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說起NBA歷史上的水貨狀元們,你最先想起來的會是誰?
一年一度的NBA選秀大會是「夢想照亮現實」的地方,來自北美不同地區的30支球隊將齊聚紐約選出60位新人,他們從此將加入「全世界打籃球最厲害的人」的行列,同時也意味著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
特別是這60名新人裡第一個被叫到名字的,更是當之無愧的時代驕子。
無數偉大球員曾頂著「狀元」的光環登陸NBA:1984年的「大夢」奧拉朱旺,1992年的沙奎爾-奧尼爾,1997年的蒂姆-鄧肯,2002年的姚明,2003年的勒布朗-詹姆斯。
他們無一例外,都書寫了籃球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也不是所有狀元都能像上述名字那樣名揚四海,其中也有一些泯然眾人,成為球迷口中的「水貨狀元」,直叫人恨鐵不成鋼。
中看不中用的「糖人」
當我們提到水貨狀元,「糖人」奧洛沃坎迪是很難繞開的人物。
在馬刺擺爛選到1997年的蒂姆-鄧肯,開啟往後20年的輝煌王朝的背景下,職業生涯場均8.3分6.8籃板的1998屆狀元奧洛沃坎迪似乎像個笑話。
當年奧洛沃坎迪也曾是被高看一眼的時代驕子,他出生在奈及利亞的拉各斯。
奈及利亞的富人和高官,向來都更願意把孩子帶到發達的西方國家,而不是留在非洲,所以身為外交官的父親在奧洛沃坎迪幼年時就舉家搬到了英國倫敦。
和許多非裔移民一樣,身體天賦讓他在體育運動裡嶄露頭角,中學時期奧洛沃坎迪還創造了當時同年齡組的跳遠紀錄。
年幼的奧洛沃坎迪參與過很多運動,但籃球不是其中之一,畢竟英倫三島最受歡迎的是足球。
奈及利亞裔巨星奧拉朱旺從小踢足球練就了華麗腳步的故事,早已是球迷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因為身高異於常人,其實奧拉朱旺踢的是門將位置……
16歲的奧洛沃坎迪身高也達到了2米03,但他沒有像很多高個子那樣去守門,反而踢的是中場位置。
不過,踢中場的奧洛沃坎迪似乎沒有像守門員前輩那樣領悟到精妙的腳步……
奧洛沃坎迪18歲才正式接受籃球訓練,短短5年後,他已經能在NCAA打出場均22.2分11.2籃板2.9蓋帽60.9%命中率的統治級數據。
在他有一位名叫奧拉朱旺的同胞,也是半路出家改打籃球的情況下,你很難不對這樣的年輕人產生興趣。
奧洛沃坎迪因此成為太平洋學院第8位NBA球員(不過也是至今為止最後一位),第一位狀元。
人們都把「下一個奧拉朱旺」的希冀寄托在他身上,但顯而易見的是,他並不像奧拉朱旺那樣具備頂級的球感和持球技術。
而且奧洛沃坎迪在NCAA打出22+11的數據時已經23歲了,所以這種統治力,有多少是來自超出同齡人一號的身材呢?
當時的《洛杉磯時報》記者克裡斯-杜弗尼撰寫了一篇關於奧洛沃坎迪的專題文章,裡面提及了一名叫喬納森-P-尼德納格爾的人對「奧洛沃坎迪是下一個大夢」的駁斥。
尼德納格爾致力於用自己設想的「大腦類型」理論分析體育運動(也有人批評他的理論是民科),他表示奧洛沃坎迪和奧拉朱旺有著天壤之別,「奧洛沃坎迪的大腦類型和奧拉朱旺完全不同,奧拉朱旺是NBA最頂級的類型,他和麥可-喬丹有著相同的特質」。
他用自己的理論斷言,大腦類型的局限讓奧洛沃坎迪很難練出投射,「奧洛沃坎迪不會成為奧拉朱旺」。
但是,尼德納格爾在最後補充道,雖然奧洛沃坎迪不會成為大夢,但會像另一個超級中鋒,比爾-拉塞爾……而事實證明,尼德納格爾還是看走眼了。
改變聯盟軌跡的人
1995屆狀元喬-史密斯在聯盟打了15個賽季,但長青有時候不代表質量,從他職業生涯一共效力過12支球隊就能看出,他在NBA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藍領。
雖然1995屆的新秀質量普遍不高,但第二到第五都成為了全明星,其中第五位還是凱文-加內特這樣的天才高中生、日後的名人堂球員。
有趣的是,喬-史密斯和加內特還在森林狼當過隊友,並肩作戰。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喬-史密斯讓加內特在森林狼的生涯慘澹收尾。
選秀大會上的喬-史密斯
喬-史密斯被人記住的除了1995屆狀元的名號,另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他轟動聯盟的「陰陽合同」。
1998年夏天,喬-史密斯和森林狼完成籤約。
但問題是,當時23歲的喬-史密斯在76人場均13.7分8.2籃板,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最高有資格籤下一份高達8600萬的肥約,可最終他只和森林狼達成了年薪為210萬美元的廉價合同,這不免令人感到疑惑。
經過聯盟調查,其中果然有貓膩,這是森林狼為了規避工資帽上限玩的伎倆。在給喬-史密斯開出低價合同的同時,私下裡又許諾給他另一份7年8600萬美元的報酬(2年後生效)。
史密斯與馬布裡加內特的組合曾被十分看好
時任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無法容忍森林狼管理層攪亂市場的行為,對球隊進行了350萬美元的罰款,並且取消了當時森林狼的三筆短期籤約,包括喬-史密斯續約後達標的「鳥權」也宣布無效。
更讓森林狼遭受重創的是,聯盟剝奪了他們2001、2002、2004、2005年的首輪選秀權。
喬-史密斯的「陰陽合同」原本可以幫助森林狼利用擠出的空間補強,但最後罰掉四個首輪籤卻令森林狼人才斷檔,讓後來的加內特始終獨木難支,只能遠走波士頓。
甚至說,這次處罰造成的蝴蝶效應,一直令森林狼疲軟至今。從2005年到現在,他們就只打進過一次季後賽。
喬丹欽點的「水貨」
奧洛沃坎迪和喬-史密斯是廣為人知的「水貨狀元」,但每當提及「水貨」時,相信許多球迷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還是誇梅-布朗。
這名2001屆的高中生狀元因為被喬丹欽點而名聲大噪,但也因為布朗糟糕的職業生涯,讓籃球之神多了一個被球迷調侃的「汙點」。
誇梅-布朗是喬丹欽點的狀元
不像奧洛沃坎迪和喬-史密斯都曾經有高光時刻,誇梅-布朗的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沒有證明過自己配得上狀元,場均6.6分5.5籃板的他是個貨真價實的普通藍領。
由於布朗的名不副實,讓球迷喜歡上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喬丹的威壓下,誇梅-布朗被噴得不會打球了」。
但事實上,這只是媒體的慣用伎倆,煽動情緒,製造話題。
2017年,恰逢誇梅-布朗復出加入BIG3聯賽,記者亞歷克斯-甘迺迪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這次專訪裡誇梅-布朗袒露了心聲,同時也闢謠了許多不實的故事。
「最好笑的事情是,為了流量,所有人都在杜撰那些根本沒有的事,或者報導那些道聽途說的錯誤事實。但我理解這樣的行為,因為謊言總是能比枯燥的事實讓報紙或者雜誌賣得更好。」誇梅-布朗說道。
誇梅-布朗認為,聯盟不喜歡高中生跳過大學直接參選,所以他的「失敗」經歷就成為了聯盟拿來宣傳的反面教材。
「我認為其中還有一個因素,使得媒體總報導我那些負面新聞,聯盟想用我作為例子來告誡年輕人,不要跳過大學直接打NBA,即便是只打一個賽季,也比不上大學好得多。」
對於自己從來沒有展現出狀元的能力,誇梅-布朗也從他的視角給出了解答。他指出,當時奇才的環境很難讓他融入其中。
「當時我最大的困難就是被孤立了,因為我是個剛高中畢業的小屁孩,但球隊裡都是真正的成年人。他們根本不帶我一起玩,因為我年紀太小了。奇才當時是全聯盟最老的一支球隊。」
「我覺得年輕人最好加入一支年齡結構與你相仿的隊伍,和你的同齡人一起打球。」
而在比賽層面,他認為自己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我的新秀賽季,奇才讓我增重足足40磅,我照做了。但這樣一來我就變得過於笨重,總是被對手針對。這樣一來,獲得的出場機會就更少了。」
當談到最「敏感」的喬丹問題時,誇梅-布朗也沒有避而不談,他不認為和喬丹一起打球是他職業生涯的糟糕經歷。
「當喬丹復出時,球隊把我當成了藍領,但說實話,我不在意,因為誰不想和喬丹一起打球呢?
「雖然在喬丹身邊我只能當個藍領,但我一直敬重喬丹,直到現在也是。所以我會為他的山貓隊打球。
「我覺得如果他們的公關能做得更好,(加入山貓)會變成一個好故事,我去了夏洛特和喬丹再次並肩作戰,我開始獲得更多出場機會,而且打得還不錯,我曾經半場砍下兩雙呢。」
誇梅-布朗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水貨」嗎?似乎他自己並不那麼認為……
「人們都把我當成小孩子,但我不是很在乎。媒體總是斷章取義,他們只想報導關於我的笑話,因為這是當時球迷最想要看的東西。
「即便我有什麼好的表現,也不會出現在新聞上,他們不會關注我在公益方面的貢獻,只會盯著我和喬丹之間的事情,這也是我不再關注社交媒體的原因。
「我認為人們應該了解事實。我通過努力讓自己離開了落後的街區,我成長的地方只有毒品沒有希望,那裡的人們覺得只有販毒或者說唱兩條路。
「我有7個兄弟姐妹,我的4個哥哥都進了監獄,而我不止離開了這個糟糕的地方,還成為了狀元,你有什麼理由說我又笨又蠢呢?」
史上最水狀元
上面幾位狀元各有各的問題,但單純從賽場的表現來說,安東尼-本內特無疑將「壓倒」他們所有人——我是說在水貨這方面。
2013屆狀元本內特,實際上從來就沒有當狀元的實力,騎士當年選他毫無疑問是一個失誤。
在騎士決定選擇本內特時,管理層經過了一輪投票,結果以9票贊成1票反對結束。
投出唯一反對票的卻是當時的騎士總經理克裡斯-格蘭特,而他卻背上了挑選本內特的罵名。
他的繼任者大衛-格裡芬,事後對此作出了公正的結論:儘管格蘭特為選擇本內特背鍋,但事實上他才是正確的那個人。
本內特絕對是史上最水狀元的最大熱門
2013屆新秀成色並不突出,即便是當時的狀元大熱諾倫斯-諾爾,也因為傷病的原因備受質疑。
但是,選擇本內特成為狀元仍然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事情,當時的本內特完全沒有當選狀元的呼聲,雖然本內特有一些優點,但卻沒有狀元應有的特質。
對於本內特為什麼打不出來?大衛-格裡芬給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解釋,「安東尼-本內特的問題是,他毫無進取心」。
「當時我們不了解這一點,本內特只要遇到一丁點困難,他就會退縮。」
「雖然他身材比別人大一號,也比別人看起來有天賦,但只要有一丁點困難,那就完蛋了。」
安東尼-本內特成為狀元,也許是NBA歷史上最大的失誤。
他在NBA只打了4個賽季,最高一季的場均出場時間為15.7分鐘,生涯場均4.4分3.1籃板。
如果本內特像球探預估那樣在10-15順位被選中,那麼他的職業生涯會不會有所不同?
至少,不會再被叫作水貨狀元了。
被傷病毀掉的天才
佩爾維斯-埃裡森是1989屆的狀元秀,他在路易斯維爾大學打球時,新秀年就帶領球隊拿下全國冠軍,球員本人也被評選為MOP。
因為他出色的能力,佩爾維斯-埃裡森被叫作「不掉鏈子的佩爾維斯」(Never Nervous Pervis)。
但是,進入NBA的埃裡森受到傷病困擾,魔力不再。雖然91-92賽季打出場均20分11.2籃板2.9助攻的表現,但因為受傷的緣故,埃裡森的巔峰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被許多球迷叫作水貨狀元。
新秀年埃裡森只打了33場比賽,被「毒舌」的丹尼-安吉取了個新外號,「掉線的佩爾維斯」(Out of Service Pervis)。
但提到被傷病毀掉的天才,或許2007年力壓杜蘭特當選的奧登才是最可惜的那個。
「不論選秀重來多少次,奧登都會是狀元」,在07年選秀過去很多年後,也就是杜蘭特已經成為聯盟頂尖巨星的時候,這句話足以體現奧登的天賦有多麼誘人。
這位出生在紐約的天才內線,號稱是各個偉大中鋒的結合體,甚至是超越奧尼爾的存在,但他在NBA從未兌現自己的天賦。
更加可惜的是,在奧登有限的出場時間裡,球迷的確能從他的比賽中感受到傳言所說非虛。奧登的才華並不是媒體編造的謊言,並不是專家看走了眼,只是因為傷病,奧登的才能無法兌現。
奧登與杜蘭特,你選誰?
奧登的運動生涯儘管短暫,但他做過的荒唐事並不少。2010年,還沒退役的奧登就曾經洩露過自拍下體的裸照;2014年他被前女友指控家暴。奧登還常常被媒體拍到出入風月場所,紙醉金迷。
如果只看這些新聞,似乎能預估到未來的奧登在聲色犬馬,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下,最終走上窮困潦倒的破產之路。
但是,奧登的人生因為他打過NCAA而改變了。
因為NCAA對運動員的保障計劃,奧登可以回到母校完成自己從前擱置的學業,同時,俄亥俄大學也邀請奧登回到球隊,作為學生經理指導後輩。
去年的奧登已經從俄亥俄州大學畢業,拿到了體育產業學士學位證書,還幫助凱爾特人進行了一部分新秀考察的工作。
並且,奧登還說自己在尋求一個當教練的機會,就像另一個因傷告別賽場的前隊友布蘭登-羅伊那樣。
不過,今年三月份,奧登最終成為了一名球員理財顧問。
有人曾經感嘆,如果奧登像誇梅-布朗那樣跳過大學參加選秀,就不會有NCAA的受傷,也許他後面的職業生涯就不同了。
但那樣的話,奧登也就不會得到NCAA資源的扶持,或許就不會有開啟另一段職業生涯的機會。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充滿矛盾。
說到底,狀元的名號只是證明球員過去的成績,並不能代表未來一定能夠成功。
聯盟裡如此多的「水貨狀元」,不僅是供球迷調侃的笑話,更是一種警示——昨天取得的成就,明天或許就被丟進垃圾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