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問題餐廳》。
今天中文語境裡所說的「直女癌」,跟日本社會的「田鱉女」有如孿生姐妹。「田鱉女」既被視為社會害蟲,同時也是靈魂被殖民地化了的「被殖民者」。
文/唐辛子
直女癌——這是我最近學到的一個新詞。趕緊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直女癌」是什麼意思:「缺乏自我意識,裝作柔弱、賢惠、文靜、優雅來討好男人,一生的追求就是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好,然後趕緊嫁人結婚,辭職做全職太太。她們壓抑自己的欲望,全方位地維護男人的利益,成為直男癌的衍生物。」
我不由得笑了:這不就是多年前我在《日本新華僑報》專欄介紹過的「田鱉女」?
「田鱉女」一詞出自大阪大學大學院副教授深尾葉子。她極為欣賞中國人說的「婦女能頂半邊天」,是男女平等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也就是當下中文語境的「女權主義者」。這樣的葉子老師,自然對那些塑造出良好形象就為了嫁人、做主婦的日本女性恨鐵不成鋼。為此她還寫了一本《啃光日本男的田鱉女》。
《啃光日本男的田鱉女》,深尾葉子著。
田鱉是一種水生昆蟲,又稱負子蝽。它頭小體扁,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性兇猛,能捕捉比自己體形更大的魚和青蛙等,人稱「水中霸王」。
田鱉捕食時,先是一動不動地潛伏在泥土裡,一旦青蛙之類的獵物靠近,它就會猛撲過去,用鐮刀狀的前爪緊緊抓住,並將注射針般尖銳的唇吻刺入獵物的肉體,注入可溶解蛋白質的消化液。
青蛙最開始還沒有察覺到什麼異樣,還在狠命掙扎,不久就毒性發作無法動彈,身體也被一點點溶化。溶化了的肉體被田鱉完全吸乾之後,一命嗚呼的青蛙便只剩下皮與骨。
田鱉捕蛙。
「這正像極了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深尾葉子在前言裡寫道。她在書中介紹了田鱉女捕獲男性獵物的種種手段:謀略型戀愛、戰略型妊娠、偽裝型幸福家庭……並指出,那些被認為是日本女性所固有的美德如低眉順目、溫柔賢惠、謙遜忍讓等,不過是田鱉女捕食獵物的一種偽裝過程。她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剝削男人、壓榨男人血汗,將男人們徹底掏空,變成一具乾枯無物的臭皮囊。
這真是徹底顛覆世人對日本女人認知的一本書。而書中介紹的田鱉女,與「直女癌」有如孿生姐妹。例如:田鱉女懂得在獵物面前隱藏缺點、製造神秘感;懂得欲擒故縱,表演自強獨立,讓男人看到「即使沒有你我也過得很好」;婚前她們從不追逐男人,卻掌握如何讓男人自行上鉤的技巧;婚後則循循善誘,教導男人守時、守信、心懷責任感。
日劇《交響情人夢》。
為什麼日本會出現田鱉女?葉子老師認為田鱉女是固有思維模式教育下的產物。日本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結構,是田鱉女產生的基礎:日本女人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家庭地位卻從來不低。
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則負責全家開支,掌握著家庭的經濟大權。當一部分女人還在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女權時,田鱉女早已緊緊握住了家庭的絕對母權。
戰後的日本,經濟高度發展,新興住宅興起,普通人只能通過分期貸款的方式置地購房。這種不自然的房地產信仰,使得想捕獲擁有一定收入、穩定工作的男人的田鱉女激增。上世紀80年代的人氣日劇《星期五的妻子們》,就描述了田鱉女的人生理想:若能成為東京近郊日式一戶建帶花園住宅裡的女主人,便是「成功人生」,是「幸福婚姻」的標誌。
日劇《星期五的妻子們》。
葉子老師認為田鱉女簡直就是「害蟲」,但同時也是受害者,因為她們從小就被教育「結婚之後照顧好家庭就是幸福」,是一群靈魂被殖民地化了的「被殖民者」。
不過葉子老師的痛心疾首對于田鱉女毫無殺傷力。2013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數據顯示:15~39歲受調查者中,「想成為專業主婦」、認為「與外出工作相比,女性更應該持家育兒」的女性佔61%;有29%的女性認為「妻子的責任就是扶持丈夫」。
雖然不敢瞎說這些女性都是「謀財害命」的田鱉女,但按照「直女癌」的定義,日本可以說遍地都是「直女癌」耶!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4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