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早已不是一個禁忌詞彙。
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中,變成了一個極具爭議的社會性話題。
人們圍繞身體部位的討論,熱火朝天,可誰又真正關心過墮胎者的真實生活。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便將鏡頭對準了這一類人群,讓國產片拍不好的題材,有了新的高度。
電影自亮相以來,口碑逆天。
爛番茄新鮮度99%,Metascore評分92/100,暫居本年度最高分,堪稱直面禁忌話題的必看片。
但影片的劇情發展近乎白描,故事簡單到幾個字就可以概括,即未成年少女墮胎記。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小鎮上,女孩奧秋過著枯燥又平常的生活。
在學校上課發呆,和男孩子談談戀愛;在家裡與父輩疏離,總是少言寡語;閒暇時,會去超市兼職收銀員。
只不過,平靜的生活隨著一次意外懷孕而打破,奧秋試了很多種辦法,如買處方藥服用,使勁捶打腹部。
可是奧秋為什麼寧可選擇近乎自殘的方式,都不願求助親人、朋友或相關機構呢?
因為在學校,奧秋的人際關係很差,幾乎沒有朋友,她平時也不走動,不與人來往交流。
臺上唱歌,臺下被人以粗鄙之詞侮辱,都沒人挺身而出,而她自己似乎也司空見慣。
在家裡,繼父對她愛答不理,視她若空氣,還經常當著她的面說出許多對女性極其不尊重的詞彙。
母親是愛她的,但她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再加上膝下還有一個孩子,令她分身乏術,無暇顧及奧秋的想法。
至於小鎮上的診所,根本不會考慮奧秋的想法,以墮胎就是殺人來勸誡,不支持她流產。
而且還給她看紀錄片,試圖改變她的思想,失敗後,便以必須要家長知曉籤字才能墮胎為由拒絕。
這段拒絕墮胎的過程是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的靈感來源。
2012年,愛爾蘭有一則新聞,懷孕17周的女性,因為流產入院,儘管腹中胎兒已經沒有存活機會,可醫生依舊無動於衷。
因為根據愛爾蘭的法律,只要胎兒有心跳墮胎就屬於違法行為,所以她的請求被拒絕,最後引發敗血症,死於醫院。
可見,不論在哪裡,人們對墮胎都存在偏見,當女性懷孕後,因為多種原因選擇墮胎,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倫理上的考驗。
生下孩子還是選擇墮胎,都是一次接近死亡的煎熬,墮胎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殺人,不墮胎女性又要經受折磨。
雖然奧秋也面臨生還是墮的糾結,但電影給的答案是墮胎。
她在表妹斯凱樂的陪伴下,一起來到全美墮胎條文最松的紐約,但對於兩個未成年女孩來說,最大的問題是錢不夠。
刨去交通費、住宿費、手術費,兩人剩下的錢剛夠往返一天,但意外總是接踵而至,先是臨時轉院,後是擴宮手術。
突如其來的打擊,一下子讓她們的行程變成了三天兩夜,只不過,除了墮胎這件事,她們在紐約還遇上了性騷擾。
其實,兩人在小鎮超市兼職的時候,就被主管領導揩油,還遇上不良顧客挑逗。
令她們沒想到的是,大城市紐約也沒有好到哪去,地鐵上,乘客旁若無人的對著奧秋行汙穢之事。
兜兜轉轉間,奧秋總算被推進了手術室。
手術前的例行檢查,醫生要求要她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這四個詞語來回答提問。
醫生的問題,由淺入深:在過去的一年裡,你的伴侶是否有拒絕使用保險套?你的伴侶是否妨礙你避孕,或試圖在你不想懷孕的時候讓你懷孕?
你的伴侶是否威脅或恐嚇過你?你的伴侶是否曾動手打你,扇你耳光?你的伴侶是否曾違背你的意願,強迫你與之發生性行
剛開始,奧秋還能冷靜應對,慢慢的她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
要麼是左右閃躲迴避醫生的問題,要麼是想起傷心過往低聲抽泣,要麼是紅著眼眶一臉茫然。
儘管影片並沒有交代奧秋意外懷孕的故事背景,可從她的回答就能看出,曾經的她經歷怎樣殘忍的暴力對待。
由此可見,奧秋沉默寡言的性格和膽怯無助的行為,一定與多次的暴力相向有關,致使她有了陰影。
以奧秋為例,引發出兩個問題,一是女孩們該如何選擇伴侶?二是情到濃時,將要發生關係時又該怎樣應對?
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伴侶是什麼,伴侶是一起工作、旅行、生活的人,困難時扶持,快樂時分享。
兩個人能在一起,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最初的好色階段,二是互相吸引階段,三是附屬階段,即依賴。
可是,在這幾個階段中,需要擦亮眼睛。
當愛情來臨時,別被所謂甜蜜衝昏頭腦,要學會甄別,愛情沒有捷徑可走,否則人生只會從一個悲劇邁向了另一種不幸。
因為總有意外發生,PUA出現,PUA簡單來說就是對異性誘騙洗腦,先是搭訕、吸引,後是建立關係、升級關係,最終被控制。
嚴重者會有身體摧殘、性虐待、冷暴力、語言謾罵、心理迫害等情況發生,這些行為都會對另一半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如果把PUA歸結為是男性的問題,那么女性有時候也要避免無理取鬧和無事生非。
如對自己的認識不夠,過於物化,片面的理解女權,一味的要求對方付出卻忽略了男女相處最基本的尊重。
活在美顏中,忘記了自己的真實模樣,卻偏駁的期望自己的伴侶是高富帥,且不斷地拔高自己的眼光。
逢年過節必須送禮物、發紅包,自己的工資用來養活自己,另一半的薪水卻要服務於兩人,甚至更多。
如果只是一味的苛求,雙方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地位,當初有多甜蜜,分別時就有多傷心。
再來談談第二個問題,隨著男女之間的關係升溫,免不了要觸及性。
只不過有些女孩會覺得操之過急,有些女孩會在事後後悔,有些女孩很可能會遭到強迫對待。
其實很多情況下,女性答應男友的需求,無非是三個原因,一是證明自己被愛,二是為了留住對方,三是不想讓對方不高興。
為了不讓不必要的悲劇發生,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
審視自己,是否懂得避孕等手段,是否已經準備好;審視對方,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尊重女性。
別被花言巧語的甜蜜、三言兩語的溫柔,以及貪大求洋的門面所欺騙,從而失身、失財、失命。
一旦遭遇侵犯,動用法律的武器,因為每一個生命都享有人的權利和尊尚,選擇堅強面對,選擇勇敢抗爭。
社會很兇險,社會很美好。
也許這部電影無法告知「墮胎是不是殺人」,但能夠從中懂得如何避免意外懷孕。
微信公眾號,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閒人電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