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在《乘風破浪》讓人淚目:阻礙我們發展的,原來真不是能力

2020-09-04 職場心理認知王勝男

1


最近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吳昕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確實錯過了幾年的黃金時期,我不能再回到以前那種狹隘的視野。我其實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有機會,我就去爭取。」


這句話不禁讓我想到,其實職場中有很多人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些人總會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因而錯失了機會;總是會想著,等先把能力積累起來再說……


然而令人感到最遺憾的卻是,你會發現你似乎一直困在「能力不足」的漩渦裡。

吳昕在之前的採訪中提到——

  • 周圍人經常跟她說:「你已經很棒了」,但她還是會畏首畏尾不敢前進;如果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經常會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但往往會因為準備不足而喪失掉很多的機會。

這段話裡,吳昕的表現就是明顯的「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就是拖延者在心理上把客觀時間延後了。


心理上缺失了時間感的人,總是喜歡在時間截點(deadline又稱為死亡線)才想起要完成工作,這就會使得準備工作不充分,進而給自己產生壓力感,產生焦慮、自責等情緒,從而會影響事情的質量。

從我經手的職業諮詢案例來看,很多時候,讓你我錯失的機會的原因根本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你狹隘的視野;造成這種狹隘的視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拖延往往佔主導。

2

在生涯規劃諮詢中,有時候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

  • 有一些諮詢中來訪者非常認同諮詢師的給到的建議,雙方達成了共識;但是一段時間過去後,來訪者的狀態仍然停留在原地,又開始陷入迷茫拖延的死循環裡。

說個真實的案例故事。

有一次,助理對接完一例諮詢後表示非常困惑:「王老師,這位來訪者說自己三個月內在其他地方已經做過五次生涯諮詢了。算上這次,已經第六次了......」

從諮詢頻率上看,這位來訪者有把生涯規劃當做心理諮詢節奏的嫌疑。

收到資料後我發現,原來,這位來訪者小琳(化名)的諮詢目標是要不要離職,以及離職後的選擇做什麼。

表面上看,這屬於很常規的諮詢目標,並沒有什麼異常;但在諮詢過程中,我似乎找到了問題癥結。


小琳(化名),29歲,某私立醫院的一名護士。

  • 按照她的說法,從畢業後工作的第一年開始,她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這些年來,她一直糾結於是否要離職,但是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能力,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覺得先在這裡幹著吧......現在談了男朋友,沒有想到自己意外懷孕了,婚期也在籌備中......然後她又開始糾結要不要辭職這件事了。

在諮詢中,我發現現在的工作已經影響到小琳的情緒狀態了,再加上她現在是孕期,情緒更加不穩定。

如果單純從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角度考慮的話,其實她早就該辭職了;但是因為她拖延了太久,所以導致職業的下一步發展確實是受到了影響。

小琳在諮詢中一直反覆強調,自己應該要早一點做出改變,但是為什麼遲遲沒有行動呢?

3

事實上,很多人的拖延源於害怕失去掌控權。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舒適區,在這個範圍內,我們覺得是安全舒適的。

換句話說,雖然當前的工作環境對小琳來說是難受的不舒服的,但是相比較於跳入到新的環境中,現在的狀態對於她來說卻是「熟悉的」、「可掌控的」。

當工作環境順利和小琳的心境狀態穩定的時候,小琳就會拖延不想離職:因為讓自己停留在這個舒適區,她覺得自己是安全的,但其實這只是一種表象。

  • 小琳這個狀態就像是爛心的蘋果:外表看似很好,但是內在的情緒卻在不斷地消耗,自我修復速度遠不及工作壓力帶來的打擊來得快。

之前幾位生涯規劃諮詢師已經給到了很中肯的建議,她也表示認同,但是在這過程中,她總是想要一個很「確定」的答案。

  • 小琳:「王老師,我換了工作後一定會比現在更好嗎?」
  • 「我不敢保證一定,但是相比較而言,起碼是一個好的嘗試。」我說。



要知道,諮詢師是不能幫助來訪者做決定的。

這有點像我們去醫院看病做手術。


  • 不論什麼手術,醫生都會把最壞的可能性告知病人,由病人做決策,醫生也不會隨便跟病人保證說:「我絕對會治好你。」

同樣,在職業諮詢中,經常會有來訪者問小助理:「我的問題一定會解決嗎?」

講真,我們也無法給來訪者做出如此絕對的保證:因為每個人的當下遇到的問題複雜程度不同,認知程度也不一樣。


試問又有哪個諮詢師敢保證,通過一次諮詢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呢?

4

隨著諮詢的深入,我發現小琳是延症症中的「完美拖延症」

  • 通俗來說,她每次都想把事情做完美,也慢慢形成了拖延的習慣。追根溯源,這與小琳的的成長經歷有關。

經了解,小琳有個弟弟,她覺得母親對於弟弟更加偏愛,所以她從小就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以獲得母親的關注和誇讚。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小琳總是讓自己陷入矛盾的境地:


  • 她一方面想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左右為難的時候,就會選擇用拖延來逃避問題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小琳的困惑,那就是,我們希望自己做事更有效率,那麼該做些什麼,才能漸漸克服討厭的拖延症呢?


1、克服拖延恐懼心理

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學會嘗試接納困境。

  • 要知道,很多拖延行為的誕生是因為我們覺得目標任務充滿困難、挑戰甚至不安,但是如果想達到目標,我們必須需要勇敢面對現實,接納困境,接受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焦慮情緒;然後才能去思考如何做好,而不是一味恐懼害怕,給自己腦補出很多負面信息。

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轉換思維,如果評估目標是具備可行性的,那麼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些目標任務。

2、打造彈性系統

如果我們總是期待事情的結果是完美的無可挑剔的,很有可能我們就會一直處於準備階段。

  • 如果是這樣,我的建議是不妨給自己一些彈性區間,這會讓自己更具備應變能力,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瓶頸的時候,這個彈性有助於自我心理調適,而不是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問題。

我有個朋友一月份她對我說,一個月內她要減掉20斤(她的基礎體重是120斤)。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自己10斤都減不掉,於是開始自暴自棄,放縱飲食放棄運動,結果一個月下來不斷沒瘦,反而胖了5斤,內心無比受挫。

我建議她做彈性目標,具體如下:

根據評估,她定的目標保守4斤,爭取8斤;分解目標,也就是一周至少減掉一斤......

半個月過去了,我剛剛問她進度如何,她說已經減掉了4斤。


3、塑造積極心態

很多拖延症患者的自我要求較高,一旦做不到,就會不斷地自我否定和批判,從而會導致自信心的缺失。

因此,我建議不要把標準定得過高,當失敗的時候,不如換個角度思考並告訴自己:


  • 這並不可怕,我們需要做的是調整狀態,嘗試新的方法;
  • 或者也可以自我安慰,比如想想其他人也都會失敗,其實這是一件很尋常可見的事情,心理狀態就會輕鬆很多......


從而用積極行為代替拖延行為。

4、確保計劃合理

這裡需要注意兩點:

1)、分解目標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那個需要減肥的朋友,如果一下子減到理想的體重,對她來說難度較大,如果達不成很容易放棄了。

  • 我們可以把目標分解成小的、拆分成明確的步驟、先完成小目標——如此一來,難度可以被降低,完成的更有動力,而且就算是失敗也是當下一個目標的失敗,並不影響全局。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最終完成大的目標。

2)、評估時間

為什麼有人特別喜歡臨時抱佛腳呢?他內心的潛臺詞一定是「時間還來得及。」

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反而是做什麼事情都來不及。

合理評估時間非常重要。

例如——

  • 複習一本書需要用多久的時間?
  • 複習一個章節需要用多久的時間?
  • 將預測時間和實際時間做對比重新評估。

很多拖延症患者因為錯誤評估時間,導致前期穩如山,後期急翻天。

5、記錄成就與甜蜜獎賞

每當完成一項目標的時候,我們不妨記錄下來。

哪怕只是一點點,長期累積下來都是巨大的進步。

因為很多時候,努力一段時間後,拖延者的行動力會減退,當看到這些積極的記錄的時候,會再次受到鼓勵,進而有能量繼續堅持。

另外別忘了在一些目標後面,給自己設立個甜蜜獎賞。

例如連續完成三個小目標,就給自己個獎勵——這個獎賞可以很靈活,既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質方面的。


舉個例子。

因為長期面對電腦,我的肩頸和腰椎不太舒服。

於是我給自己的定的目標是每周至少運動兩次——跑步或者瑜伽,但是實際上,我對自己的要求至少是一周三次。

如果這一周我能做到運動四次,就給自己個小的獎勵。

我會把這些小獎勵提前羅列出來:看場imax3D電影、做個美甲、買書、一隻口紅、一個精緻的飾品、買個包等等…..

5

坦白講,沒有人敢絕對說自己沒有拖延症,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自己能夠治好拖延症。

但我想說,拖延症也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找到拖延的根源刻意練習,拖延行為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記住,哪怕是邁出一小步,都是自我的突破,不論你是30+的小姐姐還是40+的哥哥,只有你敢要邁出第一步,都是成功的開始。



-關於作者-

王勝男,職業規劃師、性格行為分析顧問、認知行為治療師,「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職業諮詢師(累積諮詢時長2000+小時)、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原創團隊作者。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杜海濤為什麼滿場找吳昕?網友感動到淚目
    他們開始了長達14年的陪伴,曾經一度傳杜海濤追吳昕,吳昕不同意,直到沈夢辰的出現。可依然吳昕和沈夢辰地位一樣,他們都成為杜海濤最重要的人。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吳昕遭遇淘汰,儘管大家都為她惋惜,為她的離開,感到意難平。可反過來特別羨慕吳昕。有幾段cut都讓大家感到淚目,彈幕更是哭的稀裡譁啦。
  • 吳昕被淘汰後發文表白快樂家族,卻只有一人回復,暖心到讓人淚目
    而在被淘汰後,吳昕還專門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微博長文,裡面寫的都是關於她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感想,還有一些是對自己親近的人說的話,甚至還對快樂家族的表白呢!本來想如果能堅持到總決賽,就動用我最強有力的親友團快樂家族來公開給我拉票,但確實踢館賽當天我預感不是很好,不想留遺憾,所以現場就把歌唱了。那一瞬間,我就哭了。吳昕在現場唱《啦啦歌》的時候真的是感動了很多人。
  • 吳昕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翻盤成功了嗎?
    02雖然吳昕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不主動去為自己爭取什麼,也不願意出風頭,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吳昕的資源一直在那兒,只要她想要,她想爭取,仿佛世界都是她的。更有網友評論說,吳昕的名下有8家餐廳,在北京和長沙都有自己的大房子。當然,她確實擁有這些「資產」。
  • 一直在大本營當差生的吳昕,迷茫了十四年,如今終於懂得乘風破浪
    十四年來一直跌跌撞撞,三十七歲了依然乘風破浪。在鏡頭下公開她的成長,學會坦然接受大眾目光。這一句句都是吳昕的心聲,是她成長路上的阻礙和感悟。等初中畢業,吳昕都基本把高中的課學完了。吳昕有著極其的自學能力,所以她可以很自豪地說自己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非常好。
  • 吳昕在《乘風破浪》唱跳俱佳,在《快樂大本營》才藝平平是人設?
    雖然沈夢辰被淘汰了,但不得不說,這幾年她的綜藝實力進步大,唱歌一般,但跳舞不錯,這次表現不錯,被淘汰可能不是因為能力水平,或許其他因素。最近的公演中,吳昕又來一個驚豔的側翻。看完吳昕這些表演,讓人好意外,她是什麼時候默默練習體操的,還是三十好幾年近不惑的人,確實厲害了,快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舞蹈高難度特技擔當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吳昕會寫RAP,而萬茜是C位
    但是站在第一位的不是張雨綺,也不是寧靜,居然是佛性萬茜,一開始我還真不認識她,要看完節目才發現萬茜真的是有魅力,黃聖依上來就直接表白:好喜歡你,一向霸道的張雨綺都誇她很酷,這場表演的C位,大家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她。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吳昕的性格讓人心疼
    自從《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吳昕就頻頻的上熱搜,近日,吳昕也因為自己的自信上了熱搜。小編來帶大家瞅一瞅吳昕為什麼會因為自信上熱搜呢?這一點也是別人難做到的,吳昕這片綠葉一做就是許多年,在這些年裡吳昕也沒有抱怨,真的是太佩服他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首秀的時候當每個人都搶著第幾個人上的時候,慢慢就亂了,然後吳昕說「咱就以10為節點」這就看出了吳昕的主持功底是非常棒的。
  • 離開《姐姐》後,吳昕將開始真正的「乘風破浪」
    ,在《快本》舞臺上總也安靜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吳昕,最開始成為快樂家族中的一員,是基於當年芒果臺舉辦的《閃亮新主播》主持人選拔秀中,以過硬的業務能力實力摘取的亞軍成績。>沒錯,吳昕打破人設、成功地直面真實自我,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
  • 缺乏共情,逼哭吳昕,為難鄭希怡,藍盈瑩還能做乘風破浪的姐姐嗎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現象級的綜藝節目背後,在育兒、家庭、親子關係的角度,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其中有一段,藍盈瑩很困惑地說:「我覺得我好冷血,就那天姐姐們全哭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 大型拖油瓶吳昕,《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最沒資格流眼淚的人
    說吳昕是&34;真不過分,無論是在《快樂大本營》還是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她都兢兢業業地扮演著&34;的角色,可以說她是節目裡最沒資格流眼淚的人。快樂家族一共5人,何炅掌控全場,謝娜掀起氛圍,維嘉插科打諢,吳昕和杜海濤卻像兩個工具人,有她沒她好像都無所謂。
  • 37歲的吳昕告訴你,做好這件事的人,都能「乘風破浪」
    雖然她也參加過很多的節目,但真正讓她成長起來的是某一年的跨年晚會,10個主持人,唯獨砍掉了她的節目,崩潰之下,她才真正認識到,原來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默默無聞」的人是可以輕易被拿掉的。她想,如果脫離了「快樂家族」,自己真的什麼都不是嗎?
  • 吳昕唱啦啦歌為團隊拉票,喊話「我沒有肢體不協調」,令人淚目
    快本對五個主持人是有定位的,有人是主角有人就要做配角,這檔節目才能更有看點,如果沒有吳昕和海濤的對比以及一些犧牲,也會缺少很多看點我們看到了一個唱歌跑調的吳昕,一個肢體不協調的吳昕,其實那都是節目效果,是給她的定位,並不是真實的她
  • 《乘風破浪的姐姐》吳昕拉票講話這裡太好哭了,自信的女孩最美麗
    8月21日,在今天播出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排位賽,吳昕為自己拉票講話這裡太好哭了吧,「我是快樂大本營的小妹妹,來這個舞臺我想證明我不是肢體不協調 我是什麼都會的吳昕」,看著吳昕一路走過來,真的一直在進步。吳昕在姐姐的舞臺上敢於挑戰突破自己,每一期都會給大家帶來不同驚喜!
  • 37歲吳昕乘風破浪再次翻紅魅力不輸女團成員終於不用再提潘瑋柏了
    快本》的杜海濤相比,吳昕的主持事業發展非常緩慢,她在快樂家族裡總是呈現出一種很難融入其中的尷尬。,她不再滿足於目前在主持事業上的發展,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明星真人秀的節目中,我們經常能在真人秀的節目裡看到她的身影。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被吳昕的話戳醒
    1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我被吳昕的一番話戳醒,我很想回到二十七八歲,我確實錯過了幾個幾年的黃金時期,那個時候劇組人家有戲去找我演我都不去我覺得不適合不是非常好很後悔現在真正佛系的人是不爭不搶,是順其自然,而她不是。她是那種點墊腳尖就可以爭取到的東西也是會奮力追求的,如果看一眼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的事情會果然放棄,她說那種十分清楚自己定位的人,學會和自己和解。
  • 吳昕的腿是真變細還是修圖過度?《乘風破浪》節目中暴露了真相
    《乘風破浪的姐姐》推送了吳昕,《元氣滿滿的哥哥》推送了李維嘉。沒有謝娜的機靈古怪,沒有何炅超高的情商和超強的業務能力,也沒有李維嘉的左右逢源、見招拆招。吳昕和杜海濤只能在旁邊做個小助手、小綠葉。如果不是吳昕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很多人都想不到吳昕已經37歲了!加入《快樂大本營》的時候還是23歲的年輕小女孩,如今已經變成了輕熟女。
  • 看了《乘風破浪》,我發現了沈夢辰混得不如吳昕的原因...
    最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都看了嗎?吳昕、張萌、袁詠琳被淘汰了。講真,看到這個結果時,她姐有點震驚。尤其是吳昕,作為一個人氣頗高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姐姐這個舞臺上,給大家帶去那麼多的驚喜,努力絕對有目共睹。
  • 乘風破浪之後,吳昕的「小透明」人設立不住了
    ,這也並不是說不該追求完美。吳昕在表演時,坐在臺下的姐姐們驚訝的表情,也說明了這一次舞臺上的她讓人刮目相看,這種努力後的反差真的也挺勵志的。這一次,吳昕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她或許不是話題度最高的,但若論真實感她定是排在前列
  • 乘風破浪的吳昕,讓人看到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她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播,吳昕唱跳俱佳的表演,她的一字馬也讓人看到實力出眾的她,雖然不能以「姐姐」的身份出道,但是她仍然以主持人的身份陪伴她們走到最後。可是要知道吳昕當年能站上快本的舞臺,她可是參加「閃亮新主播」第二名出道的,節目外的她不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只會裝可愛的女孩子,她是學霸,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所以當遭到很多人的質疑的時候,吳昕也很難過,可是何老師鼓勵她,每次給自己三個月時間,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和堅持,才讓她走到了現在
  • 吳昕沒有白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謝娜稱讚吳昕
    最近比較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肯定是列在其中的。其中,《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吳昕參加了這個節目,也讓很多人對吳昕的看法改變了!謝娜也稱讚了吳昕的變化! 曾經,在《快樂大本營》,大家都認為吳昕像一個透明人,一直照顧每個人的何炅會時不時的cue她,她才會多一些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