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喝酒,有一些甚至喝酒成癮,頓頓不離,一離開酒就覺得渾身不適。
而長期飲酒過度會導致不少疾病的出現,這不最近島城有一老人就因為喝酒導致馬德龍病找上門來。
#頸部像青蛙一樣鼓鼓的
老唐(化名)今年63歲,喝了30年酒,最終把自己喝成了「綠巨人」。12月17日,市婦女兒童醫院為他動了一臺手術,摘除了其脖子上多餘的脂肪瘤。
十多年前,老唐的頸部就長出了一顆瘤子,當時他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脂肪瘤,對身體並無影響。聽聞是良性腫瘤,老唐也就沒在意。
可是此後十多年,這頸部的脂肪瘤越長越多,越長越大。3個月前,老唐發現自己頸部出現了腫大,害怕是瘤子出現異常,趕緊到市婦女兒童醫院求診。
接診的外科醫生給他進行了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其頸部皮下脂肪層增厚明顯。
「當時,我們看這位患者的頸部就像青蛙一樣鼓鼓的。」市婦女兒童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吳其肯說,經過多方檢查後確診老唐患的是馬德龍病,又稱良性對稱性脂肪瘤病。
「這是一種罕見的脂肪代謝障礙引起的脂肪組織瀰漫性、對稱性沉積於頸肩部皮下淺筋膜間隙和(或)深筋膜間隙的疾病,患者常常因頸部畸形、活動受限、壓迫氣管致呼吸困難而就診。」
#2小時頸部「減肥」成功
經過與患者及家屬的反覆交流,吳其肯決定對老唐實施頸部腫物切除術。
12月17日,老唐被推進了手術室。兩個小時後,折騰了他十多年的脂肪瘤被成功取下來。醫生將這些脂肪一過稱,重達400克。
「患者之前喝酒長達30年,甚至有一段時間每天喝酒,每次要喝500毫升左右,白酒黃酒啤酒,來者不拒。不過來醫院求診前,他已戒酒2年。」
據吳其肯介紹,馬德龍症候群是一種隱匿、緩慢進展的良性腫瘤性疾病,其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明了,但大量病史分析可知,罹患該病的患者95%有超過10年的嗜酒史。
馬德龍病患者的常見脂肪在身體上半部瀰漫性沉積,尤其是頸部,主要表現為雙頸部、枕部、項部、肩部、頜下、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對稱性分布的無痛性脂肪團塊,類似腫瘤病變,常導致頸部畸形、活動受限,呈「牛頸」或「駝峰背」樣外形,影響生活和容貌。
少數患者由於腫塊壓迫氣管和食道,引起憋氣、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甚至壓迫腔靜脈,造成靜脈回流障礙。
「這種病的另一顯著特點是常合併諸多內科疾病,如慢性酒精性肝病、糖耐量下降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內分泌腫瘤、上呼吸道惡性腫瘤等疾病。」吳其肯介紹。
#馬德龍病如何治療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此外馬德龍病患者大多伴內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風、肝病等。目前,馬德龍病尚無有效辦法。
外觀改善主要依靠外科徹底切除手術,採用類似改良頸清掃手術方法,保留頸部肌肉和器官,沿頸筋膜徹底切除增生脂肪,避免復發。
據悉,老唐術後恢復良好,但還需要積極配合內科治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戒酒、戒菸、科學飲食和鍛鍊,從而防止脂肪組織再生長,或減慢其生長速度,預防該病復發。需要提醒的是,患了此病,僅憑單純控制飲食和減肥通常無明顯效果。
記者:岑瑜
編輯:曦曦
舟報集團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