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影頑童 | 蓋·裡奇

2021-02-08 鳥人與魚


蓋·裡奇

Guy Ritchie

英國導演、編劇、製作人

(1968.9.10 ~)

桀驁不馴的蓋·裡奇常被看作是英國的電影頑童

他的作品隨性而為,打破常規

他不歌頌完美的道德,鏡頭下儘是酒精、大麻和犯罪

他的影片風格強烈,一切都只是一場遊戲似的狂歡

交織的線索化作一次快感,謎底揭曉伴著戲謔和乖張

處女作《兩桿大煙槍》用160萬英鎊贏得2800萬的票房

星光熠熠的《偷拐搶騙》成了英國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

基情四射的《大偵探福爾摩斯》

告訴全世界文學名著可以這麼改編

現在他帶著《亞瑟王:鬥獸爭霸》玩起了搖滾範兒史詩

繼續用他酷味十足的娛樂讓觀眾樂此不疲

作為擅長暴力影像風格的英國新銳導演

蓋·裡奇雖從影時間不長,儘管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但蓋·裡奇在全世界影迷心目中絕對佔有重要的地位

他喜歡頻繁的使用旁白

為講述故事往往構建出大量信息量豐富

並且盤根錯節的線索

而傑森·斯坦森更是他特別偏愛的演員之一

他執導的《兩桿老煙槍》和《偷拐搶騙》

為他奠定了獨樹一幟的影壇地位

其在影片中充斥了無哩頭的英式對白和匪夷所思的巧合

酷炫鏡頭、快速剪接和英式搖滾等手法

對新派導演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蓋裡奇號稱是「英國的昆丁」

這位電影放映員出身、靠拍MTV起家的英倫痞子

只拍了兩部片子

(《兩桿大煙槍》《偷搶拐騙》)就卓然成家

蓋裡奇習慣在自己的電影中使用有衝擊力的搖滾

在本土音樂的強力襯託下

整部電影的節奏感和立體感呼之欲出

蓋·裡奇在成為導演後

將個性中對主流思想和主流藝術手法的抵制

沿用到了電影創作中來

恰好迎合了整個後現代主義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

他的電影,在內容上對原有的道德秩序進行推翻

在藝術上追求一種拼貼、跳躍、無釐頭、不穩定的狀態

正是雅俗共賞的、顛覆性的後現代電影特徵的體現

從蓋·裡奇的電影中不難看出

其審美觀念幾乎已經擺脫了傳統美學的束縛

而進入到以娛樂意識與消費意識為主宰的

後現代美學之中

宏大敘事在裡奇電影中難覓蹤影

而草根文化與低俗趣味則無處不在

藝術從殿堂回歸到生活

電影從道德的制高點上開始重重滑落

美感已經被完全融化在了

電影作為商品生產的過程中

就生產關係來看

裡奇具有高票房的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而就藝術成就來看

當將裡奇電影置於後現代視域下進行觀照時

也必須承認其傑出與可貴

蓋裡奇的電影作為cult電影

不可避免地在電影中為我們展現大量的暴力場景

但作為後現代主義電影

導演並沒有將這種對暴力的描寫

提升到「暴力美學」的高度

也就是說,蓋裡奇的電影對暴力的刻畫

關鍵不在於對暴力進行時態的描繪

而在於對暴力的起因和結果的展現上

對cult電影的定義在其組成元素

受眾面以及其在文化領域的邊緣性

而後現代主義更多的是由電影的風格來界定的

所以蓋裡奇的電影是後現代風格的cult電影

蓋·裡奇擅於執導演員的優良屬性

這使得他的電影總能吸引到大牌演員的加盟

同時導演的人緣也不錯,2015年與超模傑奎·安斯蕾

在英格蘭威爾特郡的鄉村莊園舉行婚禮時

布拉德·皮特、傑森·斯坦森、亨利·卡維爾、艾米·漢莫等

過往合作的明星們都紛紛前來祝賀製造了不小轟動

角色眾多是蓋·裡奇電影中的一大風格

他的作品中沒有絕對的主線

角色們往往都是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亮相

劇情環環相扣總是在不可思議地發生變化

而蓋·裡奇總是可以將演員們調教得當

使他們在有限的出場時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這也是蓋·裡奇導演能力的體現

演員完成優秀的表演,臺詞必不可少

而蓋·裡奇充滿個性的臺詞風格也為演員的表演加分

在臺詞表現上,導演經常使用定格畫外音介紹人物

漫畫式風格讓電影充滿活力

語言風格則是饒舌而犀利

演員多是操著濃重的倫敦口音

夾雜著有趣的英式粗話

讓聽慣好萊塢美國發音的觀眾回味無窮

蓋·裡奇的臺詞也很抓人

充滿俚語的對白往往令整個故事妙趣橫生

同時臺詞也金句頻出

《兩桿大煙槍》中肥皂說出:

槍只是擺樣子,刀才真頂用

(Guns for show .Knives for a pro)

瞬間讓這個有些怯懦的角色充滿魅力

「 我愛黑幫電影的拍攝快感 」

蓋·裡奇曾如此直白地表達過對黑幫片的熱衷

而黑幫電影同樣是導演可以盡情宣洩暴力美學的樂土

不過比起痞子昆故意而為的直觀暴力

蓋·裡奇的暴力顯得更有英倫紳士範兒

如果你喜歡暴力的電影情節

那麼蓋·裡奇非常適合你

如果你不喜歡那麼暴力

蓋·裡奇的暴力標籤也不會讓人感到不適

蓋·裡奇喜歡巴西柔術

並師從世界冠軍羅傑·格雷西

巴西柔術也是他唯一接受的運動

體育比賽也只看柔術比賽

蓋·裡奇也熱愛啤酒

並在倫敦開了一家名叫

The Punchbowl的酒吧

1968

9月10日,蓋·裡奇出生於英國赫特福德郡

哈特菲爾德的一個軍人家庭,小時候被繼父撫養

他患有讀寫障礙症,直到13歲才學會讀寫

1969年由保羅· 紐曼主演的《虎豹小霸王》

催生了裡奇童年對電影的理想

蓋·裡奇的父親是小有名氣的廣告人

母親是個模特,在裡奇5歲時,與其父離婚

嫁給了有顯赫聲名的雷頓爵士

蓋·裡奇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有個姐姐

多數時候,他和姐姐一起,跟著父親生活

但有時也會去母親家裡住一陣

15歲那年

他因服用毒品被斯坦布裡奇高中驅逐出校

(英國最好的培訓語言障礙兒童機構)

此後數年他輾轉於10所學校

但最終也只拿到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離開學校後蓋·裡奇打了一陣零工

當過酒保、砌過牆、清理過下水道

1993

蓋·裡奇的父親為他在電影公司

找到一份電影放映員的工作

1995

蓋·裡奇開始獨立執導廣告和音樂錄像帶

隨後用得到的報酬拍攝了一部名為

The Hard Case  的20分鐘短片

這部短片受到英國歌手斯汀妻子Trudie Styler的關注

並決定投資拍攝

由此,蓋·裡奇拍攝了自己的首部長篇作品

兩桿大煙槍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該片講述了倫敦街頭混混艾德和朋友

參加黑社會賭局卻欠下巨款,籌劃打劫一群毒販

毒販恰在同一天對毒品供應商實施了搶劫,意外頻發

最後演變成完全不可預計的鬧劇


風格近似《猜火車》,但卻更勝一籌

導演都大膽啟用非專業演員

其中部分演員更是生平第一次演出

是一部極具實驗性質的影片

《兩桿大煙槍》籌劃超過兩年

從最開始的預算二千萬

降到拍攝成本只有160萬英鎊的影片

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成為英國影史票房第三高的影片

害怕再下去會一毛都不留

就只拿著這鴻毛一樣的資金開拍了

漫長的等待過程讓許多演員都輪翻下走

包括有名的雷克勞德

最後留下來幸運兒都是些不起眼的角色演員

還有戲劇演員,甚至還有足球運動員

這其中有德克斯特·弗萊徹,尼克·莫瑞恩,傑森斯坦森

這三人後來都成了蓋裡奇的專用演員

不按套路的敘事方式幾乎就是蓋·裡奇血液中的

處女作《兩桿大煙槍》便將特質發揮到極致

片中的故事和人物關係應該用「巧合」來形容

一場賭博,兩次搶劫,三幫劫匪,四隻小強,無數笑料

沒有完成的發財夢,從開始的沒有錢,到結束還是沒有錢

一場大起大落又回到原點

宿命的循環散發出英倫範兒的黑色幽默

該片於1998年在英國上映

成本只有160萬英鎊卻獲得了2800萬的票房

位列英國電影史票房榜第3

蓋·裡奇也因該片獲得了

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9

蓋·裡奇與麥當娜在英國歌手斯汀

妻子Trudie Styler舉辦的一次派對上相識

2001 Guy Ritchie and Madonna

2000

蓋·裡奇自編自導了

由布拉德·皮特、本尼西奧·德爾·託羅

傑森·斯坦森等主演的犯罪喜劇電影

偷拐搶騙

Snatch

影片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了爾虞我詐的黑幫社會

和以及吵鬧的吉普賽宿營地發生的種種故事

這部影片的主體包括:

一個驚惶失措的鑽石大盜

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愛爾蘭流浪漢

一個血淋林的搏擊場面、還有一條狗

一堆人、一顆鑽石、幾場「為利而動」的陰謀

組成了一部看上去亂糟糟

但是足夠給勁的「後現代黑幫片」

還有那個帶著怪眼鏡

叫做「頂尖板磚」(Brick Top)的拳擊場老闆

他可是最影史上最有「事業心」的酷黑幫了

同《兩支大煙槍》比,《偷拐搶騙》更輕快油滑

蓋導讓各路人馬更快地碰到一起

所有的線索也以最快的速度碰頭會合

快速的剪切像《羅拉快跑》

令人感覺這部電影一直在奔跑,讓你眼花繚亂

最令人大叫快感的就是那個猶太珠寶商

從老窩飛往目的地那幾個鏡頭

先是老傢伙一仰脖灌了口酒,是俯拍

下一個鏡頭是汽車尾部的特寫

接著仰拍一架飛機,然後就是他打開車門到了

評價這樣的拍法,只有一個字「酷」

影片以3000萬的票房成績

打破了英國影史最高票房紀錄

蓋裡奇在《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中

對生命的偶然性都作出過個人的闡述:

電影中的幾夥人追逐的物品幾經易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情節都深刻揭示了

後現代主義電影中努力想表達的主題:

生命的不確定性

8月,麥當娜為蓋·裡奇生下了一個男孩洛克·裡奇

同年12月22日,蓋·裡奇與大他10歲的麥當娜

在英國古堡舉辦豪華婚禮

2001

蓋·裡奇為德國寶馬拍攝了汽車廣告

明星

The Hire: Star

2002

蓋·裡奇與妻子麥當娜合作了愛情喜劇

浩劫妙冤家

Swept Away

不過,這部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

2005

執導了由傑森·斯坦森、雷·利奧塔

安德烈·班傑明等主演的犯罪電影

轉輪手槍

Revolver

影片講述了職業賭徒傑克·格林的冒險生活

2006

蓋·裡奇與麥當娜兩人

從馬拉威領養了一名男童大衛·班達

2008

監製並編導了

由傑拉德·巴特勒、湯姆·威爾金森

桑迪·牛頓等主演的動作犯罪片

搖滾幫

RocknRolla

講述了一個由俄羅斯黑幫計劃的土地欺詐買賣

引起的各路犯罪人等「群雄逐鹿」的故事

《搖滾幫》回歸了導演所為擅長的多線敘事和黑幫混戰題材

俄羅斯黑幫、英國地頭蛇、地下搖滾歌手、神秘會計及其助手

戰爭場景的拍攝十分逼真,也體現導演的黑色喜劇風格


10月16日,蓋·裡奇與麥當娜

對媒體發表離婚聲明

結束八年婚姻生活

2009

蓋·裡奇執導了

根據萊昂納爾·威格拉姆的

同名漫畫改編的冒險懸疑電影

大偵探福爾摩斯

Sherlock Holmes

影片由小羅伯特·唐尼和裘德·洛主演

上映後全球票房超過5億美金

位列2009年全球票房第8位

2010

1月,蓋·裡奇宣布自組唱片廠牌Punchbowl

蓋·裡奇與英國女模超模傑奎·安斯蕾

(Jacqui Ainsley)相戀

2011

蓋·裡奇繼續與小羅伯特·唐尼和裘德·洛合作

拍攝了《大偵探福爾摩斯》的續集

大偵探福爾摩斯:詭影遊戲

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

影片取得了5.4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9月,傑奎·安斯蕾幫蓋·裡奇生了兒子Rafael

2012

10月,蓋·裡奇向小他14歲的女友

傑奎·安斯蕾求婚成功

2013年1月,兩人的女兒Rivka出生

2014年7月,兩人的第二個兒子Levi出生

2015

蓋·裡奇監製並編導了

由亨利·卡維爾、艾米·漢莫

艾麗西卡·維坎德等主演的動作片

秘密特工

The Man from U.N.C.L.E.

影片改編自20世紀60年代的同名電視劇

以冷戰為背景

講述了「執法聯合指揮部」的兩名特

對抗敵方組織的故事


7月30日,蓋·裡奇和傑奎·安斯蕾

在英國威爾特郡的鄉村莊園舉行婚禮

2017

蓋·裡奇執導影片

亞瑟王:鬥獸爭霸

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

本片改編自亞瑟王聖劍的傳說,劇情顛覆傳統

一路探索亞瑟從市井到王座的徵途

亞瑟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慘遭殺害

亞瑟的叔叔伏提庚篡取王位,剝奪了亞瑟的天賜之權

他渾然不知自己的身世

在城市的窮街陋巷裡摸爬滾打著長大

但當他拔出石中劍,他的人生就徹底地天翻地覆了

亞瑟不得不接受自己真正的使命



蓋·裡奇想用自己擅長的黑色喜劇顛覆古老傳說

更希望用搖滾黑幫元素消解史詩的沉鬱悲壯

導演在常規線性敘事上的弱勢便暴露無遺

亞瑟的拔劍稱王之路完全陷入了哈姆雷特般的濫俗套路

然而,在蓋·裡奇的世界裡,剪接與故事永遠密不可分

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真正釋放出蓋·裡奇的敘事魔力

蓋·裡奇的作品都是多條線索的並行與交匯

這本身就註定了需要繁複的剪接

而MTV般的快速剪切、碎片化的空間

和非線性的時間又給敘事錦上添花

讓觀眾在持續的視聽高潮中

期待影片結尾處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終極交匯

同樣的套路用在該片中並沒有連鎖效應和環形敘事

那些強行插入的東西更像是影迷福利和調節劑

可以帶來短暫的高潮卻無法拯救徹頭徹尾的陳舊套路

3月,由蓋·裡奇導演的迪斯尼真人版

阿拉丁  已經開始全球演員海選

蓋式電影語法

雖然學生時期蓋·裡奇被多家學校開除證明他不是塊上學的料。不過很可能是死板的教學理念與他相剋,當蓋·裡奇25歲時,利用電影院放映員的職位自學了許多電影技巧為日後的導演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酷炫鏡頭-

蓋·裡奇的創意精神很多來自早年拍攝的MTV和廣告。 在《偷拐搶騙》中有一個令人過目難忘的MTV式的超炫鏡頭,那就是布拉德彼特被一拳打得整個人飛起後平落向擂臺,最後出現一個沉入水下的象徵鏡頭,和《猜火車》當中馬桶中的汪洋大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桿大煙槍》中主角四人收穫意外之財後在酒吧通宵買醉,鏡頭仿佛也感受到了醉意肆意旋轉,營造出一種勝利的狂歡。

導演另外一種常用的鏡頭就是快速推進,不僅為影片製造一種節奏感的變化,同樣也非常適合他的黑色幽默風格。

到了廣告片蓋·裡奇更加放飛自我。《練就下一個輝煌》中,他讓整部片子全部運用主觀鏡頭,觀眾仿佛在玩一個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隨著球員走進賽場、訓練場和名利場,輔以快速凌厲的剪輯和勁爆的音樂,給觀眾一種血脈噴張,熱血沸騰的感覺。

-快速剪輯-

由於對比多,信息量大,所以蓋·裡奇的影片中常常會用到的手法還有快速剪輯。這種MTV式快剪滿足於影片前半段常常需要大量介紹的人物背景,在捋清關係屬性與個性的同時,影片節奏沒有被拖慢,而是在大量快速凌厲的剪輯下,加快了節奏的速度。

-光線對比-

對影片燈光的講究也是蓋裡奇的特色之一。《秘密特工》開場採用了大量的陰影和冷色調暗示片中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兩桿大煙槍》中也會使用不同明亮度的光線去刻畫賭局上人物的內心變化。

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

鳥人與魚   整理編輯


轉載文章請在文末帶上二維碼或

後臺回復 「 轉載 」 二字獲得授權

文章謝絕商用,朋友圈轉發隨意


微博:@鳥人與魚 | 主編微信:wwh1980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蓋·裡奇又回來了,近期少見的高分電影《紳士們》
    這類群星匯集的「羅漢式」電影並不少見,在票房大賣的也比比皆是,然而電影《紳士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是一部「蓋·裡奇」電影。裡奇1998年,年僅三十歲的英國人蓋·裡奇推出了自己的處女作《兩桿大煙槍》,這部描寫倫敦街頭黑幫故事的犯罪題材電影一下子轟動了世界影壇。
  • 英國導演蓋·裡奇新籤酒吧樂隊 有意客串一展歌喉(圖)
    蓋·裡奇英國導演蓋·裡奇(Guy Ritchie)當上唱片公司老闆還不到一個星期,就想在麥克風前一展歌喉了。樂隊的主唱威利·巴爾(Willy Barr)告訴英國媒體:「我們在酒吧演出時,裡奇一時興趣也加入進來,開始唱起他最喜歡的歌《Rocky Road To Dublin》,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這首歌不容易唱好,但他一點也沒有忘詞,而且把握得很好,我們完全有合作的機會。」
  • 休·格蘭特加盟蓋·裡奇新片《有錢人》
    美國時間10月31日,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英國演員休·格蘭特加盟蓋·裡奇新片《有錢人》,此前宣布加盟的演員還有馬修·麥康納、凱特·貝金賽爾、亨利·戈爾丁。該片劇本由蓋·裡奇和馬恩·戴維斯共同打造,曾出品過《低俗小說》等電影的美國獨立片商米拉麥克斯影業,在今年坎城電影節以3000萬美元買下該項目,今年秋天已於英國開機。從左至右:導演蓋·裡奇,主演休·格蘭特、馬修·麥康納、凱特·貝金賽爾。
  • 英國導演蓋·裡奇大婚 彪悍的人生需要一個A-List基友團!
    真正的人生贏家必定綜合分很高,比如英國導演蓋·裡奇(Guy Ritchie),不僅在電影圈叱吒風雲獨樹一幟,還曾當過狂霸酷炫拽的樂壇天后麥當娜(Madonna)的老公並育有兩子,緊接著又令比他小13 歲的英國超模傑奎·安斯蕾(Jacqui
  • 豆瓣8.3,蓋·裡奇新片,獻上膝蓋!
    在電影史上,每每說起黑色幽默,總歸是繞不過蓋·裡奇的《兩桿大煙槍》
  • 蓋·裡奇與他的《紳士們》:穿西裝的不一定都是好人
    蓋·裡奇 號稱是「英國的昆丁」,這位電影放映員出身、靠拍MTV起家的英倫痞子只拍《兩桿大煙槍》和《偷搶拐騙》這兩部影片就卓然成家。尤其《兩桿大煙槍》,這是無數影迷心中的影史神作,憑藉這部影片,他獲得第11屆東京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從「痞子們」到「紳士們」:蓋·裡奇歸來,還是內味兒
    關於蓋·裡奇,我們可以從「酷英國」說到好萊塢,可以從後現代說到麥當娜。可以說一天一夜黑色和黑幫,也可以說三天三夜街頭文化和搖滾樂。但我們最愛提的還是《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有人惋惜他「出道即巔峰」,也有人將這種敘事成為「蓋·裡奇式敘事」。
  • 看完大呼過癮,熟悉的蓋·裡奇終於回來了
    2000年,電影《偷拐搶騙》上映,一舉成為英國本土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那個時期,無數影迷都對蓋·裡奇多線敘事+黑色幽默的「非主流」風格大為嘆服。然而之後,與麥當娜步入婚姻殿堂的蓋·裡奇,作品水準一路下滑。再之後,蓋·裡奇進軍好萊塢,拍出了不少票房成績可觀的電影。
  • 看完大呼過癮,熟悉的蓋·裡奇終於回來了
    ,一舉成為英國本土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那個時期,無數影迷都對蓋·裡奇多線敘事+黑色幽默的「非主流」風格大為嘆服。然而之後,與麥當娜步入婚姻殿堂的蓋·裡奇,作品水準一路下滑。再之後,蓋·裡奇進軍好萊塢,拍出了不少票房成績可觀的電影。
  • 開年最佳,蓋·裡奇風格,如何接地氣?
    12年前,英國導演蓋·裡奇執導了一部名為《兩桿大煙槍》的作品,至今,該片都保持著豆瓣9.1的高分評價,和IMDB前250佳電影的高排名。接地氣的重慶話、生猛有趣的土匪、商販和師徒,殺手的山寨貨,蓋·裡奇風格+鄉土情的黑色幽默中國風,就夠造出了這部中國電影史上永遠會被銘記的《瘋狂的石頭》(以及瘋狂的系列
  • 《紳士們》蓋·裡奇的三刻拍案驚奇
    毫無疑問,《紳士們》(《The Gentlemen》)是近十年來蓋·裡奇(Guy Ritchie)最為出色的導演作品。然而,若要說蓋導的入坑作,就不能不提其導演處女作《兩桿大煙槍》(《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1998),以及隨後的第二部電影《偷拐搶騙》(《Snatch》,2000),這兩部「黑幫冷笑話小品集」可謂奠定了蓋導後來的導演風格,甚至小小引領了這類多線雜糅複雜敘事電影的風潮——如今,那個熟悉的蓋·裡奇終於回來了,新作《紳士們》大概可稱為導演自己的第三次突破。
  • 看完蓋·裡奇的千層套路,我又好了
    原創 喵喵 看電影雜誌蓋·裡奇大概率是在微博上擁有最多tag的歐美導演(甚至是全球導演)。這還是不完全版……作為一位蓋導的「假粉兒」,在烤鴨梗忽然流行的時候,我還專門去求證了一下其中的典故。
  • 蓋·裡奇:不再神奇的老鬼才,不再瘋狂的壞男孩
    髮際線越來越高,拍電影越來越gay,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麥當娜的前夫,昆汀的同行,寧浩的師傅——英國著名導演蓋·裡奇。曾幾何時,蓋·裡奇與麥當娜還是世人羨慕的一對。1998年,在歌手Sting的一個派對上,剛拍完處女作的毛頭小夥子蓋·裡奇,與風情萬種的女神麥當娜不期而遇。
  • 蓋·裡奇新片《紳士》曝角色特輯 馬修化身大毒梟
    蓋·裡奇新片《紳士》曝角色特輯 馬修化身大毒梟 時間:2019.12.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丸子 分享到:
  • 傑森斯坦森和蓋·裡奇導演又要合作了
    時光網訊傑森·斯坦森的長片電影處女作,是蓋·裡奇導演的《兩桿大煙槍》。據外媒《綜藝》報導,倆人繼續翻拍法國電影《押運人》(《現金卡車》)後,又將合作諜戰片《五眼聯盟》,該片今年10月在歐洲開拍,STX電影公司負責英國和美國發行。《五眼聯盟》講述軍情六處一名特工被全球情報聯盟「五眼」招募,來追蹤並阻止一種威脅到世界秩序的致命新武器技術的銷售。
  • 蓋·裡奇的男人們
    蓋·裡奇的男人們 2020-04-12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蓋·裡奇除了《兩桿大煙槍》,居然還拍出了這樣的故事!
    1995年的英國,27歲的年輕人蓋·裡奇拍攝了一部20分鐘的短片,引起了樂壇巨星斯汀的妻子的關注,她決定投資蓋·裡奇拍攝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影史神作《兩桿大煙槍》。蓋·裡奇年輕時當過酒保、砌過牆、清理過下水道,當過電影放映員,幾乎幹了所有底層青年幹的活兒。
  • 蓋·裡奇新作回歸經典風格,曾被寧浩致敬如今陷創新危機
    英國導演蓋·裡奇蓋·裡奇在中國的電影圈和迷影圈的流行,某種程度上離不開中國導演對其名作諸如《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孜孜不倦的學習和模仿。但蓋·裡奇從未讓弗萊徹直視攝影機、面向真正的觀眾說話——即讓角色擁有自我意識地打破第四堵牆。而是讓他在電影中既肩負情節任務——想要用黑料在毒梟那兒撈一筆錢的狗仔,又成為敘事技巧中製造趣味的間離,還借用一種類似於說書人的方式製造信息差,從而在敘事內部達成多線敘事的結構。
  • 《紳士們》:蓋·裡奇的黑色回歸
    文/夢裡詩書《紳士們》既是一部蓋·裡奇的回歸之作,也是一部新穎之作。在這部以黑幫販毒為引的電影中,你會看到蓋·裡奇那令人熟悉的黑色幽默和對多線敘事的出色駕馭,而別具一格的敘事手法以及網際網路元素的融入,則使電影既有著老派英倫的紳士魅力,也有著時髦捧腹的惡趣。談及蓋·裡奇,相信大家最為熟知的便是《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
  • 蓋·裡奇和傑森·斯坦森時隔15年後將再合作新片《五眼聯盟》
    近日,據外媒報導,導演蓋·裡奇和傑森·斯坦森在時隔15年後將再次合作間諜驚悚片《五眼聯盟》(Five Eyes)。導演蓋·裡奇上部電影《紳士》的編劇Ivan Atkinson和Marn Davies負責編寫劇本,計劃十月份在歐洲開始拍攝。