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女翼裝飛行員遺體被找到,19日,她從直升機上最後一跳飛行的畫面也隨之公布。
5月12號上午11點19分左右,天氣晴朗,載有兩名翼裝飛行員的直升機抵達天門山後山上空高度為2500米的既定位置,做好起跳準備後,女翼裝飛行員一躍而下,開始按設定路線進行高空翼裝飛行,攝影師隨後跳出,跟隨飛行。
在平穩飛行了19秒後,攝影師發現女翼裝飛行員的飛行路線明顯偏離,飛行高度有所下降,兩人正快速向天門山臺型主山體方向飛行,攝影師判斷女飛行員可能無法正常通過山頂上空,立即揮手示意女翼裝飛行員開傘,自身飛行高度也出現下降,隨即攝影師也調整飛行姿態,偏離原定路線向右側飛行,低於原路線高度繞過山體,安全返回降落點。
攝影師在無法繼續跟隨飛行的瞬間,僅來得及向側下方回頭看了一眼,發現女翼裝飛行員已經以非正常飛行姿態急劇下降數百米,隨後脫離攝影師視線和可拍攝範圍。
據了解,這名女翼裝飛行員曾在國外經過系統的翼裝飛行專業訓練,有數百次翼裝飛行和高空跳傘經驗。
遇難翼裝飛行員降落傘未打開
系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
據張家界永定區委宣傳部介紹,5月12日,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取景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時,兩名翼裝飛行員從飛行高度約2500米的直升機上起跳進行高空翼裝飛行,其中一名女翼裝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因偏離計劃路線導致失聯。
事發後,張家界市立即組織多方力量共同搜救,但因失聯翼裝飛行員未攜帶手機、GPS等設備,加上近幾天張家界持續降雨,山區雲霧大、能見度低、地形複雜陡峭,給搜救帶來極大困難。張家界市永定區應急管理局也表示,事發當天已成立專項工作組,持續組織救援人員搜救。經過核實,這名失聯的翼裝飛行員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學生。
5月18日上午,搜救隊伍在搜尋過程中接到天門山鎮村民報告,在天門山玉壺峰北側下方無人區一處密林內,發現疑似失聯者。得知情況後,搜救隊伍立即趕赴現場,經過現場核實,確定為5月12日上午失聯的女翼裝飛行員,已無生命體徵,失聯者降落傘未打開。遺體發現地點海拔高度約900米,距離其在空中直升機上起跳的位置直線距離約2000米,相對落差約1600米。
發現遺體的村民曾先生此前對媒體表示,天門山附近懸崖陡峭、樹林茂密,前幾天下雨能見度很低,他們幾位當地村民也得相互幫助才能爬上峭壁,在樹林裡走了三個多小時後,終於找到了小劉(化名)的遺體。
「昨天和今天(18日)天氣比較好,幸好我們把她找到了,她在張家界失聯我們有能力有義務把她找回來。我是住在這附近的人,我們對這邊算是比較了解,昨天我有空我就找了一天,那邊都找完了沒找到,我今天就邀了我兩三個朋友就往這邊來,因為這邊比較陡,我們都是幾個人相互幫襯著爬上來的,茂密的樹林裡(走了)三個多小時。」曾先生說。
據了解,5月12日飛行前,小劉和隊友已經對天門山現場做了多次試跳並成功著陸在山腳的停車場,意外發生在最後一次翼裝飛行正式拍攝時。小劉的隊友告訴媒體,她在飛行過程中,遇到雲層遮蔽視線後偏離了計劃航線,離開拍攝範圍後失聯。
5月12日,小劉(化名)在社交平臺發了一張天門山試跳的照片。
生前曾發文自述經歷
「為自己而活,不後悔」
據封面新聞,小劉(化名)2019年4月25日曾在社交平臺發布過一條視頻,講述自己作為一名運動愛好者的極限歷程:
18歲,小劉開始學單板滑雪,她摔過很多,摔得很痛,但為了滑雪,她在崇禮住了半年,趕著第一趟纜車上山,迎著夕陽結束。
19歲,小劉在峇里島學水肺潛水,她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背著潛水器材下水的那種緊張和刺激,後來她考了ow和aow,走走逛逛去了很多國家。
20歲,小劉決定去學自由潛和衝浪,在海邊住了幾個月,風大的時候衝浪,風小的時候潛水,偶爾跟朋友出海打魚,現烤現吃,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時考完了aida四星。
21歲,小劉開始學風洞,跳傘,考完了a license的認證,也完成了自己的二百次獨立跳傘。
22歲,小劉開始學翼裝,參加了全國風洞錦標賽並拿到了第三名,從此她開始過上俄羅斯和杜拜跳傘基地兩點一線的生活。
在視頻最後,她樂觀地說,「我為自己而活,我不後悔我的選擇,我會堅持我選擇的路。」
翼裝飛行:死亡率曾達30%
什麼是翼裝飛行?運動員從高處(比如山谷、高樓、大橋、飛機等等)跳下後,藉助身上穿戴的翼膜結構的翼裝進行滑翔,飛行過程中運動員需要運用肢體動作來掌控滑翔方向,進行無動力的空中飛行,其下落最大速度每小時50公裡,前進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裡以上(最高時速289公裡/小時)。直至達到安全極限高度(跳傘高度越低越危險),運動員才打開降落傘著陸。
「背死跳」,這是翼裝飛行的另一個稱呼,由於挑戰者飛行高度有限,用於調整姿勢和打開降落傘的時間倉促,飛行的危險性和難度極大,此外,滑翔過程中撞上懸崖山巒等障礙物也異常危險。因此翼裝飛行是一個屬於勇敢者的遊戲,稍有不慎,就會給運動員造成生命危險。
有資料顯示,該項運動初期,死亡率一度達到30%。甚至連翼裝服飾的創始人都在1998年的一次飛行中因失誤而摔死。
不過被稱為「亞洲翼裝飛行第一人」的張樹鵬說:「翼裝飛行運動在發展初期死亡率達到30%,但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包括裝備的迭代升級,技術規範不斷完善,安全性在不斷提高。依然使用這一數據來說明翼裝飛行的風險並不客觀準確。」2019年,張樹鵬和幾名國外翼裝飛行運動員一起做了嚴謹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全世界翼裝飛行運動的事故率在千分之五左右。
業內對學習翼裝飛行的規定也特別嚴苛。美國跳傘協會規定,學習翼裝飛行前,必須要有200次以上的高空跳傘經歷,還需要通過安全課程和理論考試測評。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湖南日報、央視新聞、封面新聞
原標題:《遇難翼裝飛行女大學生最後一跳畫面公布(視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