孩都想要抱一抱,如果親戚家或者鄰裡有小寶寶,那我看到了就一定要抱一抱的,畢竟真的都好可愛!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遇到那些喜歡自家寶寶的人,我也都會讓他們摸摸抱抱,因為這種心情我再了解不過了。寶寶給別人抱沒什麼問題,但是需要寶媽們注意的是,在寶寶2歲之前,如果有這幾類人想要抱寶寶,寶媽們可一定要懂得拒絕!
  • 3種場合孕婦最好別湊熱鬧,並非迷信
    作為寶媽,一切都是以孩子為「前提」的,雖然有時為了孩子能夠忍受,但有部分寶媽卻表示:如今有些人提出的要求已經是讓自己越來越不能理解了。比如說什麼懷孕不能參加婚禮,不能去喪葬會現場等,大部分的寶媽都覺得這是迷信,根本就不可信。懷孕參加婚禮會「衝喜」?作為一位寶媽,其實我也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 除了參加「葬禮」,這「3個地方」儘量別帶孩子去,並非封建迷信
    現在育兒講究科學合理,有些父母就此將某些傳統禁忌打上「封建迷信」的標籤。然而,有些「封建迷信」,只要細究一下就知道它們有科學合理的解釋,家長還是要理智看待。01寶媽帶孩子參加葬禮,事後孩子生病不適,醫生指責:心太大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值得家長們引起重視。寶媽的女兒3歲的時候,孩子爺爺就去世了。
  • 「孕婦不能參加婚禮」並非迷信,為了孩子好,五種場合儘量避免
    其實「孕婦不能參加婚禮」並非迷信,人多的場合嘈雜,先不說人來人往可能發生的衝撞,就是噪音和空氣環境,也對身體不利。老人的說法並不完全是封建迷信,孕媽們別盲目排斥,這也算是種經驗。為了孩子好,懷孕時小心謹慎些沒錯,「卸貨」後一切都好辦。
  • 剛出生的寶寶,讓TA抱最合適,別人再急也要等幾天
    這時候護士卻不同意,說頭一次當爸爸沒經驗,怕抱不好孩子,還是讓奶奶來抱比較好。小婷和老公都沒想到這個問題,原來抱孩子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到了出院那天,小婷想要抱著孩子下樓,這時候老公和婆婆都說不行,因為小婷剛生完孩子沒幾天,身體還沒恢復好,也不適合抱寶寶。最後還是由奶奶抱著孩子,老公負責照顧小婷,全家人歡歡喜喜地回了家。
  • 「你懷孕了,別抱我家孩子」,這還真不是迷信,要注意別惹人厭惡
    所以一開始醫生就讓他養胎,後來在懷孕三個月以後再去檢查,胎兒已經穩定了。 因為這前幾個月實在是在家裡憋得難受,正好老公的朋友兒子百日宴,所以老公帶著小雲也去了,正好可以散散心。 小雲很開心,剛送完禮金就和老公去後面看小寶寶,這個時候小寶寶正在爸爸懷裡一動不動看著這些人。
  • 「剃滿月頭、睡扁頭」,照顧新生兒常見的3大錯,有多少人還在犯
    關於新生兒剃頭髮這件事,很多地方都流傳滿月底頭髮的習俗,而且剃下來的頭髮還不能扔要保存起來。滿月剃頭是從寶寶頭部開始,寓意孩子有一個新的開始,一生幸福圓滿。但是滿月剃頭在醫學這方面來講是不提倡的。新生兒皮膚比較嫩,頭髮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 奶奶給滿月孫女剃光眉毛,2個月後發生的事讓全家崩潰,迷信害人
    閨蜜小劉去年生了一個女娃,孩子長得很是可愛,但是讓人很是疑惑的是,孩子沒有眉毛。後來在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閨蜜婆婆的迷信最後造成的這種局面。閨蜜婆婆是一個農村人,因為思想的不開通,所以她十分的迷信。在閨蜜結婚時、生孩子時都讓所謂的專業人士來預測,什麼時候是吉時、有什麼注意事項等等。
  • 新生兒多久可以抱出門?不是滿月百天,滿足這3個條件不妨一試
    滿打滿算下來,有將近1年的時間,都得在「家裡蹲」,好不容易寶寶大了一些了,就想著帶寶寶出門溜溜彎,但是問題又來了,寶寶多大才可以抱出門呢? 可能,不少過來人都會建議你,正所謂坐月子要百天,你這還沒到百天,寶寶也沒百天,就想著出門了,不可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新生兒剛出生時,最好別給這3種人抱,不是迷信,聽聽這科學道理
    不少寶爸寶媽在孩子降生之前都以為準備滿滿,只等孩子的來臨。卻不知寶寶降生後才是手忙腳亂的開始,特別是在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個月更是令許多新手父母又驚又怕。在面對剛出生的寶寶時,寶爸寶媽一定要注意了,千萬別把寶寶給這三種人抱!
  • 並非迷信,這3種情況下出生的娃很幸運
    即便現在也是如此,比如結婚、搬家等等,很多人都會選擇「良辰吉日」。相信不少孕媽都聽老一輩人說過,生孩子也要挑日子吧,如果寶寶能在「良辰吉日」誕生,將來會更有福氣。雖然這些都是迷信,但我們今天要說的「良辰吉日」並不是特指某一天,而是在某些情況下出生的孩子,真的很會幸運哦。
  • 寶寶滿月前,媽媽的抱睡關乎成長、性格和發育,錯過後期難彌補
    其實抱著孩子睡的好處有很多,滿月之前尤其是不能少。寶寶滿月前,媽媽的抱睡關乎成長、性格和發育,錯過後期難彌補孩子一哭 ,真是整個人的神經都開始緊張了。除了解決孩子當時的生理需求,比如餓了或者拉了以外,寶媽們還會把孩子抱起踱步,安撫孩子情緒。不過都說抱睡上癮,很多寶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孕期這3種說法看似迷信,實則都有一定的道理,你都做過幾個?
    張女士懷孕半年了,前幾天剛把新房裝修好,裡面的味道也去的差不多了,不過就在準備往新家搬的時候她的婆婆卻制止了他。她的婆婆表示,懷孕期間是不可以搬家的,否則會帶來厄運。在她看來婆婆完全就是迷信,但是婆婆的話讓她比較擔心,那麼到底搬不搬呢?
  • 寶寶沒到2歲的時候,這3種人要抱寶寶,寶媽一定要懂得拒絕
    自己的孩子能夠受到眾人的寵愛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有些人卻是媽媽們需要迴避的,尤其是寶寶還沒有到2歲的時候。所以,過年探親訪友要注意,面對這3種人要抱寶寶,寶媽們一定要懂得去拒絕他們的請求!以免寶寶在和這些人的接觸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2歲以下的小寶寶身體抵抗力並沒有像大人一樣健全和完善,所以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傳染疾病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