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水的營盤,流水的兵!
在央視的《新聞聯播》上,承載著很多人的青春回憶,已經成為了新聞界的形象,自創立以來定時晚七點,時至今日為止從沒有缺席過。
而在熒幕上也是換了許多的面孔,一個個優秀專業的主持人,他們將自己的落落大方的主持風格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其中就不得不提及面容姣好的歐陽夏丹。
她在《新聞聯播》上多年來,那清新的風格也是給了令全國觀眾眼前一亮,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卻不知道去哪了,只希望她能早日回歸到熒幕上。
現如今功成名就的歐陽夏丹,在她的職業生涯看來,放在檯面上卻是一張張好牌,令人羨慕不已。而在熒幕上還一直保持著笑臉,也許是工作需要,但實際上在私下她也是這般,一直都盡顯樂觀,笑起來猶如夏日朝陽。
其實,她這種樂觀大多數都源自於母親和姐姐,尤其是在16歲的時候,因為父親患癌,離開了人世間,當時的她正面臨著人生轉折——高考,而且父親的離世,對家庭的影響很大,生活變得也越發艱難。
但是在那個時候,她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一人帶著兩個孩子(歐陽夏丹和姐姐),所有事情都是母親一個人做,不僅照顧好了兩人,還將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
為此,她也是汲取了很多堅強的原色,在自己的人生中,她一直以母親為榜樣,藉此激勵自己的成長。
以至於她去了傳媒大學,從來都沒有說想家什麼的,而身邊的男同學大多談及家都想哭,獨立的歐陽夏丹從那時就很堅韌,而這也成為了她的個性,在困難面前無畏無懼。
在畢業後,她去了上海電視臺,靠著自身的努力,逐漸成為了上海電視臺的「新聞一姐」,從容不迫的過起了安穩日子,但就在這時,一位在央視經濟頻道任職的校友對她發來「英雄帖」:
「我們正在組建一檔全新的晨間節目,需要找一個性格開朗的女主播,要具備將觀眾從被窩裡喚醒的感召力,我覺得你特合適,速來試鏡。」
抱著嘗試的心裡,她跑去了北京錄影,而當時央視的一位製片人看到歐陽夏丹的名字,頓時笑了起來,再看到她的錄影,開心的表示:「太契合了,你就是我們需要的陽光」。
從「海漂」到當家花旦,這實屬不易,而又要打破安穩的生活去北漂,未來是未知的,誰也不敢保證她能發展的很好,但是她仍舊選擇了挑戰自我。
誰知去了央視後,在北京第一天那乾燥的氣候就給她一個下馬威——流鼻血,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歐陽夏丹卻仍舊樂呵呵的和人說:這叫開門紅。
她去央視的第一個主持節目是《第一時間》,每天的時間差讓其很為困惱,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5點就要趕到單位化妝、定髮型等等,在6點的時候開始看稿子,6點50分開始去演播室準備直播,7點整到9點結束。
這樣的時間差,她給自己創作出了一句經典:「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圈,我把它奉獻給『第一時間』。」
而在這期間,她也是足夠努力,逐漸成為了有風格的主持人,而因為工作時間,她從一個性格活潑、愛玩愛笑,轉變成為了早睡早起,和自己相處的人。
也正因為她的堅持和努力,讓其一步步成長,到了功成名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