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木子
插畫:Juice
定稿:蘇子後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更加開明,對孩子的性別偏好也不那麼明顯。
以前總說「養兒防老」,可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希望有個「貼心的小棉襖」,但如今,生女兒似乎已經不再吃香了,因為養育女兒,就意味著父母將來要面臨四個「困擾」,其中也難免有心酸和無奈。
生女兒的好處
◆ 寶媽更有理由買買買
購物是女人的天性。即使當了媽媽,看見漂亮的衣服、鞋子也還是會忍不住買買買。
如果生的是個兒子,那寶媽可購入的東西可能就比較少了;但如果生了個女兒,那大部分寶媽都會把購物的熱情轉移到女兒身上,不僅喜歡買好看的衣服和鞋子,還喜歡買一些小女孩的飾品,這也極大地滿足了女性的購物慾。
◆ 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
比起男孩,女性的性格多半更溫柔,心思也更為細膩,且懂事較早,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甚至在父母感覺到疲憊的時候,做出一些寬慰的言行,讓父母倍感欣慰,說是貼心的「小棉襖」其實也沒錯。
◆ 經濟壓力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孩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但相對於男孩來說,女孩的養育成本往往更低,尤其等到結婚的時候,父母可以不買房、不買車,所以家裡的經濟壓力也比較小;但如果生個兒子,結婚時買車買房是必要的,說不定日後還要供養孫兒,經濟壓力大了很多。
養育女兒會面臨4個「困擾」
、女兒遠嫁
若是生個女兒,那等她到了適婚年齡,就總要嫁出去的,如果嫁得近,還能時不時回娘家看看;可如果嫁得遠,估計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娘家一次,或者幾年回娘家一次。這樣一來,父母的晚年往往過得很冷清,而且雙方之間的親子關係,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預計:2020年中國流動遷移人口將達到2.91億人次。
因此,對很多家庭來說,遠嫁就是很容易會面臨的一個困擾,尤其是獨生女家庭,父母往往會更加擔憂女兒在婆家的生活。
、女兒婆媳關係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難題,雖然老一輩的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畢竟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也是父母盡心盡力養育的,即使出嫁了,也還是會擔心女兒在婆家受欺負,無法很好地處理婆媳關係。
如果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有些女方家長還會給女兒「支招」,但其實這種行為可能會加深婆媳之間的隔閡,導致雙方之間很難取得一個平衡點,小事變大事,小吵變大吵,甚至最後變成仇敵,這樣一來,女方家長反而更擔心女兒在婆家的處境。
總之,有了女兒之後,日後嫁了人,光是婆媳關係這一塊,就足夠讓父母操心了。
、女兒生娃
因為性別不同,女性需要承擔生育的職責,而懷孕和分娩也讓女性承受了更多的辛苦和疼痛,作為父母,心裡自然是百感交集。
雖然懷孕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加上現在醫療很發達,生孩子的風險沒有以前那麼大,但女方的父母卻已經了解到其中的辛酸,看到寵愛的女兒遭受這種罪,心裡自然無比擔心,就擔心女兒會出什麼意外。
或許這就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吧。
、女兒吃苦受累
女兒還未嫁人之前,是家裡的小公主,父母捧在手心裡寵愛著長大的,可一旦結了婚,生了孩子,女兒的艱辛就不必多說。
在大多數家庭中,女性所承擔的家務會更多,對於職場媽媽來說,不僅要保證經濟獨立,辛辛苦苦工作完之後,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而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孩子的功課,日常的洗衣煮飯,這些都是每天都要做的事,而整日待在家裡照顧孩子,與社會脫節,不得不伸手向丈夫要錢,既沒地位又受氣。長此以往,父母看著也心疼。
在娘家時,誰也捨不得讓女兒吃苦受累,可等到女兒結婚以後,卻免不了要為新家操勞,甚至可能還會受諸多委屈,女方父母難免覺得心酸。
養育女兒,這3個要點要知道
多和女兒交流溝通
女孩的性格比男孩更細膩,想的事情也更多,而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父母最好跟女兒多交流、多溝通,雙方之間以朋友的方式相處。
這樣一來,將來女兒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願意第一時間告訴父母,而家長也能夠幫助女兒排解情緒、疏導心理狀況。另外,溝通能力較強的孩子,既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未來發展也更為順利。
讓女兒有見識、有閱歷
很多人都說:女兒要富養。其實這並不只是指物質方面的富養,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富養。
一個有見識、有閱歷的女生,眼界往往更加寬闊,格局也比較大,而這樣一來,未來在為人處世以及工作婚戀等方面,也能以更正確的方式去看待一切。
讓女兒感受到父愛
養育女兒,不僅需要母親傾盡心血,更需要父親的關心和愛護。
如果女兒能夠更多地感受到父愛,那不僅會讓女兒有安全感,對其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在未來發展中,她們也更討人喜歡。
剖腹產後,會存在3種「隱患」,生完沒感覺,生二胎時會「現行」
胎兒睡覺的兩個「黃金時段」,孕媽按時入睡,對生長發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