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
上周五《我是歌手》總決賽引爆臺灣「轉播」熱潮,東森新聞臺近乎「全程轉播」,中天電視臺播放時間也超長。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表示,今天將約談東森與中天兩家業者,展開行政調查,業者必須陳述意見,並提出書面報告。東森昨說,若接獲通知會到NCC說明。
昨天媒體報導湖南衛視會與授權的韓國MBC電視臺對東森採取法律行動,律師認為東森賠償金恐達500萬。湖南衛視宣傳主管昨至記者截稿未接電話,但工作人員透露,湖南衛視目前無求償動作,也暫時不對東森表達任何回應。
除了中天和東森外,當天不少新聞頻道也反覆出現《我是歌手》決賽內容,NCC也將發函通知各家業者,要求提出書面說明。據了解《我是歌手》決賽轉播之後,NCC收到大量申訴函,指責電視臺「濫用新聞頻道」、「廣告化」等項目,幾乎所有新聞臺都上榜。NCC傳播營管處處長黃金益說,新聞臺業者以「新聞」方式包裝歌唱比賽節目,長時間播放,可能影響想看其它新聞觀眾的權益。
《我是歌手》第一季終於完美收官,但節目引發的效應卻一直在延續。節目播出後,收視就一直居高不下,而熱度也從大陸延續到了臺灣,在臺的收視率是平時的兩倍。參賽歌手身價翻了十倍還不止,一切的一切讓《我是歌手》成為了綜藝界的又一個神話。
《我是歌手》第一季如此成功,第二季也自然受到了不少人關注。節目負責人洪濤說,第二季應該會做,但不會像《百變大咖秀》那樣延續做下去。這種節目具有稀缺性,來的藝人要有含金量,否則大餐變成家常小菜就失去魅力了。洪濤說,假如做第二季,可能會發展音像(音樂影視)製品上的產業鏈。
第二季肯定會有所創新,至於會請哪位歌手,則不排除那英、王菲會現身。至於播出時間,洪濤透露,第一季是在今年1月中旬啟動的,第二季很有可能會提前到今年第四季度啟動。
在《我是歌手》總決賽「歌王之夜」上,探班媒體多達108家,其中包括16家臺灣媒體,不少臺灣媒體同行都表示《我是歌手》在臺灣非常火,這種現象在臺灣綜藝界是第一次出現。臺灣綜藝節目製作方派來記者關注,讓節目組都頗為意外。
據節目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包括《康熙來了》、《女人我最大》等臺灣王牌綜藝節目的製作方,中天、TVBS、東森、華視等電視臺的記者都來到現場探班。他們是主動聯繫到欄目組要求前來現場探班的,這在大陸綜藝界還是頭一次。」而包括徐熙媛在內的眾多臺灣明星也都紛紛表示很關注《我是歌手》。
連日來,臺灣媒體大幅度報導《我是歌手》,還有電視臺直接轉播,收視率比平常增長了近220%。眾多臺灣明星也都紛紛化身為《我是歌手》的小粉絲,徐熙媛在微博上說:「《我是歌手》火到了臺灣,雖然不是直播,但也實在精彩。」
談起節目火遍臺灣的原因,有媒體表示:「因為很多臺灣歌手都參加了這個節目,像楊宗緯和林志炫此前都分別在臺灣的《超級星光大道》節目中擔任過選手和評審,加上總決賽幫唱的蕭敬騰、周華健等,都是臺灣當紅歌手,很多粉絲都會要求了解更多情況。」
《康熙來了》、《女人我最大》等臺灣王牌綜藝節目的製作方,中天、TVBS、東森、華視等電視臺的記者都來到現場探班取經。一直領先的臺灣綜藝節目也開始反思。王偉忠、詹仁雄等節目製作人認為,大陸奮起直追,臺灣類似節目必須尋求突破。
聲明:中華娛樂網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非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版權歸作者所有,更多同類文章敬請瀏覽:影視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