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8日動物大遷徙之旅 | 野生的狂想曲,卸下心裡的牆,去觸摸生命的光

2021-02-12 走走旅行研究所

一次夢幻般的非洲狂野之旅,東非肯亞的迷人風情。一場驚心動魄的動物大遷徙,大自然的生存的規律與法則。一首斯瓦希裡語的歌謠JAMBO BWANA ,傳唱著馬賽人的勇敢與堅強。

這裡的原始,乾淨,純粹和充滿生命力,無一不能告訴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真諦。自有生長的植被和動物,他們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

獅子、獵豹、花豹、鬣狗、禿鷲、鱷魚,這些食物鏈頂端的統治者用赤裸裸的殺戮講述著草原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不變道理。

當您感到倦怠並閉上眼睛小憩時,您會聽到發自內心的細語與呼喚:「古老的、神秘的、生機勃勃的、令人亢奮的,走近它、深入它.」 

在繁星點點的美妙夜空下,初到肯亞的你,一定無法抵禦野營篝火的浪漫.原野的夜晚是如此的奇異,空氣裡瀰漫著鬣狗的嘶叫,心跳又激動伴隨著黎明。

在這裡,人和動物的關係讓人著迷,人和人的關係讓人著迷,人和自然的關係讓我們驚奇。在這裡,人類穿越遠古,進入了高度文明,但最後卻依然要回到原點,在那裡,是我們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自然狀態。

走走旅行夏日巨獻 「野生的狂想曲——非洲動物大遷徙8日之旅」。「人生必需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一生一定要看一次的動物大遷徙!這裡是野生動物的王國上帝的繆斯,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世間最純粹的美,享受另類的「狂野假期」!

肯亞長頸鹿莊園是肯亞最有名的建築, 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長頸鹿為主題的豪華精品酒店。以莊園的主人卡爾哈特雷夫婦與9隻羅特希爾德長頸鹿同住而聞名, 你能想到有什麼事情比起床後有一群肯亞長頸鹿在餐桌旁更刺激的嗎?

「世界十大新奇酒店 」「全球十大浪漫酒店 」排行榜上都少不了它的名字,這裡早已成為全球遊客蜜月度假的夢想之地。

酒店位於肯亞奈洛比市郊,距離中心城區20公裡,擁有12英畝的私人土地和廣闊達140英畝的天然森林。

始建於1932年 併集傳統與現代與一身的優雅英式建築  ,老式蘇格蘭狩獵屋,藤蔓交織的外牆,似乎在訴說著悠遠的時光。

這個莊園最初和長頸鹿有聯繫,是始於約克·雷斯列·梅爾維勒,他是一名蘇格蘭伯爵的孫子。他與妻子貝蒂購買莊園後引入兩隻瀕危的羅特希爾德長頸鹿 。於1974開始了拯救羅特希爾德長頸鹿的保護項目。

現在莊園的主人是一對夫婦,叫塔亞·卡爾·哈特雷和米凱·卡爾·哈特雷,兩人都是第三代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米凱的家族數代參加動物保護工作。 在非洲保育基金幫助下,經過數代繁殖 ,如今這裡已經有九頭稀有的長頸鹿,它們是第三代、第四代長頸鹿。

莊園僅有10間以園內長頸鹿的名字命名的客房 ,房間專門設計了可以方便長頸鹿的窗戶和大門。最幸福的自然是與長頸鹿一起早餐。每天早餐時候,這些龐然大物就會漫步房前,穿過窗戶或者門把腦袋探進房間深情款款與你互動、「搶」食你的早餐呢。

你能想到有什麼事情比起床後有一群肯亞長頸鹿在餐桌旁更刺激的嗎?即使在二樓的房間,也可以和長頸鹿親密接觸,房間窗臺上也備有一桶長頸鹿食物。你也可以坐在床上,長頸鹿就會從二樓窗戶伸進頭來。在這裡你可以和長頸鹿一起早餐,一起喝下午茶,睡覺前再互相道聲晚安!

對於野生大象而言,眼下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斥著悲傷和各種危險的時代。大象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一種動物,它們總是能依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在自己的領土上往返遷徙。如今,它們的領土不斷被人類蠶食,而它們自己也面臨著被人類獵殺的危險。

大象孤兒院在奈洛比市郊,由大衛·謝爾德裡克野生動物基金會設立。這個孤兒院是目前世界上在救援和治療大象孤兒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公益機構。

這裡的大象孤兒來自肯亞各地。它們有的父母被盜獵者殺害,有的因乾旱被困在乾涸的水源地,有的因和人類發生衝突而失去親人。這些小象在孤兒院裡被人們精心照料,當它們被治癒且情況穩定後,就會送往一百多英裡外的察沃國家公園。

它們在哪裡會逐漸適應野外的生活,並最終被放歸大自然。事實上,這些孤象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它們心靈上所受的創傷更需要人來安撫。

人類爸爸常年日夜與小象生活在一起,很久都不能回家

人類爸爸給幼象披上可愛的毯子為它們保溫

「大象孤兒院」每天僅面向公眾開放一小時,小象在「孤兒院」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首尾相接地踱步來到活動區和參觀者見面。在四方形場地內,小象大口吮吸工作人員手中的特大號奶瓶,每頭小象都把屬於自己的兩瓶「午飯」吸得一滴不剩。飯後,它們或是隨意漫步,或是在泥坑裡嬉戲,不時用鼻子捲起地上的土塊拋灑到身上「洗澡」。

進入「孤兒院」時,工作人員已提醒每個前來參觀的孩子:「看到小象時不要太激動,儘量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以免驚嚇到它們。」但孩子們,甚至是成年遊客,看到憨態可掬的小象,還是忍不住發出陣陣驚喜的輕呼。他們捂著嘴,盡力將笑聲壓到最低,輕聲的讚嘆和小象興奮的鳴叫互相交織,此起彼伏。

特別安排排名世界前五十的食肉獸餐廳Carnivore非洲「百獸宴」特色晚餐,品嘗珍奇美味!百獸宴餐廳天每要烤各類肉類達200公斤,所有的燒烤工作都在餐廳進口處的旺火中完成。

辦事員會先端來蔬菜湯,然後是搭配分歧肉類的各類醬汁、沙拉和米飯。仿製巴西烤肉而設計的鐵盤被加熱到80攝氏度的溫度才擺在客人眼前,不但是為了幫忙連結肉的溫度,更是當辦事員將烤肉切入你盤中發出的那聲「茲茲」,讓烤肉變得格外藝術。

圍著斑馬圍裙的服務員在我們身邊穿梭似地往返除了牛、羊、雞肉外,還有不少沒吃過的肉駝鳥肉、鹿肉、河馬肉、野雞肉、鱷魚肉!與各國遊客享用非洲特色烤肉及欣賞舞蹈表演,別具一格的用餐環境,豐富多樣的用餐內容,將給您的非洲之行留下許多有滋有味的回憶。

每年的7到9月則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最佳時節,這一自然界的恢宏巨製會在馬賽馬拉上演,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新世界八大奇蹟。坦尚尼亞接壤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位於肯亞南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座動物的天堂由1672 平方公裡開闊的平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

每年此時都會迎來從坦尚尼亞遷徙而來的數以萬計的角馬,大象、長頸鹿等等。斑馬、羚羊,所有這些愛吃草的傢伙們被這裡鮮嫩而又美味的青草所吸引,潮水一般湧向這裡。隨之而來的就是以這些食草動物為食的獅子、獵豹、土狼……一場精彩的狩獵大戰拉開序幕。

每年的7-9月份,當塞倫蓋蒂大草原的旱季來臨之時,200多萬頭角馬、斑馬、羚羊,便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渡過馬拉河,遷往馬賽馬拉大草原。飢餓、乾渴、渡河傷亡、體力不支、弱肉強食……據說,只有30%的幸運者能回到出發地,與之為伴的還有40萬旅途中誕生的新生命。

成千上萬的角馬、斑馬、羚羊,為了生存,不顧猛獸的圍捕,不顧馬拉河鱷魚的襲擊,一波又一波前僕後繼地躍入馬拉河中。幸運者遊向了對岸的天國,而不幸者則成為了猛獸的盤中餐。

冷峻的眼神、滿嘴的鮮血,食肉動物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演繹著大草原上每天的生死對決,享受著一年一度的豐盛大餐季節。這既殘酷、血腥,而又壯觀與精彩的渡河之戰,便是舉世無雙的「天國之渡 」。沒有真實的見過的你是感受不到這種場景的壯闊,角馬群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滾滾而來,翻滾起的煙塵都有數十丈高。

Safari一詞本意是狩獵 的意思,上世紀初期大量歐洲貴族來到東非肯亞度假,當時最為盛行的貴族運動之一就是來到草原上狩獵哺乳動物。如今在肯亞狩獵已經完全禁止,良好的草原野生動物生態體系得以世代保存。而今將原本手裡的獵槍換成相機鏡頭,豪華越野車深入國家公園,尋找並拍攝精彩的野生動物世界,成為了一種現代「貴族狩獵」方式。

穿過「肯亞糧倉」,一望無際的小麥和大麥,是現實版的梵谷的《麥田》。燦燦金黃在眼中跳躍,又伴隨車輪向後倒帶,不知不覺中抵達馬賽馬拉。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享有「世界上最好的自然保護區」之美譽,保護區內動物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

在驅車遊獵途中,看羚羊在草原上奔跑,長頸鹿在樹林中悠然散步,獵豹在灌木叢間緊盯著即將俘獲的獵物。也可以搭乘熱氣球,俯瞰屬於非洲大草原的色彩,感受天空與大地之間的盪氣迴腸。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內處處彰顯著生命的禮讚,絕對讓您不虛此行!

大象的便便帶有合歡樹的種子

馬賽馬拉的絢麗日落,漫山遍野追逐的角馬,路邊揮手質樸微笑的孩子,穿越於車窗前的非洲雄獅,卡地亞廣告片中優雅的獵豹,呆萌且擁有完美臀線的斑馬,來不及說再見的那群大貓們.一切的一切,如同一場夢境。

納瓦沙湖(Lake Naivasha)是肯亞東非大裂谷區的淡水湖之一。該湖由斷層陷落而成,是裂谷內最高的湖,也是河馬和400多種鳥類的棲息地。日落之際,景色十分迷人。奈瓦莎湖由於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的優越條件,這裡自殖民時期起就是享有盛名的貴族度假勝地,而即便是到了今天,這裡也仍舊是休假炙手可熱的地方。

奈瓦莎湖的美是無可厚非的,它毫無疑問是東非大裂谷中的明珠,它的景色絕對是中部五湖裡最出色的,形容奈瓦莎湖最好的詞大概就只有「完美」才恰當,這裡湖、光、山、色無一不自在隨意。恰到好處的人為痕跡永遠錦上添花,輕描淡寫不露痕跡,就將隨手捻來的田園詩風格揉合到一起,滲透般釋放出柔和而深刻的華麗感,眼睛的淪陷是必然的。

大片草坪上耀眼的金合歡、永遠奢侈的怒放著的三角梅、纏滿掛藤植物的大棘樹、嫻靜幽雅的長頸鹿和有點呆的水羚羊,湖畔大片紙莎草叢中的蒼鷺、湖彎處和淺灘裡一隻只河馬……這裡的確不是國家公園,卻比其他任何國家公園更卓絕精緻!

那瓦莎湖盛產鱸魚和非洲鯽魚,有河馬和各種水禽,其中能欣賞到魚鷹捕魚並拍下是比較難得的,遊客可以選擇乘坐當地人的小遊船,遊覽其中水鳥最多的湖區,還能看到一群河馬泡在水裡,為了給遊客欣賞到魚鷹,船夫會吹響口哨,然後扔下一條小魚,如果魚鷹注意到了,它會很快的從樹上急降下來飛到湖面銜起魚,而後飛回樹上吃,魚鷹出動整個過程只有幾秒。

納庫魯湖及其附近的幾個小湖,地處東非大裂穀穀底,周圍有大量流水注入,但卻沒有一個出水口。長年累月,水流帶來大量熔巖土,造成湖水中鹽鹼質沉積。這種鹽鹼質和赤道線上的強烈陽光,為藻類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幾個湖的淺水區生長的一種暗綠色水藻是火烈鳥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這裡成為火烈鳥聚居的地方,被稱為「火烈鳥的天堂」。在這一帶生活的火烈鳥約有200多萬隻,佔世界火烈鳥總數的三分之一。


世界著名的樹頂酒店(Treetops)隸屬肯亞-阿伯代爾遊獵酒店集團(Aberdare Safari Hotels),始建於193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樹屋酒店 。酒店搭建於多株大樹的樹幹之上,海拔6450米。

不少作為房柱的大樹今天依然枝繁葉茂,有的穿過樓板或房間還繼續生長著。整個建築高高吊空,搭建在這些大「樹叉」上,上下三層樓,全部用樹木建成,底部離地面有10多米高,既安全又能保證野生動物隨意通行;還有一個螺旋式梯子專供遊客攀緣進出。

每到傍晚,成群的大象和野牛來到樓下洗澡,吃鹽(人工撒在地上),各種動物及鳥類來到池邊喝水,構成一幅美不盛收的景象。清晨遊客還可以一邊愜意地品茗、享用咖啡,一邊觀賞從睡夢中醒來的動物。


重點來了,看看女王住的房間哦,看到門牌了嗎,18號,老外也喜歡18,住進去的時候女王還是公主!


樹頂酒店與英國王室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952年2月5日,位於肯亞阿伯岱爾的樹頂小屋來了當時世界上最尊貴的客人——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長女伊莉莎白公主和她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蜜月旅行。

他們夫妻倆在這簡陋卻原始的小屋頂愜意的聽著鳥鳴蹄聲,看看遠處迷霧籠罩的非洲第二高峰——肯亞山,享受浪漫時光;遙遠的霧都倫敦,伊莉莎白公主的父親喬治六世因患肺癌不治身亡,伊莉莎白公主的命運隨之在與野獸和美酒同眠時悄然改變。

夢醒時分,她就成了大英帝國的女王,成了英國和大英國協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樹上公主,樹下女王」的傳奇故事就這麼誕生了!五十多年來一直流傳到今,樹頂賓館也因此一夜成名,成為帶給造訪者吉祥和好運的幸運地。這裡接待了無數國家政要、王室成員和名人明星。三十多年後的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份,伊莉莎白女王再次來到這裡,在新建的樹頂酒店住了一晚。故地重遊,分外親切。


樹頂酒店位於阿伯代爾國家公園深深的叢林中,坐落於肯亞第三高山峰—阿伯代爾山和肯亞山國家公園之間的古代大象遷徙之路上。阿伯代爾國家公園的森林以生物多樣性聞名於世,是紫羚和大林豬唯一的棲息地,還有2000頭大象、成群的黑犀牛,野豬、豹、水羚、狒狒、非洲麝貓等;阿爾代山則生活著哥倫布猴及290多種鳥類和爬行動物。

除了頂樓的觀景臺外,酒店所有的客房、餐廳和休息區都安裝了大大的玻璃窗,遊客可以觀賞野生動物的千姿百態。攝影愛好者還可以在兩個隱蔽的地上攝影點拍攝靚照。

特別的是,酒店所有房間都安裝有蜂鳴器,一有動物靠近就會響鈴報告:響一聲是肉食動物,兩聲是犀牛,三聲是大象.只有住在樹頂酒店,無論如何,您都不會錯過動物世界任何精彩的瞬間。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對馬賽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有著十幾隻獅子的獅群捕獲一隻野馬, 三個拿著長矛的瘦削的馬賽人就在遠處靜靜地看著。當獅群開始享受捕獲到的獵物時,三個馬賽人站起來直接走向獅群。

獅群的每隻獅子都開始警覺起來,隨著馬賽人逐漸靠近的腳步越來越近,獅群的獅子好像自己是即將被捕獲的獵物一樣離開野馬的屍體奔跑著四散逃去,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遠地看著自己的美味佳餚被三個馬賽人佔據。馬賽人倒也仗義,拿出刀割下野馬的大腿把剩下肉少的部分留給獅群,大搖大擺不慌不忙地慢慢走遠。

馬賽男人的成人禮就是親手到草原上殺死一頭獅子!如果人沒活著回來就代表你已經喪命於獅口,也充分證明你沒資格做成年馬賽男人,你的生命就該到此結束。

馬賽男人隨身帶著的吸管是用來喝牛血的,牛血直接取自牛的頸動脈,不會對牛造成永久性傷害。口渴了給牛頸動脈一刀,拿個盆接它一盆子新鮮牛血,咕咚咕咚地仰脖而盡,這就是馬賽人。

開心的小編

7月的東非大草原風輕雲淡,草木金黃,茫茫高原一片蕭瑟,而一年一度的動物大遷徙卻激蕩正酣,給沉寂的荒原平添了一股生命的力量。

在皓月清朗的凌晨,坐上色彩斑斕的熱氣球,在太陽升起之前,向著心的方向,起航。從幾千米的高空,遙望月落日出,俯瞰萬馬奔騰,感受非洲大地盪氣迴腸的原始篇章,是看動物大遷徙最「嗨」的選項。

東非草原標誌性的平頂樹,一群野生的斑馬在晨曦中遊弋。成群的斑馬若似草原的彩帶,激情的角馬像是高原的心跳,他們都朝著一個方向,這個季節水草更豐美北方。

熱氣球騰空,草原的壯觀撲面而來。一條條行車路線在眼皮底下縱橫交錯。隨著日出開始,草原上頓時一片金黃,草原和金合歡樹在初昇陽光的照耀下異常好看,也只有在熱氣球上俯瞰馬賽馬拉才能真正感覺到那種一望無垠的開闊。

野生的狂想曲--非洲8日動物大遷徙

━━━━━━━━━━━━━━━━━━━━━━━

Kenya -- Masai Mara

(入住長頸鹿莊園團次請掃碼諮詢客服)



07.

第一天:出發地-奈洛比-安博塞利 

搭乘航班前往有非洲小巴黎之稱的肯亞首都-奈洛比。抵達後,導遊機場接機。驅車前往安博塞利國家公園。抵達後入住酒店休息,午餐後驅車追尋野生動物。

酒店早餐後乘車前往阿布戴爾國家公園。

阿布戴爾公園位於肯亞中部高原,山脈面積廣達767平方公裡,最高處達3999米,傳說是「上帝家園」之一。內有懸崖、深谷、瀑布、平原等多種地形,山上樹木蔥蘢,動物成群,有大象、獅子、犀牛、豹子、狒狒、各種猴子、豺狗、羚羊、野牛、水羚羊、野豬以及250多種鳥類。

酒店早餐後乘車前往奈瓦沙湖。

★特別贈送:赤道證書

途經赤道緯線上的標誌拍照留念,可感受到雙腳踩在南、北半球的樂趣;為了紀念通過赤道線,領取一個證書,以證明你通過了赤道線。

抵達後酒店午餐,下午觀光遊覽奈瓦沙湖。

今天可以讓自己慢下來,享受輕鬆時光,在酒店裡遊泳、散步、發呆、曬太陽享受一天美好時光。同時,根據根據火烈鳥等動物出沒實際情況,選擇參加納庫魯或博格利亞一日行。

酒店早餐後,驅車前往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馬塞馬拉(行車約5小時),中午抵達後午餐。下午乘坐專用旅遊車深入保護區,追逐、探尋動物。

今天讓我們再次出發在這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探訪野生動物。一望無際的草原,斑馬成群結隊,南非羚羊走動其間,非洲野牛徘徊,大象環顧左右;抑或從草叢中竄出一兩隻獵豹、豺狗,讓你領略其速度之外,驚出一身冷汗。

可選乘熱氣球俯瞰動物大遷徙。

酒店早餐後,乘車返回奈洛比。途經可觀看到東非大裂谷 ,大裂谷寬幾十公裡至200公裡深1 000至2 000米,兩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是世界上最長的裂谷,非常雄奇壯觀。回到奈洛比後市區觀光,外觀會展中心、自由廣場、高等法院等景點。

★特別贈送:非洲「百獸宴」特色晚餐

第八天:奈洛比-出發地 

酒店早餐後,前往機場,搭乘航班機返回出發地,結束美好旅程。

 

08.

住宿:肯亞期間如上五星級/四星級酒店基地(或同級)住宿

交通:9座專用車(無空調)

餐飲:全程餐飲(包含到達日晚餐);1次中式團餐,1次百獸宴特色烤肉餐

門票:阿布戴爾,馬賽馬拉,安博塞利,博格利亞湖/納庫魯湖二選一

導遊:優秀中文導遊1名全程服務


09.

機票:任何機票費用

籤證:肯亞籤證費

小費:境外司機與導遊小費,(如需我司代付、請按每客每天 5-8 美元預計)境外現付,兒童和成人同價

通關及籤證服務費:如需導遊進關協助辦理籤證及通關,服務費 100 美元/次

其它:境外人身意外傷亡保險費、客人個人性質消費,以及超出行程之外引發的其它費用等;到達日早午餐不包含

馬賽馬拉熱氣球升空觀光(約 480-520 美元/人);參觀馬賽村(約 35 美元/人,4 人起訂);或奈瓦莎湖遊船(約 35 美元/人,4 人起訂);奈瓦沙登入新月島嶼(約30美元/人,4人起訂)

因交通延阻、罷工、自然條件惡化、航班取消或更改時間等不可抗拒原因所造成的額外費用等

10.

6人:1559英鎊/人

4人:1899英鎊/人

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相關團次👇

「  最共情的路線設計師,

靜心打磨每一款旅遊路線。

絕不因為熟悉而敷衍,絕不因為短期而匆促。

足跡深刻,走心傾情,只待山水有相逢。

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相關焦點

  • 感受生命的律動——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感受生命的律動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重返伊甸園【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野生動物大遷徙(非洲一部曲2018)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仍保持著數百上千年前生活狀態的原始部族、生機勃勃&多樣化的野生動物、震撼人心的壯麗自然美景及近代社會文明影響下的新非洲人類;其中最最震撼的要數動物大遷徙、山地大猩猩、東非大裂谷和印度洋海島等自然奇觀:
  • 非洲動物大遷徙,奏響狂野交響曲
    >在《動物世界》頻道中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這個夏天,到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聽大自然狂野的交響曲,觀賞那原始美妙的生命舞曲,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角馬:約140萬隻,是最令人矚目的主力軍,所以,動物大遷徙又被稱作「角馬大遷徙」。蹬羚:約50萬隻,是軍團的壓陣官。角馬離開後,草地上露出剛剛長出的嫩草,正是後面蹬羚的美食。
  • 非洲草原上演的「天國之渡」,動物用生命來完成的大遷徙
    每年六月至九月,許多遊客會從世界各地趕往非洲的馬賽馬拉,等待親眼目睹「人生必須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天國之渡。那裡是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的第一觀景點,《動物世界》的很多經典鏡頭都拍攝於此。
  • 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獅子一聲吼能傳5公裡外
    不要以為這是誇張的形容詞,身為「草原之王」的獅子,它們低頻率吼聲平均能傳到5公裡以外,在傳播介質較好的情況下,甚至能傳到8公裡以外!更多野生動物知識,快來央視頻,關注央視頻號:CGTN,8月17日—9月15日每天12:3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直播,帶你感受「天國之渡」!
  • 30歲前一定要去非洲看大遷徙! 「Hanuka Matata沒有煩惱」
    balance)這片孕育無數生命的廣袤無垠的非洲大草原有沒有讓你心動呢?如果你已經萌生踏上非洲大地的念頭那麼現在就是去非洲看動物的最好時節!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去了非洲應該就能隨處都能看到野生動物可現實其實不是這樣的!
  • 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鱷魚是「奧斯卡最佳影帝」嗎?
    謎底明天中午12:00揭曉哦~更多野生動物知識,快來央視頻,8月17日—9月15日每天12:30野生動物大遷徙直播,帶你感受「天國之渡」!
  • 非洲喜感野生動物攝影大賽,你也可以參加!
    >(網址:http://comedywildlifephoto.com/,點擊文末閱讀原文)Paul Joynson-Hicks是位野生動物攝影師,常常參與留意不同的野生動物攝影大賽,但是他更喜歡看到那些有趣的動物照片,然而他發現這些搞笑的作品通常無法在攝影大賽中獲得好的名次,因此他成立了這個獎項,希望收集有趣、有創意,充滿活力的野生動物照片,當然拍攝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 如何製作一份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的旅遊攻略?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非洲動物大遷徙只是在動物世界裡面看過,那麼如果我們去非洲親自看一眼,那麼要如何製作攻略呢?4月-5月的時候,是坦尚尼亞的旅遊淡季,safari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6-10月是大量角馬過馬拉河的季節,是動物大遷徙最壯觀的時間,也是safari價格最高的時段;11-12月不僅能看到動物大遷徙,還能看到被薄雪覆蓋的吉力馬札羅山;其實觀看動物大遷徙我更建議你去坦尚尼亞,動物大遷徙主要是位於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每年動物大遷徙8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坦尚尼亞
  • 首付 3066 元 跟一個面對非洲雄獅 13 次的傢伙去肯亞
    「那就去非洲吧」!心裡有了念想,他立刻付諸行動。從網際網路上搜集一些簡單資料後,他向朋友借了一筆錢,便一頭扎進了非洲。那一次,他在肯亞待了 28 天。用他的話說,「就是激動。看什麼都是美的,都是神奇的。」回國後僅半年,他決定再去一次肯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去肯亞,讓 Jerry 的世界從此不同。一開始,他憑著興趣玩攝影,拍攝非洲的野生動物。
  • 疫情切斷非洲野生動物「生命線」-青年參考
    每年這個時候,非洲廣闊的稀樹大草原都會上演舉世聞名的動物大遷徙。    CNN稱,遊客追隨野生動物的「大遷徙」,每年給肯亞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旅遊業收入,並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工作,進而支撐起整個非洲野生動物保護體系。    如今,這一切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    非洲旅遊業命懸一線    保護區佔肯亞國土面積的11%以上。
  • 從波西米亞狂想曲說說35年前那場叫做拯救生命LIVE AID的演唱會
    《波西米亞狂想曲》一口氣包攬了2019年奧斯卡獎的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4項大獎。電影後半段那神還原的把皇后樂隊創造的「瘋狂」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這場被翻譯為「拯救生命」的演唱會創造的奇蹟至今仍是難以超越的傳奇。
  • 波西米亞狂想曲
    包括他創作並演唱的最著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可於文首收聽),不能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巧合。圖自 Keystone/Getty Images《波西米亞狂想曲》和皇后樂隊以及佛萊迪·摩克瑞本人一樣,在搖滾音樂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對佛萊迪·摩克瑞有一點了解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波西米亞狂想曲簡直就是佛萊迪·摩克瑞對自己人生的內心獨白。波西米亞狂想曲為什麼叫波西米亞狂想曲而不是別的什麼名字,這是一個有趣而且嚴肅的問題。
  • 科普《波西米亞狂想曲》背後的故事,進影院前必看!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22號國內上映的奧斯卡提名佳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針對這部電影,蚊子想從電影劇情、皇后樂隊的背景、電影背後的趣事三大點分別來敘說,也算是給大家進影院前的一個小科普吧,尤其是最後一條,一定要看哦!
  • 2020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開啟
    一年一度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和肯亞再次上演。現在,大批角馬、斑馬、瞪羚等野生動物正在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前往鄰國肯亞的馬賽馬拉草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肯亞還沒有恢復國際航班,旅遊業損失慘重。馬賽馬拉的一些酒店開始進行線上直播推廣活動,吸引了動物和旅遊愛好者觀看。
  • 《波西米亞狂想曲》:獻給所有人的生命之歌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就講述了皇后樂隊的故事。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 ,《波西米亞狂響曲》將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四項大獎收入囊中。作為皇后樂隊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響曲》主要講述了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傳奇的一生,也是他不屈不撓與世界、與自己對抗的一生。
  •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大家好,我是愛旅遊、愛探險、愛生活的小編。相信很多小夥伴聽到非洲第一印象就是「髒,亂,窮,狂野」。其實等你真正來過這裡後,你會發現原來非洲並不都髒亂,也並不都窮,那裡的人民在狂野外表之下也有著最柔情的一面。今天就讓酸酸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非洲的坦尚尼亞,來這裡看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感受這裡所謂狂野人們之外的柔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去非洲之前都有這個疑問,看動物大遷徙,應該去坦尚尼亞,還是去肯亞呢?我想說,如果只想看角馬動物遷徙的話,這兩個國家都是可以的。
  • △▲今晚首映▲△ 《波西米亞狂想曲》生命不止,搖滾不息!
    另外他們不朽的經典名作《波西米亞狂想曲》此曲由民謠、歌劇、硬搖滾等多個段落組合而成,被稱作「搖滾歌劇」但是今天的主題是這支樂隊的靈魂人物弗雷迪·莫庫裡以他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對他以及他音樂的致敬盛宴只有他自己的故事,比他的音樂更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