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後的曉彤,安靜而平和,離我們預定聊天的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小時,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狀態。她說,沒事啊,我們開始吧!
在諮詢室的一角,我們坐定下來,開始聊起她最近一兩年的生活。
這個說來話長,去年離寶寶出生還有兩三個月的時候,先生想去廣州工作,我心裡很猶豫,既想成全又想留住他,他說這個工作對他來說,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最終我答應了。
我的工作搭檔在我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提出要用半年的時間去外地學習。剛從假期回到工作崗位的我,面對工作和生活,千頭萬緒,手忙腳亂,神經緊繃。
隨著寶寶的降生,家婆也放下了工作,從老家特地過來幫忙照顧寶寶。剛來的半年,家婆一方面細心地照顧寶寶,另一方面也在適應新環境。
由於水土不服和生活習慣改變,這半年來,她斷斷續續地出現各種身體不適,加上我們第一次這樣一起生活,常有一些小磨小擦和養育分歧。
比如說頭六個月我想堅持純母乳餵養,她擔心寶寶吃不飽,想餵奶粉,我解釋母乳的營養是足夠的,於是就經常會出現,寶寶一哭一鬧,她就覺得寶寶餓了,寶寶吃著奶哭,她就會覺得奶水不夠。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我和婆婆陷入了爭吵,吵過之後的我,又無比的悔恨,覺得我這樣不孝順,我不是一個好媳婦、好後輩,我很自責,很愧疚。
而正處於產後特殊時期的我,又異常的敏感,這些生活中的摩擦和理念的差異,被我無限地放大,變成了我編織故事裡的「她不愛我、她嫌棄我、我不值得被信任、我做不到、我不夠好」.我看到了自己越來越畏縮,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是對的、不被嫌棄的。
面對這些工作、生活的壓力,我感覺我的世界烏雲密布,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更讓我感覺吃驚的是,有一天,我的妹妹和我說:「姐,看到你結婚,生小孩之後,你現在的樣子,我很害怕結婚和生小孩」,我發現我的生活狀態已經影響到妹妹的婚戀觀了。
於是,我找到學過種子班的慧燕,我問她是否可以幫助妹妹重塑婚戀觀,於是我幫妹妹報了2019年年初的心靈茶話會。到了那天,妹妹忽然沒空,我就過來了。在茶話會上,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是有選擇的,我可以活得明明白白」,為了讓我自己活得明白,我就來到了種子班!
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我知道了生活和生命的真相,我有了更多的勇氣。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可以直面矛盾,看見並允許自己的情緒,練習帶著平和去和對方溝通,我發現任何的行為背後都是愛,我的世界不一樣了!
之前,我和婆婆之間的紛爭,都是不了了之,在爭吵的時候,我還會翻舊帳,以前沒有了結的那些小事情都要拿出來做為「她就是嫌棄我」的證據。直到今年過年,婆婆腳痛不舒服在老家休養了一段時間,我們約定等她痊癒後去接她回中山。但等到她痊癒,我已經沒有勇氣去見她了。因為我怕和她發生矛盾,我覺得我無法讓她開心,發生爭吵是我的錯。這樣的想法也讓我在面對她的子女(包括我先生)時,有沉重的愧疚感。
現在,我會找機會和她溝通我們之間有情緒的事情,我們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還記得種子班第二節課,講到非暴力溝通,希希老師布置回家練習的作業,我的任務是和婆婆練習非暴力溝通。當時我內心是拒絕的,不願意面對,希希老師說:你希望你的女兒與她的祖宗十八代都斷了聯繫嗎?我說當然是不願意!第二天我就借著一個機會,與婆婆練習了一次非暴力溝通!
那天大清早,我和我的媽媽陪寶寶在臥室的床上玩,家婆進來,我叫了一聲,「媽媽,早上好!」可是婆婆沒有理我,我當時十分難過,覺得「你看,她就是不愛我,我鼓起勇氣叫她媽媽,她都不願意搭理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說出來,最終我還是找了時間和婆婆聊這件事。婆婆告訴我:「你有叫我嗎?我沒聽見呢。我並沒有嫌棄你,只是我的注意力當時都放在了寶寶那裡。如果我聽見你叫我,我一定會回應你的。」後來的一個多小時,我把曾經有情緒的事件都拿出來說了,我發現當我願意向她敞開的時候,她也願意把她的想法和觀點跟我分享,原來我們只是對待事物的方式不一樣,她的行為背後都是對我和對寶寶的愛!
當我和婆婆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時,我與孩子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焦慮減少了,信任增加了。
孩子的夜奶是到了將近一歲才戒掉的,也就是我上了種子班1個多月後。在這之前,晚上孩子一哭,我就會餵奶,後來發現夜奶其實並非寶寶的真正需要,寶寶可以吃飯,營養也可以跟上,反而是夜奶耽誤了睡眠,影響了身體發育。於是我下定決心要給她戒夜奶。
開始戒夜奶的時候,孩子哭得很厲害,全家人都很緊張,讓我重新喂,堅持了兩周,戒了又喂,戒了又喂。後來我把先生和奶奶都邀請到一起,告訴他們,孩子戒奶這件事,你們可以放手了,孩子哭就讓她哭一會,我會陪著她的,當時先生很不理解:怎麼可以讓孩子哭?!
後來孩子哭的時候,我都拒絕了他們的幫忙,先生和奶奶再也不跑出來幹涉了,我一直陪伴著在孩子身邊,和她說:寶寶,媽媽在哦,我知道你很不開心,我會陪著你的!
慢慢地,孩子哭過兩次,就不哭了,這件事情順利地過渡了,我也看到孩子其實是可以很快適應的,不適應的是我們這些大人的焦慮。
學種子班的過程並不是舒適的體驗,甚至可以說是帶著痛和糾結的。因為我知道了真相,知道了過往的種種不對,現在我想要做對的事,而這並不簡單。但我內心有個信念:我堅信我最終會做到,只是需要經歷這個思維和行為重塑的過程。
種子班講到親子關係的部分,1歲的時候,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ta會不斷地探索這個世界,為了保護ta的這一份好奇心,我們不能給予孩子太多的制約,而是要給予孩子允許,當時課上,我就問了老師,如果是翻垃圾桶,怎麼辦?老師說,讓ta翻呀!我說,垃圾桶不乾淨,生病了,怎麼辦?老師問我,這件事發生了沒有?是這個垃圾桶讓ta生病, 還是你的這個相信讓ta生病呢?
那天下課了之後,我一進家門就看到孩子在翻垃圾桶,當時心裏面十分的糾結,很想制止她,看著她翻得很開心,又想保護她的這一份好奇。這時,婆婆在旁邊很著急,「趕緊的,不能讓孩子翻垃圾桶呀,這裡面很髒,還有我剛扔的雞蛋殼,還有雞屎!」我說,「孩子是需要有這份好奇心的,我們要允許她,而不是一味地制止。」和婆婆的對話,其實也是我內心自己的對話——想支持她,卻也很想制止她。後面婆婆就這件事跟先生說,先生過來跟我說,不能這樣帶孩子!
那晚,我和先生因這件事吵架了。第二天早上我平靜下來以後,跟婆婆說:「媽媽,你有時間嗎?我想和你坐下來聊聊。關於昨天寶寶翻垃圾桶的事情,我發脾氣了,但這是我選擇了生氣,和你沒關係。我知道你是為了寶寶好,不想讓她生病,所以不支持我放任她翻垃圾桶的做法。」婆婆說:「是啊,我小的時候,村裡的衛生條件落後,有小孩肚子裡生很多蟲,腸子都被蟲子咬破而死亡了。所以不能讓寶寶亂吃東西的,垃圾桶這麼髒,怎麼可以允許她去翻來吃?!」
雖然她依然不支持我想允許寶寶自由探索的做法,但是我理解了她的不允許,是基於她的真實經歷,她是出於愛,想保護孩子。後來我不再試圖解釋以求她的理解,而是和她商量,既然不想讓她翻髒垃圾,就把垃圾袋掛起來,把垃圾桶洗乾淨,放上乾淨的積木玩具。這樣不影響大人的生活需要,孩子想翻就可以翻,不會髒。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和婆婆從努力試圖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觀念,轉為共同想辦法,為既滿足孩子的需要又安撫大人的焦慮而努力。
前一陣子,給寶寶買了一個圓柱玩具,圓柱上有各種形狀的孔,對應形狀的積木是可以插到孔裡面的。寶寶在玩的時候,我們時常會不由自主地去幫她、教她插。
有一次,寶寶拿著一塊積木嘗試插了幾次,失敗後直接把積木遞給了我,讓我幫她。我馬上意識到這裡面有問題。於是我和家人分享了我的發現和反思,我問自己,也問大家,是希望寶寶一遇到問題,就想尋求幫助呢,還是希望寶寶建立起自己探索的信心呢?我們都有了答案。
以前,寶寶吃龍眼都是我們剝好皮給她吃肉,現在會允許她自己來,她會連皮一起扔到嘴裡。開始的時候,她是連著皮一起吃的,把皮也嚼的碎碎的,後來她發現皮不好吃,她可以吐皮,也可以吐核了。
很慶幸學習了種子班,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我可以放下自己的擔心和不信任,放下過度保護,把探索世界的權利交還給孩子,我現在跟家人分享養育孩子的觀念時,他們變得更容易接受了。
跟其他孩子的關係也更和諧了(曉彤是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有一次把一個孩子遞給她姐姐抱時,不小心讓孩子摔跤了,當時我很自責,很愧疚,認為自己沒有帶好孩子,因為這份自責,我會極度地想要保護好每一位孩子。
現在我懂得了,這樣的一種保護是對她的一份不信任和限制,我的任務是去陪伴她,盡力保護她,同時也允許她去經歷在她的生命中,她需要經歷的部分。
跟先生的關係,我感覺越來越親密了,以前遇到不開心的事,我會感覺自己被嫌棄,自己不夠好,不斷地收縮自己。
上一次跟他生氣的時候,我把我自己的情緒表達了出來,他驚呆了,他看見了一個很有力量的老婆!以前,他每周放假回來時,我很期待他可以周五下班就回來,要是太晚,或者周六才回來,我會生氣,會覺得他不愛我。現在,我才發現,他每次下了班要從廣州趕回來,一路上或許還會堵車,他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他還堅持每周這樣的奔波,就為了可以回來和我們相聚。他是那麼的愛我,我卻只接受他在那個點前到家。
我看見了自己的狹隘和控制,現在我知道,他為這個家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用他的方式向我們、向我表達愛。這份看見,給了我滿滿的心理營養,而我也願意更多地去理解和支持他,通過我的支持,他也感受著我對他的愛。
謝謝你跟我分享了這麼多,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你覺得種子班帶給你什麼,你會怎麼說呢?
讓我重新認識了生命的本質,以前我覺得晴天雨天它都是烏雲密布的,現在我覺得晴天雨天它都是晴天,雨天也有它電閃雷鳴的美麗!
前一陣子,上完種子班,感覺一下沒了寄託。回到生活中,我遇到一些情緒問題,想找松科老師做沙盤,後來沙盤沒有做,他陪我聊了一會。松科老師說:「你覺得遊戲是一打就能通關的有意思,還是要有一些挑戰的打起來有意思?」我說:「有挑戰的更有意思。」老師說:「是啊,人生就像打遊戲,沒有覺知時是遊戲玩我們,現在有覺知了,是我們在玩遊戲。以前沒有覺知時,我們除了完成生活給我們的關卡,還要完成自己給自己製造的關卡。現在有覺知了,我們不會給自己製造關卡,只需要完成生活給我們的關卡。」
我明白了,不是說,我學習了心理學,知道了生命的真相,我就極樂了,我就再也沒有煩惱了。而是我可以有力量清醒地面對這一切,看見在我的生命當中所有發生的意義,讓我可以通過這些體驗獲得成長,並生發力量去完成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
上種子班前,和上完之後,生活沒有變,只是我面對它的狀態不一樣了,我可以從每一個不舒服中去發現自己,並做出真實真心的選擇,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太好了,非常感謝你的智慧分享,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聊!
親愛的,假如你正在讀這篇文章,從曉彤的故事中有看見自己的影子嗎?身為一名新手媽媽,身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面臨著太多的挑戰:來自夫妻之間,來自工作,來自親子關係,來自婆媳關係以及個人的情緒狀態等,當這些挑戰都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撲面而來的時候,你是否已經做了足夠的準備去迎接它?
或許父母都很希望我們在成家立業之後能夠幸福、能夠圓滿,但很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學過讓我們進入成年生活之後,能夠擁有真正幸福和圓滿的方法。希恩心所的【心理導師種子班】,將給到你全部的答案。倘若你對種子班課程感興趣,請添加下方的二維碼了解諮詢~
帝景店:中山東區興文路新環街一巷20號希恩心所
南下店:中山東區融昊創意園創客空間2樓232卡希恩心所
暖心提醒:小恩老師有時在上課時不能馬上回 復消息,看到後會儘快回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