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褒有貶有劇透,總體我覺得很誠意,情感表現很細膩。
簡單來說作為一個完全沒看過原漫畫的人我是完全沒搞懂這個電影到底是什麼主線劇情,非要給這個電影扯一個還不錯的情節說法那可能是……這個電影是矢代個傳?
基本上是圍繞著矢代個人展開的,但是有什麼中心劇情和故事線的話,沒有,我反正是完全沒感覺出來,硬扯一個主線劇情那可能就是他和百目鬼之間的感情是怎麼變化的?雖然電影到最後他也沒對百目鬼動什麼心就是了。
我個人很喜歡矢代這個角色,他的個人經歷決定了他的內心世界註定不簡單,這種複雜的心境電影裡完全表達出來了,對於這方面在電影中的展現我覺得真的可以給100分,矢代在電影裡有句內心獨白,
「說實話,我很喜歡我自己,我也接受這樣的我自己。」
他這話說出來在第一遍看電影的時候我是有些微嗔,第二遍看的時候我卻覺得……很心酸。
大言不慚的說我和矢代之間是相似的,在內心的複雜程度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上,是相似的。但是矢代能說出他喜歡並接受自己這種話,對我和他這種類型的人來說,其實已經打破了邊界,不再固步自封,他願意接受自己扭曲的內心和欲望,接受自己所經歷過的一切。
可為什麼心酸呢?
心酸在他儘管接受這些,卻走不出來,這就是所謂蔡康永說的:「那不是原諒,而是算了。」這種脆弱又堅強只能咬著牙走下去的複雜感情真的只有有共鳴的人才能感受到,經歷過多少絕望無助之後還是不得不就這樣走下去,自甘墮落。但矢代在這樣的自甘墮落裡找到了屬於他的活法,他所說的喜歡自己,接受自己,那就是一種貫徹到底的「算了」,或許我不應把這種感慨形容為心酸,而該說一聲羨慕。
百目鬼在電影裡問他,「您是不是想與我 *愛?」他沉默了一瞬,接著說,「並不,你看起來就是會在床上很溫柔的類型,沒意思。」接著從浴缸裡舀起水,撲在自己臉上。
我在網易雲音樂的電影主題曲評論裡看到這麼一條:「矢代也許不是不喜歡溫柔,他只是害怕溫柔。」這條評論也是促使我寫這篇評價的原因,實話實說,我雖然第一遍看的時候就感觸頗深,但我說不出來,知道看到這條評論心中思緒萬千想了想還是寫下了。
作為相似的人,我理解得不能再理解這樣的心情,就比如電影開頭他想到醫生的男朋友時內心的獨白,「那樣陽光滿溢的人,和我,簡直就像是另一個世界一樣。」矢代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雖然喟嘆,但也在逼迫自己接受自己生活的世界,並且一直在催眠自己享受這樣的世界。所謂縱慾,淫*,抖M,不過都是他給自己戴上的面具。因為矢代逃不脫啊,而他卻又看的很清,除了迎合,他毫無辦法。即使他一點都不想自甘墮落,一點都不想。而這層面具,高中時只是時不時戴上,還會摘下,到如今這層面具已經快讓他忘卻,讓他以為戴面具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隨著時間的流逝築起又高又厚的心防。
電影最後矢代躺在救護車裡回憶起自己的曾經,那一段是全電影最觸動我的一段,也是我為什麼最開始說電影像是「矢代自傳」的原因。電影情節非常細膩地為了最後這段回憶鋪了長長的一條路,最後他想著自己被生父壓在身下侵犯,想著自己的高中愛上的醫生,想著回憶裡的自己放學後坐在家裡的窗臺上捏著從醫生的桌櫃裡拿出來的隱形眼鏡盒沉默地淚流滿面。
矢代無疑是一個寂寞,還無比渴望愛的人。
醫生就像是矢代人生無邊無際的黑暗中裂開縫隙裡透出的那絲光亮。而百目鬼,則是要做那個把他從這樣的人生裡拉出來的人。矢代無疑是一個纖細敏感的人,他多次試探百目鬼,趕他離開,或是暗示他離開。他討厭百目鬼嗎?不討厭。他或許是意識到了百目鬼會成為他的救贖,可是他退縮了,害怕了,沒有信心接受這份救贖,這就和他說他喜歡自己,接受這樣的自己接上了。
因為這麼多年已經是這麼活著了,已經把這些經歷都當做「算了」,可忽然有人來了,想告訴矢代,你很好,你不用這麼活著,我想給你愛,對你溫柔以待,給你真心和幸福。
愛和幸福,對矢代之前的人生來說多麼奢侈,甚至他已經接受了幾乎從未得到過愛和幸福的自己,沉淪在這樣扭曲的人生中。可忽然有人在這麼黑暗的世界裡給他照下了熾熱又耀眼的一束光,不避諱,不閃躲。
我覺得矢代需要百目鬼這樣的人,百目鬼也是很適合矢代的。不過矢代這樣的經歷和性格自然也是避免不了在接受百目鬼這條路上走得跌宕,漫畫的進展好像差不多往好的方向發展了,漫漫長路……祝福百目鬼早日獲得美人矢代的真心_(:з」∠)_
這個電影優秀就優秀在把人物刻畫得很飽滿,即使劇情敘述上還是不足,但是人物已經可以撐起這個故事,比起我這種從來沒看過這個故事的人來說,這部電影更適合看過原作的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