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沒有隨波逐流的理由。
——帕蒂.史密斯
你印象中的朋克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這樣的
搖滾的憤怒裡有一絲柔情划過——帕蒂.史密斯
清瘦的身材,
堅定的眼神,
雌雄莫辯的外表,
癲狂不羈的內心,
她是詩人,柔情似水
她是歌手,癲狂灑脫
她是一代朋克人心中的「女神」。
孤獨的年少
帕蒂·史密斯於1946年的一個雪夜裡出生,童年時期,她的生活並不穩定,兩次舉家搬遷,從芝加哥到費城,再到伍德伯裡,她性格怪誕,常常受到同伴的冷落,她的童年和少年被動蕩不安和孤獨所充斥著,深不見底的寂寥讓她更喜歡追求藝術的東西,在高中的時候,她就接觸到威廉·布萊克和亞瑟·裡姆博德等人的詩歌和畫作,以及一些知名樂隊的搖滾音樂,這些東西都給了他很大的靈感,她的作品中結合了詩歌的柔情和搖滾的激情。
所謂的怪誕癲狂,不過是她為自己戴上的面具,用來遮掩她內心自卑敏感中的溫柔。
她曾經入學到一家州立教師學院,但是卻因為意外懷孕被迫終止學業。因為年級尚小,無力撫養孩子,只好把孩子託給她人領養。之後,她就在一家工廠的流水線上做工,她想走出去,夢想著成為一位詩人或畫家,投身於藝術是她的追求。因為是計件,所以每做好一件就意味著她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命運不會辜負天才,她終於攢夠錢奔赴紐約——那個藏著自己 夢想的地方。
甜蜜的愛情
1967年的紐約,並沒有因為這個平凡的女孩的到來而發生任何變化,她在一家小小的書店過著粘貼複製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到那個影響了她一生的男人——羅伯特。
羅伯特是美術學院的學生,對藝術的追求更是痴迷,他通過繪畫和裝置藝術來表達內心的想法,但是他人生的一大部分時間卻是同性戀,也許是有相同訴求的史密斯的獨特氣質吸引了他,他們從此陷入愛河,窮困潦倒卻不離不棄,他們在切爾西旅館最小的房間度過兩年美妙的時光。在1973年的,她在搖滾樂中越陷越深,他在前衛攝影中逐漸發現自我,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各自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藝術讓他們變成情侶,現實讓他們變成朋友。1979,帕蒂.史密斯嫁給了底特律著名的搖滾樂隊MC5的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離開了紐約。
1989年,她成為一代朋克搖滾女王,他卻因愛滋病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在床邊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她把他們的愛情故事寫進了書裡《只是孩子》,紀念他們共同的人生、美好的愛情。
激情的搖滾
1974年,帕蒂・史密斯開始表演搖滾,最初是與吉他手萊尼・凱兩個人,後來組建了整支樂隊。
樂隊成員
吉他手:伊凡・克拉爾
鼓手:傑伊・迪依・多爾蒂
鋼琴手:理察・索爾
在羅伯特資助下,樂隊錄製了第一支單曲《Hey Joe/Piss Factory》。隨後,帕蒂・史密斯樂隊與唱片公司籤約,於1975年發行了首張專輯《Horses》,專輯融和了搖滾,朋克和詩歌朗誦,詩歌中的濃烈情感與搖滾狂躁暴烈的節奏相融合,頹廢與傷感沁人心扉,成為了搖滾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專輯的封面是由羅伯特攝影,與他後來性孽,同性的攝影風格不同,這張照片簡單純淨,極具感染力,照片中的她,身穿牛仔褲、白襯衫、一條領帶鬆鬆地吊在脖子上,目光堅定地看著鏡頭。帕蒂・史密斯中性的公眾形象展現在公眾面前,極具挑戰,這張照片也成為了搖滾樂最經典的封面之一。1978年7月27日,帕蒂・史密斯出現在《滾石雜誌》的封面上,成為搖滾界的獨特創造性女性。她將垮掉派詩歌表演和車庫樂隊搖滾結合在一起,被譽為「朋克搖滾桂冠詩人」和 「朋克教母」
沉寂後的重生
1980年代,帕蒂在搖滾界銷聲匿跡了,在音樂上處於半退休的狀態。1994年的時候,他的丈夫弗雷德去世,給她以沉重的打擊,之後不久,帕蒂.史密斯的哥哥託德又意外死亡,她整個人都處於低沉萎靡的狀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帕蒂·史密斯才走出親人離世的陰影,在鮑勃迪倫等好友的鼓勵下重返樂壇,發行的專輯《Gone Again》再度引發熱一股搖滾浪潮。之後,她又相繼錄製了三張專輯。
史密斯最廣為傳播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斯普林斯廷一起創作的《Because the Night》(因為這夜),「Billboard Hot 100」上排名十三。
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名列47位。
2005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她藝術與文學勳章
2007 年,她進入搖滾名人堂。史密斯將這個榮譽獻給她的丈夫──弗雷德。在搖滾名人堂頒獎晚會上,演唱了《People Have the Power》。
71歲的羞澀
2016年的時候,她代替鮑勃迪倫參加諾貝爾頒獎典禮,她說自己不能再演唱自己的歌曲了,於是獻唱摯友鮑勃·迪倫的名曲《暴雨將至》,然而在這樣的莊重嚴肅的典禮上,70歲的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沒有了叛逆、暴躁、激情,演唱過程中,她忘詞了,像一個初登舞臺的羞澀小女孩一樣,給大家說「sorry」,她真的是太緊張了,迪倫於她而言,不止是一個知己,更是一個偶像。
雖然演唱是在停頓和歌詞混亂的情況下完成的,但是流露的真情仍被各大媒體傳為佳話,還被譽為「一位搖滾傳奇向另一位傳奇的致敬。」
她今年已經71歲了,她老了,正如她在書中調侃的那樣,「她已經活到了足夠老的年紀,活成了她那些早逝的小夥伴們的奶奶。」每次聽她的歌,都很心疼她,這種心疼真的來的莫名其妙,很希望她能一直如孩童般美好,只是個孩子,不要再長大,將71歲活成17歲的樣子。
她的才華與激情燃燒了朋克,唱出了朋克的真諦。她深邃的眼眸裡潛藏著溫柔,溫暖了一整個世紀,希望她能一直如孩童般美好,只是個孩子,不要再長大。
如今的帕蒂過的也很精彩,她活出了自我。
帕蒂.史密斯文學著作:
《只是孩子》
《時光列車》
喝著咖啡,聽著朋克,翻一本傳記,如此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